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土地管理数据的地理国情监测作业新方法探讨

2019-01-23 11:51荀学兵
智能城市 2019年22期
关键词:国情监测区域

荀学兵

(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勘测调查院,宁夏 银川 750002)

1 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检查的重要项内容

在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检查的过程中,其主要的检查项内容如下:第一,位置精准度的检查。位置精准度的检查属于基础的工作内容,在实际应用中,又可以将其分为几何位移检查和矢量接边检查。几何位移检查是指对区域所在的几何位置信息进行校验检查,一般都会应用到传感技术、全球定位技术来辅助几何位移数值的确定。矢量接边检查是对区域衔接坐标位置进行采集,确定相邻区域的分界线,如果在检测过程中出现要素层整体偏移的情况时,那么则判定元素不合格,需要对其进行重新测定。第二,属性精度的检查。在对其进行属性精度检查时,需要对分类代码值进行确定,在明确具体的分类代码值之后,检测人员需要对属性值进行明确,校验属性值的准确性。同时还需要构建数据信息采购体系,明确具体的应用环节,提高操作结果的有效性[1]。第三,完整性的检查。在地理国情监测作业中,需要对目前区域的相关数据进行精准采集,及时将错误数据和多余的数据信息进行剔除,同时在数据信息收集的过程中,采用合理的分类依据,以区域为划分维度,将数据信息进行精准控制,从而有效提升信息应用时的可操作性,提高数据信息的应用价值。

2 地理国情监测作业的工作内容

地理国情监测是指借助先进的测绘技术,如全球定位系统、航空航天传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化测绘技术等,对目标区域信息进行准确获取的方法[2]。在具体工作中,为了提升数据信息的采集效率,监测人员会对以往的测绘成果进行研究,将其中的部分有用信息作为应用参考,对该区域的信息要素进行动态化监测,同时对于采集的数据信息进行深入分析,分析内容包括数据变化量、数据信息的变化频率、数据信息的分布特征、与其他区域之间的差异、现阶段的变化趋势等,将此类分析结果进行汇总,从而形成可以综合反馈区域资源现状、环境现状、生态现状的监测数据或相关的研究报告,从而为后续发展战略的制定奠定基础。在具体的工作开展过程中,其工作内容可以分为地表形态、地表覆盖和重要地理国情信息三部分内容。

2.1 地表形态

在地理国情监测作业过程中,地表形态属于基础的应用环节。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其主要应用步骤如下:首先,对目标区域以往的测绘资料进行研究,可以借助数字化技术对区域测绘图形进行扫描,以此作为后续监测应用的基础。同时还需要对监测技术进行选择,筛选契合区域应用的监测技术,从而提高信息监测的采集效率。其次,为了提高数据信息采集的完整性,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对基准点控制网进行优化选择,常见的基准控制网有导线控制网、三角控制网、网格控制网等,如果区域复杂程度较大,那么在监测过程中,可以选择三角控制网来作为主要的监测方式,若区域地形相对平坦,则可以选择操作简单的导线监测方式进行应用,以提高实际检测过程中的工作效率。最后,对采集到的相关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对外输出相应格式的应用数据,从而反馈出区域地形变化情况,同时还可以对区域地貌形态进行基本了解。

2.2 地表覆盖

与地表形态类似,地表覆盖也属于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地表覆盖是对区域营造物进行信息采集,可以将其分为自然营造物与人为营造物,自然营造物包括山川、河流、森林等自然形成的营造物,人为营造物种类相对较多,包括城市道路、城市建筑物、城市广场等营造物。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其操作步骤与地表形态监测操作步骤类似,但是不同地方在于,地表覆盖所需要采集的信息,主要是对区域营造物分布情况、分布规律进行分析,对于区域的社会属性,该监测方法的重视程度较低,不会着重对其进行研究。

2.3 重要地理国情信息

除了地表形态与地表覆盖数据监测外,重要地理国情信息的获取属于非常重要的应用内容。重要地理国情信息能够直观反馈出和社会经济发展相关的信息内容,如区域的发展边界、区域的覆盖范围、明确标识位置等。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为了提升数据信息获取的有效性,需要建立独立的监测体系,使其可对区域内的实物信息进行重点分析,提高数据信息分析的有效性。通常情况下,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借助要素分析模型对区域形态进行分析,为了提高体系的应用价值,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会对体系进行点、线、面的应用分析,从而提升监测数据信息获取的完整性。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该模式主要借助基础地理信息来完成这一过程。

3 基于土地管理数据的地理国情监测作业新方法

3.1 地理国情监测与土地管理数据之间的关系

在地理国情监测过程中,土地管理数据属于非常重要的数据资金来源,在对地理国情进行分析时,很多土地管理数据都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可以直接对其进行提取,将其作为分析过程中需要应用的数据信息。同时还可以根据信息缺失的部分对其进行补充,提高监测工作开展的有序性。第二,在地理国情监测过程中,对于土地管理数据的依赖性非常大,很多指标信息都需要依托于土地管理数据进行获取,如区域水体信息、地理信息单元、地表营造物信息等。需要注意的是,在部分信息数据获取的过程中,需要对数据精度进行重新界定,根据实际需求需要对影像资料信息和部分数据信息进行重新测定[3]。

3.2 先内业后外业法

传统地理国情监测的作业方法,一般都是采用“先外业后内业”的方式,即相对外部数据信息进行获取,然后在对其进行内部处理。该作业方法非常容易引起数据重复采集的情况,增加了监测信息获取的时间成本。因此在新的应用环节中,可以采用先内业后外业的作业方法对地理国情进行监测。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其具体的应用步骤如下:第一,对已有遥感影像资料进行分析,选择符合应用标准的遥感影像资料,对其进行数字修正影像的制作。第二,对影像资料进行处理的时候,可以参考土地利用现状的相关数据信息,同时为了提升数据分析的准确性,需要对地类图斑和线状地物进行编号,便于后续处理应用,并且将数据与图像进行整合,将此类图像作为后续应用的工作图纸。第三,在外业工作中,结合图纸对区域实际情况进行核实,标注出现差异的位置,对其进行数据采集,起到补充数据资料的作用。并且在获取到新数据信息之后,需要及时对数据库内部信息进行更新,提高数据信息采集的完整度。第四,对修正后的数字化图像进行底图存档,为下一次地理信息监测提供科学性的数据支持。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科学技术体系的不断完善,进行地理国情监测的方式也在不断增加,先内业后外业作为主要的应用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借助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航空航天影像资料、大比例尺会绘图等方式对数据信息进行监测。通过分析该作业方法的具体应用,对提高地理国情监测作业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

猜你喜欢
国情监测区域
侨眷焦治稼:“古渡诗人”的家国情
特色“三四五六”返贫监测帮扶做实做细
分割区域
悠悠游子心 深深家国情——一个普通海外留学生的成长
家国情 诗词魂
漫画
区域发展篇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2月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1月
不穿戴也能监测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