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荟花开

2019-01-27 09:30张思静
中国工程咨询 2019年1期
关键词:苗儿花茎盆里

文/张思静

第一次看到芦荟,是我刚到北京工作的时候。

第一次踏进新办公室,桌上的那盆植物深深吸引了我的目光:多片叶子左右层叠螺旋状排列生长,每个碧绿透明的叶片由宽变尖,小小白色斑点和叶缘小刺进行着装点,肥肥厚厚,坚挺翠绿。这么新鲜的感觉让不爱讲话的我,不由自主问了它的名字。

办公室的前辈非常干净利落,她对待这盆托别人从南方捎来的芦荟,也一样要求整洁不乱。她按时按量浇水,随时剪除发黄发干的叶片,还常常将花盆里滋生出的小苗拔起,要么送人,要么作为肥料放进盆土里。这盆芦荟在她的精心呵护下,一直造型优美、挺拔俊秀,仿佛是个帅气潇洒的小伙子。我们经常一起欣赏这株植物,在这个过程中,拉近了我和前辈的距离。8年前,前辈退休时,把这盆渐渐变得苍老的芦荟送给我,建议换成小苗来重新养起。

我从滋生出的众多小苗儿中,选出看上去特别敦实可爱一株,大约3厘米左右,替代了原来的老株,开始了我随心所欲地养芦荟时光。

我凭感觉、随心情给它浇水,有时是清水,有时是茶水,有时是早上,有时又是中午或傍晚,但每次都抱着虔诚的心态,想象着它喝水的样子。渐渐地,它开始慢慢长大,其他小苗儿也时不时从根部的土里钻出,嫩嫩的、绿绿的、水水的。盆里的苗儿多,有些同事看到说太乱了,与前辈相比这就属于没有审美观的瞎养。可我,确实喜欢它们这么自由自在、肆无忌惮的样子!

随着盆里的苗儿越来越多,正在长大的一株一度开始泛黄、干瘪,想起以前前辈养得造型那么优美的单独一株,我开始怀疑这自由的养法能否保住他们的生命。在同事们的帮助下,我给花盆换了一个更大的底盘,让根部更加透气,同时放在阳面窗台多晒太阳。随着春天的到来,慢慢地,它们好像又开始泛绿了,叶子开始丰满起来,盆里的新苗儿们似乎每时每刻都在从土里钻出,你挤我我挤你,长大的苗株使劲儿向外拓展发展空间,好多个翠绿的胳膊在努力向外伸展,每株都那么快乐向上!

两年后的一个深秋,我在给它们浇水的时候,突然发现有一株芦荟长出了直直的一根小茎,形状完全不同于叶片。新的发现让我兴奋不已,每天到办公室第一件事就是观察它夜里又长高了多少。小茎蹿得很快,过了几天就有半米高,在头顶出现了上下左右排序整齐、微微橘红的数不清的小花蕾。芦荟也开花?我好激动!花蕾渐渐张开,由斜上变成斜下,芊芊筒状,微微泛黄泛红,花蕊露出,顶着黏黏的花蜜,花开了!花期好长,得有3个多月呢。冬天里这缀满橘红色小花的花枝,一直贴着窗户的玻璃花开花谢,好像开在大自然的天空中,成了一幅生动的水粉画。

接下来的几年,因为盆里苗株众多,每年2月、3月、5月、11月都时不时有花茎窜出,有一次居然有五株同时开花,还结了三角形的蒴果,让我的办公室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成为同事们工作间歇欣赏的一道风景。

每次轻轻剪下开过花儿的花茎,长短不一,大约已有二十几根,干枝上有的带着干花,有的带着果实,全都散发着与我多年在一起的气息。

这些年来,办公室一直在阳面,这盆芦荟早已“张牙舞爪”长满一窗台。每次换办公室,别人都问我这盆花还要不要,说形状不美又不好搬,更不值钱。怎么能丢弃呢?对于我来说,这盆芦荟已不再单纯是一盆植物,而已经成为我的亲密战友。这些年来,她和我一起不断适应新的工作环境,一起见证我国工程咨询行业不断发展壮大,她给予我温暖,给予我力量,让我有勇气战胜生活中、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感恩前辈将这盆芦荟送给我!

我将继续与她同行,期待一枝一枝花开,自然、阳光、生机、未来!

猜你喜欢
苗儿花茎盆里
我家的“不死鸟”
疯狂夜飞兔
芍药花茎强度与褪黑素含量的关系分析
均等:蘑菇大家分
小种子的梦想
金娃娃萱草种子苗花茎高度变异与相关性研究
盆景树
下雨了
生命是顽强的
笨笨熊写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