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介情境下不同网络社区的个体表达意愿研究

2019-01-18 01:07卢舒漫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8年12期
关键词:符号社交微信

卢舒漫

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

在广袤的互联网海洋上,栖息着各种各样的社区岛屿,有的人口众多,成为网络中最喧闹的主流声音,有的人员稀少,却各得其乐,拥有自己的桃花源。现代网络社区“情境”正如现实中的空间一样,人们在卧室中的行为不可能同在广场上的表现一样,而网络社区不同于现实空间的一点在于,它跨越时间与空间的特性,使得人们可以同时在多个社区生存,因此同一个人在不同社区可能会呈现完全不同的形象。

一、理论依据:戈夫曼的“拟剧论”

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在其1959年出版的书《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现》中提出“拟剧论”,即“前台/后台理论”,认为社会和人生是一个大舞台,社会成员作为这个大舞台上的表演者都十分关心自己如何在众多的观众(即参与互动的他人)面前塑造能被人接受的形象。人际传播的过程就是人们表演“自我”的过程,但这个“自我”并非真实的自我,而是经符号乔装打扮了的“自我”。

形象互动论认为,人际互动中个人对他人行为的反应并不是根据行为本身的刺激而来的,相反却是把他人行为看作符号,根据他对符号意义的解释而作出相应的反应。一个人一旦介入他人的存在,就要考虑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印象,因为正是这些印象构成了这个人事实上的社会存在,相比而言,这个人的本来面目倒是无足轻重的。[1]尤其在社交网络发达的今天,人们对他人的形象往往会根据其在社交平台中的言行进行判断,反过来说,每个人也得到了一次“印象整饰”的机会,通过对不同话题的挑选与参与,并以相应图片、文字、视频等不同符号表达,构建了一个个不同的虚拟社交形象。

随着Facebook、YouTube等社交网络平台的兴起,网络社区越来越成为一种不可忽略的媒介形态,梅罗维茨也在2009年发表文章讨论,并提出“媒介情境论”在社会化媒体时代作为分析框架的前景。[2]微信、微博、豆瓣等社交平台都拥有完全不同的信息流通方式,成员结构也相差很大,因此造就了不同的平台氛围,而个体为了适应这种平台调性,也可能产生不同的言论、行为与形象,这将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二、不同网络社区的表达意愿分析

(一)问卷调查情况

本次调查采用随机调查的方式,共收回109份问卷。其中一部分是针对情感、生活、专业、兴趣、新闻、文艺作品、娱乐八卦等七个日常生活中的常见话题在不同平台的表达意愿进行打分测评,分数范围为1到5,共分为五个档次。下面将具体对这部分的统计结果进行分析。

(二)数据统计与分析

本次调查共有109人参与,其中男性41人,女性68人,年龄在16至25岁之间的人占到了87.16%。以下为具体统计结果。

表一:七个话题下不同网络社区表达意愿指数

根据结果,可以发现几个明显的现象:

(1)82.57%的人愿意在网络平台发表看法,有着极高的参与度;

(2)无论哪个话题,微信、微博都以绝对比例占据较高的意愿指数,表明微信、微博使用人群基数庞大,而根据2017年7月发布的《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微信朋友圈的使用率高达85.8%,佐证了该结论;

(3)而使用人群基数庞大的微信,在每个话题上却呈现了不同的倾向,如生活(吃喝玩乐、旅游自拍)方面的指数高达4.08,成为整个表中最高的指数,表明大部分人在这方面的表达意愿相似,这也与生活经验相符;

(4)在专业相关的话题下,知乎的指数几乎与微信持平,一方面表明微信的使用人群使得大部分话题讨论都可以在其平台之内完成,另一方面也表明知乎以其学术专业氛围浓厚的社区特点仍然吸引了不少用户;而豆瓣在兴趣与文艺作品两个话题的指数都以其微弱的优势保持着与自身平台风格相一致的水平。

(5)在新闻和娱乐八卦两个话题下,微博的指数均超过微信,尤其是娱乐八卦,这与微博上聚集了大量明星、大V的平台调性相符。

三、各话题统计结果与具体分析

下面是各个话题中动机、表达符号、表现的形象等方面的具体分析。

(一)情感话题

在统计中能发现,人们仍然更愿意在微信、微博表达该话题,一方面还是由于用户基数大,一方面也在于熟人圈子中有更多的回应。情感、情绪等私人领域内的话题有着其独有的私密性,这种私密性不同于姓名、身份证号、家庭住址等通常意义上的“隐私”,而是一种精神层面上的隐私。其矛盾性在于对该话题的表达和透露可能与家庭住址层面的隐私相反,人们会愿意具体地告诉最亲密的朋友和陌生人,却在大量所谓的“熟人”面前用模模糊糊、似有若无的符号表现。

情感类话题构建了个体更丰富更充盈的形象,根据戈夫曼的理论,这是一种流露出来的形象。它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表面印象基础之上,加深了彼此间更深层次的情感交流,补充了许多面对面交流中羞于启齿的表达,当然也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观众”的“窥私欲”。

(二)生活话题

假如在情感类话题下我们还能发现其他平台有一定微弱优势,而在生活类话题中,微信与微博则以绝对优势排在表达意愿的前列。这似乎也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现象。

吃喝玩乐、旅游自拍,可能是朋友圈的主流内容,而这种内容也常常是点赞的高发地。人们乐于和熟人分享自己光鲜亮丽的一面,这其中既有自我记录的目的,也隐含着炫耀的成分。其中最典型的例子是微商,此类人群的朋友圈是一个被刻意打造的舞台,除开卖产品的内容,豪车、豪宅、去世界各地旅游的定位成为他们塑造形象的一个个标志与符号,通过释放这些真假难辨的符号,来表现自身丰富多彩的生活,以达到吸引顾客的目的。

生活类话题的表达,是社交“舞台”上最常见的“剧目”,它在反映日常生活的同时,添加了或浓或淡的主人公滤镜,通常表现的都是个体美好/欢乐/正能量的形象。这种形象的呈现,当然更多见于被家人、亲戚、朋友、老师环绕的微信朋友圈。

(三)专业/行业话题

在该话题下,能很明显地看到微信微博指数的下降,知乎、豆瓣、贴吧、专业型平台的指数均有所上升,尤以知乎为最,同时“不分享该内容”的指数也有所上升。

发表专业性内容属于并非刻意给出、而是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形象,而根据“拟剧论”,即便是这样的形象,也多少有控制的成分,发布的频率、次数、内容质量等都影响着个人的潜在形象。相对而言,由于知乎平台存在着不可知数量的潜在“观众”,不似熟人圈较为固定而亲密的特定数量“观众”,个体在该平台发表专业内容的频率和质量都会更高些。而由于专业/行业内容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不少人对社交平台的使用以娱乐为主,因此,“不分享该内容”的指数也有所上升。

(四)兴趣与文艺作品话题

兴趣和对文艺作品的评论是涵盖广泛、无论在哪个平台出现都无伤大雅的话题,因此相较其他话题,这二者在各个平台分布的指数更平均些。微信与微博依然占据前列,但跟情感、生活等私人领域内的话题相比有明显下降,而由于豆瓣平台本身以兴趣为导向、并提供对书影音的标记与评价的特性,其在文艺作品话题下的指数较其他有明显提高。

对这二者话题的表达,多基于个人对某项事物投射热情本能的反馈,当然也不排除存在用某种兴趣标榜自己某种品味的目的。兴趣和文艺作品本身都是极为宽泛的话题,个体在不同平台表达也各有其特点,在熟人圈子可能是丰富自我形象、呼朋引伴共同参与,在陌生人圈子中可能是寻找同好与归属。

(五)新闻时事话题

在该话题下,微博的指数首次超过了微信,专业型平台保持稳定,其他平台指数均有所下降。近年,越来越多的新闻事件首先在微博平台上爆出,引发病毒式传播,不仅如此,许多新闻事件的发生地就在微博上(如2012年走饭发微博自杀事件);微博上同时活跃着大量新闻当事人、新闻调查者和事件相关人员及部门,同时包括各类政务微博平台。可以说,微博构成了一个市井气息浓厚的大众集市,叫卖声、呼吁声不绝于耳,热闹也吵闹。在这种媒介情境下,对新闻时事的讨论与表达更多见于微博也就不奇怪了。

即便是流露出的形象,个体也会潜在地进行控制,因此对新闻时事类话题的表达激烈之处更多见于陌生人圈子中,且不同平台对同一新闻事件的评论差别甚大。大体而言,UC、头条的评论低俗化倾向严重,微博由于短平快的特点可以短时间聚集众多口水战与讨论,但在深度上难有挖掘,且过于情绪化,知乎相对而言能够在一片情绪中跳出一些对策与分析,但平台观点越来越趋同的状况也令人担忧多元化多角度的讨论能否持续。

(六)娱乐八卦话题

在该统计结果中,微博再次超过微信,且指数更高、差别更大,这其实是可以预见的。微博原本的营销策略就是通过邀请明星、大V入驻吸引大量粉丝,微博热搜榜也常年被明星家事盘踞,甚至“小鲜肉”谈恋爱的消息一度使得微博服务器瘫痪。

个体通过这一话题树立起的形象也多种多样,有疯狂护主的粉丝,有对明星嘲讽的清高之士,也有利用热度炒作的商人。该话题也更能体现不同平台的调性差别,如2017年奚梦瑶在维密秀摔倒事件与2016年《摆渡人》上映引发的争议,在微博平台上,由于人情关系与粉丝滤镜,众多明星及粉丝转发留言安慰奚梦瑶/众多明星及粉丝转发夸赞电影“渡人渡己,我喜欢”,而在知乎上,却几乎是群嘲状态。

四、结语

网络社交平台发展至今,不仅是平台展现了丰富的多样性,个体在不同平台的表现也千差万别,既有所有信息获取、社交互动都在一个平台上完成的用户,也有随平台特性切换自如的用户。在这一场场随时正在进行的“表演”中,“演员”们努力通过各种符号塑造形象,“观众”们通过接收符号对其形象进行理解,有时会因为信息不对称产生的“拟态环境”理解出现偏差,有时会因为无意中窥视到“后台”而对“演员”展现的“人设”感到崩塌,但都为我们理解人、理解不同媒介情境提供了范本。

正如《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所言:“我们的时代沉溺于我们所出示的货物,我们的头脑对它们了解至深;但是,说得恰当一点,我们越是注意这些货物,我们感到与它们以及那些相信到竟去购买它们的人的距离就越远。用另一种比喻说,一贯显露出道德模样,成为社会化的角色的这种义务与利益,迫使人成为善用各种舞台手段的那种人。”[3]

猜你喜欢
符号社交微信
社交之城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学符号,比多少
社交距离
“+”“-”符号的由来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变符号
微信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