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巫溪核桃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

2019-01-24 10:31彭海龙冉啟香杨志明
四川林业科技 2018年6期
关键词:巫溪县褐斑病黑斑病

彭海龙,胡 阳,冉啟香,杨志明

(1.重庆阴条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重庆 巫溪 405800;2.巫溪县林业局,重庆 巫溪 405800)

核桃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保健食品,受到全世界各国的喜爱,享有“万岁子”“长寿果”等美称[1]。近年来,由于大面积、高密度的栽植核桃,病虫害的危害也愈来愈严重。不仅新栽植投产的果园受危害,乡土核桃也深受其害。开展核桃病虫害观测和研究,弄清危害巫溪县核桃的主要病虫害,探索出防治核桃病虫害的关键技术方法,以期为提高核桃产量,促进老百姓增收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方法

2015—2017年,连续3年在巫溪县内海拔600 m~1 600 m核桃分布区域,每200 m 1个梯度进行定点观察核桃结果树病虫害危害情况,核桃品种为乡土树种,每个点观察样株30株,平均胸径在15 cm以上,均为四旁树,密度<10株·667 m-2,年产干果量约10 kg·株-1,6个点的土壤条件基本一致,为山地黄壤,随海拔高度会有年平均温度的差异。调查因子主要包括病害种类及数量、虫害种类及数量、为害时间、是否为导致减产的主要因子等。

1.2 病虫害防治实验设计

病虫害防治开展时间为2017年,以2015年、2016年观测的病虫害为害时间为基础,结合各类病虫害的特点,设计从低海拔到高海拔防治时间逐渐延后的方法。对每个海拔段的核桃树开展防治试验,对比各海拔的防治效果,总结适宜的防治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主要病害种类及为害规律

巫溪县核桃主要病害有黑斑病[3~6]、褐斑病、炭疽病、干腐病、根腐病、核桃日灼病等,根据连续3年的连续观察,对核桃树势和产量影响最大的病害为黑斑病和褐斑病。黑斑病为害果、叶、枝,导致落果,严重时绝收;褐斑病主要为害叶,严重时引起早期落叶,影响树势(见表1)。

表1巫溪县核桃主要病害调查

注:发病级数按照0~4级,0为不发病,1~4级逐渐严重。

为害较重的病害主要有黑斑病和褐斑病。黑斑病为害果实、叶、枝,特别对果实影响最大,严重的直接导致落果;褐斑病最大影响是对叶,严重的生长季节7月—8月份叶片受害后干枯脱落,严重影响树势甚至死亡。

黑斑病一般在5月中旬至6月初开始发病,发病盛期是在7月—9月,在菱角望乐村最早发现的发病个例为4月20日。通过观察,核桃园郁闭度高,通风透光不良,湿度大为黑斑病传播流行提供了有利条件。此外,清园不彻底,也会加重初侵染为害。

褐斑病在5月—6月开始发病,7月—8月为发病高峰期。与黑斑病类似,郁闭度高,通风透光不良,湿度大为褐斑病爆发提供了滋生的环境。

2.2 主要虫害种类及为害规律

主要虫害有云斑天牛、长足象、扁叶甲、茶蓑蛾、铜绿金龟、扁刺蛾、芳香木蠹蛾、银杏大蚕蛾、核桃举肢蛾等。其中,为害较严重的为云斑天牛和长足象,这与杨霞等[2]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云斑天牛和长足象主要为害海拔范围在 1 200 m以下,海拔达到 1 400 m虫害较轻,仅有少量的食叶害虫,如银杏大蚕蛾和扁叶甲等(见表2)。

表2巫溪县核桃主要虫害调查

注:虫害级数按照0~4级,0为无虫害,1~4级逐渐严重。

为害较重的虫害为长足象和云斑天牛。长足象主要为害果实,云斑天牛主要为害树干和嫩枝。

长足象1 a发生1代,在海拔800 m左右,每年3月—4月上树为害嫩芽,5月上旬开始交尾产卵,6月中下旬开始化蛹,7月成虫羽化,11月开始越冬。

云斑天牛两年1代跨3年,第1年4月下旬开始活动,5月—6 月产卵,6月—7月幼虫孵出在皮层内蛀道,20 d~30 d后逐渐进入木质部并越冬,第2年8月化蛹,9月成虫羽化,蛹室内越冬,第3年发枝时爬出为害大树。

2.3 不同海拔段病虫害为害情况与防治效果对比

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680 m~1 570 m海拔范围病虫害发生有随海拔升高病虫害减轻的趋势,而且病虫害种类减少,高海拔地区较低海拔地区为害时间有延后的趋势。如低海拔地区菱角望乐村病害发病最早在4月20日左右,高海拔地区猫儿背林场在5月中旬,较菱角望乐村延迟了20余天。

防治的时间是根据不同海拔高度发病时间早晚确定,防治时间于对应海拔最早发病时间前一周进行。病害采用72%中生菌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叶面喷施进行防治,虫害采用300倍液阿维菌素叶面喷施进行防治(见表3)。

表3巫溪县核桃防治效果对比表

从表3可以看出,不同海拔样株虫害防治效果几乎一致,乌龙鸳鸯村和猫儿背林场较其余4个观测点略低是由于其本身虫害率较低;菱角望乐村和宁厂宝山村的病害防治效果不佳,病果率和病叶率减轻比例在15.5%~31.5%,海拔1 000 m以上的中梁石锣村等4个观测点病害防治效果较好,病果率和病叶率降低比例在57.2%~75.5%。

3 结论

通过调查分析,为害巫溪县核桃的病虫害可归纳为“两虫两病”,即云斑天牛、核桃长足象、黑斑病和褐斑病。为降低后期防治成本及防治难度,建议巫溪及周边区县核桃产业发展尽量选择在海拔 1 000 m~1 600 m范围,再根据品种的不同特性在各海拔段栽植适宜品种。病虫害防治应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以物理、生物防治为主,以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以加强管理,增强树势为根本着力点,促进核桃产业健康发展。核桃栽植应在对应病害发生前7 d~10 d进行病害预防,海拔 1 000 m左右建议在4月25日前后进行防治,每上升200 m可往后延迟3 d~5 d。

猜你喜欢
巫溪县褐斑病黑斑病
巫溪县开展技术培训推动独活种植基地标准化发展
苹果园褐斑病防治正当时
高温多雨 注意防治苹果褐斑病
农药与五味子提取物的复配对梨黑斑病的研究
山区流水生态养殖产业扶贫对策——以重庆市巫溪县中岗乡为例
楚雄州桑树褐斑病发生规律研究
苹果褐斑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多管齐下 防好甘薯黑斑病
柑桔黑斑病病原菌的研究进展
重庆市巫溪县马铃薯产业发展模式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