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应用策略

2019-01-18 10:11佘海红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习题生活化化学

佘海红

生活化教学是指教师将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与其日常生活相结合,通过事例列举等其他形式辅助学生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生活化教学在很多学科的教学过程中都可以得到有效运用,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由于部分知识点相对复杂,仅通过教师的口头解释,学生很容易出现理解不准确的问题.借助生活化案例进行课堂导入、辅助课堂具体知识的讲解都可以取得比較显著的教学效果.教师还可以利用具体化学知识,组织学生参加生活实践,并选择生活化的习题来组织化学教学.

一、生活化案例导入

生活化教学策略可以体现在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教学环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特征对教学方法进行灵活选择.由于课堂导入能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观念产生直接影响,针对化学这门学科的教学来说,课堂导入是否合理、教学环节设计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会对学生在课堂知识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效率产生直接影响.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具体化学知识所涉及的层面以及其可以解决的问题,设计相应的课堂导入.

二、将具体知识与学生生活相结合

由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有着相对比较丰富的生活经验,对于日常生活中的常见事物和常见情况也有进一步的了解.如果教师能够结合学生日常生活的实际情况,将具体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不仅能够深化学生对日常生活的认识,激起学生的生活热情,另一方面还可以巩固学生对具体化学知识的理解.在课前备课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对要讲解知识的难度进行分析,然后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学生经常遇到的生活问题或生活事例来辅助教学.例如,在“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这一节内容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金属材料与教材中所列举的内容,巩固学生对金属材料的理解和掌握.通过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物品以及其构成分析,学生会对不锈钢和耐热钢等黑色金属、轻金属、重金属等有色金属以及各种类型的特种金属材料有进一步认识.学生不仅会了解各种类型金属的划分依据,由于教师的讲解将具体类型的金属与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金属物品相结合,也可以从一定程度上避免学生出现混淆的问题.

三、组织学生参与生活实践

实践是检验学生对理论知识学习效果和掌握程度的重要标准,基于这一原则,为了巩固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掌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生活实践,将所学化学理论知识进行实际应用.由于教材中部分化学知识可以帮助学生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常见问题,无论是小事,还是大事,当学生能够利用自己所学知识来解决时,其自身的学习热情会得到充分激发,学习信心也可以得以建立,这对于高中阶段学生面临较大学习压力下的学习热情激发来说是非常关键的.组织学生参与生活化实践应用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如果条件允许,教师可以让学生进入实验室或者参与到课外活动过程中,利用某一方面的化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的问题,通过实验或其他形式促进问题的解决.如果条件不允许,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结合自己家里的条件和常见问题,利用所学知识,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来进行具体的实践操作.

四、习题选择生活化

习题的完成是学生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习题的作答不仅能作为考查学生知识学习效果的标准,通过习题练习,学生还可以完成查缺补漏的过程,对于自己在听讲过程中没有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进一步分析.组织学生完成习题的练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随堂练习,即在课堂知识讲解完毕之后,利用下课之前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对几道简单的例题进行分析,巩固本节课所讲解的知识.另一种是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相对量较大的题目,进行系统性的复习与检测.针对以上两种习题练习方式,教师都应该以生活化题目为原则,不要留给学生过于空洞的题目,而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先让学生以日常生活为依据,完成难度较小题目的作答,然后再过渡到难度较大题目.

总之,化学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学科,很多化学知识与生活时间联系紧密.仅此,教师要结合高中生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以及化学教学特征,采取生活化教学策略,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对于复杂化学知识的认识更加全面,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学生对化学理论的实际应用能力,符合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要求.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学习科学视域下的高中生有效学习研究》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D/2015/02/307)

猜你喜欢
习题生活化化学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抓住习题深探索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