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山关战役与娄山关精神述论

2019-01-17 08:47吴永燕
法制与社会 2019年31期
关键词:历史意义

吴永燕

关键词娄山关战役 历史意义 娄山关精神

娄山关是黔北第一险关和咽喉要道,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娄山关也见证并承载了红军长征在这里展开的两次英勇善战的光荣历史,是中国革命的圣地和福山。本文拟从整体史观视角,对娄山关战役与娄山精神进行再思考,以求加深对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的认识,更好传承红色基因,更加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一、娄山关战役

娄山关战役分为娄山关战斗、娄山关大捷,其中,娄山关战斗也称一战娄山关,二战娄山关特指娄山关大捷。两次娄山关战斗,中国共产党、中国工农红军、中国革命都经受住“雄关漫道真如铁”这一黔北第一险关的考验,最终实现了“而今迈步从头越”。

(一)娄山关战斗

1935年1月6日,中央红军突破乌江天险后攻占了遵义城。为建立以遵义为中心的“川黔边新根据地”和黔北防线,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令红一军团第2师,必须趁黔军在桐梓和娄山关立足未稳,进行穷追猛打,扩大前进基地,坚决夺取娄山关,相机向西北发展,占领桐梓县城,粉碎黔军反扑,巩固遵义。1月9日,红2师发起娄山关战斗,红4团担任主攻,在团长耿飙、政委杨成武率领下,扫清板桥镇守军1个前哨排,进抵娄山关脚下,对娄山关敌情进行侦察后,随即兵分正面强攻、绕关东小道抄袭两路进击娄山关。当红军通信班战士搭敌电线窃听通话,得知敌人东侧空虚,耿飚团长即命正面部队暂缓进攻,由侦察队长潘峰率侦察队和工兵连从关东侧小路向敌人侧后前进,截断敌后路,并袭扰桐梓县城;随后获悉敌人军部命关上守敌撤退、弃关退守桐梓,立即派一营长李光顺率一营正面强攻部队以密集火力,从关南发动总攻,迅猛杀上娄山关。红军冒着枪林弹雨,冲入敌阵,与敌人白刃肉博,占领关口。敌人向北狼狈逃窜,沿途丢弃武器、烟枪和大量军用物资。四团乘胜追击下关,经南溪口、红花园直扑桐梓县城。潘峰率领的侧翼部队已克桐梓,俘敌数百,缴获大量物资。同时,红2师顺势向桐梓方向追击,1月10日,进占桐梓,娄山关战斗大获全胜。

(二)娄山关大捷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后,中革军委和中央红军决定北渡长江,到四川与红四方面军会和,争取在川西北建立根据地。但在土城战役,特别是青杠坡激战中,中央纵队与三、五军团遭到川军主力郭勋祺旅和潘佐独立第四旅的堵截,红军受到不小的损失,事态发展对红军极为不利,军委立即指挥退出土城,及时一渡赤水河,摆脱尾追之敌以改变被动局面,并计划乘黔北敌军力量比较空虚之机,挥师东进,二渡赤水,再占遵义。1935年2月25日,黔军四个团由遵义向桐梓驰援,杜肇华率第六团在娄山关下红花园与我军红三军团前卫部队十三团遭遇,黔军退至南溪口和关南的黑神庙。下午,红三军团军团长彭德怀命令十三团团长彭雪枫,政委李干辉担任抢险夺关的正面主攻,十二团团长谢嵩、政委钟赤兵率部接应。十三团在红花園击溃黔军后,边打边追至关口东北侧的点灯山下,敌人居高临下,凭险顽抗,红军开始进攻受挫,一营长负伤,教导员牺牲。红军多次向点灯山发起进攻,都未能奏效,与敌人形成了僵持局面。时迈黄昏,为保证夺取遵义的主力部队打开通道,红十三团决定一部正面佯攻,一部从左侧后迂回,一部直插关口。红军攻击开始后,黔军害怕后路被截断,即下山占据关口两侧高地顽抗,红军趁势夺占了制高点点灯山。黔军曾组织几次反扑,都未能得逞,只好退至关口和关南一带高地与我军对峙。深夜,中革军委发出消灭娄山关守敌,乘胜追击遵义的指示电,令彭德怀、杨尚昆“应于次日迂回攻击娄山关、黑神庙之敌,坚决消灭之,并乘胜直取遵义,以开赤化黔北的关键”。

2月26日拂晓,红一、红三军团攻关部队以正面攻击和两翼迂回包抄的战术,向娄山关守敌发起总攻。红三军团十二团从正面出击,十三团从左侧,十团从右侧包围对峙之敌,十一团从左侧远击迂回围歼板桥之敌,并切断娄山关、板桥之敌的退路。红一军团夺取娄山关以东之石炭关,其他部队围歼前来增援的黔军。战斗打响后,黔军两个团的兵力满山遍野地向点灯山发起进攻。红军居高临下,连续打退敌人三次反扑,并乘胜追击。在点灯山制高点火力的掩护下,红军指战员端上刺刀,挥舞大刀,直冲关口。经过一场白刃拼杀,红军终于占领了娄山关,红军指战员如猛虎下山,一路与敌人肉搏冲锋,直捣黑神庙。红十团和十一团在小箐、牛网屯一线,与黔军交战不到一小时,歼其大部后占领了板桥,黔军余部仓皇逃往遵义。经过25、26日的激战和反复争夺,最终在红军“正面攻击、两翼包抄”的沉重打击下,黔军兵败如山倒,仓皇南逃,红军则乘胜追击,最终于2月28日再占遵义城,歼灭和击溃了敌军两个师以及八个团。

二、娄山关战役的历史意义

由两次战斗共同构成的娄山关战役,是红军长征中具有重要意义的著名战役,都是为了遵义会议而展开,又都担当了挽救中国共产党、挽救工农红军、挽救中国革命的使命。

(一)娄山关战斗:保证了遵义会议的顺利召开

娄山关战斗的胜利,不仅消灭了国民党守军侯之担北窜残部力量,积极扭转了红军被动局势,更为重要的是红军占领娄山关后,及时组成了以遵义、桐梓为核心的北面防御线,确保当时遵义的相对安全,使长时间处于疲于奔命的红军得到有效的休整,为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遵义会议的顺利召开创造了有利条件,使党中央和中央红军能集中精力反思和解决了第五次反“围剿”以来的军事领导的根本路线问题,在最为关键的时候拯救了党、拯救了红军、拯救了中国革命。

(二)娄山关大捷:遵义会议精神指导下的红军长征以来的首次大捷

娄山关大捷的胜利,揭开了遵义大捷的序幕,歼灭和击溃国民党军队两个师八个团,是长征以来的第一次巨大胜利,也是遵义会议精神指导下的巨大胜利,意义重大。第一,娄山关大捷证明了包括毛泽东同志在内的党和红军新的领导层的正确性,纠正和批判了完全错误的单纯防御的军事路线,充分发挥红军运动战优势,机动灵活地消灭敌人有生力量,取得了一次重大的胜利,并极大地增强了毛泽东同志和中国革命的信心,“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就是最好的写照。第二,娄山关大捷是中国工农红军的转折之战。自1934年10月长征以来,红军因军事路线等问题一直在减员,敌人的追击压得红军喘不过气,大家情绪不高、疑虑重重,。但娄山关大捷的胜利极大鼓舞了红军士气,“虽然又累又饿,但他们并不休息,一路吼叫着、欢笑着,在浓重的夜色中,向遵义追击而去”,从此,人民军队从这里走向胜利。第三,娄山关大捷是四渡赤水战役的点睛之战。如果说四渡赤水是毛泽东同志一生的得意之笔,那么娄山关大捷则是四渡赤水的点睛之战,娄山关大捷既确保了中央战略意图“回师东进,二渡赤水,再战遵义”的实施,又着实让蒋介石谨记“国军追击以来的奇耻大辱”的“前车之鉴”而不敢轻举妄动,为红军充分利用贵州复杂地形条件实施机动灵活的运动战和四渡赤水赢得良机,成功扭转了红军战略被动地位,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和蒋介石企图在川、滇、黔边区围歼红军的梦想,为实现长征的北上会师和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

三、娄山关精神的实质内涵

娄山关精神是遵义会议精神、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质是“从头越”精神,内涵主要是坚定信念、实事求是、依靠群众、敢于超越,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的鲜明体现。

(一)坚定信念

两次娄山关战斗中,面对危险和困境,红军将士都用行动践行了“忠于党、忠于中国革命”的理想信念和“革命理想大于天”的伟大真谛。1935年1月,红军攻占遵义城后,四团团长耿飚为兑现“到遵义补过新年”许诺,正安排各单位按照红军老传统准备联欢会、会餐等活动时,突然接到北击娄山关命令,尽管板凳还没坐热、遵义过年愿望又落空,但四团将士为歼灭黔军余部、保卫遵义,在“坚决完成任务”的爽快回答声中踩着泥泞,向前、向前……)。二战娄山关时,遵义是最使战士们想念和牵挂的一个城市,比较繁华的街市、相亲相爱的群众、相对舒适的生活条件,然而现在那青天白日的旗子却插在遵义城上。“无论如何都要夺取娄山关、重新进军黔北、再占遵义城”是红军将士一致的意志必得的目標。。党和红军正是依靠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坚强的革命意志,才得以一次次绝境重生和转危为安,中国革命才得以化险为夷和走向胜利。

(二)实事求是

两次娄山关战斗的谋划与实施,都是党中央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进行实事求是的抉择。一战娄山关是党中央为歼灭敌军余部、保卫遵义安全、确保遵义会议顺利召开而作出决策,是一次实事求是的成功实践;二战娄山关是遵义会议后党中央和毛泽东根据蒋介石围剿大军四面包围、王家烈的“双枪兵”软柿子和根据地人民的支持等瞬息万变战争形势作出的重大战略战术部署,是实事求是的又一历史典范。正是因为有娄山关大捷,才有四渡赤水这一最得意的神来之笔,才引领着中国工农红军冲出绝境,从胜利走向更大胜利。

(三)依靠群众

群众路线是革命战争年代的胜利之本,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在娄山关战役期间,红军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宣传革命真理,组织发动群众,严明纪律,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更不抢民女、乱拉兵、派粮款,同人民群众心连心,赢得了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红军所经过之处,老百姓都站在大道两边迎接,为红军筹集物资,救治伤员,参加红军,支援战斗,娄山关战斗正是通过当地群众老猎人的带路,“正面攻击两翼迂回包抄”的战术才顺利实施。

(四)敢于超越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是娄山关战役敢于超越精神的集中再现,但这一“从头越”需要超越自然和超越敌人两重挑战。超越自然就是超越黔北第一险关的恶劣战争环境,娄山关右翼山峰一律是悬崖绝壁,不可攀登,左侧是娄山关主峰点金山,相对坡度比较小,可能攀爬,但已被敌军重兵俯瞰控制。超越敌人就是超越王家烈黔军精锐第四团的殊死搏斗和蒋介石四十万大军的步步围堵。正是因为有钟赤兵及全体指战员的不怕累、不怕苦、不怕死,英勇杀敌、顽强拼搏、务求必胜,才赢得了娄山关战役的胜利。

猜你喜欢
历史意义
唐德宗财税改革为何困难重重
浅析红军长征中七次重大会师的历史意义
略论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及历史意义
《水浒传》中招安的历史意义及结局的必然性
毛泽东学生时代的农民观及其历史意义
试论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延安整风”的背景及历史意义
毛泽东“三八作风”思想的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
红色娘子军的成立、名称由来以及历史意义
试论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党风建设思想的历史特点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