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必武同志的楹联品赏

2019-01-18 01:46
对联 2018年10期
关键词:南湖刘备烈士

●野 夫

董必武(1885-1975)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第一届党代会的代表,他一生为革命作出了杰出贡献。他对楹联也有很深的研究,现选几副供大家品赏。

为浙江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题联:

烟雨楼台,革命萌生,此间曾著星星火;

风云世界,逢春蛰起,到处皆闻殷殷雷。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开会期间,因受到法国租界巡捕房暗探的干扰,便转移到南湖的游船上继续举行。新中国成立后,在湖心岛上兴建了革命纪念馆。1963年12月初,董老重游南湖,挥笔为烟雨楼题了匾额并为纪念馆写下这副对联。联语说:“在烟雨楼台”之旁,革命萌生了,所以在此间曾经点燃起了红色的“星星”之火”;因为万物“逢春蛰起”,革命星火带来了“世界”的革命“风云”,所以40年后的今天,“到处皆闻殷殷雷”。联语不说南湖的秀丽风景,旨在赞其非凡意义,使人饮水思源,这对革命纪念馆的题联来说,真是恰到好处。

为河北晋冀鲁豫烈士陵园题联:

爆革命火花,生有光芒照日月;

作献身金鉴,死留正气壮河山。

1946年,为纪念八路军前方司令部、政治部、晋冀鲁豫军区及一二九师牺牲烈士,在邯郸市修建晋冀鲁豫烈士陵园。主要包括烈士纪念塔、烈士公墓、烈士纪念堂、左权将军纪念馆、烈士阁、陈列馆等。这副对联便是董老为烈士纪念堂题写的,而堂额则出自周恩来的手笔。

此联抓住“生”与“死”两个关键环节,生为“革命”而生,死为“献身”而死,生则与“日月”争辉,死则与“河山”同在,从而歌颂了烈士们“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迈气概。正是这些烈士们前仆后继地浴血奋斗,才使“革命火花”由星星之火,终于燎原中国。

为湖北襄樊古隆中题联: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一番晤对古今情。

古隆中在湖北省襄樊市襄阳城西北的隆中山上。三国时期诸葛亮曾隐居于此。唐代开始在这里修建武侯祠,此后多次重建。1965年1月,董老游览此地时题下此联。上联出自杜甫诗《蜀相》,是说刘备为天下大计三顾茅庐。因此才有下联的“一番晤对古今情”。可以说,没有“三顾”,就没有“一番”;没有“频烦”,就没有“晤对”;没有“天下计”,也就没有“古今情”。一个古今情,就生动再现了刘备与诸葛亮志同道合、相识恨晚之情,他们纵谈古今,不谋而合;在刘备是“如虎添翼”,在诸葛亮是“如鱼得水”,他们共同在历史的巨册上写出新的一页。诸葛亮在这时所作的《隆中对》中提出了占据荆州、益州,联吴抗曹,逐步统一全国的战略方针,正是这一页的开始。

猜你喜欢
南湖刘备烈士
南湖之春
与李大钊一起就义的路友于烈士
第八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 各界群众夹道迎烈士归来
南湖
南湖早春(节选)
相面
悼北伐阵亡烈士(二)
美丽的南湖
徐庶以马试刘备
刘备的江山不是哭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