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质量强区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2019-01-27 10:05黄跃飞
中国质量监管 2019年7期
关键词:强区主体作用服务质量

近年来,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各级政府不断强化质量强省、质量强市、质量强区战略。市场监管部门作为实施战略的牵头部门,面临的新任务既涉及当前问题、又涉及长远方向,既涉及政府部门、也涉及企业和社会。在质量强区建设中,如何做好到位不缺位、补位不越位?这需要我们处理好“三个关系”,在质量提升方面着力发挥“三个作用”。

有效处理“三个关系”

一是高质量发展与质量强区的关系。高质量发展是统领,涉及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做好八项工作,这八项工作是全局性工作。质量强区建设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中重要一环。我们应该主要从组织实施质量强区战略、促进质量提升这一方向入手,推动高质量发展。

二是政府与市场、企业的关系。质量发展主要通过完善的市场秩序、企业的公平竞争来实现。纵观发达国家,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政府往往都会把质量振兴上升为国家战略。例如,近邻韩国于1998年实施了《21世纪质量赶超计划》,突破了“中等收入陷阱”;日本设立了国家质量奖戴明奖,推动企业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德国实施了“以质量推动品牌建设,以品牌助推产品出口”的质量政策,这个9000万人口的国家,却拥有2300多个享誉世界的品牌……可见,政府在质量强区建设中应有所作为,但不能偏离职能定位,而是应当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和企业的主体作用,主要通过规划、引导、激励、监管等措施,促进质量水平的提升。

三是大质量和小质量的关系。质量的概念非常广泛,不仅包括常说的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工程质量、环境质量,党的十九大还提出了发展质量、经济质量、生态系统质量、教育质量、就业质量等概念。我们依据“三定”方案职能,务必将质量强区和质量提升的职责范围主要集中在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上。在服务质量方面,应主要聚焦在产品延伸服务质量提升上。

着力发挥“三个作用”

质量强区、质量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需要持续推进,协调各方联合推动。因此,我们要重点发挥组织协调、激励引领作用,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促进地方党委、政府制定实施质量强区及质量提升的发展规划、措施与激励政策;做好协调联络,引导、推动、激励政府相关部门、街道社区、企业等实施质量强区战略;制定年度行动计划、方案,将质量强区战略项目化、具体化,不流于形式,切实抓出成效;加强宣传,定期召开区级质量大会,广泛宣传培训,营造质量强区的良好工作氛围。

开展质量提升行动,重在企业、根在企业。着力提升企业质量素养是质量提升的基础和关键。为此,我们应当重点突出企业主体作用,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建立企业联系点制度,服务、督促企业构建先进质量管理制度,发挥企业质量主体作用;设立首席质量官制度,帮助企业强化质量基础,练好质量兴企“基本功”;培训引导企业导入先进质量管理工具,促进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提升;指导企业抓好品牌培育,实施品牌兴企战略。

我们还应重点围绕市场监管职能展开质量提升工作,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实施宽松便捷的市场主体准入措施,促进市场主体较快增长,为建设质量强区夯实微观基础;维护公平竞争,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为质量强区创造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优化消费环境,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形成质量提升的倒逼机制;强化质量基础工作,充分发挥标准、计量、检验检测、认证认可四大质量管理工具的作用,为建设质量强区提供有力保障。

猜你喜欢
强区主体作用服务质量
发挥代表主体作用 推进基层全过程人民民主
旅游兴区 产业强区
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新媒体环境下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质量的提高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基于传感器数据采集的快递服务质量分析
人才强区:杭州高新区“5050计划”
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
努力建设旅游强区
内蒙古自治区:出台《关于加快知识产权强区建设的实施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