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背景下的小学低年级数学课习惯养成教育研究

2019-01-19 19:51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阳川学区杨秀峰
天津教育 2019年35期
关键词:良好习惯习惯思维

■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阳川学区 杨秀峰

小学低年级是数学思维形成的初级阶段,不仅存在一定的问题,而且在课堂表现中也会出现知识断点的现象,为了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中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找到数学学习的有效途径,教师在教学改革的道路上逐渐深入学生的个性化研究,对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习惯,而不断地进行总结和分析。特别是在教学环境发生改变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对重要内容进行整合,对习惯环境进行构建,形成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基础的重要教学过程。

一、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现状

小学低年级数学需将学生放在学习的中心,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实际身心发展需要,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逐渐找到为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课堂环境。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容易对新鲜事物产生好奇,教师在进行课堂设计时更应当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引导,让学生能够从课堂出发,养成愿意学习、主动探索的习惯。教师的引导有利于学生形成预习习惯,知识巩固习惯,思维创新习惯,良好的数学推理分析习惯和敢于提问的习惯。在自主学习中,学生的习惯逐渐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构建更为合理的学习体系,为学生快乐成长奠定基础。

(一)小学低年级数学存在的问题

小学低年级数学在进行课堂改革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略学生的主体性,经常将自主思维,强加于学生的学习内容中,特别是在教学方法上,更没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让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形成积极交流的课堂。教师的教学案例没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让学生的思维和教师的思维发生了偏移。小学生在学习中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是出现了思维不集中,课堂上知识链断开的现象,形成了低效课堂,让教师与学生之间产生了课堂分歧。

(二)小学低年级数学应当以新课程改革标准为方向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是适应了学生的发展,不但符合时代的需要,也让教师的教学更加具有实效性和趣味性。教师应当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自主思考能力,特别是在数学课堂中学生的积极表现成为建立多彩课堂的基础。在新课程改革的引领方向下,逐渐凸显出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的学习应当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学生个性化发展。为了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教师应当运用一切手段发挥出数学的真正价值,让学生养成主动思考、主动探索的习惯。

(三)小学低年级数学习惯养成的必要性

小学低年级数学习惯的养成,不但要从课堂出发,还要从学生的生活出发,为了养成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习惯,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特点和学习特点,让学生用习惯去探索真知,教师应当学会让学生自主探索数学的过程,在知识的讲解中形成潜移默化的好习惯,数学习惯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在学生自主数学学习中与其他学科相通的途径。没有数学学习好习惯,不能进行有效的数学问题研究和生活经验的提升。

二、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习惯养成环境构建

为了能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为学生创建良好的习惯养成环境,在进行教学时,教师队伍建设和自身素质完善,逐渐成为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开端。特别是运用习惯养成的创新教学方法,更能够发挥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教师队伍建设从学生需求出发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魅力是无人能取代的。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发挥,需要自身素质的完善,特别是学校在进行教师队伍建设时,应当进行有效的培训和交流学习,逐渐让教师以新课程改革为教学方向,从思想观念到教学水平,再到良好习惯养成,都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终身发展。教师应当从学生的真正需求出发,为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能力养成提供必要条件。

(二)去除传统教育的不足,创新教学方法

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需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逐渐运用创新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实现核心素养的形成。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形式,将学生带入实际的教学情境中,让学生去自主思考,养成愿意倾听和主动思考的习惯,特别是在课堂交流时,应当尊重学生的意见,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找到有效的路径。

(三)学生的习惯养成从自身出发

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在数学学习中找到适合于自身的有效学习方法,特别是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情况下,学生应当意识到学习自主性和学习自律性的重要作用。逐渐在课堂中积极主动思考,学会倾听,学会交流,在良好习惯养成的过程中,应当从小事做起,发挥出自身的重要品质和良好数学素养。

三、基于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低年级数学课习惯养成措施

教师的教学思想转变应当从实际行动开始,将数学课堂变成学生习惯养成的课堂。特别是在进行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习惯,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大胆地进行数学思维创造和情感表达,养成独立思考习惯,数学观察习惯,将知识联系实际的好习惯,逐渐解决实际数学问题。

(一)激活课堂,培养学生自律性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催化剂,它不仅能够推动学生进行知识的有效掌握,也让学生的能力得到发挥,特别是在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和学习自律性的过程中,教师以自身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情操为基本出发点,在课堂上规范自己的行为,丰富自己的想象,自强自律,让学生能够勾勒出心中的七彩课堂,养成自主学习习惯。

(二)从学生兴趣出发,养成学习好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养成好习惯的重要出发点。为了能够在兴趣的带动下,让课堂变成习惯养成的课堂,教师从学生生活中的爱好出发,对课后作业进行创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进行预习的好习惯。教师在进行课后作业设计时,应当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将数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比如让学生学习图形时,带着兴趣去思考生活中的图形,有利于习惯养成。

(三)数学联系生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

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较强的综合性学科,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它的抽象性和复杂性逐渐让低年级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瓶颈。教师应当让学生养成学会观察的学习习惯,在数学解题的过程中,应当有积极的态度和大胆反驳的精神。特别是在与教师产生分歧时,应当进行主动交流和正确分析,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解决问题的习惯。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更应当能够充分运用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在观察物体时,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投身在实际环境中,进行观察和解答。

四、结语

在教学改革不断向前推进的过程中,教师在数学改革的道路上,应当创建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学习环境,培养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在自主成长的道路上,找到有效的行为依据。在进行数学教学时,更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和课堂学习习惯,培养自主思考和自主探索的数学精神,逐渐组建更加和谐的课堂环境。在数学学习中学生应当养成更多的好习惯,提高学习兴趣和对数学知识不断追逐,形成良好品质。

猜你喜欢
良好习惯习惯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上课好习惯
浅谈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幼儿午睡良好习惯培养之我见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