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ICU护理干预措施分析

2019-01-22 04:38王钰丹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9年12期
关键词:气管切开综合护理干预

王钰丹

【摘 要】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ICU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9月至2018年12月期间ICU收治的气管切开肺部感染ICU患者39例,随机分为普通组与干预组,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ICU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并发症、肺部感染症状消失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肺部感染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护理中,ICU综合护理干预具有较高的效果,显著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ICU;气管切开;腹部感染;综合护理干预

ICU患者多伴随意识不同程度意识障碍、气道阻塞、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为保证患者呼吸顺畅,气管切开是排除呼吸道异物、改善呼吸功能的有效方法。气管切开使呼吸道与外界接触,易容引发呼吸道感染,进而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严重者影响患者生命安全。因此ICU综合护理干预在气管切开ICU患者临床治疗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9月至2018年12月期间ICU收治的气管切开肺部感染ICU患者39例,年龄44~69岁,平均年龄(51.6±7.8)岁,其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5例;按照数字随机的方法分为普通组与干预组,其中普通组19例,干预组2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因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普通组患者予一般护理方法,包括生活护理、用药指导、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等;

干预组患者予ICU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环境护理干预,保持患者ICU病房的温度、适度相对稳定,定时杀菌消毒,严格无菌操作,保持室内安静。当室内空气干燥时,适当使用空气湿化器进行加湿和净化,此外还需每日定时通风,保持室内干净整洁。此外需要对患者家属的病房探视进行必要的控制,并及时更换被褥和患者衣物,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对病房环境的不利影响。

(2)加强生命体征监护,及时掌握患者意识、肢体、血压、心跳、呼吸等各项生命体征状态,与主治医师保持有效沟通。掌握患者意识状态与肢体活动情况,每隔0.5~1小时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每隔4小时监测体温一次。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向主治医师报告,并采取合理的处理措施。

(3)口腔、呼吸道护理干预,口腔PH值试纸测定,氯已定漱口液漱口,具体则根据口腔PH值选择漱口液及方法。对气道进行专业护理,雾化吸入保持呼吸道湿润,及时观察伤口并换药,防治导管阻塞等。具体护理中,每隔4~6小时进行漱口护理,并对患者口腔进行观察,当患者口腔分泌物过多或者异味较大时,需要适当增加漱口次数。

(4)吸痰、排痰护理干预,严格无菌操作,并配合吸氧护理、雾化吸入护理,并对患者进行2小时翻身拍背一次。吸痰、排痰护理干预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无菌处理原则,吸痰护理干预后进行适当吸氧护理与雾化吸入护理。此外,还需对患者呼吸道进行全方位护理干预,通过雾化吸入湿润患者呼吸道。

(5)切口护理干预,严密观察切口症状,保持切口卫生、清洁、干燥,及时换药,创口每天消毒两次。在患者创口换药时,需要根据患者创口干燥程度确定换药时间与方式,需保持动作轻柔,以免引起出血。

(6)行动护理和营养指导,在患者体位护理中,要保持患者头高脚低的体位,患者床头保持在30°~45°之间,而且需对患者体位进行定式调整,即每隔2小时翻身一次,翻身时保持管道通畅。此外,还需要对患者家属进行必要的营养护理讲解,确保患者科学进食,保证营养供给。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普通组与干预组患者在接受不同护理方式后的护理效果,对比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局部感染、腹部感染症状消失、转出ICU时间以及护理总有效率等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所有数据采用专业统计软件SPSS19.0进行处理,计量数据采用()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X2检验,P<0.05表示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的情况来看,普通組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道黏膜损伤、呼吸道阻塞、术后出血、肺部感染、局部感染、脱管等并发症,干预组主要是呼吸道黏膜损伤、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在数据统计上看,普通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干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

从两组患者肺部感染症状消失的时间与转出ICU时间来看,普通组患者肺部感染症状消失时间为(8.3±3.4)天,干预组则为(6.1±2.2)天,组间差异显著(P<0.05);此外普通组患者转出ICU的时间为(11.1±4.9)天,干预组患者转出ICU的时间为(7.1±3.0)天,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

从护理的总有效率来看,普通组总有效率为73.7%,干预组总有效率为95%,组间差异显著(P<0.05)。从SDS、SAS评分结果来看,普通组SDS与SAS评分为(36.90±2.01)、(34.29±1.30),干预组SDS与SAS评分为(14.59±2.00)、(19.56±1.03),干预组明显好于普通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气管切开是ICU患者治疗中较为常见的改善患者呼吸状况的方法,能够迅速改善患者不良症状,但气管切开则会增加患者肺部感染的潜在风险,并引发一系列不同程度的并发症,给患者健康带来严重危害。ICU护理在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治疗中有明确效果,因此对ICU气管切开患者进行ICU综合护理干预十分重要。

本文研究表明,在ICU综合护理干预模式下,ICU患者气管切开的护理中,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普通组,说明ICU综合护理干预在患者并发症预防与质量中具有积极地作用,ICU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患者肺部感染与并发症的发生,进而大幅降低患者死亡率,促进患者恢复,有利于患者的预后转归。

此外SDS与SAS评分结果的对比结果表明,ICU综合护理干预不仅可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情绪,而且显著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其原因可能是对室内环境的积极干预、对患者家属的心理干预等起到积极的作用。本文实验统计数据表明,在对患者实施ICU综合护理干预后,患者以及家属焦虑与抑郁情绪得到明显改善,而情绪的改善则有利于患者康复。从ICU患者治疗的实践来看,因ICU中严谨家属探视,者容易使患者与家属产生不良心理,进而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而ICU综合护理干预通过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辅导和治疗教育,可有效缓解其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

观察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肺部感染症状消失时间、转出ICU时间均明显少于普通组,这说明ICU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加快促进患者的恢复。因为在ICU综合护理干预中,对患者进行了专门的气管切口护理、口腔与呼吸道护理、排痰与吸痰护理,这些措施能够有效的对患者呼吸道进行湿化,进而减少呼吸道分泌粘液的浓度,而且吸痰与排痰护理能够较少呼吸道内痰液洙留,有效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此外对创口的专业护理时,及时换敷料,对创口进行杀菌消毒,也能够有效的防止切口感染,进而感染肺部,降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对气管切开肺部感染ICU患者实施ICU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肺部并发症的产生,而且对肺部感染症状的消失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降低患者肺部感染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滿意度,促进恢复,对后期好转有利。由此可见,在气管切开肺部感染ICU患者的临床护理中,ICU综合护理干预具有积极的价值,有必要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杨君丽.探讨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8):1124-1126,1127

[2]符春花,周保娇,李珍美.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危险因素与护理干预[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7,34(8):760-763

[3]柳小霞,顾晓菊.综合护理干预对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1):83-84.

[4]赵士静,董立亭,张秀云.重症监护室危重患者气管切开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6):9-11.

[5]邱焕昀,刘立平,黄新欣.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J].中国医药科学,2018,8(2):152-155.

[6]邝焕明.气管切开患者ICU内肺部感染分析与护理对策[J].中国医学创新,2014,(5):83-84.

猜你喜欢
气管切开综合护理干预
气道护理在脑外科气管切开中的应用效果
临床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大面积烧伤患者换药疼痛的影响研究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观察与分析
产后乳腺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探析
气管切开致皮下气肿的抢救配合
重症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胃管置入法的比较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