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规范权责清单管理打造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

2019-01-27 19:41福建省委编办
中国机构编制 2019年6期
关键词:职权权责政府部门

● 福建省委编办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推行政府部门权责清单制度,规范和约束履职行为,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要求,实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和“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的目标,福建省着力完善地方政府部门权责清单制度,强化权责清单应用管理,规范政府权力运行,全面提升政府审批服务效率,在打造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上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完善制度、明确要求,做到工作基础扎实

坚持把基础工作做在前头,建立健全权责清单管理制度体系。研究制定了《福建省政府工作部门权责清单管理办法》,出台政府部门权责清单规范省级标准,细化工作要求,为全面推行权责清单制度奠定基础。

一是坚持依法依规。严格以法律、法规、规章、政府部门“三定”规定为依据,全面梳理和细化各级政府部门的主要职权,明确行政职权的行使主体、事项、依据、流程、岗位和责任,对法律法规依据不足的事项一律予以取消。强化动态管理,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立改废释的情况,及时对部门权责清单进行调整,并同步调整完善其他与权责清单相关联的制度,确保所有权责事项均于法有据。

二是坚持权责一致。按照有权必有责、权责相对应的原则,在权力清单基础上,全面梳理、明晰、界定与行政职权相对应的责任事项,逐项明确责任主体、问责依据、追责情形和免责情形,确保行政职权的行使主体与责任承担主体相一致。对取消、下放的权责事项,在做到权力和责任同步转移或下放的同时,将编制的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的办事指南、审查细则同步转移或下放,并同步明确事中事后监管责任。

三是坚持务求实效。着力强化权责清单的实用性,将权责清单贯穿于政府部门日常管理、权力运行、行政执法、政务公开各个环节,推动政府部门按照清单履职。积极拓展权责清单的应用形式和范围,充分发挥权责清单在推进简政放权和政府职能转变、实现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基础性制度作用。

四是坚持压实责任。明确各级政府部门为本部门权责清单的实施主体和责任主体,负责部门清单及其实施规范的编制、公布,以及政务服务平台上权责清单管理系统的管理、维护、更新等工作。通过压实部门主体责任,确保清单的完整性、准确性、合法性和时效性。同时,分别明确各级机构编制部门、审改部门、行政服务中心管理机构和司法行政部门的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全面梳理、有机衔接,做到权责事项清楚

2018年,福建省完成省、市、县三级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两单融合”,进一步规范了权责事项的类别、设定依据、实施主体、追责情形等要素,打造各级政府部门权责事项“总清单”,为各级政府全面依法履职提供基本依据。

一是把事项梳理清楚,确保无遗漏。在完成“两单合一”的基础上,将部门公共服务事项一并列入权责事项类别,对13类权责事项作了进一步规范,实现政府部门权责事项的全涵盖。按照“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的要求,专门委托律师事务所对设定权责事项的法律法规等依据进行全面审核,目前,共公布权责事项48万余项,明确省级部门权责事项6771项,形成政府部门对外公开履职的一张“总清单”。

二是把权责对接清楚,确保无出入。结合这次地方机构改革,全面梳理政府部门内部职权,将部门权责事项分解到各个内设机构,并在横向上明晰部门间职责边界,在纵向上明晰层级间职责边界,实现权责清单与“三定”规定的有序衔接。着力发挥权责清单的基础性作用,在“三定”规定制定中,将其作为设置机构、配备编制和划分部门间职责的重要依据,推进政府职能精细化管理,让权责清单成为各级机构编制部门管理和改革工作的重要抓手。

三是把责任分解清楚,确保无交叉。对各级各部门牵头负责的多部门监管责任事项清单进一步梳理完善,共梳理公布多部门监管责任事项1000多项,逐一明确了各事项的检查依据、牵头部门、配合部门及承担责任等。对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实施部门的权责事项,明确牵头部门和配合部门;对涉及同一部门两个或两个以上内设机构的权责事项,明确牵头内设机构和配合内设机构。通过细化责任,进一步优化完善了行政权力运行流程,有效减少了部门间推诿扯皮现象,做到了程序更简约、管理更精细、时限更明确、问责更有据。

三、统一标准、再造流程,做到审批服务快捷

将提高行政审批服务效率作为完善权责清单制度的重要目标,着力推进审批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企业和群众的改革获得感。

一是推进“三级四同”,让清单更加简明易懂。聚焦全省权责事项上下不统一、实施标准不一致等问题,按行业分类编制省、市、县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通用目录,明确相关标准要求。目前,已按33个行业分类编制省、市、县三级通用目录,涉及行政许可、行政确认、其他行政权力、公共服务事项等共2829项,实现权力事项名称、类型、依据、编码“四个一致”,形成了上下可参照、左右可对比的部门履职清单,做到了同事项同标准办理、无差别审批。在编制过程中,着力提高清单制度的便民性,对与企业群众关系较为密切的行政职权事项进行专门提炼,并相应编制运行流程和服务指南,做到让企业和群众看得懂、记得住、用得好。

二是推进简政放权,让政府更加精干高效。结合权责清单的编制与规范,组织开展行政职权运行情况评估,对法律法规依据不足的行政权力事项进行精简;对虽有法定依据但已不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行政职权,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及时提出取消或调整建议;对直接面向企业群众、适宜由基层政府行使的行政职权,依次交由基层政府行使。经过几轮改革,共取消、下放省级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事项808项,精简率达53%。在推进权限下放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工作指导和衔接,完善财政资金、人员力量、硬件设施等方面的配套措施,确保下放事项接得住、管得好。

三是推进网上运行,让服务更加方便快捷。结合“互联网+政务服务”,将权责清单纳入政务服务平台运行,统筹建设标准统一、资源共享、业务协同的权责清单管理系统,并与省网上办事大厅实现数据互联互通,推进申报过程、办理过程、办理结果、投诉反馈等各个环节的线上线下融合运行,做到权责清单信息公开化、流程标准化、运行数字化、办理网络化和监督实时化。目前,权责清单库共录入权责事项116.3万项,与网上运行的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实现数据统一、同步更新、多方使用。通过推进网上运行,大部分设区市审批时限已压缩至法定时限的30%左右,80%以上事项的审批环节精简到2个,有效提升了企业和群众办事便利化水平。

四、强化约束、从严监管,做到权力运行规范

紧紧围绕“规范和约束履职行为,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要求,通过强化标准建设、加强日常监督、推进信息公开等途径,充分发挥权责清单制度对权力运行的制约作用,推动政府部门严格依法履职。

一是以标准建设促规范。在出台权责清单管理办法和省级地方标准、编制政府履职总清单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政府工作部门行政许可规范》,出台政府部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规范省级地方标准,组织各级政府部门编制权力运行流程、服务指南(业务指南)和审查细则等规范,进一步减少部门自由裁量权,纠正任性用权、随意执法等行为。同时,以权责清单为核心和基点,逐步拓展建立公共服务事项清单、行政事业性收费清单、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清单、监管事项清单、负面清单等清单制度,加快构建系统完备的清单管理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政府部门规范履职的制度保障。

二是以督促检查促规范。强化对权责清单执行情况的监督问责,由各级审改部门会同机关效能工作机构和行政服务中心管理机构建立权责清单执行情况监督问责制度,每年按比例对政府工作部门开展督查,对擅自扩大或缩小本部门权责事项实施范围、超越范围行使职权、滥用法定职权等行为提出明确的整改和追责要求。建立权责清单年度实施情况报告制度,加强对清单基础数据的管理,并将清单执行情况纳入同级党委政府重点督查和部门年度绩效考评范围,推动形成按清单办事的良好氛围和行动自觉。

三是以信息公开促规范。除涉密事项外,各级政府工作部门权责清单均及时向社会主动公开,并纳入各级政府工作部门政务公开清单或主动公开基本目录,方便公众查询和监督。充分发挥政府门户网站、省网上办事大厅、权责清单管理系统、行政执法平台、本部门门户网站等载体作用,推动权责清单实现全方位、多层次公开。加大宣传力度,建立和畅通权责清单公众互动渠道,鼓励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就清单及其实施情况提出意见建议,充分发挥舆论和公众监督作用,推动政府履职行为持续得到规范。

猜你喜欢
职权权责政府部门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权责清单管理办法的通知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关于委托实施省管部分用地审批(审核)职权的决定》的决定
石狮市妇联依职权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清理规范省政府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的决定
宁波民生e点通:网友与政府部门沟通的“双线桥梁”
福建:制定政府部门权责清单省级地方标准
职权骚扰,日本顽疾又添新案
论权责发生制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运用
职权立法的意义:学说、争议与重构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第二批清理规范省政府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