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土地改革”怎么干?

2019-01-22 10:15王小锋
党员生活 2019年1期
关键词:土地改革河村有偿

王小锋

近年来,我们莺河村党支部在市、镇两级的领导下,紧抓宅基地制度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产业结构调整,使莺河村由昔日一穷二白、无人问津的落后村,变成如今被各级领导点赞、媒体竞相报道的先进村。

在推进宅基地制度改革中,莺河村党支部通过党员现身说法、率先缴纳有偿使用费树立先进典型,以先进少数带动广大多数。三组女党员高仁艳就主动上报自家属于“一户多宅”,在高仁艳等党员的带动下,村民积极配合村组干部实测宅基地面积、缴纳有偿使用费,目前,全村共收有偿使用费12.54万元,收取率99.3%,为宜城市土地制度改革试点贡献了“莺河力量”。

莺河村党支部按照宜城市委“小、组、微、生”要求,在遵循“一户一宅”前提下,畅通宅基地退出渠道,将退出的破旧危农房,结合当地民俗风情,由镇政府主导设计布局,农户参与经营管理,就地改造翻新,保留原始村落风貌,打造特色村庄,探索“一村一品”的个性化发展理念。同时,我们党支部积极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的模式,通过村集体回购宅基地、农户自行改造、出租转让等方式,使宅基地的经营性功能得到发挥,形成了独特的“莺河模式”。

在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践中,莺河村党支部努力做到把住改革节点、规范改革环节、破除改革壁垒,确保真改革、求实效。在合同清理审查阶段,该村成立清产核资工作专班,按照“收、审、分、看、判”五字工作法,对153份发包合同逐一公开审核。流经莺河村口的莺河,过去由私人承包,20年只缴纳了2000元承包费。借助清产核资,我们依法依规废除了该承包合同,由我们村集体收回后公开招投标,年增加集体收入6.5万元。

清理开荒地阶段,该村结合实际,采取“党员干部带头报、人民群众自主报、相互核对促监督”模式,共清理开荒地2548亩,通过新签订承包合同,新增集体收入25万余元。通过清产核资,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近40万元。

集体经济壮大了,我们党支部为村民办的实事、好事,受到了一致好评。村里先后修建3座公厕,安装30盏节能路灯,投入32万元建设雨污分流管道。

近年来,莺河村党支部充分发挥“醉关莺河”园区融生态观光、采摘、旅游休闲等为一体的辐射、带动作用,以“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为抓手,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一三产业融合。

我们将“醉关莺河”建设与农耕文化结合,修建了豆腐坊、民俗文化馆、索桥、漫水桥、人民公社大食堂等观光旅游景点,让市民下乡有了更多农耕体验。通过举办农耕文化節、油菜花节、摄影节等活动,吸引大量周边游客前来赏景休闲,提高了美丽乡村发展的人气。如今,全村第三产业年毛收入超2000万元,大大拓宽了村民增收渠道,带动了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加速了乡村振兴步伐。

现在的莺河村民,正信心满满、动力十足,大步朝着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迈进!

猜你喜欢
土地改革河村有偿
西曲河村:盘活一座山 带富一方人
企业排污步入“有偿”时代
青海:对中小学在职教师有偿补课“零容忍”
马克思主义土地思想对中国土地改革发展的影响
对《五四指示》不彻底性及创新性研究
利用土地整治推进供给侧改革研究
初中 “土地改革” 教学中的史料选取
百姓事,记在笔头刻在心头——记水磨河村党支部原书记燕振昌
实行工业企业取水权有偿取得势在必行
“老政委”情满崔河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