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高中物理课教学的策略设计

2019-01-18 10:11翁彩珠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电磁感应课件高中物理

翁彩珠

信息技术是现代开展课堂教学的有效措施之一,其能强化课堂教学活动的分析力度,为学生展示所分析的内容,并能够整合物理教学资源,推动课堂教学活动的进步与发展.信息技术为高中物理课程的实际教学奠定了夯实的基础,更是其理论与实践的前提.所以,在高中物理课程的实际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能够切实提升教学有效性.

一、物理课教学融入现代信息技术的意义

在现代物理课程实际教学中,教师一般都会使用多媒体技术来展示常规实验过程中难以实现的演示,充实学生的知识资源,冲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为学生传播知识信息.高中阶段的物理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物理实验是实际教学当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因为教学环境的局限性,很多实验无法实现有效的演示成效,而信息技术不受时间与空间的局限,其能为学生及时有效地传播大量信息资源.教师可以在互联网中搜集相关的知识信息,与学生一起在课堂当中进行分析与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有助于传统学习方式的有效创新,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

二、物理课程实际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的有效

措施

1.转变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

教师是实际教学中的主导者,其更是学生学习旅程中的领路人.伴随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作为高中物理教师,一定要认知到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及时转变影响学生发展的不当教学方式.在物理课程的实际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科學地融入信息技术,使用全新的教学方式,向学生传达自主探究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切实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优势.

2.教师要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是不断发展的,在物理课程实际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最为关键的就是物理教师一定要有比较高的信息技术操控能力.作为物理教师,只有自身具备良好的信息技术能力,才会在实际教学中熟练使用信息技术来进行辅助教学,实现提升教学成效的目标.另外,为了能真正实现教学目标,物理教师一定要依据每节课的知识内容,兼顾学生现在的物理知识累积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使用更适合学生发展的现代教学模式.

3.基于教学重点融入信息技术展开物理教学活动.

学习的重点就是要把握相关的知识、技能以及学习能力,作为现代的物理教师一定要意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在实际教学中融合信息技术手段.可是,很多教师在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中太注重外在成效,把大量的时间、精力等都耗费在制作课件的细节上了,未给予课件内容足够的重视,虽然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可是却未意识到要同学生进行交流互动,也未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基于这种教学气氛的前提下,即使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也无法有效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很难实现教学目标.所以,高中物理教师一定要着重强调学生本身的学习能力,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意识,养成学生自身的抽象思维能力,用以来提升学生的物理知识学习能力.

4.在实际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强化学生个体的思维能力.

物理知识具有极强的抽象性与实践性,大量的抽象概念要求学生一定要具备良好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对于高中学生来讲,快速理解和吸收物理课程专业知识是很困难的,而信息技术在实际教学中的融入,有助于以上问题的有效解决.

例如,在为学生讲授《电磁感应定律》相关知识内容的时候,电磁感应属于比较抽象的知识内容,看不见、摸不着,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这个时候就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PPT课件,为学生演示发电机的发电原理,同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

提出问题:现实生活中的电来自于哪里?发电机是怎样发电的?为学生播放有关法拉第坚持实验并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故事内容,那么电磁感应是否会产生电?

合理猜想:要怎样在磁铁上缠绕线圈才会产生电流?怎样去判断线圈中是否产生了感应电流?并引导学生回想已经学习到的电流测量相关知识.

分析讨论:分析PPT课件中缠绕方式不同的线圈产生的电流情况,归纳能产生电流的情况有哪些共性,之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归纳讨论所得出的结论.

创新应用:发电机回路中是否有电流产生?电磁感应在现实之中有哪些应用?

课后检测:基于信息技术学习对教材中相关知识点内容进行联系,巩固教材内容中的重点内容.

猜你喜欢
电磁感应课件高中物理
千姿百态说电磁 历久弥新话感应——遵循“三步法”,搞定电磁感应综合题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聚焦动量观点在电磁感应中的应用
电磁感应在生活中的应用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抓“四量”破电磁感应综合题お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