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与锻炼习惯养成的研究

2019-01-19 18:19施南华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意识小学生

施南华

(中山市东区水云轩小学,广东中山 528403)

1. 小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终身体育是精神支配行为参与活动,并能终身坚持的锻炼过程。在我国较早倡导终身体育的王珊则教授认为:“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体育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1]教育思想倡导者的保罗.郎格朗认为:“要更好地把体育运动和整体终身教育结合起来,把它从单纯的肌肉作用与文隔离的状况中解放出来,它应该是与智力、道德、艺术、社交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2]笔者认为小学教育阶段应该在体育课堂中解放学生的思想意识,给学生自由的空间,不应该只是单纯的技能灌输,体育课堂上不仅是健全体魄、掌握技术、提高身体素质,促进身心健康,更重要的运动中的收获的体验,例如:坚持不懈,永不放弃的意志品质的提升。面对挑战或艰巨任务时能不能勇敢从容面对。学习过程学会沟通交流。在体育理论知识学习中,学生认知到锻炼可改善体型、达到塑体,矫正身体缺陷的作用。因此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尤为重要。

2. 小学生锻炼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文件中,对学校体育工作做出的如下要求:“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体现。体育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小学生体育锻炼习惯,习惯是把信念变成习性,把思想化为行动的过程。对进一步加强青少年体育意识、增强青少年体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3. 小学阶段的生理特征及心理特征

3.1 小学阶段生理特征

按照规律小学生发育相对成人较缓,小学生骨骼很有弹性但不够坚固;容易弯曲变形。肌肉力量差和肌肉耐力较弱,躯干肌再到四肢肌,屈肌再到伸肌,上肢肌再到下肢肌,大块肌再到小肌肉。运动时心率较快,收缩力弱,因为心脏发育不完善;运动中依靠加快心率增加心输出量适应需要,血压较低因为血管发育早于心脏;运动期间肺活量小、呼吸频率快、表浅、神经系统大脑发育迅速、神经活动不稳、易兴奋、多动、注意力不易集中;动作精准能力较差;小学阶段是跑速提高最快的时期、是发展协调能力的最佳时期。

3.2 小学阶段心理特征

小学生对新鲜事物好奇心非常强;注意力的集中和稳定性较差;感知觉能力发展迅速;表象能力开始发展;思维形式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为主要形式,再慢慢变化成抽象思维为,但这时的抽象思维还是以具体形象为支撑。

小学生6至12岁左右,体育意识尚未形成,自控制力和自学能力较弱,时刻需要教师的提醒、引导以及帮助。在体育课中喜欢游戏课、技术讲解时,注意力难以持久的集中。因此,课堂中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精讲多练,多创设情境教学,让学生体验学习自主探究。学生对体育活动逐渐有了兴趣的基础上,再系统的传授体育理论知识,提高运动的能力、培养锻炼习惯。

4. 小学阶段终身体育意识培养手段和具体措施

4.1 小学阶段终身体育意识培养手段

4.1.1 体育课变成游戏课

教学内容上尽量少安排技术动作的讲解,而把单纯教学转化成体育游戏的形式穿插其中,多设计一些新颖内容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发学生好奇心,多利用游戏法和竞赛法等教学方法来激发小学生对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对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得精心设计,组织形式上需多样新颖[3]

4.1.2 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在学习获得成功而产生的鼓励的地方,才会出现学习的兴趣”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催化剂就是源于心理体验“成功感”。在体育教育过程中,教师给予学生平台给予学生肯定,对其学生兴趣的产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能增加其学习动力。因此教师多说些鼓励性语言,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才能具体评价,具体评价有利于学生更加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让学生更清晰的剖切和认识自己。

4.1.3 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学生个体具有差异性,教学过程中需根据学生的身体差异性、爱好兴趣,因材施教。如果课堂要求整齐划一、那就显得单调乏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韵律操的教学,传统的授课方式直接是讲解示范,学生模仿体验,很难有师生互动的氛围,学生的能力水平不一致会导致学生产生挫败感。应该在简单动作的引导下激发学生挑战难度,自主想象创编。在创作出作品的基础上再进行引导教学,过程中再采用自由分组,增加相互之间交流,鼓励学生大胆展示。

4.2 小学阶段终身体育意识培养具体措施

4.2.1 给学生信心,具体评价

低年级学生好胜心非常强,爱出风头,爱表现自己。易兴奋,情绪不易控制。感兴趣的内容,就算很累也能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所以,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展示自己,让他们多尝试,多些具体评价,让各种体验都能得到成功激励,进而增加他们的自信心,满足好胜心理。

4.2.2 课前充分准备,课中深情投入

低年段学生模仿力强,首先他们勇于尝试、对任何事物无所畏惧,其次身体的接受能力比成人更优。但难以形成自我学习意识,因为在低年级学生的认知里好玩的东西就去玩。对课堂中任何事物都喜欢模仿,比如:语言或者一些有趣的动作,在课上教师是学生的模仿对象,教师的言行举止都在潜意识的影响学生。所以,教师课前要积极投备课,明确教学目标。在目标的引领下,设计由简到难的学习流程。多采用有趣的动作、口令、组织方式吸引注意力,积极模仿体验,再体验过程通过语言的诱导,激励学生学会挑战、勇于挑战。有效的根据学生有意注意的持续时间讲解最重要的难点和重点,多采用音乐或节奏的变化来集中学生注意力。

4.2.3 组织比赛,激发斗志

小学高年段的学生心理变化比较大,大多数学生求知欲旺盛,做事情爱冲动、追根问底。他们对重复的教学内容不感兴趣,喜欢每次体育课都有不同的体育项目和游戏。在课堂上对教师的讲解和示范也是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课上学会一个新动作时,就会变的兴奋和喜悦,而且好胜心十分强烈,所以学生们特别喜欢体育竞赛,喜欢在竞赛中比出高低。这就要求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利用学生们的好胜心理,把教学内容和竞赛活动结合起来,多安排一些竞赛类的小型比赛。比如在跑步教学中,可安排50米接力赛,障碍跑比赛、两人三足跑比赛等,这样既能保证体育课的运动强度和运动量,又能利用学生的竞争心理来调动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性,并能培养学生勇往直前、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5. 培养小学生锻炼习惯养成的方式

小学生习惯的养成锻炼最基础的铺垫就是兴趣,兴趣也是奠定学生终身爱好体育的前提,兴趣能让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并能持续较长的注意力和意志力。情感情绪的交流在体育课堂中尤为重要,它能让学生更加积极投入当中。因此改进陈旧的教学方法,老师的肢体语言融入课堂,创设有趣生动的教学情绪,渲染体育空间,营造运动氛围,传播有效的体育信息,可以有效激发学习兴趣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改变学生的观念的意识,慢慢形成有效的体育认知,对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有重要的意义。

5.1 构建校园体育空间

5.1.1 利用多元资源,校内传播体育信息

充分利用校园网传播体育赛事,校园小广播站定期分享体育新闻、体育趣事、让学生第一时间能了解到体育信息。定期设计关于体育运动的黑板报,大力宣传科学锻炼的方法,体育的意义,丰富学生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激发他们的体育学习兴趣,并通过组织各种个人比赛、集体比赛的活动,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动性和持久性。

5.1.2 传授科学锻炼手段,引导积极参与

体育锻炼不单纯是随意运动,而是根据人体的发展规律,利用科学的方法和活动规律进行锻炼,才能有效的促进身心健康。不科学的锻炼方式则会影响锻炼运动效果,而且极有可能损害身体健康。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科学锻炼规律和原则、教授基础体育知识和能参与体育活动的基本技能,同时得注重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应引导他们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选择锻炼项目,并教给学生科学锻炼的方法。

5.1.3 培养兴趣爱好,激发学习热情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已有的体育经验和生活经验来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并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实际等选择与应用教学方法,采取多种新颖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挥体育器材的多种功能,做到一物多用。才能激发学习的兴趣,掌握基础知识,养成锻炼习惯。

5.2 携手家庭构建体育互动平台

5.2.1 家长开放日

通过家长开放日,请家长观看学校组织的大课间以及体育教学课程,家长的重视,必定会引起学生投入的积极性,对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有重要的意义。

5.2.2 举办亲子体育趣味活动

定期开展亲子趣味活动,提供了更多让家长和孩子相处的机会的平台。共同参与的过程不仅促进了彼此之间的情感,还可以让家长进一步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在遇到困难和不解的时候家长和老师能及时了解并进行有效的引导。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的体育基础技能,在空余时间得到拓展和延伸,通过家长的陪同参与给予肯定和期望,有利于持续坚持参与体育锻炼的行为。

5.2.3 布置体育作业

布置课后家庭体育作业,由家长监督或协助完成。鼓励家长和学生之间制定锻炼小目标,定期总结和反思,并做好锻炼日程记录。利用网络软件,每日定期完成相应的体育任务,通过多元网络运动社交平台进行远程合作锻炼。

5.3 深入社会拓宽体育文化

5.3.1 体育知识的宣传

通过社区报刊、媒体将最新的体育赛事的进行宣传,通过了解体育竞赛的魅力,激发对更高技术的追求,社区体育文化的宣传对养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和体育认知有着积极的作用,进而促进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和锻炼行为的养成。

5.3.2 专家讲座

科学的体育锻炼是健康体魄的重要保障。通过业内专家传授前沿科学的锻炼手段和方法,引导锻炼行为、树立体育意识。积极体验感知的基础上产生兴趣,再积极的引导、支持和鼓励,不断的正强化。让更多的家长明白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和锻炼习惯的养成的孩子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

5.3.3 完善社区体育设施

定期购买体育器材,完善社区活动场所,使学生拥有更多体育乐园和锻炼平台。让学生的技能不断都到发展和提高。充分利用学生好奇心强和喜欢新事物的特点,定期更换器材,器材的综合考虑难易程度。使学生参与运动时保持新鲜感和学习热情,在自主锻炼或结伴锻炼中能收获友谊、获得成功的体验,对学生锻炼习惯的养成尤为重要。

6. 结论与建议

笔者认为体育教育是小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习惯行为养成最重要的萌芽阶段。因此体育教师不仅得充分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因素。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的过程,课堂中应该创设和谐、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尊重学生差异性,根据学生的生理和理性特点有效运用传授式教学、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游戏法、比赛等方法。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交流、思考,探究等方式获得体育与健康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术技能以及成功的体验,参与体育过程中认识到体育的价值。使学生的好奇心得到满足同时又激发更高层次的追求。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进行锻炼,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通过构建校园体育空间、携手家庭构建体育互动平台、深入社会拓宽体育文化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欲望,使体育锻炼行为得到拓展,进而培养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才能为他们终身体育意识打下基础。通过科学合理的知识素养让学生从认知到感知,再通过实际操作,断丰富体育活动的经验,学会体育学习和锻炼,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意识小学生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