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伦对决》的人物叙事策略与意义建构

2019-01-27 12:08肖雅黄冈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湖北黄冈438000
名作欣赏 2019年27期
关键词:英伦成龙尼斯

肖雅[黄冈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0]

近几年,成龙电影创作呈现井喷之势,无论是《天将雄狮》《绝地逃亡》《铁道飞虎》,还是《功夫瑜伽》与《机器之血》,基本延续以往其电影动作喜剧的风格,成龙本人的表演虽然试图在小人物与大英雄之间找准定位,但固化的形象与保守的创作手法使其难以脱离“成龙式”电影窠臼,虽票房成绩可观但豆瓣评分均在5.5左右,只有2017年上映的这部“非典型”成龙电影《英伦对决》赢得较好口碑,由成龙饰演的“关玉明”这一角色也成为受众热议的话题。作为成龙电影的“另类”,《英伦对决》被视为其电影转型的契机,通过深入挖掘电影人物意义而构成的叙事推进,成为引导成龙电影创作的突破,值得人深思与探讨。

一、人物设定:叙事背景与角色符号的合一

《英伦对决》人物叙事策略的成功来自于设定中叙事背景与角色符号的合一,保证了人物形象的完整、丰满与真实。首先,电影拥有复杂的政治背景,既涉及英国政府与爱尔兰人的历史,又影射当下英国政府与UDI(现实指涉爱尔兰共和军)以及北爱尔兰政权的阴谋诡谲,纵横交错的人物线与节奏紧张的故事推进交织,使电影叙事背景在时空的构筑中呈现严谨与厚重的特质。关玉明被席卷入高层的政治博弈,就如同普通人也有可能突遭横祸,成为权力斗争的牺牲品,电影的叙事虽是由偶发性事件——恐怖袭击而引起,但能为受众提供一种认同与共识,将自我融入关玉明所处的叙事背景,与其达成情感共鸣。其次,关玉明身份设定的合理性,又能为叙事提供可信的基础。电影改编自史蒂芬·莱塞1992年出版的小说

The Chinaman

(译为《中国人》),无论是原小说还是电影,关玉明都被描述为曾服役于美国越战时期远程侦察巡逻特种部队的军人,熟悉侦察与反侦察等军事行动,具有超高的单兵作战能力,这为关玉明的复仇提供行动条件。同时他的一生又异常坎坷,越战结束后在胡志明市被捕,逃往新加坡途中两个女儿被海盗所杀,之后妻子因为难产而死亡,唯一的女儿又在恐怖活动中丧生,以上复杂人生经历又为关玉明的复仇提供心理动机。因此关玉明人物的设定,无论是从内在还是外部,都是饱满的,是具有充沛情感力量和正确行为方式的“人”。再次,成龙对人物形象的把握是经过认真考量和斟酌的,极大化再现一位失去亲人的老者,他满面皱纹双目无光,两腿蹒跚疲惫不堪,在生活的重击下心如死灰但又隐忍坚定。就如同导演马丁·坎贝尔强调的:“你不是Jackie Chan(成龙),你是关玉明!”成龙做到了摆脱以往自带光环和明星气质的成龙形象,真正融入角色之中展现精湛演技,塑造了一个生动真实的艺术形象,是电影叙事的内在动力。

二、人物情绪:认知、动机与情商的铺陈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戈尔曼认为:“情绪意指情感及其独特的思想、心理和生理状态,以及一系列行动的倾向。”《英伦对决》在人物情绪的表达上,围绕认知、动机与情商三方面,层层营造,逐步铺陈,以此达到推动叙事线索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目的。

首先,电影中的关玉明第一时间准确洞悉了复杂政权相互掩盖下的罪恶本质,从最开始向警察求助惩罚凶手,到贿赂警方,再到直接给北爱尔兰第一副部长莱姆·汉尼斯打电话想得到凶手名单,到最后亲自出马消灭恐怖分子,关玉明全程智商在线,其情绪认知随事件的发展与环境改变而调整,并做出真实有效判断。其次,关玉明合理的情绪动机是推动叙事的核心,使人物的复仇顺理成章。电影最初,失去亲人的关玉明只想经营好孔雀中餐厅,平静生活。但恐怖袭击摧毁了他的梦想,政府的钩心斗角与敷衍推诿更是让他清醒地认识到,强权之下个人的诉求是多么渺小,要想得到正义,就必须将谦恭隐忍转化为复仇的积极行动。而当关玉明潜藏在黑暗中,凭一己之力撕开罪恶的面纱,揭发政客的阴谋,手刃穷凶极恶的恐怖分子时,受众也就认同了一位哀伤、愤怒与绝望中的老父亲所做出的决定。最后,关玉明人物的成功塑造还得益于对其情商的雕琢。情商又称“情绪智力”,根据丹尼尔·戈尔曼的研究,其分为自我意识、控制情绪、自我激励、认知他人情绪和处理相互关系等。关玉明的心理转变与行动逻辑体现出极高的情商,如他分析问题鞭辟入里直击重点,由莱姆·汉尼斯前UDI的身份就能猜出汉尼斯定然与UDI还有联系,因为他坚信“政客和恐怖分子就像一条毒蛇的首尾,不管抓住哪一头,都能抓住蛇”;如为逼出恐怖分子名单,关玉明每次的爆炸活动既起到威慑效果,又能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不伤及无辜,分寸把握到位;再如电影结尾,关玉明并没有杀死汉尼斯,而是逼迫他亲自上传与情妇的合照,因为对一个政客而言,身败名裂自毁前程是其最好的惩罚,关玉明对汉尼斯的处理使电影主题显得讽刺而又意味深长。

三、人物行动:目标、执行与结果的确立

行动是刻画电影人物的手段之一,也是人物思想情绪的直接表现,更是促进电影叙事矛盾转化的推动力。《英伦对决》是一部以暴制暴的作品,它以复仇为线索,通过锁定目标、计划执行最终得到结果,有始有终,符合中国人“有德报德,有怨报怨”的道德观念,主要体现为:第一,电影人物行动目标清晰,关玉明一再追寻的是恐怖分子名单,而非失去理智的报复与行凶,如他放过汉尼斯的侄子肖恩(电影两人的谈话中,肖恩提及只有哥哥一个亲人),这使他的形象与真正的恐怖分子有了绝对的区分。而当直面恐怖分子时,关玉明则展现出有别于往日成龙式打斗的凌厉与心狠手辣,化身复仇使者。第二,电影人物行动执行坚定,当复仇成为唯一信念,如何制定复仇计划并执行是关键,因为执行就是要有“结果”的行动。关玉明从警察厅静坐,到面见汉尼斯,再到制定厕所爆炸案、农场爆炸案、汽车爆炸案,到与肖恩刀刃相见拳拳到肉,再到与恐怖分子激战,是随着剧情的推动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电影中的打斗也摒弃了往日成龙电影杂耍诙谐的桥段,代之以干净利落扎实有力的对打,电影也营造出阴郁冷静与写实自然的风格,让人物在执行目标的过程中与电影节奏情绪铺陈契合。第三,人物行动结果的有始有终。黑人长官布罗姆尼评价关玉明:“这个中国人有始有终”,既是指复仇事件中关玉明做到有始有终,也指关玉明的心境从平静到波澜起伏再回归平静的有始有终。而做事有始有终的人是令人尊敬的,这种特质使关玉明不再只让受众产生怜悯和同情,更多的是对其人格魅力的认同。

四、人物意义:个人复仇与权威消解的互文

《英伦对决》既是父爱与仇恨的较量,又是个人与权威的抗衡。电影的英文名为

The Foreigner

,翻译为《异乡人》,关玉明在故事前半段的推进中,作为彻底的外来者,他是无意中介入这场恐怖袭击和政治秀的,但就是这个伦敦底层的异乡人,在上流社会中杀开一条血路,获得自我救赎。由此可知关玉明人物叙事的意义可从以下两点来看:其一,个人复仇。秩序的管理者反恐只是为了程序正义,关玉明的复仇才是绝对的正义。一场恐怖袭击发生后,英国政府的反恐行动是为了维护稳定,并巩固在北爱尔兰的统治;莱姆·汉尼斯的反恐行动是为了换取与英国政府谈判的条件,同时收获北爱尔兰的支持和选票,平民的伤亡作为讨价还价的筹码被他们反复衡量与计较,正义如同利益被分配至各势力,普通人的生死与情感不值一提。关玉明人物叙事的意义在于,这个人物的坚定使他想获取的正义只属于他,是不可以被分配和调节,不可以被蒙蔽的。

当个人复仇成功,关玉明的人物意义上升至第二个层面,也即他的行动使受众见证了权威消解和垮塌的整个过程,典型如英国政府的不作为,如政客与恐怖分子同谋,还有如片尾女恐怖分子的就地处决暗指英国政府与莱姆·汉尼斯之间的妥协,以上都反证了政权的虚伪,突出个人情感力量,强调即使个人再弱小,也是不容侵犯的。电影最后,关玉明获得他想要的正义,事了拂衣去,以异乡人的身份从容退场,其形象突破了众多好莱坞与欧洲电影所塑造的温顺纯良中国人形象,契合当下时代环境的变革,有突破西方国家话语权,展现国人血性与气节的暗喻。

五、结语

成龙电影作为超级IP,长久以来以固化的成龙形象、打闹式的动作喜剧以及丰富流畅引人入胜的叙事不断推出新作,这种创作模式虽然能占据一定票房市场,但容易使受众产生审美疲劳,造成票房与口碑的两极分化,损害IP的持续性与生命力。以往成龙电影也试图在《新警察故事》与《新宿事件》等作品中做出转变,但成龙所饰演角色从未摆脱过单一的脸谱式刻画,使影片自带“成龙”光环。《英伦对决》可以说是成龙电影转型的契机,其意义有以下几点:

首先,就成龙个人而言,年龄的增长势必影响他在作品中的动作展现,那么选择符合其气质与身份的人物形象,有节制调整打斗场面,以精湛演技取胜也不失为一种好的转变,《英伦对决》是成龙将自身融入角色的作品,所以受众只见关玉明而不见成龙。其次,就成龙电影而言,《英伦对决》并非是一部典型的成龙电影,片中叙事是双线并进,由皮尔斯·布鲁斯南饰演的副部长莱姆·汉尼斯戏份更重,政治角逐也占据很大篇幅,电影看起来更像是一部政治惊悚片而不是成龙动作片,它采取跨类型的手法丰富电影内涵,吸取新的电影元素和创作手法,也为以后成龙电影创作提供借鉴。第三,从跨文化角度看,《英伦对决》提供了中西电影文化交流的参考性意见。20世纪90年代末期成龙在好莱坞也有过辉煌时刻,《红番区》与《尖峰时刻》令全球观众印象深刻,之后的《上海正午》与《环游地球80天》等片却后继乏力、反响平平。好莱坞的华人,极少有在西方主流社会获得强有力话语权,但成龙的创作,特别是《英伦对决》的成功,再次证明好莱坞对中国电影市场的需求以及华人创作的引导性地位。如影片创作团队中,导演马丁·坎贝尔这位典型的英式导演由成龙亲自选定;出品方中美合作,分别为北京耀莱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与美国STX娱乐公司;电影里中西演员角色分配各司其职,恰到好处。可以说,成龙国际巨星背景与全球视野,有利于他走出国门进行电影创作的交流与共谋,特别是以人物塑造所展现的叙事策略建构了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性话语。总之,《英伦对决》为成龙电影创作提供了一种出路,而更多丰富和手法的选择,将会为这个超级IP带来新的活力与未来。

猜你喜欢
英伦成龙尼斯
物种缘何濒危
英伦海啸
Kent&Curwen 2017初春系列重塑英伦经典
捷豹路虎在华尽展“创意英伦”风采
张自启中国画——英伦纪行
尼斯狂欢
寻找成龙等
成龙历险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