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丝绸之路”上的多元之美
——甘肃洮河流域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走廊创建

2019-01-21 14:19祁俊加柴大勇
中国生态文明 2019年4期
关键词:洮河丝绸之路民族团结

□ 祁俊加 柴大勇

(祁俊加,中共甘肃省碌曲县统一战线工作部部长;柴大勇,北京商旅同舟旅游规划设计院院长、客座教授)

洮河位于甘肃省南部,是黄河上游第一大支流,流域是以藏民族为主的汉、回、土等多民族聚居地。甘肃的“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外往来的通道,洮河流域民族团结进步示范走廊是贯通东西方文明的桥梁,是链接“一带一路”和藏彝公路的重要节点,是大转盘、大通道,对中华文明的传承及世界文明进程和民族文化的发扬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力和号召力。顺应精准扶贫政策和乡村振兴战略,深度开发洮河流域正当其时。

一、洮河流域现在什么样?

洮河,藏语称为“碌曲”。“碌”(klu)一词,一般泛指水族动物(也包括蛇),关涉一种生活在水中的神灵——鲁(klu)。汉、藏早期文化中“龙”与“鲁”的关系尚待进一步认识,故而将鲁(klu)直接音译为“龙”。“碌曲”在藏文文献中是一个较为久远的历史地名。

洮河是甘肃省西南部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重要的旅游观光地。洮河源碌曲县境内海拔2900米~4287米,为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区,生产方式主要以畜牧业为主、农业为辅。洮河中游卓尼、临潭等地海拔落差大,平均海拔2500米,大多为山地峡谷地形,森林广布,气候较温和,适合农牧结合的生产方式。洮河下游定西、临夏等地平均海拔2000米左右,地势平广,全年气温较高,适合发展农业、种植业。千百年来,洮河流域沿岸居民根据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及各具特色的草原牧业及河谷农牧文化。

近年来,由于缺乏有效的保护,部分区段生态环境较差,水污染严重,破坏了洮河整体形象。同时,沿岸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匮乏,从碌曲县城沿洮河途经西仓乡、拉仁关乡、双岔乡和阿拉乡等乡镇,有很多传统聚落,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但缺乏供游客旅游休闲观光的景观场所以及相应的服务设施。并且,由于缺乏旅游主题和分段开发理念,传统村落、宗教文化、民俗文化未能很好地与旅游项目融合,使得洮河休闲观光带的整体形象大打折扣。

二、创建基础如何?

洮河流域民族团结进步示范走廊创建,将坚持创建为民利、惠民生,把统筹经济创建和社会创建摆在重要位置,进一步重点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解决好农牧区各族群众教育、就业、增收、旅游环境等问题,进一步落实好中央支持藏区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以洮河流域民族团结进步示范走廊文化旅游综合项目创建为契机,以甘肃碌曲生态环境为依托,以藏族文化为特色,重塑吸引力、构建新空间、创意新业态、形成新产品,营造有风景、有文化、高品质的“世界知名、全国闻名的休闲游憩地、民族团结民族文化展示窗口、藏区青稞大粮仓国家战略储备基地”,创建思路包括:

一条走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文化旅游走廊。

二大轴线:连接“丝绸之路”和藏羌彝走廊的大转盘、大轴线。

三地实施:甘肃、四川、青海三地互动实施。

四大战略:文化复兴战略(以八思巴文化为代表)、产业振兴战略、人才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

五大主题:①连接“丝绸之路”和藏彝走廊的大转盘、大通道、大轴线;②成为统战部或者国家民委和宗教事务管理局重点项目;③申报2019“一带一路”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国际合作重点项目;④文化和旅游部发展“三区三州”深度扶贫优秀项目;⑤申报成为农业农村部“一带一路”乡村振兴工程重要扶持项目。

六大节庆:中国锅庄舞大赛、红色旅游文化节、香浪节、正月法会节及藏历新年、民俗运动会、传统赛马节、民族团结进步主题系列活动。

七条精品旅游线路:省内线路二条、州内线路三条、区域内线路二条。

八大基地:①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基地(生物多样性);②锅庄舞传习基地(南木特八大藏戏);③藏医药研发基地(国家级非遗保护基地);④民族团结教育示范基地;⑤土著青稞种植基地;⑥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发扬基地;⑦高原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⑧高原生态湿地保护基地等。

八处“八思巴驿站”:洮河流域沿线恢复具有民族特色的八处“八思巴驿站”,每处根据当地的地脉、文脉、史脉建有不同风格的带有藏式传统的“八思巴乡村民俗博物馆”。

九大内容:①贯彻党的民族团结政策;②强化民族团结进步意识;③推动文化旅游繁荣发展;④加快经济长足发展;⑤保障和改善民生;⑥大力实施生态文明创建;⑦促进民族交往交流融合;⑧实践56个民族共创中华;⑨筑牢民族共同体意识。

十项工程:①洮河流域生态治理恢复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②洮河流域全域旅游开发与智慧旅游创建(则岔石林、尕海湖、郎木寺等景区连线);③探究“八思巴”民族团结进步思想脉络;④洮河流域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⑤洮河流域特色种养的开发与战略储备;⑥洮河流域藏医药的研究与开发;⑦进一步做好意识形态领域工作(金种子工程);⑧洮河流域牧区高寒乳制品的开发利用;⑨洮河流域全域无垃圾环境卫生整治项目;⑩洮河流域全民健康与医养结合的提升与巩固。

“十个一”精品工程:一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碌曲县);一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西仓乡);一座博物馆(藏彝博物馆);一系列节庆活动(香浪节等);一场舞蹈(中国锅庄舞);一座寺院(西仓寺);一处牧场(李恰如牧场);一个民族团结示范村(双岔乡恰日村);一处民族团结示范走廊综合接待中心(原则岔石林游客中心改造);一处自驾车露营地(C FCC西仓露营地)。

三、创建工作怎么开展?

确立五大创建任务:一是不断提高各族人民生活水平;二是全力促进基本公共服务精细化;三是奋力推进文化重点项目创建;四是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和宗教关系;五是着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把经济社会发展与民族结进步一同部署、共同推进。进一步推动政治、经济、文化建设,进一步重视社会和生态创建。

在七大领域做出示范和引领作用。这七个领域分别是:民族工作体制机制,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民族团结进步典型引路,民族宗教事务社会管理创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文化生态保护。

统筹规划,把握重点,突破难点。一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城自治制度;二是大力推进维稳工作;三是做好反分裂反渗透工作;四是加强民族宗教法制创建;五是扎实开展城镇和散居民族工作;六是正确处理民族关系;七是认真解决宗教领域的突出问题。

猜你喜欢
洮河丝绸之路民族团结
车过洮河
歼敌
星火燎原
洮河流过生根的岩石(外二章)
民族团结之歌
“丝绸之路经济带”视野下国际物流港建设的思考
情洒西域,奠基乐史
让民族团结之花愈开愈艳
关于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创民族团结和谐之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