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国工笔人物画线描用笔之韵

2019-01-28 10:24张雍
河北画报 2019年11期
关键词:线描表现手法人物画

张雍

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大学

一、以线为造型的艺术

古往今来,线描的重要地位一直不能被动摇,早在原始时期,人类就开始使用线来表现巫术活动,岩画上那些带有巫术色彩的旋涡状的点和线以及人面鱼纹都属于线描的起源;新石器时期的彩陶纹样表明线条具有装饰作用;战国时期的帛画确定了以线为造型的地位;隋唐五代线条的运用不断发展进入成熟阶段;再往后经历了唐宋元时期,笔墨纸砚的发展改良,更加丰富了线条的表现形式和审美价值,可见线条表现出来的艺术美感在生活中皆有体现。

中国人物画的创作特别注重形式特点的表现,造型以线为主,因此古代画家非常注重对于线的运用,不仅可以用线表达出自然物体的形态、质感和空间感,并且可以反射出画家对于所描绘客观事物的认识、理解,甚至追求形而上。随着线描技法的不断创新与发展,画家对于人物画线描所展现出的不同的美,我们用“人物十八描”来界定。

二、浅析工笔人物画线描表现手法的形成与演变

谢赫在《古画品录》曰:“古画皆略,至协始精”,谢赫所说的古画,是指秦、汉时期的作品,所以中国绘画的发展到了魏晋时期才初具成熟,而其中人物画线描的表现手法也自然于此时开始蓬勃发展起来。这一时期顾恺之的作品尤为突出,《洛神赋图》和《女史箴图》这两幅画中的线条圆润挺秀,线条飘逸、圆润、顺畅、震撼人心,被誉为“春蚕吐丝”。这一表现手法用来表现摇曳的长裙和随风飞起的飘带再合适不过了,线条的流动把画中人物描绘的活灵活现。他的线条不仅仅停留在摹拟体的表象,更加注重的是线条所传递的情感。

初唐时期,阎立本传承了顾恺之的“春蚕吐丝描”,其代表作品《步辇图》是他为唐太宗所绘,这幅作品中人物的细腻的毛发、眼神、衣纹、器物都用线条勾勒的十分生动,婉转流畅,挺拔坚韧。画面清新淡雅,墨色层层晕染,胡须、头发的表现手法不仅做到色不掩线,保持了以线为造型的绘画特征,而且巧妙地造成物象的浑厚感和体面感。另一代表作品《历代帝王图》,把西汉至隋朝的十三个帝王的威严庄重、精神气质、表情神态、气势和内心世界体现的淋漓尽致:开朝建代的明君表现出王者气度,威严庄重,气宇轩昂;而昏庸亡国之君则呈现出猥琐腐败之态。画中的线条挺拔厚实,雄浑而刚劲,被称为“铁线描”。

顾闳中在五代十国这一动荡时期有着突出的成就,《韩熙载夜宴图》就充分表现了他在人物画线描中的传奇色彩。这幅画展现了韩熙载奢华的生活,线条遒劲流畅、工整精细。仕女在画面的人物中所占比例较大,顾闳中对于仕女的用线细劲而富有弹性,并且加入了方折钢重之性,他的用笔注意力道的变化,尤其注重转折处的力道运笔都处理的得极清楚得当,眉毛头发的线条丝丝毕现。

北宋时期白描画被单独立成一绘画种类,线条的独立性和表现性脱颖而出,李公麟在追求形神兼备写实的基础上,把文人情趣注入到画面中,《维摩诘图》就是他的经典之作,画中线条多细劲、飘逸、流荡,人物生动传神的面部表情和衣纹都是用细匀的淡墨线条勾勒而成。他用流利刚健的线条一气呵成,笔意舒畅,这种介于兰叶描和铁线描之间的线条塑造了人物不同质感的肌肤骨骼和那流畅飘逸而富有律动感的衣纹,复杂精密的纹饰反而衬托出相比之下线条略简的人物,手法极为巧妙。穿着细布袈裟的僧侣,李公麟运用“行云流水描”来刻画,辅以线条本身的浓淡墨色变化,把僧侣身上神采奕奕的仙气表现的淋漓尽致。

元代的人物画画家不得不提赵孟頫,他在绘画意趣转变的关键时期中间起到了不可或缺的桥梁作用。《红衣罗汉图》中,赵孟頫融合了前人所流传的描法,运用了唐代的“铁线描”和“高古游丝描”,用笔圆浑柔韧,建立了一种简洁、古朴、秀雅的艺术风格,与铁线描相比多了一种流动柔软的感受,具有借古开今的意趣。

任伯年是清朝杰出画家,他所描绘出的人物,姿态奇特,所用线条坚挺且有弹性。在表现人物表面特征的同时,他也能巧妙地捕捉到人物内心丰富的精神世界,不管是形态还是情感都得到深一层次的升华,具有形神兼备的特点。他在作品《高邕之像》中,他经营道具的位置,与人物相呼应,以侧面形象展现,五官线条精致细腻,对面部起伏松紧关系拿捏的十分精准,与面部线条相比较,衣纹的处理略显狂放,用笔松动但强韧有力,寥寥几笔就表现出人物的形体和衣纹的褶皱。

三、学古知新,融会贯通

传统的工笔人物画中所运用的线条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非常值得新时期的我们探索和研究。随着社会进步发展,线条的传统价值虽有其独特性和必要性,但推陈出新、破茧成蝶的规律也不能被忽视,所以从时代的角度出发,现在的我们需要在继承绘画传统的基础上创作出合乎理性的变革之作,创作出属于这个时代的经典和流传千古的佳作。

猜你喜欢
线描表现手法人物画
基于线描艺术在儿童创意画中的设计运用
谈中国水墨人物画的写意性
直觉为舵 意象为帆——儿童直觉线描的“意象”表现教学实践
试探通用数字语言符号的同构图形创意表现手法
增设美术课堂线描小练习的实践与思考
厚重感
李湘《红楼梦》人物画选
线描画
张翔洲中国人物画
略论消费文化视域中的艺术表现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