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散治疗特发性水肿验案

2019-01-19 18:18王海艳陈明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2期
关键词:浮肿双下肢特发性

王海艳 陈明

张佩青教授是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主任医师,黑龙江省名中医,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从事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30余年,擅长应用中医药治疗各种肾脏疾病及内科疑难杂症,临床经验丰富。笔者随张佩青教授门诊学习期间,见张佩青教授应用逍遥散化裁治疗特发性水肿疗效甚佳,现举验案三则,以示其治。

病案一:李某,女,49岁,克山人。

初诊:2013年11月。主诉:周身浮肿半年余。现病史:患者2013年2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周身浮肿,胃胀,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查尿液分析及沉渣:尿蛋白+1,来我门诊治疗。症见:周身浮肿,腰酸,乏力,胃胀,两胁不适,眠差,尿频,夜尿3~4次,大便3~4次/日,质稀。舌质淡红,脉弦细。既往高血压病史半年。实验室检查:尿液分析及沉渣:PRO+1,BLD-;肝功肾功:正常;甲功:正常;心电:正常。

中医诊断:水肿,肝郁气滞,脾肾两虚证。

西医诊断:特发性水肿,慢性肾小球肾炎。

治法:疏肝行气,健脾补肾。

处方:当归20 g,白芍20 g,柴胡15 g,茯苓25 g,白术15 g,薄荷15 g,姜黄15 g,川楝子15 g,香附15 g,枳壳20 g,川芎15 g,坤草30 g,洋火叶30 g,大腹皮20 g,厚朴20 g,半夏15 g,陈皮20 g,山药20 g,14剂,日1剂水煎,早晚温服。

二诊:患者周身浮肿减轻,腰酸乏力缓解,胃胀减轻,两胁仍有不适,眠差,夜尿3次,大便尚可。舌淡苔薄,脉弦细。尿液分析及沉渣:PRO+1。上方去茯苓,加茯神20 g,夜交藤20 g,远志20 g,生薏米20 g,菟丝子20 g,牛膝15 g,金樱子20 g,继服14剂。

三诊:患者周身浮肿消失,腰酸乏力缓解,胃胀缓解,两胁不适减轻,眠可,二便尚可。舌淡苔薄,脉沉。尿液分析及沉渣:PRO+1。方予黄芪30 g,党参20 g,山药20 g,土茯苓50 g,薏苡仁20 g,白茅根30 g,牛膝15 g,菟丝子20 g,金樱子20 g,桑葚子20 g,白花蛇舌草30 g,甘草15 g,半枝莲25 g,芡实15 g,半夏15 g,陈皮15 g,川芎15 g,日1剂水煎,继服。

病案二:李某,女,45岁。哈尔滨市人。

初诊:2014年10月。主诉:反复双下肢浮肿5年。现病史:患者5年前出现双下肢浮肿,时口服利尿剂,效果欠佳,下肢浮肿反复出现,为系统治疗而来我院。现症见:双下肢浮肿,腰膝酸痛,倦怠乏力,口苦,尿量减少,尿热,大便2日一行,质稀。舌淡红苔薄白,脉弦。实验室检查:甲功正常,尿液分析正常。

中医诊断:水肿,肝郁脾虚,湿热内蕴证。

西医诊断:特发性水肿。

治法:疏肝理脾,行气利水。

处方:柴胡20 g,白芍20 g,枳壳20 g,当归20 g,茯苓20 g,白术15 g,薄荷15 g,丹皮15 g,焦栀子15 g,半夏15 g,陈皮20 g,川楝子15 g,坤草30 g,泽兰30 g,川芎15 g,姜黄15 g,14剂,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

二诊:患者双下肢浮肿减轻,仍腰膝酸痛,乏力,口苦减轻,二便尚可。舌淡红苔薄白,脉弦。上方加牛膝15 g,杜仲20 g,14剂续服。

三诊未至,电话随访患者诸症缓解,无不适,后随访1年未复发。

病案三:王某,女,54岁,哈尔滨市人。

初诊:2016年5月。主诉:眼睑及双下肢浮肿半年。症见:目浮,下肢肿胀,口干,目涩,背凉,二便正常。舌淡苔白,脉沉细。实验室检查尿液分析及甲功均正常。

中医诊断:水肿,肝郁脾虚证。

西医诊断:特发性水肿。

治法:疏肝理脾,行气利水。

处方:当归20 g,白芍20 g,柴胡20 g,茯苓20 g,白术15 g,半夏15 g,黄芩15 g,川楝子15 g,决明子20 g,丹参20 g,坤草30 g,姜黄15 g,14剂,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

二诊:患者眼睑、下肢浮肿减轻,口干、目涩缓解,二便正常。继服上方7剂巩固疗效。

特发性水肿常见于中老年女性,临床症状表现为反复发作的下肢凹陷性水肿,或自觉颜面四肢肿胀感,卧床休息后好转或消退,长时间站立、劳累或情绪变化可加重[1-2]。实验室检查多无异常,排除心脏、肝脏、肾脏、甲状腺、药物及营养不良等因素后可诊断为该病[3]。有研究表明,特发性水肿与雌激素水平偏高、黄体酮不足、雌孕激素比例失调、催乳激素增高有关[4]。治疗上,西医多采用利尿、激素、调护等,症状易反复,效果不理想,长期服用利尿药容易造成水电解质平衡失调[5-7]。特发性水肿没有器质性病变,因此中医学以其特有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措施,在治疗方面有独特优势[8]。特发性水肿中医属“水肿”范畴,为机体气化功能障碍所致[9]。张佩青教授认为其病机应责之肝脾。因肝主疏泄,疏泄正常,则气畅水行,反之则气机郁结,水液滞留,而致水肿。脾主运化,司升清降浊,输布水谷精微,若脾虚不能制水,水湿停积,必致水肿。气机不利,血不通畅,气滞血瘀内停,三焦水道代谢失常加重水肿,导致迁延难愈,反复发作。临证见病者常为肥胖之人,湿性重浊伤阳,气化不利而为水肿[10]。亦见于情志不舒者,肝气郁结,水液因之滞留体内而致水肿。或因阳气虚,血失温运,或久立,血液运行不畅,成为瘀血而致水肿。吴鞠通:“善治水者不治水而治气”,治疗上应化气行水。水液停滞常与瘀血同时存在,故应祛瘀通络消肿并行[11]。

逍遥散取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伤寒论》中四逆散和当归芍药散变化而成,由柴胡、白芍、当归、白术、茯苓、炙甘草、生姜、薄荷组成,有“消散其气郁,摇动其血郁,皆无伤乎其正气”之妙(《绛雪园古方选注卷》)[12]。逍遥散在临床各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主治证候以肝郁脾虚证为主。临床常以其为基础加减组方而用以治疗肝郁血虚脾湿所致的消化、循环、妇科、精神、神经等科疾病[13-18]。实验表明,逍遥散对肝郁脾虚证具有很好的调节作用[19]。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逍遥散可调节单胺类神经递质、神经突触可塑性,从而实现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免疫功能调节[20]。

张佩青教授以逍遥散为基本方,临床随证加减,治疗特发性水肿颇有心得。原方柴胡疏肝解郁,使肝气调达;白芍酸甘微寒,养血敛阴;当归甘辛苦温,养血和血,气香可理气;归、芍、柴合用,补肝体而助肝用;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实土以抑木;薄荷可疏散郁遏之气,生姜辛散达郁。肝郁得疏,脾弱得复,肝脾同调。加入坤草、泽兰、茅根等可利尿消肿。如腹胀便塘,加入山药、陈皮;如腰膝酸痛,加杜仲、牛膝;如郁而化热加桅子、黄芩、半夏;气滞甚者加香附、枳壳、厚朴;入丹参、丹皮、川楝子、川芎、姜黄等以气血兼顾。张佩青教授临证过程应用逍遥散随证加减治疗,获得较好的疗效。

猜你喜欢
浮肿双下肢特发性
急性脑梗死致发作性双下肢无力1例
老人气短、浮肿、乏力,警惕慢性心衰
整体护理在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中的应用
维生素D联合GnRHa在特发性性早熟患儿中的应用
股骨颈截骨时保留残端的长度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双下肢不等长的影响
孕妇下肢浮肿怎么办
大龄孕妈要提防孕期浮肿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累及腕关节MRI表现及其分布特点研究
消除面部浮肿的足底按摩
双下肢静脉曲张单侧术后对对侧下肢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其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