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10 kV及以下配网的防雷保护措施

2019-01-23 11:51马晓晨马虹旭
智能城市 2019年22期
关键词:接地装置保护措施避雷器

马晓晨 王 悦 马虹旭

(辽宁省防雷技术服务中心,辽宁 沈阳 110016)

社会生产生活用电量急剧增长,电力系统的运行负荷大大增加,10 kV及以下配网作为我国常用电压,随着用电量的增长,发生电力事故的可能性也在同步增长。雷电事故是导致10 kV及以下配网出现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配电线路遭受雷击,会产生过电压和过电流,破坏电气设备,出现严重的电力故障。一般情况下,雷击配电线路会出现跳闸事故,对于地形复杂和雷电活跃区域,发生跳闸事故概率较高,可能带来不同程度的财产损失。所以,加强10 kV及以下配网防雷保护十分重要,结合区域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防雷保护措施,最大程度上规避雷电事故对配电网安全运行的威胁。故此,加强10 kV及以下配网的防雷保护相关内容分析,了解事故产生原因,制定处理措施和应急方案,为后续防雷保护提供依据。

1 雷电形成的条件和危害

10 kV及以下配网的防雷保护,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防雷保护措施,最大程度上降低雷电灾害带来的破坏。制定防雷保护措施,应充分了解雷电产生的条件和危害,分析雷击事故产生的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护措施,保证10 kV及以下配网运行安全。雷电作为常见的天气现象,雷云中电荷会击穿空气形成雷电,如果距离地面较近,则会形成雷电相反的电荷,产生雷击事故。

1.1 雷云放电

雷云放电所产生的电流较大,最高可以得到几百千安培,放电时间较短,大概在30~50 μs左右,放电时产生的温度较高,并且周围的空气会迅速膨胀,产生的声响较大,破坏周围环境。雷云放电同时还会产生热效应、电磁效应和机械效应,影响到周围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如果电机电气设备产生瞬时高温,则会瞬间融化金属构件,影响电气设备稳定运行,将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1.2 直击雷和雷电感应形成方式

城市有着热岛效应,市区上出现雷云会产生雷云负电感应,积聚正电荷,与雷云之间形成电场。如果正电荷密度较大,电场强度超过临界值后则会先导放电。高层建筑周围电荷浓度较大,地面物体在强电场作用下会产生放电现象,融合后形成雷电通路,出现直击雷事故,威胁到建筑安全。

2 雷击配电线路的原因分析

雷电放电属于一种气体放电现象,影响范围较广,并非是一个金属极板,有着多次重复雷击特点。在长期实践中可以了解到,如果云中的电荷聚集,电场强度最高可以达到25~30 kV/cm左右,诱发严重的雷电放电现象。雷电放电形式多样,包括片状雷电、现状雷电和球状雷电几种形式。为了提升防雷装置的运行性能,应结合实际情况调整雷电参数,在获取雷电记录数据基础上计算,选择最佳的防雷装置。

雷击配电线路的危害较大,会带来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或是人员伤亡,产生危害的原因多样,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1)线路接地线丢失,可能是由于不法分子为了谋求私利偷盗线路,如果接地线缺失,电气设备中的电荷无法顺利导出,多余的电荷存储在机电设备中,产生严重的雷击配电线路事故。(2)10 kV及以下配网周边交叉高电压众多,彼此之间会形成电压差,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安全事故发生概率。(3)部分的10 kV及以下配网运行中,保证配网安全,可以选择针式绝缘子,但是此种装置如果被雷电击穿,很少会及时发现,一旦爆发雷电事故,潜在的安全隐患将进一步恶化,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4)工程施工中,部分单位过分追求进度,忽视质量控制重要性,经常存在配电网和开关安装不规范问题,10 kV及以下配网一旦遭受雷击,则会爆发更加严重的安全事故。(5)避雷器质量不符合要求,或是在常年使用中受到环境影响,避雷器逐渐磨损、老化,增加设备故障概率,影响到避雷器原有的避雷效果,一旦出现雷电事故则无法发挥原有作用。

3 10 kV及以下配网雷电事故分析

3.1 架空线路雷击断线事故

10 kV及以下配网发生雷电事故,一个常见的类型则是架空线路雷击断线事故,影响到配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同时,还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随着电气化建设进程不断推进,线路的绝缘化率大幅度提升,但是绝缘导线和裸露导线雷击断线存在明显的差异,如果是雷击绝缘导线,可能会击穿绝缘层,持续工频短路电流电弧受到绝缘层隔离,针孔处燃烧,短时间内则会烧断导线。如果是受到直击雷破坏产生闪络现象,短路电弧弧根不会在某一点集中燃烧,对导线的影响不大。

3.2 变压器雷击事故

即便配备了接地装置和避雷器,但是具体运行中仍然会发生严重的雷击事故。由于避雷器安装不符合要求,或是避雷器自身的质量不高,接地装置安装不规范等因素导致变压器受损。通常情况下,在高压侧安装避雷器,是由于雷击高压侧时,避雷器第一时间动作,产生的电压降直接作用在低压侧中心点,电流通过低压绕组产生感应电势,附近的绝缘层容易受到损坏,很容易出现严重的变压器雷击事故。

4 10 kV及以下配网的防雷保护措施

防雷关键是在于接地装置的可靠性,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防雷装置,即便发生雷击,也可以将雷电流泄入大地,促使接地装置的防雷作用充分的发挥。通过安装防雷接地装置,减少雷击产生的过电流和过电压,维护10 kV及以下配网运行安全。10 kV及以下配网常见的防雷措施多样,主要包括配变开关、塔体接地电阻和电缆等安装避雷器方式,以此来维护配网安全。

4.1 降低塔体接地电阻

通过降低塔体接地电阻的方式,可以起到维护配网运行安全,提升配网防雷性能的作用。此种方式适合地势平坦的区域,如平原地区的土壤电阻率较低,可以选择此种方式来提升10 kV及以下配网防雷性能,相较于其他技术而言,施工效率较高,安装更为便捷。如果是在山区杆塔防雷管理,应做好接地电阻质量把控,施工全过程监管和控制,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需要注意的是,塔脚位置的接地网敷设较长,可以适当地提升电线和地面之间面积,降低电阻率。但如果配网遭受雷击,接地电线过长,伴随的附加电感值随之增加,塔体的电位和电压差变大,影响到防雷装置的防雷性能,埋下一系列安全隐患,需要予以高度关注和重视。

4.2 配变开关和电缆高压侧安装避雷器

在配变开关和电缆高压侧安装避雷器,此种方式同样可以起到提升防雷效果,有效规避10 kV及以下配网运行中由于配置不合理可能产生的安全事故。配电装置破损,配电装置高压侧和低压侧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损坏,电压下降,接电线产生高电压。高电压会在配变低压侧产生,破坏配变装置,所以为了保证配电装置的防雷性能,应该在配变开关和电缆高压侧安装避雷器。

4.3 变压器防雷

变压器高压侧安装避雷器,提升防雷装置的防雷性能,同时也要在低压侧安装避雷器,是由于低压侧如果遭受雷击将会产生感应过电压,起到保护作用,限制正变换过电压。更为重要的是,避雷器的选择需要与线路额定电压和电压等级保持一致,避免接地下线过长,如果接地下线长,则会增加雷电流陡度和自感电压,对10 kV及以下配网稳定运行带来负面影响。

4.4 加强设备检修维护

为了保证10 kV及以下配网稳定运行,提升配电网的防雷性能,应该定期进行设备检修维护。定期更换存在缺陷的避雷器装置,检测避雷器的防雷性能和接地电阻值,检查接地引下线,一旦发现不合理之处应及时改进,保证良好的运行状态,最大程度上降低雷击事故概率。除了上述几种防雷技术和措施以外,还有其他的防雷技术,如延长闪烁路径,有助于熄灭电弧,提升绝缘强度;选择绝缘性能的材料,在配电线路中增设绝缘点,保护配电线路;如果是干燥季节,结合实际工作需要适当的增加电阻测试频率,获取精准可靠的电阻测试结果。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防雷保护措施,最大程度上降低雷电事故发生概率。

5 结语

综上所述,面对电力事业飞快发展带来的挑战,保证10 kV及以下配网,做好防雷保护十分重要。我国是一个地域广阔的国家,不同地区出现雷击事故概率不同,通过选择合理的防雷保护措施,安装避雷器,最大程度上降低雷击事故发生概率,维护10 kV及以下配网稳定运行。

猜你喜欢
接地装置保护措施避雷器
城市道路施工中地下管线保护措施
沅江怀化段渔业资源增殖保护措施
高压直流转换开关避雷器改造方案研究
商标侵权问题和保护措施研究
电气设备接地装置的运行与维护探讨
地面气象观测场防雷保护措施分析
试析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故障及防范
一种防雷接地装置的便携式检测仪电路
配电线路施工中接地装置施工技术的探讨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故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