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用分” 让诚信有“价”

2019-01-27 00:10何玲
中国信用 2019年2期
关键词:个人信用市民信用

◎文/本刊记者 何玲

2018年12月28日,濮阳市自然人信用积分“龙都分”正式上线,成为河南省首个自然人信用评价模型。至此分散在各部门、各行业的个人信用记录被盘活,以“龙都分”的形式展现个人信用状况,将成为濮阳人的第二张“身份证”。

近年来,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浪潮中,各个城市为提升信用在市民生活应用中的“价值”,在城市信用建设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创新,“信用分”便是其中之一。据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6个城市推出了城市信用分,分别是有杭州市“钱江分”、福州“茉莉分”、厦门市“白鹭分”、苏州市“桂花分”、宿迁市“西楚分”、威海市“海贝分”。除此之外,还有义乌“个人信用分”、荣成的信用千分制等。

探索将个人与“信用”挂钩提升城市信用体系建设水平

“你的茉莉分多少了?”正在成为福州市民茶余饭后的热点话题。

2018年6月4日,福州推出个人信用分——“茉莉分”,并应用在公共交通、图书借阅、教育缴费、看病就医、公园景区、行政服务等公共服务领域。市民通过“信用福州”网站、“e福州”APP就能查询到自己的“茉莉分”。福州市数字办主任曾伟东介绍,推出并应用个人信用“茉莉分”,是福州市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必然要求。“茉莉分”是以福州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归集的个人信用数据为基础,建立个人信用评估模型,通过大数据分析计算信用评分。

用分数来考量市民信用,用实践来体现信用价值,这是加快城市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2017年7月,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在首届“中国城市信用建设高峰论坛”上强调,打造信用城市,城市管理者应当做好以下六方面工作:一是将诚信纳入城市核心文化;二是将信用嵌入城市治理理念;三是把奖惩机制导入所有重点领域;四是让共享平台覆盖所有信用信息;五是让信用服务遍及生产生活;六是让信用宣传走进千家万户。

显然,让诚信成为每个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行为准则是城市信用体系建设的目标之一。如何将“信用”和每个人挂钩成为城市管理者的思考题。在不断的探索和摸索中,部分城市推出了“信用分”来尝试性地“解题”。

2018年6月,第二届中国城市信用建设高峰论坛在福州召开,会议主题为“信用让生活更美好”。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论坛一个重大的举措是启动“信易贷”“信易租”“信易行”“信易游”“信易批”等“信易+”系列项目,在重点民生领域拓展社会化、市场化守信激励措施,实实在在地增进群众福祉。连维良在此次会上指出,信用城市应该让“信用有价”的实践应该在更多场景落地。

第二届中国城市信用建设高峰论坛进一步明确了城市信用体系建设的具体举措,为“信用分”的应用提供了切实可行性的路径。

随着“让信用有价、守信受益、守信有感”逐渐成为大家的共识,城市推出“信用分”的脚步逐渐加快。2018年7月5日,厦门市民个人信用“白鹭分”正式发布;2018年11月13日,威海市“海贝分”个人信用积分开始正式试行;2018年11月16日,杭州正式对外发布“钱江分”……

以公共信用信息为数据源形成个人信用画像

走进苏州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大厅,市民持身份证在印有桂花图案的自助查询机感应区域一扫,屏幕上立即显示相应的“桂花分”分数,并列出“资质状况、荣誉表彰、献血记录、志愿者服务”等积分情况。

2016年,苏州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办公室在全国率先推出了覆盖全市城乡居民的市民个人信用评价体系“桂花分”。“桂花分”体系以苏州市人口库为基础,汇集了20余个政府部门的基础数据和信用数据,共归集了覆盖全市1300多万人口的3.9亿条个人数据。整个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形成个人评分体系五大维度,根据户籍、文化程度、社保缴纳情况等22大类243个评分指标项,对个人进行大数据分析,形成个人信用画像。“桂花分”以苏州市民卡为载体,在图书借阅、公交出行、公共场馆参观等多个方面,让守信者得到便利和实惠。

记者注意到,“桂花分”的特点主要有两个:一是数据来源于各部门、各行业的基础数据和公共信用信息;二是数据用于形成个人信用评价体系,最终成为个人“信用画像”;三是数据应用于老百姓的生产生活之中,让无形的信用转化为有形的价值。

像“桂花分”一样,目前各城市推出的“信用分”均符合以上特点,运用大数据对个人信息进行分析,形成个人信用画像。如果市民有守信行为,比如公益志愿服务等,就会增加附加分。反之,如果有失信行为,就会从信用分里扣分。而不同的是在个人信用分评价体系的指标构成不同或赋予的权重不同。

据此可以看出,当前城市推出的“信用分”与人民银行的征信数据有实质性的差别。人民银行的征信数据主要来源于传统持牌金融机构,只记录与金融相关业务数据。这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没有金融业务行为,也就没有相应的征信记录。央行征信是作为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借贷业务风险评估的一个依据。而“信用分”侧重于积累个人除金融业务以外的生产生活方面的数据,包括纳税、生活费用(水、电、燃气等)缴纳等,且将其作为个人在生产生活中可享受便利或者受到惩戒的依据。

相对于人民银行征信,城市推出的“信用分”是对个人诚信画像的有益补充,能更全面反映市民在城市生活中全方位的信用情况。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城市管理者表示,将个人行为与城市管理、发展紧密结合,能有效缓解城市管理工作压力,用“信用分”提升城市“管理分”,充分体现“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处处碰壁”。

出台个人信用分管理办法规范收集使用个人信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个人信息数据安全与保护是近年来的大家讨论的焦点问题。对于集多部门公共信用信息数据为一体的个人“信用分”,这个话题更是是敏感。如何更好的安全收集与应用个人“信用分”?

以江苏宿迁为例,2018年3月,该市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宿迁市个人信用积分——西楚分。同时发布《宿迁市关于个人信用积分体系建设与积分等级评价试行规定》和《关于应用信用积分等级对守信个人实施联合激励的实施细则》,详细介绍了西楚分的评分等级及应用场景等相关细节。

记者在翻阅《宿迁市关于个人信用积分体系建设与积分等级评价试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时发现,《规定》一共包括七部分共计三十六条,包括总则、信用信息构成及数据归集、信用积分、信用等级评价、信用积分与信用等级动态管理、信用积分查询、附则。

根据《规定》,西楚分是依据宿迁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中的个人信用信息数据,通过相应的计算规则形成。西楚分采用千分制,默认得分为1000分,计算采用指标加减法和直接降级法。在自然人信用积分系统基础上,建立A、B、C、D四个级别和AAA、AA、A+、A、A-、B、C、D八个等次评价体系,每个信用等级对应相应的信用积分范围。

《规定》对自然人信用信息和信息采集渠道做了明确的规定。自然人信用信息包括自然人基本信息、商务信用信息、社会管理信用信息、司法信用信息、荣誉信息、以及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与个人信用有关的信息。信息采集提出了信息的五大采集渠道,比如基本信息主要由公安、人社、民政等部门提供;商务信用信息由人行、金融办以及供水供电和通信等公共事业服务机构提供;社会管理信用信息由具有行政管理、行政执法、社会管理职能的部门提供;司法信用信息则由法院、检察院等部门提供。

值得注意的是,《规定》第九条明确信用信息采集应保证信息来源渠道的正当性、合法性和信息的客观性。禁止以欺骗、盗窃、胁迫、利用计算机网络侵入等不正当手段采集自然人信用信息。

在信用时代,征信已成为人们一张名副其实的“经济身份证”。城市“信用分”涉及的部门广、信息多、渠道深,从宿迁市出台的《规定》可以看出,“西楚分”的制定和推出都是非常严密的,每一项信息的来源可追踪,每一分的得失可追溯,在让老百姓享受信用分带来的红利前,解答他们关于信息的疑惑。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和法律部民商经济法室主任、教授王伟告诉记者,个人信用分是信用建设的重大创新。在信息化时代,经济社会的运行呈现出高度的数字化特征,极大地便利了信用信息的传递。城市信用分是以信用信息的整合、传导和流动作为前提和基础,符合当代社会促进信息流动和信用建设的规律和特点。城市信用分借鉴了经济信用评价的技术原理,充分整合了原来高度分散的信息资源,有效地打破了“信息孤岛”,形成了对信用主体更加精准的信用画像。

不断拓宽信用应用场景让信用“有用有感有价”

“真的很方便,今后不用再为跑步找不到地方苦恼了。”家住杭州市下城区文晖街道打铁关新村的林女士,在朋友介绍下,通过杭州市民卡APP,申请免审核到附近的杭州市天长小学内健身。第二天,她就能在天长小学开放健身的时间内,刷卡进入学校健身。

“小区环境不太适合跑步,跑步机上跑我又怕对膝盖不好,学校操场适合锻炼,就是进去需要先到社区服务中心申请,我这天天上班的,都没有时间去社区。”林女士说,“钱江分”给了申请免审核这个“权利”,给她省了不少事儿。

这是杭州市推出的“钱江分”个人实际生产生活应用情景之一。据了解,“钱江分”依托杭州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及杭州市民卡运营十余年积累的用户数据,分数设计侧重于公共服务和公益普惠。“未来,租赁办公场所、租赁办公设备能不能免去押金,‘钱江分’给你答案;一些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优惠措施能不能享受,‘钱江分’是一个判断的依据。”杭州市信用办主任范瑜表示,“我们希望‘钱江分’能够成为一份凭证、一张名片,让大家在一个‘人人讲信用’的社会享受到便利生活、优质服务和惠民应用。”

记者在梳理中发现,目前,在各城市推出的“信用分”中,大部分已应用到了公交出行、图书借阅、文体旅游消费、水电缴费、医疗服务等民生信用服务领域,以及在行政事项办理中的信用容缺办理。同时,根据国家发改委此前启动的“信易贷”“信易租”“信易行”“信易游”“信易批”等“信易+”系列项目,各大城市也已加快探索应用步伐。

记者从威海市信用中心了解到,威海市根据《威海市信用积分惠民政策清单》,推出信易贷、信易医、信易游等22类信用惠民政策,让市民真正体验信用带来的便利化和获得感。例如:个人信用积分达到3A级,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由不超过账户余额的20倍放宽至25倍。个人信用积分达到2A级以上,在威海市域内的A级旅游景点享受5折 ~ 7折优惠。信用等级高的到医院住院、图书馆借书等可享受免押金服务。

“个人信用信息的使用,最终要服务和支撑信用建设,推动信用惠民便企。个人信用分借鉴了经济信用评价的经验及做法,不断拓宽信用应用场景,让市民的生活越来越便利,信用的红利越来越多。信用良好的市民,可以获得交通出行、医疗服务、部分公共服务免押金以及电力、水务、燃气等‘先消费、后交费’的优惠。在这一个个微观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市民感受到了信用给自己带来的诸多好处,信用惠民、信用激励有了更加扎实的实践支撑和群众基础。”王伟说。

猜你喜欢
个人信用市民信用
信用收缩是否结束
话剧的盛会·市民的节日
论完善我国个人信用制度
论完善我国个人信用制度
打造城市名片 方便市民出行
个人信用云平台
信用中国网
信用中国网
信用消费有多爽?
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将直接与个人信用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