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的韵味 怡情之美

2019-01-26 02:55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8年11期
关键词:紫砂陶壶嘴树桩

徐 霞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俗话说“茗壶,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品茶,品的是一种心境,一种感觉,一种心绪被过滤的淡然,一种浮躁被沉淀的意境。一杯清茶,里面夹杂幽幽茶香,慢慢地解读人生路。紫砂壶的创作不同于一般的工艺品,除了讲究造型技艺外,更看重创意的深度和制壶艺人自由的发挥空间,体现出独特的艺术个性。紫砂艺人所有的作品都是从自然生活的方面汲取灵感,使茶壶形式与内容达到统一,使每一件看似普通的紫砂壶超越实用本能。现如今紫砂已经达到了空前的繁荣期,发展前景十分宏远。每一个紫砂从业者应该立足于自身情况、不断学习新的文化、勇于创新,推动宜兴紫砂行业不断发展。

笔者设计制作的《醉秋壶》,在吸收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更是将壶器的经典之美很好地展现在世人眼前,使之古韵扑面,让人颇有心得却意尤难尽。壶艺人从自然界中一花一草、飞鸟虫鱼汲取灵感,然后把情感、思想等内容融入设计制作中,体现出浓郁、深厚的艺术美感。《醉秋壶》通过生动的形象,将秋的韵味深入体现,营造出一种怡情之美,在品茗赏壶的过程中感知秋的文化情愫,缔结美好情感。

紫砂作品都是以形体为骨干,以气韵为灵魂。紫砂艺术在多层次、多角度、多空间中展现出自己的独特风采,在不断发展创新中打造出线条艺术的无穷魅力。紫砂《醉秋壶》色泽明快、泥质细腻。整款壶形高耸,自然逼真,壶嘴、壶把以树藤状前后呼应。壶身树洞刻画明显,口盖紧实,丝毫不差,密不透风,结构严谨。整个形制凸显古雅的韵味,壶钮处的树桩形状,加强了壶的意境。

《醉秋壶》

《醉秋壶》壶嘴、壶把与壶身都塑以树桩造型,壶身纹路自然天成,充满灵韵。壶身造型树洞刻画逼真,此壶满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笔。壶把、壶嘴树桩的枝干,粗细有别,弯而不折,折而不断,体现了笔者的做人原则。苍劲有力的枝节比喻为人要高风亮节。被设计成壶嘴的枝干向上挺拔,体现了笔者刚正不阿的性格特点。

制作《醉秋壶》,首先要构思好,然后画好图纸。按照正常尺寸,算好比例,然后分析好壶身,壶嘴以及壶把的尺寸。整个壶的比例都要反复推敲,并考虑紫砂泥本身烧制过程中的收缩,特别是对壶的整体协调必须进行全方位的权衡。壶嘴、壶把以及壶身的树洞、树桩形状也要对实物进行临摹,尽量贴近实物,做到生动形象。表达出紫砂创造者本身的思想情感,生活方式,审美爱好,造物心理等因素,这些表达都决定了紫砂陶艺本身的风貌、形制、结构和风格,是紫砂艺术表现形式的延伸和发展。

宜兴的紫砂壶作为传统陶瓷在造型、功能、工艺等方面所形成的特点,与每个时代的社会生活方式紧密相关。紫砂陶中意念的参与,紫砂陶中的现代艺术美,内涵非常丰富。它不拘于器物的形式而吸收紫砂壶艺的设计风格和特点,经过艺人智慧型的思考变成紫砂本身的艺术形式。

猜你喜欢
紫砂陶壶嘴树桩
一截“小树桩”
紫砂陶刻“稚子垂纶瓶”的创作及评析
当代紫砂陶刻大环境下的个人艺术道路分析
Reading and Blank-filling语法填空
浅析紫砂陶的造型与审美表达
树桩屋
论紫砂陶刻的装饰与发展
倒水防分叉及防回溢的双层电热水壶的结构探讨
历 练
老板轮换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