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医学生职业精神评估体系的应用反馈与调查分析

2019-01-22 01:47李亚平张霓妮张国刚田勇泉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8年10期
关键词:评价者医学生评估

李亚平,张霓妮,刘 媛,梁 莉,张国刚,常 实,2,陈 翔,2*,田勇泉,2

(1.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中南大学,湖南 长沙 410008)

*通信作者 Email:chenxiangck@126.com

评估职业精神有助于了解学生存在的职业精神问题,还有助于评判职业精神教育的效果[1],为学校开展职业精神教育提供建议参考。我们在美国医学生职业精神标准上改编创建了医学生职业精神评估体系[2],采取自评与带教老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评价了全国11所高校实习医学生的职业精神[3]。完成评价后,我们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所有参与评价的师生就评估体系的反馈意见进行问卷调查,现就调查结果和实践体会进行分析如下。

一、职业精神评估工具与评价方式

采用改编制定的医学生职业精神评价表对学生的职业精神进行评估,该评价指标体系由7个一级评价要素、29个二级评价指标构成。7个评价要素包括:(1)利他主义;(2)荣誉感与正直;(3)关怀怜悯之心和善于交流;(4)尊重他人;(5)尽职尽责;(6)追求卓越、精益求精;(7)领导能力。借鉴标准参照评定法,29个评价指标采取等级标准评价的方式,评价结果为优、良、中、差 、很差、不清楚,分别赋值5、4、3、2、1、0分。学生进入实习科室(内科、外科)后,调查员将评价表分发给学生和带教老师,告知评价目的、评价方式,解释评价标准。学生出科后3天调查员与学生和带教老师联系,回收并检查评价表是否填写完整。

二、职业精神评估反馈调查对象与方法

全国11所医学院校(7所西医院校及4所中医院校)参与医学生职业精神评估的学生和带教老师。共计发放问卷1600份,回收有效问卷1393份,回收率为87.1%。其中学生841人(60.4%)、带教老师552人(39.6%),学生和带教老师完成医学生职业精神评价后,再填写一份职业精神评估体系反馈调查问卷,就评估体系认可度、指标合理性、评估实施及影响评估的主要因素进行调查。

三、结 果

1.对评估体系的认可度。我们对1393份评估体系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下(见表1)。

2.对评估体系的修改建议。 我们采用开放性问题对评价者就评估体系的意见与建议进行调查,详细内容经汇总分析后归纳如下(见表2)。

3.对实施评估的意见与建议。 关于实施职业精神评估的要点,评价者们也提出了一些建议(见表3)。

4.影响评估工作的主要因素。 我们还就影响评估的主要因素进行开放性调查,综合分析调查结果发现,评价者认为影响评估工作的主要因素包括5个方面:(1)评价者的态度与责任心:是否认真对待、客观公正评价;(2)评价者对被评价学生的了解熟悉程度;(3)评价工具的好坏,评价所需花费时间的多少,如指标条目较多,指标过于抽象、难以理解可能会影响评价者的判断;(4)管理部门重视程度和评估执行力度 ;(5)被评价者的诚信度、自身职业精神素养。

四、讨 论

医学职业精神评估因目前没有统一的金标准和满意的评价方法,面临许多的挑战[4-5]。本研究通过评估体系反馈调查问卷,就如何使评估更具可操作性、如何提高评估可靠性、如何完善评估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反馈调查。综合分析师生反馈意见我们发现,调查对象对评估指标认可度较高,尤其在对评估是否促进对职业精神的重视、获得学生职业精神现状信息方面给予了充分肯定。这说明该评估体系指标全面涵盖了职业精神评估的主要方面,评估方式基本可行,能够明确学生职业精神存在的问题。但调查结果也提示该评估体系仍需持续修改完善。首先,从评价方式来看,现场调查评价并不是最理想的评价方式,因为临床带教老师医疗工作紧张任务繁重,很难短时间内对带教学生职业精神的29个指标做出评价,故建议考虑用电子邮件或网络平台回顾性评价取代现场评价方式。其次,评价者方面,关

表1 评价者对医学生职业精神评估体系的认可情况[n(%)]

表2 评价者对医学生职业精神评估体系的修改建议

表3 各阶段实施评估的建议

于职业精神同行评价和病人评价的重要性已引起学者的重视[6],可作为获得学生职业精神现况信息的重要渠道。尤其是当前临床小组教学广泛开展,组内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也能从多方面反映学生职业精神行为存在的问题。

对于指标体系的修改完善,调查对象建议减少临床难于观察的评价指标,使评价更客观、可靠,评价更简单可行。尽管要全面评价职业精神,必须对职业精神的各个要素进行细致观察,但受临床学习场景和学习内容的限制,有些学术诚信方面的指标很难观察到,甚至有些领导能力方面临床教师也很难做出评价,因此可以考虑从评价者的角度对一些不易观测和难以评价的指标适当删减,使评价更具可行性。

关于影响评估的因素问题,由于医学生职业精神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反复、受多种因素影响的过程。医学生职业精神评价也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它不是终结性评价,需要对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全过程进行形成性评价[7],需要不同的评价主体从不同的角度在不同阶段进行评估,并建立相应的评定档案,力求全方位、多视角、广维度、客观真实地反映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现状,提升评价的深度和广度[8]。我们也认为,获得医学生职业精神评估结果后,不但要及时将结果反馈给师生,还需要根据结果形成对学生职业精神全面动态性了解,并进一步制定较系统的职业精神教育方案。

综上所述,我们下一步将不断完善评价工具和评价方式,并用该评估工具持续性追踪评价不同阶段医学生职业精神的变化情况,如将该评估体系推广至住院医师、临床经治医师,便于在临床教学中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持续提高医学生的职业精神。

致谢:诚挚感谢项目协作单位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中国医科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对项目实施和论文研究结果的支持与贡献!

猜你喜欢
评价者医学生评估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医学生颈痛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基于评价信息满意度的群体信息集结方法
教师的角色转变带来的课堂教学变革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评估依据
人文教育要给医学生另一种智慧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EMA完成对尼美舒利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