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一体化与杭绍甬一体化

2019-01-27 19:37刘亭
浙江经济 2019年10期
关键词:杭州湾扁担绍兴

刘亭

浙江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学术委副主任、研究员

杭绍甬一体化要为省内其他区域的一体化提供示范、成为样本,绍兴融杭同城是近期打造“金扁担”的重中之重

无论全球如何泛起“反全球化”的逆流,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都是无可阻挡的世界潮流。

培育建构粤港澳、长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平台,是应对当下“百年大变局”的战略抉择。面对国际经贸关系、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以及国际经济政治秩序重整等“百年未见之大变局”,我国正全力培育建构粤港澳、长三角、京津冀三大“经济+城市+科创+开放”战略平台,全力加快“全球经济制高点+全球科研金融人才中心+世界级城市群”建设。

长三角一体化实践定将成为我国区域发展一体化的示范、标杆。三大战略性平台中,粤港澳虽有毗邻港澳和境内一省决策之便利,开放得风气之先等优势,但长三角为我国黄金海岸和黄金水道的交叉点,直接面向浩瀚的太平洋,其内外两方面开放带动的战略地位和作用一点儿也不输于粤港澳。就像当年邓公感叹“浦东开发搞晚了一点”,其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应更早一些,但以长三角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产业基础、人才储备和领先的数字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水平,定能后来居上。

杭绍甬一体化是打造“两层金南翼”,挑起“两个金箩筐”的“金扁担”。长三角一体化对于浙江自身的意义和任务,首要一招是强力打造杭州湾经济区,或者说转型升级多年来浙江讲的三大产业带中的杭州湾产业带。杭州湾两岸固然都很重要,但毫无疑问,重中之重是杭绍甬舟这一线。如果说浙江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要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那就要看杭州湾两岸,一定要努力将此打造为长三角的“金南翼”。而杭绍甬一体化搞好了,则是打造了杭州湾的“金南翼”。杭州湾两岸是长三角的“金南翼”,杭绍甬舟是杭州湾的“金南翼”,如此叠加在一起,杭绍甬一体化就是要打造长三角“金南翼的金南翼”。绍兴“左拥右抱”杭州、宁波两大区域中心城市、新一线城市,杭绍甬一体化是挑起两个“金箩筐”的一根扁担。

浙江省委、省政府明确要积极推进杭绍甬一体化、湖州嘉兴一体化、宁波舟山一体化等“三大一体化”。未来还可能推进杭州金义一体化、温州台州一体化等。其中,杭绍甬一体化是目前唯一明确要成为示范区的,要为省内其他区域的一体化提供示范、成为样本。

绍兴融杭同城,是近期打造“金扁担”的优先事项、重中之重。杭绍甬一体化和杭绍甬舟城市连绵带的形成,必定是久久为功的系统工程,但绍兴的融杭同城却是优先事项、重中之重。这一步迈不出,其他的恐怕也是枉然。杭州、绍兴之间的发展落差明显与融合条件优越并存,既反映出一体化建设的任重而道远,也意味着可拓展升级的空间巨大。

与湖州嘉兴一体化核心是城市网络化延伸融合、宁波舟山一体化重点是舟山深度融入宁波都市区不同,杭绍甬一体化的关键,是绍兴新兴都市区的加快建构培育及其与杭州、宁波两大都市区的对接同城;在积极发挥绍兴对杭甬两大都市区的纽带、聚合作用中,携手共建浙江最大、长三角重要的科创大走廊、都市连绵带。其中加快绍兴滨海新区与杭州钱塘新区、宁波前湾新区的一体建设,促进智造经济、数字经济、生态经济的做大做强,显得尤为紧迫。

绍兴市委、市政府已明确融杭联甬接沪的长三角一体化参与策略,行动上已走在了多地的前面。三大策略的重中之重无疑是融杭,这不仅是由两市地理区位先天决定的,也是由产业人文等有着较高匹配度所决定的。绍兴不但要在经济、科研、金融、人才等多方面深度对接杭州,在相关规划计划、体制机制等上加强相向衔接、协商一致;且需进一步在通勤、就业、人居、社保等方面加强同城化努力。

猜你喜欢
杭州湾扁担绍兴
绍兴
杨存怀:“土专家”挑起增收“金扁担”
在绍兴,与你不期而遇
金扁担
绍兴大闯关
无人机运用于杭州湾
杭州湾跨海大桥信号中继站设置方案研究
走在杭州湾跨海大桥上
挑扁担
人文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