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钦州坭兴陶雕刻装饰技法及创新思路*

2019-01-17 20:34
陶瓷 2019年8期
关键词:图纹坯体雕刻

黄 辉

(北部湾大学陶瓷与设计学院 广西 钦州 535011)

产于广西钦州的坭兴陶古称“越陶”,学名紫泥陶,是中国当代四大名陶之一。坭兴陶历史久远,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后期。在三娘湾附近的一处遗址中,发现了距今约4000年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粗砂陶片,这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坭兴陶器。明清时期,坭兴陶制作日益兴盛,烟斗、茶壶、花瓶等都是当时比较常见的坭兴陶产品。据民国三十五年《钦县志》记载:“钦州坭兴研究日精一日……,茶壶载茶,历久不变茶味,花瓶贮水,插桃李花枝,不久即结子出梗。坭兴器日益著名……”。在市场上到处可见不同样式、色泽和大小的瓶、盘、碗、茶壶、茶杯、茶罐等,其制作工艺水平和质量都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坭兴陶产品大部分为手工拉坯成形,少部分为机械滚压、注浆和手工捏塑成形。坭兴陶泥料细腻、可塑性和粘性好。在未干的泥坯上,可任意捏塑各种艺术造型和雕刻图形。晾干的泥坯强度高,软硬适度,很适合在其表面进行雕、刻、划、刮、削、镂、堆、填等装饰表现,其中“填”是坭兴陶比较独特和典型的装饰工艺,即填白。坭兴陶坯体表面基本不上釉,一般通过打磨显示出陶体的原色和窑变效果,烧成温度一般为1 100~1 200 ℃。

1 钦州坭兴陶雕刻装饰内容与技法

钦州坭兴陶雕刻装饰的内容离不开文字、图纹和形象。雕刻工具分湿坯和干坯雕刻两种类型。湿坯雕刻主要用不同功能的木质或塑料泥塑刀等;干坯雕刻主要用尖口刀、斜口刀、平口刀、圆口刀以及刀片等金属雕刻刀。同时需要配备工作台、台灯以及转盘、笔刷、海绵垫、铅笔或毛笔与墨汁等辅助工具。雕刻用刀和刀法需根据不同雕刻形式和内容,选择合适的雕刻工具和技法。

1.1 坭兴陶文字雕刻装饰

坭兴陶文字装饰包含楷书、隶书、行书、草书、篆书、金文以及创意文字等各种书体。文字雕刻装饰即书法雕刻装饰,要求雕刻者既需要掌握字体特征和书法章体,又要擅长书法,懂得书法雕刻技艺,这是从事坭兴陶书法雕刻的重要基础。当前坭兴陶行业中有一大批专门从事书法雕刻的工匠和艺人,一般来说他们擅长雕刻某种字体,就以此专门雕刻,有的甚至雕刻内容也比较固定,如专门雕刻心经。当然其中也有书法功底比较深厚,能雕刻多种字体的坭兴陶书法雕刻家。刘明洲、王兆儒、王传善等则是老一辈的坭兴陶书法雕刻家,而钟昆廷、王茁、梁鸿展等是坭兴书法雕刻家年轻的后起之秀。正楷、行楷、隶书、魏碑、金文、篆体是常见的坭兴陶文字雕刻装饰。多样的书法雕刻形式造就了不同书体、不同文本的坭兴陶书法雕刻作品。坭兴陶书法雕刻是坭兴陶装饰的一个突出特点,这是其它陶瓷材料难以比拟的工艺。坭兴陶材料质地细腻而坚韧,表面光滑,色泽偏深,适合雕刻文字。雕刻的文字可大可小,可阴可阳,可行可草,表现形式丰富多样。文字小的属于微雕,不仅雕刻时要借助放大镜雕刻,而且一般是在一个很小的器型上雕刻,一个小杯子,文字可达上千字。心经、道德经、千字文、兰亭序以及赤壁赋、岳阳楼记等各种经典诗词应用广泛。

坭兴陶刻字之前一般需要“打格”。“打格”是对所要雕刻字的布局与定位设计,这对于楷书、篆书、隶书等书体来说非常重要。不同书体打不同形状的格子,如刻楷书打正方形格,隶书打横长方形格,篆书打纵长方形格。而字数多少也会对打格有不同的要求,如果是仅刻几个字,就不需要打格。如要刻上百字,若不打格刻出来的字难以做到工整。坭兴陶刻字常用单刀法,每笔基本一刀刻成而不再重刀,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书法雕刻家的笔迹原貌和篇章布局的神韵。在坯体上刻字章法主要有横成列、竖成行,横无列、竖有行,有行有列、行距大于字距的形式,横无列、竖无行4种类型。横成列、竖成行这种格式的字距与行距相等,是古代碑文和公文中常见的写法;横无列、竖有行格式适合草书和行书,刻出来的文字笔画生动流畅,整齐而又富有变化;有行有列、行距大于字距的形式,常用于正体书、篆书的格式。这在坭兴陶刻字艺术中经常会看到,一般打格时要求字距控制在行距的一半以内。横无列、竖无行格式多用于行书、草书,也可用于甲骨文等。在打格时关键是找出中心线,看似无格实有格,特点是字大小不等,字的组合参差不齐,妙趣横生,富于天然之美,能更好的体现行草书的动势和节奏变化。

1.2 坭兴陶图纹雕刻装饰

坭兴陶图纹雕刻装饰内容包括图形、图案、国画、速写、素描以及各种纹理造型等。通常采用线刻、平刻、浮雕、捏塑、透雕、模印等雕刻方法,这些雕刻方法既可以单独应用,形成统一的风格;也可以综合运用,融合表现,形成丰富的艺术效果。

线刻装饰即以刻刀代画笔,在坭兴陶器上刻线造型,主要表现清晰的图纹结构和轮廓。雕刻时,首先设计准备出雕刻的装饰图纹、泥坯,确定好构图。在泥坯上用铅笔或毛笔勾画出图纹,一般细线用铅笔,粗线用毛笔。或借助图纹处理和针孔打印设备将图纹打印在蜡纸或油印纸上,再将蜡纸或油印纸上的图纹用黑色油墨涂印到坯体上。然后用各种形状的雕刻刀具雕刻出线型图纹。单一、粗细均匀的线条选用尖口刀直接描刻,其刀法力求线条流畅、规则有序,适用于没有笔法要求的图纹雕刻。粗细变化、不规则的线条选用斜角刀或平口刀。在斜角刀雕刻过程中刀角度产生的线条粗细、力度控制产生的深浅效果与毛笔在宣纸上写字作画有异曲同工之处。刀过之处如笔下留墨,追求精确与神韵。刻好后,通常会根据坯体烧制后呈现的色泽深浅选用白、黄等有色泥料用毛笔填涂于图纹上,待完全干后,用柔软的布或者海绵轻擦掉表面多余的颜色,这样的图纹在烧制后的成品中往往与陶器本色形成鲜明对比的艺术效果,产生描银描金的视觉感。当然也可以不用泥料填涂,保持素雅的画面艺术效果。不填彩泥最适用于绘画中的白描、速写、装饰图案和文字雕刻等的表现。

平刻装饰又称平雕装饰,是在坭兴陶器坯体上雕刻出只有凹凸两到三个层次的一种雕刻技法。平刻时,先把雕刻的图纹用铅笔或油印纸印在坯体上,用刻刀刻出凸出的装饰图纹轮廓,后将凹下的部分刮平,凸出的部分进一步修整,从而形成凹凸对比明显、图纹清晰明确的视觉效果。平刻常用于雕刻装饰图案、几何图形、大号文字、版画和印章等。浮雕装饰是在泥板或泥坯上雕刻而成的具有一定体积和厚度的装饰图纹。

浮雕图纹有的比较抽象,有的比较具像,在形式上主要分高浮雕、浅浮雕、凸浮雕及凹浮雕等技法。

泥塑浮雕一般在具有一定强度的坭兴陶坯体上进行,也可以是湿泥直接堆塑。坭兴陶浮雕采用浅浮雕,常称做“凸鼓”法,雕刻图样最高点大致与器物处于同一表面上,图纹在人的视觉中会产生立体空间感。浮雕刀法千变万化,如切、刮、铲、划、推、勾、剔、挑和琢等。而这种“凸鼓”法与一般的浮雕又有所不同,常见浮雕是指在平面上浮起一定厚度的雕刻,而坭兴陶的浅浮雕则是在坭兴陶坯体平面下雕刻图样,它的最高点一般都低于坯体的表平面。这样的处理方式一方面便于打磨,不易损坏雕刻的图纹;另一方面融合于器体之内,使图纹整体而突出。

捏塑装饰,一般是先捏塑好需要用的饰品造型,趁坭兴陶泥坯还未干透时,将装饰物粘结在器体上,从而达到装饰目的。捏塑装饰必须采用泥性、干湿度与坯体相同的泥料制作,这样才能粘结牢固,不至于在干燥和烧成过程中开裂、脱落。粘结时,需将粘结处用锯齿打粗,并涂上与坯体泥料配比相同的泥浆,然后将捏塑好的造型粘结上,并在粘结口处填补泥条,修整光滑。

镂雕装饰又被称为透雕装饰,是一种传统的雕刻装饰工艺,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己经被使用。镂雕时,先在陶器坯体上勾勒出准确的图纹,被镂空的区域和造型要预先就设计好,需要镂空的地方用毛笔蘸水将其湿润,然后用薄而锋利的雕刻刀在坯体上镂雕出图纹。镂雕装饰技艺具有通透、纵深对比强烈的艺术效果。

模印装饰是将图饰纹样压印在软质未干的泥胎上而形成的装饰。也可用自然界中的树皮、石头、豆类等在坯体上压印出肌理,达到装饰目的。也可将装饰图纹填泥装饰样用泥巴做成浮雕形式,然后翻模印还,再粘接于造型之上。

1.3 坭兴陶图、文雕刻综合装饰

中国绘画自古讲究诗、书、画、印,既有表现形式又有主题内容,既有艺术形象又有文字语言,既有意境又有思想,诗味、画味、墨味、金石味一应俱全,能充分彰显出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因此,图文雕刻综合装饰是图纹和文字雕刻的综合运用,雕刻方法集文字和图纹雕刻技艺于一体。这种装饰手法应用十分广泛,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的是按照中国画的规则进行设计,有的则是根据器型特点,打破常规,综合设计,这就形成了坭兴陶雕刻的各种装饰风格。

1.4 坭兴陶图、文刻填装饰

坭兴陶刻填装饰工艺俗称“填花”,图纹和文字都可以刻填。这种工艺在明末清初的坭兴陶上就已被采用,是坭兴陶最具代表性和特色的装饰工艺。它主要是以湿坯雕刻为主,雕刻工具可用自制锋利的钢质刻刀,刃口磨制为斜状,长约1.5 cm。刻坯时首先沿着坯体上图、文墨迹两侧的边缘刻划,较细的墨线即可直接将泥挑出,较宽的图、文则需要逐点切挑,直至将有墨迹的部分全部去除,形成底部均匀的凹槽。工艺技术要求细腻,特别是笔画精细处,需尽其精微。不然刻划过深,烧制时器体易裂;不然刻划过浅,打磨后则会损伤画面。刻填按雕刻技法分阴刻填、阳刻填和阴阳综合刻填3种方式,主要是把雕刻掉的空间用彩泥填平填实,或只浅涂泥浆而不填平,还有只刻不填或选填或先填后刻等表现形式。按填泥效果可分单色单填和多色混填2种。填刻的色泥有白、黄、红、蓝等,主要成分是陶泥加色料调制而成,颜色的深浅会根据色料和泥料的比例不同而不一样。单色单填时先将调好的色泥用毛笔反复平涂在刻好的图案上。待嵌上的色泥稍干后会因空气吸附自然凹陷,然后需再次嵌泥,反复数次直到填泥与坯体牢牢地粘结在一起。待色泥干后,用棉布或是砂纸把凸出坯体表面的泥磨去。色泥经烧制后颜色会有偏色变化。多色混填是用多种颜色表现图纹的渐变色彩,使图纹更加接近真实。这个需要趁坯品有一定强度,不变形,干湿度合适的时候刻上图纹。接着按照图纹色彩变化,立马把不同颜色的泥浆依次填抹上去,让不同颜色泥自然过度,等半干时,用刀片削去表面上多余的泥,稍干,再均匀地旋刨一次,彩色的图纹在坯面上即显现出来。只刻不填或选填或先填后刻等这些技法相对简单,原理基本相似,也属于刻填工艺的不同表现方法。

2 钦州坭兴陶雕刻装饰创新思路

2.1 发挥手工捏塑成形优势,丰富坭兴陶造型

坭兴陶造型设计非常重要,也是制作坭兴陶的重要环节之一。传统坭兴陶造型上以圆柱、圆球、圆筒、圆锥等基本圆形变化组合,因为主要是拉坯和滚压成形,所以方型、异型很少,产品造型同质化严重。因此,需要更新设计观念,加强造型设计,发挥手工捏塑、盘筑、泥块、模具等成形方法的优势,丰富坭兴陶产品的造型样式,拓展坭兴陶的用途和市场,开发能够应用于生活和工作环境中的坭兴陶产品,如坭兴陶餐具、抽纸盒、灯具、煎药罐、砚台、饰品以及各种装饰艺术摆件、公共空间装饰等,挖掘坭兴陶的艺术和实用价值,创造以坭兴陶文化为载体的高品质产品。

2.2 以当代审美观,开发设计新的装饰图纹

坭兴陶雕刻装饰内容大多为诗词文字、广西壮锦、铜鼓、青铜器、花山岩画等,而当地传统文化符号和图形应用最多,诗词文字雕刻装饰主要是讲究字体、章法、刀法,版式工整,精细。构图比较程式化,文字多时,基本需要打格刻写;文字少时基本模拟书法格式。刻小字比较多,基本是单刀刻写字,一刀一笔,大多数为阴刻。阳刻文字比较少见。其次是龙纹、凤纹、云纹、卷草纹、缠枝纹、窃曲纹、夔纹、饕餮纹、四神纹、蟠虺纹、蟠螭纹、如意纹、回纹、万字纹、几何纹等中国传统纹样以及花鸟画、山水画、古代人物画雕刻装饰。无论从雕刻方法还是雕刻图纹,设计和制作观念还是比较传统和保守,思维固化,习惯于老一套,过于依赖传统图纹。导致整个坭兴陶产品形象都比较雷同,缺乏新图纹、新样式、新雕刻技法的设计和创新。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注重生活品质和身心健康,比较讲究自然环保、简约大方、温馨舒适、实用而有文化、有个性、有情趣的生活环境。坭兴陶的发展创新必须要符合当代人的审美心理和需求,因此,加强设计理念创新和思路,需要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改变思维定式,善于选用和再设计图形图像,用多样的视角、新时代的审美观、设计理念和社会新环境创作产品。如在创新图画样式时,可将热带特色植物的花枝叶、海洋生物等,用点、线、面设计出各种图纹,然后应用到坭兴陶雕刻装饰上,而不能总依赖于传统图纹。

2.3 以不同的雕刻形式,创作多样的坭兴陶品

美国著名艺术史学家、现代艺术理论家苏珊·朗格在《艺术问题》中提出:“艺术应当创造出‘与情感和生命的形式相一致’的‘有意味的形式’,即幻象符号。当代艺术广泛吸收了西方后现代艺术的养分,强调传统的再认识、艺术的再表现”。力求在平凡的视觉造型中挖掘出新形象、新创意,从而形成有韵味的空间关系,通过不同形态的组合、架构,形成新的坭兴陶艺术形象。传统坭兴陶雕刻精细、规整,在形式、内涵的表现上过于重理性和规矩而轻感性和革新。因而,需要从传统坭兴陶雕刻的审美形式、内涵和人性之美中进行发掘、提取创作元素,在解构与重建之间寻求个性化的艺术语言表达,赋予坭兴陶鲜明的时代审美精神特征。灵活运用雕、刻、塑、捏、划、镂、印、拍、填、粘等技法,在坭兴陶雕刻的表现形式上进行多元的重构实验,探索传统坭兴陶的工艺和当代审美的融合。如钦州学院教师林繁东利用自身的雕塑专业优势,突破坭兴陶固化的雕刻形式,注重造型意蕴和审美情趣的表现,融入新的雕塑理念,捏塑出了一系列生动有神的人物形象和独具特色的海洋化石造型。他采用浮雕分割再组合的方法,将图形或图画雕刻在一块块坭兴陶泥片上,然后烧制出来,组合成坭兴陶装饰壁画,从而拓宽了雕刻工艺在坭兴陶中的应用范围。因此,需要打破传统单一、程式化的雕刻方法,应用多样的雕刻技艺。

2.4 跨学科专业技术融合,开发设计新产品

进入高科技时代,跨学科专业技术融合与发展更加明显、广泛。当前,钦州坭兴陶产业发展很快,从业人员和陶坊数量多,产品品质比较高,社会影响力正在逐步扩大。但因局限于传统技术和现有市场,导致出现了生产规模小而分散、产品同质化严重、市场缺乏活力、产品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这就需要改进传统技术路线,打破传统的生产模式和理念,创新和拓展发展渠道,向技术型、综合型等多种方式发展,建立完善的坭兴陶文化产业链,形成聚集化、区块化、分工化、多样化产业格局。坭兴陶是钦州独特的产业,也是独特的陶瓷文化。在发展上,不能仅仅局限在坭兴陶产品生产和开发和销售实体产业链上,更应该打造钦州坭兴陶文化产业链,逐步营造坭兴陶茶具与茶文化,坭兴陶餐具与米粉等餐饮文化,拉坯休闲娱乐文化,泥塑体验艺术文化等文化产业链。

人类学家李亦园曾说: “站在人类学的观点上来看,一个振兴运动,不但要将自己原来的东西保持或恢复,同时要借用外来新的东西,不但要借用外来新的东西,同时要不断地创新,这种运动才是能够往前走的运动”。钦州坭兴陶作为一种独特的陶瓷工艺,其表现形式应随时代潮流的变革而不断创新,进一步发挥出文字雕刻、刻填等传统装饰工艺特点,把当代生活方式、审美情趣和艺术观念结合起来,创作出能代表这个时代文化和精神的坭兴陶产品。

猜你喜欢
图纹坯体雕刻
青铜绘画·兽面图纹、水陆攻战图纹
凝胶注模成型制备TiB2-C复合多孔坯体的研究
“古币”会挖沙
一种陶瓷板的制造方法及陶瓷板
浅析超厚仿古砖在辊道窑干燥过程控制的注意事项
On art
雕刻树叶
陶瓷坯体预干燥方法
雕刻时光
凌絮裙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