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探究

2019-01-21 03:50郎振红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专业课育人思政

郎振红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作出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更是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此外,教育部部长陈宝生也撰文指出:“课堂是教育的主战场,课堂不变,教育就不变,教育不变,学生就不变。课堂是教育发展的核心地带,只有抓住课堂这个核心地带,教育才能真正发展。”[3]

可见,“要加强课堂教学的建设管理,充分挖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4]形成“大思政”教育教学新格局势在必行。因此,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引领,包括专业课、通识课与基础课在内的课堂教学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战场,是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阵地,同样也是实现立德树人育人目标的主渠道。本文以软件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数据库设计与实现”为例,紧密围绕课程思政建设与改革实践,深入探索专业课课程思政实施的可行性方案。

一、课程思政的核心思想

课程思政不能简单地视为一门独立的课程或某一学科门类的某些课程,课程思政的实质是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一种创新性的思维方式。

高职院校为学生开设的所有课程都肩负着传授知识与培养技能,进行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的双重功能,以专业课程为例,笔者认为所谓课程思政的核心思想就是依托专业课程教学平台,立足专业知识传授视角,以讲授专业知识和培养专业技能为基础,深度挖掘与专业相关的思政教育元素,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内容融入其中,以此完成在提升专业能力、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教学目标。由此可见,课程思政并不是要改变本属于专业课程的基本属性和教学内容,更不是要将专业课转化为思政课,实施思政课的授课方式。而是要依托德育的思维模式,发挥专业课程的德育功能,提炼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元素,梳理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和价值范式,在专业课的授课过程中实现专业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有机结合,达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隐形课程思政教育目的,借助专业课教学载体有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课程思政最终要实现的建设目标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提升的过程中始终融入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坚定正确的政治信仰,践行正确的价值取向,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提升明辨是非的能力,真正将高职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的高技能创新型人才,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之间的关系

(一)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要同向同行

所谓“同向”就是要坚持政治方向一致性,育人目标一致性,文化认同一致性。[5]思政课程是系统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德育课程,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具有较强的意识形态属性,体现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诚然,课程思政在政治层面要与思政课程保持高度的一致,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大局意识,教育并引导大学生提升对国家、民族和政治的认同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认同,增进对中华民族的情感。针对育人目标而言,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都要以立德树人为宗旨,以文化人的方式增强大学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高职院校在坚持正确办学方向的前提下,应当遵循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工作原则,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题展开教育教学活动,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准确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高职教育教学目标的问题。即应当将培养政治过硬、技艺高超、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潜能的德才兼备的综合型人才视为高职的育人目标;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教师要始终牢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充分发挥所有课程的育人功能,要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言传与身教相统一,在授业与解惑之前要履行传道的职责,以此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技术操作技能,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使其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践行者。

在课程思政的建设与改革中与思政课程的文化认同一致性至关重要。尤其是当中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阶段,屹立在世界之林的中国在全球体系内的位置和重要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伴随国际多元文化的冲击,增强文化的认同感是一个民族文化自信的基石。无疑,课程思政要阐述和解决的文化认同要与思政课程所讲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文化实现高度统一。此外,在文化认同中还蕴含着对价值观的认同问题,价值观的认同关乎教育的根本,因此,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都要教育学生自觉认同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为“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6]同样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够持续发展、永葆活力的最深层次的力量。显然,有效解决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同向问题,就可以消除多数专业课教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政课教师或辅导员班主任单打独斗的事情的错误想法,也扭转了高职院校多年来无法根本改变的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两张皮”的现象,思政教育彻底走出了“教育孤岛”的困境。在思政课程的马克思主义领航作用指引下,各个专业课程思政更好地发挥了本专业的教育资源,促使专业课课程思政的教育效果落到实处。

所谓“同行”就是要解决好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在育人问题上如何步调协调一致、共享教育资源、相辅相成共谋发展。

首先,步调协调一致是指对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专业课课程标准实施顶层设计,与思政课程的育人目标时刻保持高度一致。进而要完善、修订与补充只关注专业知识要点的传统课程标准,要将思政教育元素巧妙地融入课程教学的相应单元中。在专业能力目标、方法能力目标和社会能力目标等课程培养目标中加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在课程教学内容的每个教学情境中要细化出课程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教学内容和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在课程案例的选取中要突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报告核心内容,使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的同时可以时刻领会党的指导思想,营造一种政治理论学习的氛围;在课程考核方案中既要对专业知识点进行量化打分,还要包括对思政教育成效的评判等内容。使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充分体现立德树人的要求,牢记社会主义高校育人目标,自觉履行育人规范和新时代对高职院校提出的育人要求。

其次,共享教育资源是指在信息高速发展的大数据时代,“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的日新月异,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教学资源的互通共享提供了有利的平台保障,为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目标共同服务。二者的共享表现为对教学资源与前沿信息的共享、对学生思想观念和精神动态的共享、对教学方法和知识传授模式的共享等,只有充分发挥共享资源的作用,优化共享机制,构建和谐的共享体系,才能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互融合,形成育人的协同效应。

最后,相辅相成共谋发展是指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要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形成合力,完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设定的工作任务。课程思政不能取代思政课程,同样思政课程也不能取代课程思政,这是两套相互支持、相互弥补的教育教学课程体系,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将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育人系统。在所建构的这个综合育人系统中,思政课程起到示范引领作用,课程思政起到有益补充作用。在此要明确思政课程的教学维度和具体讲述内容,思政课程无法承担的教育内容课程思政要极力弥补与完善,进而形成一种错落有序、完整系统的育人体系。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具体实施教学过程中,二者要形成合力相互促进,一方面,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可以为思政课程提供来自多学科的理论支撑、师资能力支撑、教学案例支撑等;另一方面,思政课程在政治导向、价值引领、精神领会等诸多方面可以为课程思政沿着正确的道路阔步前行保驾护航。二者在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实现良性互动,形成育人合力,共同完成高职院校的育人目标。

简言之,同向与同行问题就是认识与实践的辩证统一问题,同向是同行的理论前提,具有政治方向的正确引领作用,同行是同向所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具有明确的可行性。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要在政治信仰、核心价值、精神追求、理想信念等诸多方面时刻保持同向的一致性,才能为同行的实施搭建平台,夯实基础;反之,同行在实践领域的有效执行,进一步验证同向的正确性,最终形成联动的协同效应,共同作用于育人全过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行合一。

(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之间要形成辩证统一的关系

首先,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之间体现一种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的关系。从育人功能所呈现的教育形式来看,教育被分成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显性教育侧重于理论的灌输与传导,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明确教学目标与课程标准,严格按照预先制定的授课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为受教育者传授知识,规范行为,在帮助培养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三观时起到关键性的作用。然而隐性教育是一种非正式的教育形式,教育因素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巧妙地融入到教育过程之中,从思想和心理层面熏陶和影响受教育者,以润物无声的方式使受教育者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新时期对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包括显性教育又要包括隐性教育,二者应当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形成辩证统一的关系,缺失任何一方都很难达成较好的育人效果。针对高职院校培养德才兼备的创新型高技能人才需要思政课程显性教育和课程思政隐性环境的通力协作,相互依赖,共同促进,互为补充。作为显性教育的思政课程是有计划、有组织开设的官方正式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具有一定的公开特性,注重思想政治理论的课堂讲授,目标明确地引导受教育者的发展方向。然而,作为隐性教育的课程思政而言,借助搭建的学习环境和营造的学习氛围,将思政教育的实施贯穿到专业知识的传授与实训过程中,通过情感的启发调动受教育者的学习兴趣,激励自身热情,进而实现对道德规范的约束和理想信念的树立,具有一定的潜隐特性。由于显性思政课程的教育无法准确依托某一专业,对不同专业学生的德育缺乏针对性,课堂吸收率与可信度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为隐性课程思政教育预留了发展空间。尤其是立足某一专业的课程思政,可以汇集众多的与专业相关的德育元素,在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讲解过程中,不断向学生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自身的综合素质,这将为思政课程的发展和知识体系的构成提供可资借鉴的素材和经验。在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共同努力下,高职学生的思想信念、价值诉求、人格魅力均在360度德育“大熔炉”的合力作用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实现了高职院校全员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初衷。[7]

其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之间凸显一种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辩证统一关系。一方面,合目的性是突出在价值目标与课程标准要求上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一致性,从教育的本质上讲,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起到主导作用,应当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围绕如何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展开的。显然,无论课程思政还是思政课程在组织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以协同育人为共同遵循的底线,立足各专业视角,深入分析学生的自身特点和与时俱进的需求,以问题为导向,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剖析学生的想法与感悟,尽力提升课堂教学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实现让核心价值引领所有课程的课堂教学全过程的教育目标,使课程育人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所谓规律是对事物内部各个要素之间内在联系的深刻把握,做任何事情只有遵循规律才能实现预期目标,对于高职院校的育人工作也不例外。合规律性是指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在实施育人的过程中应当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掌握了规律的核心思想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否则便是和预期目标背道而驰,南辕北辙。与普通高校相比,高职学生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因此在对高职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时应当剖析他们的思想意识、理想信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以及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接受事物的规律、成长成才规律等。既要提炼出所有规律的共性又要区别对待不同专业学生自身规律的个性,规律的共性有助于思政课程实施课堂教学,不同专业规律的个性对专业课课程思政的改革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在育人过程中不仅对学生思想发展的实际情况能准确把握,而且能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真正做到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为学生答疑解惑,引导学生以积极开放的心态认识世界,以客观包容的标准看待中国的发展,进而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坚定思想意志,将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转化成奋发图强努力学习的决心,练就高超精湛的技艺,成为矢志前行的筑梦人。

三、理工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特点

高职院校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与理工类专业学科都是学生的必修课程,都同样肩负着知识的传授和育人的职责,只有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好课程思政的德育职能,才能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从课程性质和教学内容等多方面进行客观分析不难看出,与人文社科类课程思政相比,理工类学科课程思政挖掘德育元素,实施思政教育,的确具有一定的难度,这是理工类学科课程自身特殊性所导致的。[8]因此,构建理工类学科课程思政应当具备如下的特点:

1.要转变传统育才重器、轻视育人育德的思维模式,应当树立术道合一的教学理念

人文社科类课程自身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鲜活样本,在教学过程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贯彻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要求。具体教学内容要反映党和国家的政治方向、意志要求,以党关于高职教育的思政主张、政治立场与思维观点为契合点展开课堂教育教学活动。但是,理工类专业课程大多数都是基于对客观事物的认知和普遍自然规律与运行机理的掌握和运用为基本教学对象,几乎无立场观点而言。正所谓科学无国界,本身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通约性,不受意识形态的羁绊。由此可见,常年从事理工类学科教学的专业教师自然而然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术”的掌握与应用,轻视“道”的阐述与弘扬。由于理工学科的专业课程均有清晰明了的实践操作流程,规划出对应的理论知识要点和实践技能要求,学生只要精通具体方法和技术手段就可以完成相应的作业要求,进而掌握技术和知识并增强应用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所以理工类课程教学的重点在于技术与知识的传授和综合应用,隶属于“工具理性”层面。然而,人文社科类课程重视论道,突出对是非的辨别和价值的认同,应当隶属于“价值理性”层面。

要实现高职学生的育人目标,“术”与“道”二者均不可或缺,理工类课程思政应当增强对“道”的阐述,在以培养“术”为基础的专业教学中增加国家情怀、社会道义、人文关怀、人性光辉、人本立场,提升政治担当、大局意识,将受教育者从无生命的数学化公式与冰冷的程序代码中解脱出来,让科技的光辉照耀绚丽的人生,使受教育者的内心充满阳光和爱,有效避免将受教育者都培养成单向度的人。

2.灵活运用科学思维是较好挖掘理工类学科课程思政教育元素的着力点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发展是改造自然,变革人类社会的强大动力,更是推动社会文明不断进步的关键力量。众所周知,科技的使用具有双重性,在正确价值观的引领下使用科学技术可以造福人类;反之,科技越发达对人类造成的伤害越大。因此,要尽量降低由于技术异化所导致的对自然、人和社会产生的负面影响。理工类学科课程思政建设中最重要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如何以人文关怀的视野来关照科技的发展与运用,尤其是人类步入21世纪,信息科技突飞猛进地发展,作为理工类学科的专业教师应当从思想意识深处关注和省思科技如何实现以人为本的发展,在进行新科技学习和运用的过程中,如何关注人的尊严,人的安全,人与人之间如何增加亲近感,这也是理工类学科课程思政改革的立足点和落脚点,同样也是理工类学科课程思政研究的本体论基础。正所谓一切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如果游离于社会之外,不是从人文关怀的本源出发将毫无意义。因而,灵活运用科学思维纵深挖掘理工类课程思政的德育元素势在必行。

科学是一种严密的知识体系,体现一种严谨的思维模式,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实质就是探究自然事物的发展规律,探索自然奥秘,发现新事物、新规律、新原理的过程。运用科学思维方式进行科学研究凸显其客观性、逻辑性和抽象性,虽然在进行科学研究时研究者尽量排除主观干扰,但是科学研究成果及所运用的各种实验手段和具体的研究过程都与研究者的素质息息相关。作为理工学科的专业课程均蕴含大量的科学研究方法和科学思维方法,理工类学科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专业知识的学习,又是科学思维方法的学习、训练和应用的过程,如何将这些科学理念与思维模式运用到教书育人的方方面面是符合课程思政建设发展取向的。例如,现代科学思维强调性价比的最优,使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收益,这种系统的工程思维将会教育我们的学生做任何事情都不能以完成任务为终点,要精益求精,优中取优,这正是面临创新创业大学生应当树立的理念和应当增强的素质。又如生态思维,既隶属于自然科学学科,又可以应用到人文社科领域,培养学生既要开发利用资源又要保护资源的辩证思维模式,尤其在计算机程序设计中对变量数据类型的定义,既要考虑到可操作性与可用性,又要考虑对系统资源的消耗和占有问题,由此将理工科专业课程的教学与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有机联系。显然,科学研究产生了科学思维,但是科学思维并不局限于单一的学科领域,理工学科专业课课程思政的建设运用科学思维挖掘思政教育元素,实施专业课课程思政育人功能具有极大的优势,也为其他学科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可效仿、可复制的科学思维产品,彰显理工学科专业课课程思政独特的价值。

3.工匠精神的养成是理工类学科课程思政建设与改革的主旨

随着时代的变迁在理性熏陶下诞生的工匠精神也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不仅突出执着、专注、坚持、敬业,而且还强调创新内涵、人文关怀、价值追求。新时期工匠精神所蕴含的人文素养、职业意识、专业精神都是对以人为本的技术创新与发展作出的时代回应。在理工类学科课程思政建设与改革中提倡工匠精神,实质是为了极大地消除学生在技能学习与应用中的消极因素,使其建立一种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的积极心态,有助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下去。显然,工匠精神的培育和课程思政的建设二者在育人理念上实现了一致性的耦合。很长时间以来,理工类学科的专业课程将专业技能的传授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无形地割裂开来,使专业课程的教育完全陷入工具论的价值主导之下,走入“重技能、轻育人”的“唯技术论”误区,只注重专业知识的讲授和实践技能的训练,忽视受教育者的德行与品格的养成。[9]

为了契合时代发展对高职人才的迫切需求,要将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辩证统一视为高职院校教书育人的终极目标。作为承载着培养高素质综合性技能人才的高职教育更应责无旁贷地将工匠精神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在掌握专业技术与技能的同时崇尚道义获取精神力量,铸就高职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文素养,诚然,工匠精神的最佳传承者便是具有高素质综合性技能的人才。因此,理工类学科课程思政在建设与改革中要时刻铭记将本专业特有的专业思想与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职业素养相互融合,借助专业技术授课平台培养学生做事情持之以恒的决心和信心,未来走上工作岗位,能够坦然面对各种挫折与失败,坚守信念,坚定意志,提升实力,克服困难,走出困境。这是立足职业领域对受教育者精神境界和处事态度的培养与提升,使学生在校期间既学习了专业技术又领悟了“道”的内涵。可见,工匠精神融入理工类学科专业课,可以较好地彰显其价值使命,与专业课课程思政的建设同向同行。

四、“数据库设计与实现”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方案

以高职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数据库设计与实现”为例,简要叙述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的方案,以此为软件技术领域专业课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理论经验和具有可行性的可以效仿与复制的样本。因而,从课程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案例选取、考核方式、教学方法应用与教材建设等六方面进行简要介绍。

(一)课程培养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独立应用SQL Server 2014软件平台创建、管理、使用及维护数据库系统,根据用户需求能够设计出小型数据库应用系统。使学生不断丰富数据库系统的理论知识,提高操作数据库系统的实践动手技能,增强管理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意识,提升自身整体的综合素质,能够胜任数据库管理员岗位上的基本工作。

(二)课程教学内容

课程教学内容主要通过图书管理数据库为例进行介绍,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训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依据数据库管理员和程序员的岗位能力目标,进行课程内容设置,形成了模块化课程结构,在每个模块化教学单元中深入挖掘与专业课教学相关的思政元素,使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了全过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育教学效果。主要教学内容包含七个学习情境,分别是:数据库系统安装与配置、设计与创建数据库、数据库与数据表设计及实现、数据管理及视图与索引的操作、数据完整性的设计与实现、存储过程与深度编程的设计与实现、数据库安全性设计与实现等。其中以数据库系统安装与配置学习情境为例阐述具体教学内容的安排,每一个学习情境的教学内容均被分成课程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教学内容和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两部分,前者主要涵盖的内容有:SQL Server2014的特点与性能、安装操作、安全性设置、服务器端和客户端的操作与设置以及系统帮助功能的使用等;后者主要教育内容有:制定安装并设置SQL Server2014集成开发环境的工作计划,严格按照工作计划规定的时间节点完成任务,养成一种守时、严谨的工作作风。此外,记录在安装与调试集成开发环境时出现的失误以及排错、纠错的过程,增强面对挫折与失败的信心和决心,培养一种越挫越勇的心理素质。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实现了思政教育,完美地实现了“术”与“道”的融合。

(三)教学案例选取

本课程采用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教学方法,以图书管理系统为教学主案例贯穿整个课程的教学全过程,在主教学案例的讲解过程中将理论知识要点、实践技能要点以及思政元素融入其中。因此,教学案例在选取中注重时刻渗透着思政教育的育人功能。本案例共设计了5张数据表,具体数据记录的内容主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治国理政、党的十九大报告学习资料为主,时刻为学生营造一种政治理论学习的氛围,以此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勇于创新的敬业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将立德树人的教育教学理念贯穿专业课教学全过程。

(四)考核方式改进

本课程考核采用阶段性考核、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其中阶段性考核成绩占35%,平时成绩占15%,期末考试占50%,课程总成绩为百分制,总评成绩60分以上(包括60分)算合格。在每一项考核中除了对专业知识点规定明确的分值标准外,还包括对思政教育效果的综合评定,例如,考查学生面对失败困难的承受力,是非的辨别能力,对待得失的态度与做法,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与成效,工匠精神的践行,团队精神的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等。尤其是,在阶段性考核中以分组项目研发的方式进行,以小组为单位采用组内自评、组间互评以及教师点评等方式综合评判。在评定过程中学生不仅看到了自身的不足,而且发现其他同学的长处与优势,因而形成一种无形的力量激发自己勤奋学习的热情和信心,实现了教学相长。

(五)教学方法应用

本课程主导思想是以学生为本,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比如案例教学、情境教学、问题导向式教学、分组教学、角色扮演、典型工作任务驱动等方法,将传统课堂讲授结合丰富多彩的视频、音频、案例解析,为学生营造一种声形并茂的教学环境。并且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借助手机、电脑网络随时浏览线上学习资源,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实施教学,增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实现课上课下教学的连贯性和教师实时在线答疑的便捷性。此外,利用各种教学软件或移动终端设备采取摇一摇、手动选人、举手、抢答等形式,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及课堂参与度。教师可以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思想动态,以便因材施教,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六)课程教材建设

为了配合专业课课程思政的建设,以专业知识要点为主线,融入了思政元素,在软件技术专业教师与思政课教师的通力配合下,经过大量调研,搜集学生相关需求,借鉴成功案例经验,编辑了相关的课程主讲教材,该教材巧妙地运用了现代化的信息工具二维码扫描技术,可以随时呈现教学视频,使一本静态教材变成动态的立体化教学资源,学生随时随地都能聆听教师的专业授课和思政教诲。

猜你喜欢
专业课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