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人生一串》的创作特征分析

2019-01-27 11:31杨海潮苗新萍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221009
大众文艺 2019年14期
关键词:食客纪录片人生

杨海潮 苗新萍 (江苏师范大学 传媒与影视学院 221009)

近几年,我国美食类纪录片层出不穷,多数作品均从探访各地美食为出发点,展现我国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色,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相比较高大上的创作思路,《人生一串》这档网络自制烧烤类纪录片则显得更加接地气一些。此片将拍摄镜头对准普通二三线城市、县城等地的街头巷尾,探寻犄角旮旯中的美食,用幽默诙谐的方式真实向观众展示每一道烧烤背后的情感故事。在充满烟火气的镜头背后,创作者想要带给观众的是可以打动人心的、属于每个人自己的独特味觉体验。

一、符合新媒体传播特点的创作方式

1.B站平台播出,提高受众关注度

随着网络和科技的发展,新媒体纪录片在近几年应运而生。《人生一串》可以称得上是一部典型的新媒体纪录片。和传统的电视纪录片相比,新媒体纪录片在题材、内容、剪辑、风格等方面,会更加符合网络受众群体的审美口味。对于新媒体纪录片,我们可以暂且定义为以新媒体平台为播放终端的纪录片。例如现在人们普遍使用的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等,人们的观看方式正在改变,也就意味着题材多样、内容丰富、制作精良的纪录片,也逐渐被更多的群体关注。尤其自《我在故宫修文物》在哔哩哔哩网站(以下简称B站)播出获得轰动效应以来,越来越多的优秀纪录片作品选择在B站上播出。

《人生一串》是继《我在故宫修文物》以来,又一个在B站播出获得良好口碑的案例。众所周知,B站是一个大量年轻用户集聚的平台,据数据显示,该平台月活跃用户可达七千万人以上。起初这是一个汇聚了众多二次元爱好者的网站,发展成了用户量如此庞大的新媒体平台,年轻人们已经习惯于在B站上观看视频、娱乐放松。

也许人们会问,年轻人怎么会喜欢看纪录片呢?从近几年纪录片开始广泛出现在年轻群体视野的现象来看,从某种意义来说,以往人们认为年轻人不看纪录片,其实只是因为没有符合年轻人审美需求的作品,作品中所体现的内涵和价值,没有引起年轻群体的共鸣。其实作为当代年轻群体,他们多为90后,95后,其价值观和审美观相对已经成熟,因此他们会选择最能打动自己的作品。而以烧烤为题材展开记录的《人生一串》完全符合年轻人的审美需求,更贴近他们的生活,因此一播出就获得了超过千万的播放量。加上弹幕的大量互动,观众大胆地评论自己在观看后的“品尝”体验,也为该片吸粉无数。通过手机、网络等各种移动终端的播出,也为观众观看提供了便利。

2.碎片化剪辑手法,满足受众多元化需求

新媒体是一个与用户互动的平台,观众不仅只会一味地接受信息,更可以参与到作品的生产中去。这个平台为纪录片带来了更多机会,也对纪录片的创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内容上,要创作更符合观众审美需求的作品,作品形式也要顺势而上,创造符合现代生活节奏的纪录片。《人生一串》采用了碎片化的剪辑手法,让观众在短时间内能获得最丰富的信息量。每一集约30分钟的时间内,用线性叙事的手法讲述5个烧烤摊的故事,且每个故事之间独立存在没有关联,逻辑上也没有先后顺序。如此一来,人们不需要花费长时间去观看,利用等地铁的五分钟时间就可以了解一个烧烤摊背后的故事。每个故事的叙述简单且有趣,没有意味深长的解说词,没有宏大的叙事,每一位观众不需要费力思考就可以体会其中内容。取代了传统纪录片一集长达半小时以上的解说,这种方式满足了现代快速生活节奏下年轻人的观看需求。相比较恢弘严肃、需要人们思索和挖掘作品背后深层含义的传统纪录片,更接地气的《人生一串》也许就是繁忙生活中的一剂调味品,年轻人们似乎更喜欢用这种方式获得短暂的放松。

二、平民化题材,尽显真实“市井”

“没有了烟火气,人生就是一场孤独的旅行”,片头的这句话点明了《人生一串》的核心理念。关注平凡生活、关心普通民众、挖掘普通人背后的生活故事,要用这种接地气的方式凸显和传统电视纪录片的与众不同。《人生一串》不再选择社会名人和历史人物进行介绍,而是选择了不同烧烤摊和摊位老板的故事。他们都从普通的生活中来,观众们或多或少都会从他们的身上找到自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这种平民化的题材选择,无形中拉近了该片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在让观众产生亲切感的同时,容易引起共鸣。例如第一集中,东北烧烤店老板小军提到自己上大学时的梦想是当一名老板,后来做了老板发现生活很不容易。作为烧烤爷们,他还是选择用俏皮和幽默面对人生。多数人的生活也和小军一样,有着太多的不易和无奈,但是还是要勇敢面对。有什么坎是过不去的呢,大不了吃顿烧烤,喝点啤酒,发泄完心中不快,第二天重头再来。相信这也是能引起很多观众同感的经历。

之所以选择烧烤摊的故事,是因为烧烤作为一种具有平民气息的街头美食,其中体现的市井味道最为突出。城市的白天节奏匆匆,夜晚人们结束了忙碌的工作,就需要用烧烤来点缀生活。和在装修精美的高档餐厅用餐不同,吃烧烤的地点可以在路边、陋巷,人们可以穿着拖鞋、睡衣,随处一坐即可大快朵颐。在烧烤的夜晚,人们喝着啤酒,聊着家乡、工作和生活,镜头里的画面没有以往精心设计的美感,但却真实展现了小城夜晚里烧烤摊上的市井风貌。这样的街边,这样的烟火气,相信是许多观众都曾体验过的。粗犷的火苗、烧烤店主的吆喝、食客们品尝烤物时心满意足的神情等等,这些丝毫没有摆拍成分的画面,让观众看到了纪录片创作者对烟火气和市井味道的深刻理解。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烧烤有着不同的特点,但他们都有着同一种烟火气。选择烧烤的人们来自不同的地方,但他们都是为了能在生活中用满足味蕾的方式寻求放松,忘记烦恼。烧烤对于他们来说不仅代表美味,也许还代表一种寄托、代表家乡的味道。烧烤摊的老板们在性格、民族和生活经历方面也各不相同,但他们都热爱生活、热爱理想,都是在为了给平凡的夜晚增添情趣。

三、俏皮幽默又不失韵味的文案创作

相较于普通纪录片创作平铺直叙的解说词,《人生一串》的解说更俏皮、更显人情味。从B站播出时满屏的弹幕可以看出,片中精彩的解说引发了观众热烈讨论。首先,该片的解说词全程站在第三者的角度展开叙述。虽然是极为普遍的解说方式,但此片却为其增添了新的趣味。第五集开头说道“当扯下最后的顽筋,嗦掉手指上的油星,你啃光的是生活的压力,获得的是一整夜的痛快……”略带沙哑的男性嗓音,用慵懒的语调轻描淡写地说出了噬骨狂人的快感。这种带有说书味道的嗓音贯穿了每一集,略微调侃的语气、不紧不慢的语速,和以往清亮明快的配音不同,让观众听了更显亲切,处处流露出夜晚市井生活的轻松幽默。

其次,《人生一串》的解说文案给观众以强烈的代入感。人们对传统纪录片解说词的看法大多都是灌输知识和历史,也许看完之后你会记住一些内容,但时间长了,记忆也会消失殆尽。《人生一串》虽然也是采用了普通的线性叙事手法,但文案中“你”这个称呼的高频率使用,将观众作为画面对面的“你”进行交流,让观众觉得仿佛自己置身于烧烤摊中,而身边就坐着一位吃串的朋友。虽然隔着屏幕,却好似面对面,这种强烈的代入感会让人印象深刻。也许时间长了,你不记得片中烧烤摊的店名,不记得老板的名字,但你仍会对这种熟悉的代入感记忆犹新。

再次,从片名到解说,无时不刻都在引起观众的好奇。片名“比夜更黑”、“来点解药”就是典型的例子。是什么比夜更黑?吃烧烤怎么还要解药?和以往看了片名就知道本集内容的纪录片不同,《人生一串》一开始就在激起人们强烈的好奇心。接着,片中的叙述巧妙运用了设问,并随后用自问自答的方式,再次引起观众的好奇和关注。在第二集《比夜更黑》片头,“什么能让世界上的所有生物闻风丧胆?答案就藏在烧烤摊的笑容里。”随即画面展示了烤猪眼、烤蚕蛹等烧烤中的黑暗料理,解说也跟着揭晓了答案。这种抛出问题又自行解答的方式,吊足观众胃口的同时,也丰富了内容,增添了情趣,极大增强了观众与纪录片之间的互动感。

优秀的解说词不能仅停留在幽默风趣的阶段,还应该富有哲理,值得寻味。《人生一串》没有跟观众讲道理谈感情,但在幽默地叙述中依然把人生的道理传递给了观众。例如第三集中,对于制作手工干豆腐的老张这样介绍着:“老张很黑,磨出的豆浆很白,而他一天的作息却没黑没白。”带有调侃语气的解说背后,你会明白老张工作的辛苦,明白生活不易、一切要靠自己双手争取的道理。烧烤摊老板介绍自己时说:“你们知道我为啥那么黑么,因为不想我的人生白过。”一句玩笑话,却直白地道出许多人的人生理想。没有伟大的故事,也没有催人泪下的情感,听完一句句简单幽默的解说词之后,观众也许会对片中人物和故事产生情感的同时,觉得很有启发和共鸣。生活中最为简单的道理,也就是如此了。因此说这部纪录片反映的是市井人物最真实的生活和最真实的道理,一点不为过。

四、独树一帜的镜头语言

《人生一串》的镜头运用特征鲜明,使用了大量的特写镜头,在塑造画面冲击力的同时,为观众带来极佳的现场代入感。片中主要对食物和食客进行特写。在第二集介绍烤猪眼睛时,特写镜头里,浑圆的猪眼睛直瞪着,像是还有生命一般,令人一身冷汗。眼睛被铁签串着摆上火烤着,直往下滴油。烤熟的猪眼睛被送到每位食客的嘴边,心急被眼睛爆出热汁烫到的食客、一口咬下去汤汁从嘴中飞溅的食客等等,油亮亮的嘴唇、满是胡茬的脸庞,在镜头的放大下,一切缺点都显露无遗,但在这粗犷的烧烤面前,所有的丑陋又变得自然而和谐。虽然镜头前面的观众只能观看,但在这充满诱惑力的画面营造的现场感面前,想不被代入其中都很难。光是看着食客们咀嚼食物的嘴,就让人想留口水。食客们吃完了食物,观众仿佛也解了馋,得到了满足。这样的特写镜头还有很多,烤架上吱吱冒油的羊腰、烤至酥脆的蚕蛹、汁水横流的生蚝……

因此无论是题材选择、人物介绍还是镜头的细节处理,《人生一串》都体现着浓浓的烟火气。这种通过特写来满足观众品尝食物欲望的方式,在带来强烈视觉冲击的同时,着实吸粉无数。

五、结语

科技在进步,人们的审美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这就对纪录片的创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纪录片《人生一串》平民化的题材选择、俏皮幽默的叙事风格、大胆创新的镜头塑造等等,将平凡的烧烤摊中不平凡的故事生动展现。随着《人生一串》的热播,也为日后纪录片的创作者们提供了经验。然而,纪录片不仅仅是记录和传递信息,同时也要对人们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进行正确引导。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能关注纪录片的发展,让纪录片迎来全民关注的繁荣时代。

猜你喜欢
食客纪录片人生
纪录片之页
叫住他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人生中的某一天
人生悲喜两字之间
喝汤
最悲伤的字
就餐卡一下
独一无二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