解开克州基础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密码

2019-01-16 05:37沈本领王顺利王辉
江苏教育 2019年24期
关键词:示范校基础教育教学质量

沈本领 王顺利 王辉

【关键词】江苏援疆;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示范校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志码】C【文章编号】1005-6009(2019)90-0017-04

教育乃民生之要,又是发展之基。在南疆、特别是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以下简称克州),教育在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克州发展、蓄积后劲的重要推手,是加快克州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所在。

鉴于此,江苏省对口支援新疆克州前方指挥部把教育援疆工作摆在了突出位置,依据克州实情、历史传承,坚持“顶层设计”,实施“组团式”教育援疆,选拔有思想、有情怀、有担当的江苏优秀援疆教师担任校长,在政策、资源、经费、师资等方面给予最大化支持,全力打造8所江苏重点支援示范校。全体教育援疆工作者在克州教育战线上历经千辛万苦,虽无行云流水之势,但有抽丝剥茧之行,实事求是,聚焦问题,攻克难关,厚植立德树人之根脉,成功突破了基础教育发展的瓶颈,使克州教育面貌呈现精彩蝶变。

蘇克两地教师共同创造的江苏援疆的成功案例,对于教育支边工作具有一定的典型性、示范性、创新性和普及性。笔者对克州的教育现状进行深入调研,从教育援疆的视角,梳理了提升区域教育教学质量的对策与措施,旨在为克州乃至整个南疆地区进一步推动基础教育健康、持续、快速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克州位于天山南脉与昆仑山北坡交汇处的帕米尔高原东部、塔里木盆地西北边缘。克州建州之初,只有1所初级中学、88所小学,文盲率高达90%以上。建州60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重点扶持下,在江苏、江西等援疆省市的鼎力帮助下,目前,全州各级各类学校达到485所,教师人数1.7万名,在校学生17.2万人,初步实现了教育基础设施标准化、师资队伍均衡化、教育资源共享化的“三化”转变,九年义务教育基本全面普及,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教育体系。但克州作为南疆的深度贫困地区,因受到师资、管理、家庭、基础等因素制约,时至今日,全州的基础教育仍然不容乐观,有许多迫在眉睫的问题需要解决,如优秀教育管理人员匮乏,教师业务能力水平不高,教师培训工作的效果亟须提升,学生学习缺乏良好的普通话基础,部分家长观念陈旧,且不太重视家庭教育,农村教师工作条件差和工资待遇较低等。克州基础教育发展正处于攻坚克难的爬坡期,如何在破与立中重拾学生、教师、教育管理者的自信?如何提升基础教育教学质量?这需要我们准确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教育大方向,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和核心目标,把聚焦核心素养、提升综合能力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稳步推动教育事业发展、孜孜追寻美好梦想,多层次、多领域分析研究,找准破解困局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近年来,在克州党委、政府和江苏省对口支援新疆克州前方指挥部的坚强领导下,在克州党委教育工委和教育局的直接指导下,江苏教育援疆科学谋划、精准发力,创新支援机制,以打造品牌示范校为抓手,以转变教师观念为重点,让先进的“苏派”教育理念在克州大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为克州基础教育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江苏教育援疆由“输血”到“造血”,由“资金援疆”到“智慧援疆”,助力克州基础教育事业发展进入改革开放以来最好最快的上升期,跑出了克州基础教育事业的加速度。

一、“咬定青山不放松”:致力于学校内涵发展

为响应“援藏援疆万名教师支教计划”,2018年8月,江苏选派450余名教师赴新疆支教,其中150人被派往克州。为释放“组团式”教育援疆效应,切实推动克州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升克州教育的自我发展能力和内生动力,努力建设一支心中有情怀、肩上有担当、执教有水平的高层次教育人才队伍。2018年,江苏教育援疆启动了“一十百千万”工程,以点带面构建援疆新格局。“一十百千万”工程,即搭建一个教师教育和教学教研共享平台,打造10所克州本地优质特色学校,培养百名克州特级教师后备人才,带动千名克州学科教学教研骨干教师,落实内地学生与克州万名学生结成“手拉手”关系。

为优化150名江苏援疆教师资源配置,江苏省对口支援新疆克州前方指挥部与克州政府协调,安排7名江苏援疆教师担任校长,抓住学校管理、教学、教研等核心要素,促进学校办学质量提升。自身优势是学校发展的看家本领,各位校长以打造品牌示范学校为抓手,将工作重点从教育硬件的投入,逐步转向促进学校的内涵建设和文化发展。他们迎难而上,创新举措,对重点支持示范校的传统经验进行漏斗式归纳,层层提炼,理出了各自的发展思路,明确了办学方向,开启学校优质发展、内涵发展的新路径。

二、“为有源头活水来”:致力于教师队伍建设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培养造就一支带不走的骨干教师队伍,对于带动克州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为此,江苏援疆工作者从“铸师魂”“修师德”“提师能”三个方面入手,进行大胆改革。

1.修炼高尚师德,保持纯真童心。

师德是教师的立身之本,要从“立德树人”的高度加强师德教育。一是组织学习,抓好落实。深入开展“铸师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党员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引导苏克两地教师明确政治站位、提高思想认识,形成师德师风建设新常态。进一步完善各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制度,建立师德师风管理机制。二是发挥榜样作用,引领师德自觉。跟着蜜蜂走,到处是花香。例如: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第二中学组织学习“全国优秀教师———刘丰采、王运帮老师先进事迹”,引导广大教师学先进、赶先进、争先进。阿图什市昆山育才学校积极开展“我是最美育才人”主题师德演讲活动,全方位调动教师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争先意识。

2.坚持内外修炼,提升专业品质。

教育援疆把克州各学校教师的专业化建设作为重点,注重发现教师、培养教师,引领克州广大教师走教科研成长道路。

(1)精品阅读,提升教育理论素养

为了拓宽克州教师的阅读视野,让教师在阅读过程中实现专业成长,让每位教师突破专业提升的“瓶颈”,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实验小学组建了“青年教师阳光读书班”,克州二中成立了“学习共同体”,阿图什市昆山育才学校创办了“名师研修班”,阿图什市昆山第二小学则开展了“雪莲师徒结对”。各学校都为教师制定了详细的读书学习计划,江苏省对口支援新疆克州前方指挥部为各学校赠送了《江苏教育》《小学教学参考》《江苏教育报》等报刊,购买了《幸福比优秀更重要》《给教师的建议》《陶行知教育名篇》等教育书籍供教师阅读学习。

要求教师重点研读统编教材教学理论、新课程标准、有效教学理论和教师必读书目,每星期撰写教学反思、读书体会,及时把自己的所思、所想以书面形式呈现,相互交流。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竞赛活动近年开始向克州广大教师敞开大门,全州教师积极参与,2019年推荐了160篇论文参加竞赛,取得了一等奖8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12名的好成绩,克州教育局获得先进集体奖。

(2)精准教研,夯实校本主题活动

依托各学校校本主题研究活动,通过多种策略,为教师专业成长创造机会、搭建平台、提供保障,从而促进了克州教师专业素质的整体提高。阿图什昆山二小围绕“推进課程改革,打造雪莲课堂”主题积极开展“相约星期六·援疆教师讲堂”活动,每周星期六举办一次,由一名援疆教师上示范课,并进行相关专题讲座,引领全校老师在具体的示范和理论研修中不断进步,提升教研品位。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18年10月和2019年10月,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实验小学熊玲、陈延霞两位老师先后在“全国名师联盟教学大赛”中获一等奖。2019年3月,克州二中教师温瑞娟参加在上海举行的“全国化学数字化实验教学应用及创新设计比赛”,经过层层比拼,她的课例获一等奖。2019年5月,克州中小学教师参加自治区小课题申报成功立项17项,先后有8人参加自治区课堂竞赛获得一二等奖,论文获奖率达31.6%。

(3)精致培训,增进教师业务交流

借力江苏“组团教育援疆”优势,克州教育局加大了对师资培训的支持力度,在州直、市直学校设立24个学科基地,并从150名江苏援疆教师团队中聘请了30位教师担任学科兼职教研员。先后组织开展了全覆盖的学科教学培训,教师受训达2万人次。以初中化学学科教学研究基地为例,仅一个学年,江苏援疆教师根据克州本地教师实际需求,采取了订单式培训16次,从教学规范到建模塑型,旨在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水平。江苏援疆教师在克州二中设立了“苏老师工作室”、教师发展中心,认真开展教师基本功和教师说课培训。克州二中教师在克州首届教师基本功比赛中获得9个一等奖,在13个学科的教师说课比赛中,有12名教师获得一等奖第一名。

每周开设两次“江苏援疆教育大讲堂”,依托远程教育直播平台等公共服务载体,把先进的教学方法同步送达克州各县市及乡村学校,让全州教师实现研修常态化。乡村教师在家门口就能参加高质量的培训,既学到了知识,又学会了灵活的授课方法。信息技术革命也对推进克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

(4)精心研究,增强课题研究能力

以课题为抓手,围绕州课题研究规划,引领广大教师“面对真问题、开展真研究、获得真发展”的行动研究,以课堂为现场、以教学为中心、以教师个人为主体,从实际出发开展小课题研究。

重视课题研究的过程设计、课堂实施。制定课题研究管理体制,将课题研究贯穿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扎实有效地开展课题研究工作。与教研紧密结合,定期进行课题研究汇报课、经验交流活动,注重研究过程资料的积累。加强课堂教学研讨与交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重点改变教与学方式,善于激活课堂,变解决问题为发现探究问题。

为了提高教师小课题研究“过程的可知性”,确保其实效性,克州二中设计“教师年度小课题研究手册”,每学期进行课题研究成果展评,期中举行课题研究课教学展评。教师年度小课题研究手册,为每一位青年教师留下专业发展的足迹。

三、“万紫千红总是春”:致力于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综合素质和智力水平的全面提高,是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最终表现。如何培养每一个孩子的中国心?江苏援疆教师坚持“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的教育理念,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1.育心与体验,创塑良好品德习惯。

聚焦养成教育。克州实小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推行岗位责任制,创新班主任月工作例会形式,研究新形势下适应学生的德育方法,探索德育新途径,提高育人水平。每月都举办“阳光班主任工作艺术”沙龙。着力规范学生学习习惯和日常行为。推行“下课四个一”:一向老师表示辛苦了,二收拾自己的课桌,三捡地上的纸屑,四摆正桌椅。在言行举止上,强化“八礼四仪”教育。

聚焦红领巾阵地。阿图什昆山二小通过“竞选、轮值、培训、实践”四个途径实现对学生干部培养。召开红领巾监督岗会议,明确工作目标和岗位职责。实施“雪莲娃在行动”,设立“文明礼仪监督岗”,专门成立班级、年级、校级“三清三管”小组,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

聚焦月主题活动。克州二中以德育管理项目为抓手,紧紧围绕“爱党爱国”“八礼四仪”等德育主题扎实开展系列活动,培养“美德少年”。

2.紧抓教学质量,聚焦学生核心素养。

聚焦教学行为,实施动态教学管理。“聚精会神抓教学,一心一意抓质量”成为援疆校长和教师的共识和行动。克州二中通过“巡”课、“考”课、“问”课方式,多管齐下,保证开齐、上足、教好各类课程。精细的管理必然带来教学成绩提升,克州二中在2019年中考中,75人被“内高班”录取,高考本科上线率提升11%。

聚焦学生核心素养。为了让经验之根扎得更深一些,更有效一些,在江苏援疆教师引领下,阿图什昆山二小在克州“走红”。学校利用课余时间开设了书法、戏曲、茶艺、刺绣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兴趣班,并让学生们选择感兴趣的特长班自主学习。

3.特色与特长,全力绽放精彩个性。

探寻优质资源,着力花香彼岸。阿图什昆山二小开设了声乐、航模、戏剧等16个校级社团和48个班级社团,聘请了家长志愿者和专家,走进课堂参与校本课程的建设,每周星期三下午正常活动,学校正常督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昆山二小积极打造“雪莲校本文化”,不仅让学生喜欢上了校园生活,也激发了他们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

当下可为,未来可期,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克州基础教育已经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在克州党委政府的正确引领下,克州教育人将携手江苏教育援疆人,进一步明晰办学思路,谋划发展举措,积极践行品牌建设工程,扎实推进特色项目,拓展克州基础教育的新视野。为边疆的各民族子弟架起走出荒山大漠的栈道,沐浴玉门关内的文化春风,融入祖国建设的洪流。

(作者简介:1.江苏省教育厅援疆干部,克州党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克州教育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本刊特约通讯员,江苏省对口支援新疆克州前方指挥部干部人才组副组长;2.江苏援疆支教教师,克州第二中学教师;3.江苏省援疆支教教师,克州实验小学教师)

猜你喜欢
示范校基础教育教学质量
红领巾示范校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智慧校园
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线上直播的教学质量
织金县关工委多举措抓实“一评三管好”活动示范校创建工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话语的迁嬗
教育均衡发展: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境界
“中国梦”之中国“自主高考”梦
基于微课应用的专递课堂教学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