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加氢直接生产烯烃、芳烃等研究取得新进展

2019-01-18 10:43王熙庭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2019年3期
关键词:烃类烯烃芳烃

CO2加氢直接转化为烯烃、芳烃等高附加值产品,作为CO2减排的一条重要途径受到重视。近来科研人员在该领域的研究已取得一些喜人的成果。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李灿院士团队在CO2催化加氢制备芳烃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通过串联式催化剂体系直接将CO2高选择性的转化为芳烃(https://doi.org/10.1016/j.joule.2018.10.027)。研究人员基于CO2在ZnZrO 固溶体上加氢制备甲醇的研究,以及CO2在ZnZrO/SAPO 串联体系上加氢制备低碳烯烃(烃类中低碳烯烃的选择性可达80%~90%)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了ZnZrO/ZSM-5 串联催化剂体系,CO2单程转化率为14%时,烃类中芳烃的选择性达到73%~78%。催化剂在100h 的反应过程中没有明显失活。

2018 年,大连化物所刘中民院士、朱文良研究员、倪友明副研究员研究团队利用金属氧化物/分子筛双功能催化体系,也实现CO2加氢高选择性制取芳烃。此前,该研究团队已经实现CO2向多种一碳化合物的转化,如CO2加氢制取甲烷、甲醇、二甲醚、甲酸等。在此基础上,研究团队发现利用金属氧化物/分子筛双功能催化体系,可以制取低碳烯烃、汽油等高附加值的多碳化合物。于是,研究团队设计了一种具有纳米尖晶石结构的ZnAlOx氧化物,混配高硅铝比的某分子筛制成的催化剂,在CO2加氢转化中,实现了73.9%的芳烃选择性,甲烷选择性低至0.4%。

近年,大连化物所孙剑和葛庆杰研究团队通过设计多活性位催化剂,在CO2加氢直接转化制取汽油馏分烃,线性α-烯烃,低碳烯烃和异构烷烃领域取得新进展。该团队通过设计一种多助剂共存的铁基催化剂,实现了CO2加氢高选择性制取线性α-烯烃,CO2单程转化率31%,烯烃选择性达72%,C4~C17的线性α-烯烃在烯烃(C4+)中的比例突破80%。该团队还通过将Na-Fe3O4和HMCM-22 分子筛耦合组成多功能催化剂,实现了逆水汽变换、C-C 偶联和异构化三个串联反应的高效协同催化,成功利用CO2和H2一步、高收率地合成了异构烷烃,当CO2单程转化率控制在26%左右时,CO 选择性仅为17%,烃类中C4+烃选择性可达82%,而其中异构烷烃占比高达74%,时空收率可达105 mg/(g·h)。

包信和院士和潘秀莲教授团队(https://doi.org/10.1016/j.catcom.2019.105711)开发了一种由ZnO-Y2O3氧化物和SAPO-34 沸石组成的双功能催化剂,可催化CO2加氢选择性生成轻烯烃,在390℃下CO2转化率达27.6%,烃类中轻烯烃选择性为83.9%,甲烷选择性为1.8%。

近年,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在CO2加氢直接转化为甲醇、液体燃料、芳烃等研究上也取得了不少新进展。该院低碳转化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创造性地采用In2O3/HZSM-5 双功能催化剂,实现了CO2加氢一步转化高选择性合成液体燃料。烃类产物中汽油烃类组分(C5~C11烃)的选择性高达近80%且以高辛烷值的异构烃为主,而甲烷选择性小于1%。最近,该院孙予罕和高鹏研究团队(ACS Catal,2019,9(5):3866.)发现钠改性的尖晶石氧化物ZnFeOx与多级纳米晶HZSM-5 聚集体的组合,可以直接从CO2和H2实现芳烃的高效合成。CO2转化率为41.2%时,烃类产物中芳烃选择性可达75.6%。此外,CO 和CH4的选择性通常小于20%。

猜你喜欢
烃类烯烃芳烃
第三代国产芳烃成套技术首套装置建成投产
基于乙醇偶合制备C4烯烃的研究
石油沥青中致癌多环芳烃含量测定研究
关于重芳烃轻质化与分离的若干思考
催化裂化汽油重馏分中烯烃结构及其加氢性能对重汽油馏分辛烷值的影响
UOP公开最大化生产芳烃的集成工艺
新一代烯烃催化裂解技术实现工业转化
拔头油组成的测定
烃类易混淆点突破
烃类高考常见考点直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