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人才现状及管理思考

2019-01-19 18:18陈波宇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2期
关键词:血液学血液病人才队伍

陈波宇

随着医疗水平的逐步提高,医院的规模也在逐步扩大,同时,医院的评审标准以及服务要求也在逐步提高,因此医院对医学人才的要求也在提高,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对其后勤团队采取了外包方式,其改革相对先进而彻底,因此我们这次选择对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的人才建设以及管理方式方面进行思考,深入研究其人才的建设模式以及培养计划。面对新机遇和挑战,我们将加强所院的内涵建设,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所院环境,加强科学创新体系建设,培养造就一个高水平的创新团队,使所院科研、医疗和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为血液学事业的发展而努力[1]。

1 血液学研究所人才的概念以及评价

血液学研究所人才是从事实验血液学及相关领域的基础与转化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新的发展战略,来提高诊断和治疗血液系统的效率,技术开发和实验血液学领域的人才。

对于研究所人才的评价主要是在医学领域的评价,该活动既是医学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又是人才管理的重要手段[2]。

2 血液学研究所人才培养现状

2.1 血液病医院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医院虽然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仍然在某些方面表现出一些不足之处,远远不能适应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和医学技术的需求,从而限制了医院的进步[3]。

2.1.1 优秀的管理人才相对匮乏 根据该院的工作晋升模式,有医院的管理人员一般都是从医护人员中挑选出来的,但是他们大部分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管理理论的培训,大部分管理人员相对都缺乏理论知识和方法的储备。而且部分管理人员年龄比较大,专业技能相对落后,知识结构单一,缺乏创新精神。正是因为医院对此方面不加重视,看不到优秀的管理人员所能带来的潜力,所以导致医院的管理人才培养的工作没有进一步去落实[4]。

2.1.2 学科带头人效应不强 该院在现阶段还缺能够带领各个科室在科学研究领域持续发展的学科带头人,特别是那些缺乏一流专家、并且专业薄弱的研究领域,在这些领域,学科带头人的领头作用显得相对小,并且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5]。

2.1.3 部分科室技术人才结构不合理 虽然近几年医院一直在持续培养部分科室的专业技术人才,但是仍然存在专业技术人才的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其中包括:职称结构不合理。医院中部分科室的专业技术人才拥有高级职称的人很少,其中被评为骨干的人才更是少之又少;学历结构不合理。在医院的一些科室中,专业技术人才的研究方向以及专业的造诣不够,本科学历人才居大多数,而硕士以上学历占少数,缺乏在全国的医学领域可以领军的学科带头人;年龄结构不合理。大部分专业技术人才的年龄较大,而青年人才的比例较小,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年龄断层现象[6]。

2.2 血液病医院人才队伍培养的影响因素

2.2.1 医院自身因素 由于医院的培养机构并不健全,对于人才的管理,目前仅仅是处于人才的引进阶段,但是对于人才的培养以及人才队伍的建设工作并没有去落实,加上医院的一些人才激励机制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较低,所以导致医院内的优秀人才流向外部地区[7]。

2.2.2 社会影响因素 社会因素对医院人才建设也产生了重要影响。由于社会舆论对医学人才关注度较低,而且医学人才在社会上的社会地位并不高,所以医院并不能很好地留住人才。

2.2.3 国家政策因素 国家政策对医院的支持也是医院人才建设的另一重要因素。由于,医院的发展大多还是要依靠国家政策的支持,其中包括对科研人员的认可以及对科学研究的资金支持,这些都有利于医院留住人才[8]。

3 血液学研究所人才管理思考

对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的人才建设结构,我们产生了对血液学研究所人才管理的思考,对研究所人才队伍的建设进行了崭新的尝试,计划在短时间内提升人才队伍建设的质量,进一步完善人才结构,从而使得血液研究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3.1 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努力做到留住人才

医院甚至研究所在其发展过程中对于人才的培养计划都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当今对于人才的培养,应该改变以往传统的用人制度,对人才制度应该加以创新,采取“竞争上岗、因才设岗”的用人制度,各个部门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以及人员情况,首先对自己的部门进行优化改革,通过竞争选拔选出一批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其次医院及研究所应从整体上完善奖励激励机制,结合政府部门的支持,按照人才奖励机制,真正达到留住人才的目的[9]。

3.2 挖掘人才潜能,创造机会,增强队伍创新能力

有针对性地对人才进行培训,科研人员应该定期参加职业发展活动以及医学领域的学术交流活动;同时,也应该对学科带头人进行培养,努力培养出一批有知名度的专业人员,举办一些比赛来对人才进行挖掘;另外,可以采用人才引进的方式,进行一批权威专家,从而壮大人员队伍,达到平衡专业人员结构的目的[10]。

3.3 构建核心队伍,从而凸显核心学科力量

各个部门应该充分发挥老职工的经验力量以及新职工的能力,合理地进行核心队伍的构建,努力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核心队伍,从而突出血液学领域的核心科学力量[11]。

4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结合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的人才建设的实践,对血液学研究所的人才培养及管理进行了思考,指出在其发展过程中,人才培养是其中的一大重要环节,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机制,创新人才结构的梯队建设,在提高医学人才自身素质的同时,加快人才的培养速度,为将来医学的学科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医院和各个科室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理论贡献,并且为其发展指明了方向[12]。

猜你喜欢
血液学血液病人才队伍
临床血液学检验规范化培训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关于培养新时期青年人才队伍的思考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血液病患者的应对策略
GM值在高危真菌感染风险的血液病患者诊断驱动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97例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临床分析
培养集聚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
激发人才队伍活力 更好助力追赶超越
基于血液学细胞形态学技能学习的轻游戏教学软件开发探索
富硒女贞子对山羊生产性能、血液学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复方磺胺氯吡嗪钠—二甲氧苄啶混悬液对鸡的安全性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