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山水画传统精神之初探

2019-01-28 10:24朱英利
河北画报 2019年11期
关键词:文人墨客山水画山水

朱英利

吉林省白山市群众艺术馆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文人墨客辈出,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绚烂的文化瑰宝,建筑、书法、发明等,最让人颇为赞叹的,是中国的画作,尤其以山水画最为著名,为后人文化素养的熏陶增添了非常重要的途径。每一个时代的山水画都会具有当时时代的鲜明特征,也都融入了作者当时的心境,而传统山水画以一贯之的传统精神也应当是我们当代山水画家继续传承并执着追求的真正的山水精神。

一、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文人精神

中国山水画,顾名思义,主要的绘画对象是大自然中的山水风景。山水画在我国最早出现的时间是先秦时期,但那时候山水画还没有成型,都是作为背影出现在画作中,主要表现的还是人物。后来,到了六朝时期,山水画慢慢成为了一种独立的画种,这个在顾恺之的《魏晋胜流画赞》中里的句子“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就可以得出,从他的《洛神赋图》中可以明确的看出山水画的初期阶段,他也凭借《庐山图》,而被后世誉为“山水之祖”。

上文中已经提到,人物画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绘画当中的主体,因此,山水画最开始出现的时候,也只是作为人物画当中的背景,然后才逐渐发展成为独立的画派,但要说起我国山水画的兴起,就不得不提一下魏晋玄学的推动作用, “以玄对山水”,用山水当中的自然风景来体现玄学当中的深层含义,这样就对山水画的蓬勃兴起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而这个时期很多文人墨客对水画的理论,也为日后山水画的兴起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到了隋唐时期和五代十国时期,中国的山水画发展已经逐渐呈现出兴旺的趋势,比先前的发展更进一步,文人墨客在之前的基础上,进行了更多的思想实践创作,融入了更多的情感,意境造就的更加高阶,这个时期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荆浩,他在自己的文章当中,提出了很多关于山水画的理论知识(“图真”),为之后山水画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理论基础,并且开启了新的山水画时代,确立了北派山水的基本格局。

荆浩之后,范宽最具有代表性。曾曰: “前人之法,未尝不近取诸物。吾与其师于人者,未若师诸物也。吾与其师于物者,未若师诸心也”。由此可以得出,荆浩、范宽的画学思想是从传统文化基础上生发出来的独立的、革命性的创造,这些都可以在大自然的山水当中找寻的到,并且这些东西是永远都不会改变的。

时间点来到了北宋时期,随着理学的不断兴起,推动了文化艺术盛极一时。郭熙作为山水画集大成者,恰巧生活在这个流行着关仝、李成、范宽等人“百代标程”的时代。他在《林泉高致》提出“高远、深远、平远”之说, “林泉之志”开启了文人画论的理论先河。他的山水画吸收了范宽的雄壮伟岸的风格、纪念碑式的山水造型,同时更多地参入了李成清雅平远的文人趣味,文武相济,由此,将我国山水画的发展,推到了发展最为辉煌的顶峰阶段。

时间不断往后发展,到了六朝时期,虽说这个时期的制度是非常混乱的,但是却造就了极其辉煌的文化现状,当时出现了许多的文人墨客,对于自然中山水的美好有了更多的认知,随着思想文化的不断丰富,许多更新理论的提出,这就使得自然山水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这对于中国的山水画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如:谢灵运的《山居赋》,里面记载的景物就是开拓中国山水画写实道路的一个非常好的例子,在此之后,到了唐朝,苏轼口中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也强有力的体现了山水画当中作者情感的融入。

时间来到元代,这个时期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也是一个创作的顶峰时期,这也是画作最为成熟的一个时期,这个时期的社会比较动荡,官场混乱,很多文人墨客都借归隐来对现实进行逃避,沉浸在山水带来的乐趣当中,寄情山水,以此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这是那个时期社会带来的无奈,但也造就了山水画的蓬勃发展,使得山水画当当中有了更多的意境,透露出作者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个人情感。因此,这个时代得山水画都具有非常鲜明的特征,风格都较为飘逸,虽然有其历史原因,但是却因这一契机在山水画文人精神的意境领域创造了又一个新的标准,成为后来传统山水画的最高审美准则。

山水画的南北分宗,也是基于技术的标准树立各自的美学规范,虽然很多的文人墨客都不屑于山水画中掺杂技术,但不可否认的是,很多山水画的表现形式却脱离不了一定的技术规范,南北分宗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必然,实际上也是山水画发展史上山水画衰落之态的初露端倪。

时间来到明清时期,这个时期中国山水画的意境和作者情感的投入达到了最高的境界。在宋元时期,中国的山水画还是在“望山兴叹”的阶段。因此,为了能够重振旗鼓,董其昌开始高举“复古”的旗帜,但整个过程中,都太多余注重程式和笔墨,很多的文人墨客在这个时期是能通过模仿别人来进行创作,模仿的越像,艺术价值也就越高。而“四王”所带来的辉煌时期,确实中国山水画最后的高峰,从此之后,中国传统山水画的辉煌成就,就随着清朝的结束,一同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近代山水画的复苏,离不开黄宾虹、李可染、张大千、傅抱石、关山月等一代大师的艺术贡献。这个时期,中国很多的思想都是学习西方,因此,在画作方面,也开始借鉴西方的绘画艺术,以此来达到近代山水画的复苏,这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但这也意味着对传统山水画作的革新,不论是在审美还是创作意图上,都与原来中国传统山水画形成了截然不同的对比,李可染就是这个时期最为杰出的画家待别,他非常积极主动的学习了西方绘画的知识理论,并于中国传统山水画当中的知识理论进行高度融合,从而赋予了中国山水画全新的生命与活力,这是这个时期近代山水画最为显著的特点-高度融合。但在这个时期,还有一些画家,以张大千为代表,依然沉浸于传统的山水画的绘画模式当中,但却不断以西方画作为参考,不断发掘、创造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更多可能性,他们深入观察自然,师古师造化,融入时代特色,充分表达自己的个性和审美意趣,赋予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新的时代精神和文人气息。

二、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儒释道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拥有五千年的历史长河,因此,中国传统山水画并不是一种单一的绘画形式,每个时期都具有不同的时代特征,在这个过程中,很多文人墨客在创作过程中,都吸收了当时那个时代很多思想文化,因此,中国传统山水画当中可以呈现出当时的思想文化。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影响最深远的就是儒释道思想,而我国的山水画中,在技巧和创作思想中,也非常明显的呈现出了这一思想,并且随着儒释道思想的不断发展,创作的技巧也在不断变化。

佛家当中的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思想构成,对很多的文化思想,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这种思想对中国传统山水画来说,也是非常深远的,它从精神方面出发,不断引导世人不要拘泥于功名利禄,从思想上进化人们的心灵。在最初佛教思想刚刚传入的时候(魏晋南北朝时期),这对中国的山水画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在此之后,中国山水画发展的每一步,都与中国的思想文化密切相关,并且高度融合,例如:和老庄哲学进行融合,所以诞生了“禅宗”;和儒学进行融合,所以诞生了“心学”。这些都对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产生了影响,也正是在此之后,决定了山水画对水墨当中虚、空、淡、远的追求。

儒家思想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思想体系当中最重要的思想思想体系,没有之一,而孔子作为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所倡导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价值思想,以道德方面的价值对山水进行评价,但其实很多人对于山水的追求,在一定程度上都是远超过道德方面的价值的,因此,中国的山水画进行了柔和,因此体现出一种中和之美的情感表现,总体呈现出比较平和的风格。

我国的儒释道思想,对于山水画的影响,体现出来的特点都有共同的三项:第一,都是从选自于大自然当中;第二,动态与静态相互融合;第三,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高度统一。除此之外,中国山水画还与中国的古典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哲学文化,因此,中国传统山水画当中,也具有非常典型的哲学思考,进行了思想深度的融入。

中国传统山水画当中,都体现出了我国的哲学思想,无论是对哪一个时期思想文化的融入和结合,都体现在了每一个时期的山水画当中,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艺即是道”。举个例子来说,东晋时期,道家思想飞速发展,因此,对中国的山水画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当时,道家最重视“重心略物”的思想观念,这对当时山水画的创作风格和构图方式,都产生了非常显著的变化。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不断发展,中国山水画的发展趋势,开始注重客观事实。北宋时期理学的发展,产生了山水画论,这是随着山水画的发展而实力成长产生的。郭熙作为北宋时期山水画的代表人物,将画论里面的核心思想,非常极致的体现在了自己的画作-《林泉高致》当中,道家精神在其绘画理论中充分得到了体现。

道家思想是山水画的重要思想基础,道家思想贯穿于山水画的发展历程。我们国的人,一向不喜欢主动去表达情感,很多时候都是极力压制,就像父爱在大家心中的印象一样,这也是中国传统山水画当中很多文人墨客的通病,其实这就是文人画习惯的“雅趣”。而庄子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体现的就是一种孤独和精神交流,这种交流是可悟而不可言的。艺术不仅是艺术个体情感的流露,艺术更是和欣赏者交流,和欣赏者产生情感共鸣的一个情感符号。

在道家思想的影响下,山水画以其特殊的方式将古代文人对待自然的态度生动形象地体现出来,反映了画家的自然观。许多传统山水画中以人物的意象来抒发画家内心的情感诉求和精神归宿,他们在山水之中,寄情于此,每天悠然自得,因此,很多文人的山水画构图都非常简洁,绘画的方式也比较随意,给人一种平静的感觉,体现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用文化,并且对儒释道进行高度融合。

三、当代中国山水画的时代精神

在时代的不断发展之中,每一个时期的山水画都承载了当时那个时期的文化精华,不仅融入了过往当中的传统思想,而且与当下的思想文化进行融合。之后,随着近代山水画的兴起,开始与西方画作的创作理念与我国的传统山水画进行融合,为山水画注入了新鲜血液。随着山水画形式的不断丰富,山水画被赋予了新的生命与活力,画家的内心思想的表达也更加自由,没有了传统框架的束缚。除此之外,近代山水画在创作过程当中,不再只是一味地模仿或者单纯的进行宣泄情绪,而是更加有了个性的体现。可以说,当今的个性张扬的表现形式更适合表现我们今天的精神领域和我们丰富的情感,这与我国传统山水画的表达形成了非常显著的对比。

在我国产痛的山水画当中,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对于意境的追求,在种追求之下,虚实技巧变换的非常灵活,这就使得画作变化莫测,被留下了更多想象的空间,并一直延续至今。 如今的山水画当中,既有对传统画作的坚持,也有对新思想的追求,画家开始追求更多的新意,并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创作风格,这体现出了当今山水画的特色。这种风格将传统绘画的特色和现代的立体几何绘画方式相结合,将事物的完整部分进行重组,最后回归到山水中,这就使得原本传统意义上的山水画拥有了新的活力,突出了画面的空间感和层次感。更加注重了现代山水画中的文人精神个性化和独特性的表达。

在这个大数据时代,视觉图像是人们最容易捕捉的。在其影响下,当代中国山水画家创作出来的作品也具有时代的形式美感。同时又具有哲学思想内涵。更讲求虚实结合,在强调对景写生、描绘实景的同时,又提倡创作心态的自由,对自然景象进行重铸、集合。使得山水画变得生动丰富,富有情趣。

山水画在逐渐现代化的过程中,历经不同的时代,吸收了许多不同的绘画元素和绘画方式,当代画家们逐渐开始探索更加感性的一面,更加关注自我内心的想法而不是代表大众的观点,并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找到完全不同的创作自由。绘画风格表现之一更为虚无和飘渺,表达内容及其深邃,希望通过作品来反映当下的社会现实和张扬个性。相比之下,也有另一种风格旨在表现哲理精神,展现新境界、新形态,具有新时代与时俱进的形式美感。

四、结束语

中国山水画的艺术性和历史性,使得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因此可以说山水画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底蕴和内涵的体现。中国山水画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不言而喻,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也被给予了更多丰富的解读内容,如今,中国山水画,不仅是整个世界范围内的艺术丛林当中,独一无二的一道风景,也承载着整个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当中,最为深邃的情感寄托。而中国山水画当中的恬静、含蓄和韵律等艺术特征,也都体现了中国人特有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

纵观山水画的传统精神的历史轨迹,可以感受到不同时代的文化发展和社会形态的变化。正是由于不断的传承和创新,今天我们才能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时空仍然欣赏到这一极具东方审美韵味的传统艺术,相信随着历史的演变和发展,山水画家将不断吸收和融合古今中外更多不同的表现手法、更开阔的视角、更高的哲学理念和新的元素,继续发扬中国山水画的传统精神,同时摒陈弃旧,与时俱进,为新时代新的历史时期增添一道瑰丽美好的色彩。

猜你喜欢
文人墨客山水画山水
《山水间》
山水画的写生观及价值初探
爱在一湖山水间
中国山水画的成熟
山水之间
停驻在我生命中的文人墨客
一幅山水画怎么题字?
一处山水一首诗
浅谈《长物志卷十二香茗》香文化与文人生活的情状
浅谈《长物志卷十二香茗》香文化与文人生活的情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