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跬步至千里聚众力汇大数
——记上海市青浦区第四次经济普查工作中的普查员们

2019-01-18 23:09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19年9期
关键词:普查员元老香花

青浦的普查员从2018 年8 月开始做着一项重大国情国力调查——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为了更全面、详尽地摸清区内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家底,确保普查方法及指标口径一致,青浦区形成了普查小团队317 支,集中开展培训达5 次。

积跬步、聚众力,一起参与四经普

在香花桥街道郏一村有这样一个由70、80、90 后组成的团队,一年来,他们不曾错过每一个街头巷尾,摸清了村内的法人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的所有情况。他们就是郏一村的普查员队伍,由孙国珍为指导员所带领的5 人组,年龄跨度整整20 岁,44 岁的孙国珍参与了四次经济普查,可谓“四朝元老”,财务出身的她对经普的指标了然于心,上门做普查登记时,显得专业老道。

普查工作又被形象地描述为“扫楼”、“扫街”,孙国珍团队里的95 后周王燕就是做着“扫楼”的工作。她是普查新手,更是职场新人,刚进村没多久就“揽上”了重活。初出茅庐的小姑娘要如何去应对呢?办法总比困难多,小周联系园区物业,自制填报小贴士,拉上协管员大叔壮胆等等,最后如期完成了80 多户企业的上门清查与正式登记工作,同时她也收获了一份喜悦,原本有点腼腆的她开朗多了,沟通交流技巧上得到了锻炼,为今后更好地服务村民奠定了基础。郏一村这支普查员队伍是香花桥街道比较精干的队伍之一,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崧泽大道与盈港路之间香花桥段的5 个普查小区的任务,集中了熊猫、韵达等多家上市集团,尚之坊、8090 创业基地等多个产业园区,截至目前已成功登记了200 多户企业。

“扫楼”又“扫街”,平均上门106 次

比起“扫楼”,“扫街”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如夏阳街道普查区内有大大小小的沿街道路22 条,法人企业与个体户近2000 户,每个普查员平均负责53 个普查对象,如果按正常上门次数2 次来计,平均每员上门106 次,还未计入遇到不配合的调查对象,难免要上门五六次,且这种情况不是少数。

这日,夏阳街道的普查员徐卫穿梭在城中东路上,不明情况的人以为他是在逛街,而他其实正在“扫街”。52 岁的老徐在上门做普查时,经常遭到质疑,因各种“老板不在、数据拿不到、没有章”等“软拒绝”而吃了闭门羹,但他不气馁,还摸索出了三字经“勤跑腿、多费嘴”,最多一户商户前后上门8 次,最后那位店员不好意思地说“你这个大叔又来了啊”。上门收报表也是凑商户的空,经常晚上八九点还在串门,老徐笑言就当是饭后散步。

老徐也是全程参与了四次经济普查,从之前的纸质报表到现在的智能化录入,他也有了自己的心得,三经普时自己摸索PDA 的操作方法,老伴嘲笑他一大把岁数了还在玩电子产品,他坦言四经普时的操作界面方便多了。

80多名“四朝元老”献礼新中国成立70 周年

区经普办秉承“有经验、能者上”的原则选聘普查员,超五成是从事过统计工作的,六成是大专以上。而像老徐这样的“四朝元老”不在少数,全区一共84 名“元老”,他们见证了普查工作从手工到智能的变革。比新中国小整整十岁的练塘镇普查员蔡忆华,从事统计工作43 年,对于村内的数据了如指掌。老蔡参与过每一次普查,他的手账一摞摞地藏在他的档案柜里,年份、名称等数据清晰明了,笔迹硬朗,一如他对统计工作的严谨和执著。

第四次经济普查工作中涌现了非常多的感人事迹,除了上述可敬可爱的人,还有白天照顾生病的爱人,晚上收取报表的蔡忆华;有多次延后就医就诊的李晓静;有因经普工作无暇照顾生病的老母亲的张颖婷;有“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的吾悦普查团队;有此前不爱说话如今滔滔不绝的王佳(终于摘掉了“宅女”标签);有处理着香花桥高达2500 多户普查工作量的许婧宇;有老婆生产还在忙于经普数据校对的凌佳珉等等,感谢他们为青浦区经普工作的默默付出。

普查,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猜你喜欢
普查员元老香花
中国数学界元老——王元
苏元老撰并楷书《龙洞记碑》
最后一跳
结香花
对人口普查登记阶段数据采集处理系统的思考
张申府:一个不该被历史遗忘的中共建党元老
结香花开了
映像畜牧业
游戏
澄香花开——旅美新锐钢琴家李贺澄梓专辑签赠会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