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深度参与幼儿园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幼儿主体性发展的思考

2019-01-28 19:07康华明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深度幼儿园家长

李 玲,康华明

(遵义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遵义563006)

一、背景

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是当今幼儿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实现家园共育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幼教事业的不断关注,对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的研究也不断深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实施十多年以来,使“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的理念深入人心,强调并明确了家庭对幼儿园教育的意义[1]。在现代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愈来愈关注家长与幼儿园课程的关系,且更加关注家长对幼儿园课程建构以及实施的参与。就幼儿园课程参与而言,家长参与幼儿园课程的教育价值得到了广泛认同。随着时代的发展,家长逐渐深入参与到幼儿园的课程开发、实施以及评价当中,推动了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

随着我国幼教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愈来愈关注家长与幼儿园课程之间的关系,并认识到建构一个对幼儿发展有利的课程离不开家长的深度参与。所谓“家长深度参与(deep involvement)幼儿园课程”是指其从被支配的合作者走向主动的合作者,以建议者甚至建设者的身份参与到幼儿园课程活动中。父母与幼儿园同是幼儿早期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两大教育主体,幼儿父母参与幼儿园课程,通过观察并参与活动,配合幼儿教师共同完成对幼儿的教育,使家长的成长与幼儿教育有机整合。然而,在家长深度参与幼儿园课程的实践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具体的问题,在课程参与意图、方式及评价上都还有相当大的改进和提高空间。究其原因,是家长对幼儿主体性发展缺乏充分尊重以及对幼儿自身价值和自我成长的忽视,造成课程参与过程中成人中心化现象严重。为使家长进一步了解幼儿园课程的特点,更好地参与到幼儿园课程建设当中,文章从幼儿主体性发展这一视角,探究家长深度参与幼儿园课程建设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幼儿家长深度参与幼儿课程的相关策略。

二、幼儿家长深度参与幼儿园课程的意义

(一)对幼儿来说

家长深度参与幼儿园课程是幼儿成长和身心发展的需要。2006年我国学者虞永平在对幼儿园课程中家长参与和家长发展的研究中提到,家长是幼儿信息的提供者、幼儿活动的督促者、幼儿园课程材料的提供者、幼儿园活动的参与者、幼儿园经验的提供者、幼儿园课程的审议者和幼儿园课程的评价者等[2]。多种角色身份汇集在家长身上,是因为作为幼儿园课程深度参与者的家长对幼儿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幼儿教育重要责任人之一的家长,深度参与到幼儿园课程实践当中,不仅能充实幼儿园课程的实践内容,更为重要的是还能促进幼儿园教育更加贴近幼儿所能看到的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使幼儿园的课程内容更加符合幼儿健康发展的要求,更加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及其年龄特点,促进幼儿更加健康地成长。

(二)对家长来说

家长作为幼儿园课程的深度参与者,对其本身也是一个成长的过程。通过对幼儿游戏、活动的观察与了解,家长能更多地获得促进幼儿成长发展的直观经验,逐渐形成科学的育儿观念。除此之外,家长在课程的深度参与中,无论是对教师工作的配合还是自身的课程实践,都是一个探索学习的过程,不仅能提升家长的课程参与意图和水平,还能加深家长对幼儿园课程的理解,家长可在深度参与课程的实践过程中实现自身发展。没有真正深度参与幼儿园课程实践的家长,是难以感受到幼儿园课程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三)对幼儿园课程来说

家长对幼儿园课程的深度参与,对于幼儿园课程而言,具有深远意义,因为家长自身就是幼儿园课程建设以及实施的重要资源。一方面,家长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成功的教育经验,能为幼儿园课程建设和实施提供长期有效的引导;另一方面,家长丰富的知识结构和不同的职业背景,能为幼儿园的课程建设注入鲜活动力。我国的大多数幼儿园中,班级人数较多,怎样在满足个体差异性的基础上建构适宜的课程体系,一直是困扰我国幼儿园课程发展的难点问题之一。而幼儿家长作为幼儿健康成长的第一责任人,应当参与到幼儿园课程建设中来,因为这不仅间接影响着幼儿的发展,最终影响的是我国幼儿教育目标的实现[3]。因此,家长和幼儿园方面应共同探寻适宜幼儿不同发展需求的课程体系。

三、当前幼儿家长深度参与幼儿园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幼儿家长课程参与意图单一

幼儿家长参与幼儿园课程的意图是指家长参与幼儿园课程的愿望和动机。这种愿望和动机体现了幼儿家长对幼儿园课程参与的热情,如果幼儿家长参与的愿望和动机越强烈,那么参与的激情也就越高。由此说明,参与意图反映了幼儿家长对课程参与的态度。在具体的幼儿园课程实施中,家长参与课程的意图呈现出单一性,主要表现出如下四个方面的差异:第一,热心型父母太过于注重孩子的行为。他们参与到幼儿园课程教学活动中的目的就是为了“观看”孩子在幼儿园中的各种行为表现,生怕错过精彩的瞬间,还不停地向幼儿园老师询问孩子在园中的一些状况;第二,激进型父母关注评价。在他们的潜意识中,认为参与课程就是评价教师的教育行为,或关注教师的课程教学是否促进了孩子的发展,同时也评价孩子是否能按照教师的课程要求来做,如果都没有做到,他们会想方设法地要求做到;第三,配合型父母参与的主动性与能动性较低,参与的积极性也不是很高。他们认为课程参与中占主导、较权威的还是教师,他们只是配合或服从教师完成课程教学活动,因而教师让其做什么就做什么;第四,控制型父母看中课程参与中自身权利的延伸,即将幼儿园课程参与过程中教师的要求与自己的育儿观念相结合。一方面,对课程参与表示极力协同配合;另一方面希望课程教学能衍生出符合自己期待的教育效果。

(二)幼儿家长课程参与方式表面化

从心理学上讲,动机、意图对行为有着一定的引导作用。从这个意义上看,课程参与意图与参与方式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因为参与方式是参与行为的一种表现形式。课程参与意图单一容易导致家长课程参与方式的表面化倾向严重,一方面表现为一种盲然的参与,即家长虽然已经来到了幼儿园,也真实地参与进了幼儿的课程活动中,但是他们不明白参与的真正目的究竟是什么,也不知该如何与孩子一起完成课程目标,要么就听老师讲,要么就拿着相机抓拍孩子的表现。其表现比较茫然,目光虽在孩子身上,但更多的只是在一旁看着,不知道该做什么。表面化参与的另一种倾向是家长自我作主,在配合教师的课程教学活动中,家长在还没有询问清楚之前,就已经对孩子的行为作出各种引导与纠正。除此之外,当看到孩子完成任务与教师所要求的不一致时,就以最直接的指导方式来参与课程教学,更有甚者直接取代幼儿学习主体的地位,越过孩子,自己参与到课程活动中,把家园协同促进幼儿发展的课程参与活动变成了家长之间较量的“竞技场”,严重忽视幼儿主体性发展的需要。这种表面化的家长参与方式,阻碍了幼儿的学习和发展。

(三)幼儿家长课程评价信效度较低

幼儿家长参与幼儿园课程,离不开课程评价。由于课程评价的含义比较广泛,加之家长参与幼儿园课程实施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幼儿在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因此,这里所提到的课程评价主要是在课程实践过程中所产生的评价,主要针对幼儿发展问题来展开。事实上,家长作为评价者是有条件的,其前提是家长对课程的理解要达到一定的程度,即能在参与的意图及方式上达到深度参与。怎么才能比较真实地评价幼儿园课程,促进幼儿园课程获得更好的发展呢,反思当今家长对幼儿园课程的评价,有几个真实存在的问题,不容我们忽视。首先,在课程评价的客观性上,一些家长在评价前其实心中早已预设了一套评价标准,并且按照这套评价标准来对幼儿学习结果的好坏进行衡量。如没能达到标准即认为幼儿课程学习效果不好,其评价缺乏客观性;其次,在评价效度上,一些家长对幼儿学习效果的评价就基于幼儿是否掌握了这个技能或者相关内容,尤其看重孩子是否拥有或者锻炼了这个技能,而忽视了孩子在课程活动中的真实表现,过于强调学习效果的某一方面,使得家长对课程评价的效度有所降低;最后,在评价语言使用上,家长喜欢采用概括性的、总结性的或者反问性的语言陈述来对幼儿课程中幼儿的表现加以评价,而忽视了孩子在课程教学活动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以及在活动中所表现出的独特性,因而无法捕捉到孩子的真实表现[4]。总之,家长较为缺乏对幼儿主体充分尊重的基础上给予幼儿发展性的评价。

四、幼儿家长参与幼儿园课程的建议

(一)明确幼儿发展的课程参与意图

幼儿家长应该树立以幼儿健康发展为出发点的参与意图,在课程活动中最根本的是幼儿,其他要素都是围绕这一根本而存在和运转。何为以幼儿的发展为本?实质上就是把幼儿在原有水平得到充分的发展作为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把全面提高幼儿的基本素质作为基础[5]。因此,作为幼儿家长,首先要明确自己参与幼儿园课程教学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多与幼儿园行政人员、老师之间进行联系,协助幼儿园老师了解幼儿特性,使幼儿学有所获;其次,在家里要努力为幼儿营造生活氛围,引导幼儿自学,让幼儿的个性和爱好得以凸显,培养幼儿主动探究和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变幼儿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最后,要为幼儿树立榜样,激发幼儿学习参与热情,让幼儿真正体验和理解知识的生活价值,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拓展幼儿需要的课程参与方式

拓展幼儿家长参与课程的方式,其目的是建立幼儿园课程与幼儿发展之间的紧密连接。幼儿家长参与幼儿园课程建设和实施的最好方式,取决于幼儿渴望帮助的需要,而不是家长的愿望。家长深度参与课程的方式可以是提供材料、不断鼓励孩子以及与孩子一起玩耍等[6]。由此,基于幼儿发展需要的家长参与方式的重要特征是根据幼儿不同需要而生成的多元化的家长参与方式[7],而不是要求幼儿家长“被动配合”或“配合过度”的参与方式。这样既能帮助幼儿家长理解生活情境在幼儿健康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又能帮助幼儿理解自己周围的精彩世界。具体到实践过程中,根据幼儿对差异性家长参与的需要,还可以采取主动式参与、倾听式参与和观察式参与方式。主动式参与是指幼儿园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幼儿和教师都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家长及时参与进来。这样不仅能深化课程参与,同时还能在孩子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指导,增强孩子的安全感;倾听式参与是指课程实施过程中,从表面上看幼儿家长似乎没有参与,而实际行为上却是真正参与了。倾听式参与不仅能深入解读幼儿当下行为的意义,理解幼儿这一行为背后的真实原因,还能及时给予幼儿需要的帮助和引导;观察式参与是指课程实施过程中幼儿家长密切关注幼儿园课程的相关信息,通过自身认真地观察和不断地询问,逐渐了解幼儿的需要[8]。

(三)建构幼儿学习表现的课程评价

幼儿家长针对幼儿学习表现所作出的评价,将影响幼儿园的课程实施计划或幼儿教师的课程决策。如果幼儿家长对幼儿的评价是真实客观的,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幼儿园课程实施的质量。家长要想做到根据幼儿的真实学习表现对课程进行评价,必须做到以下几点:其一,平时要与教师多交流,随时了解课程实施的具体情况;其二,要仔细观察并客观地描述幼儿的表现,如幼儿的学习兴趣、学习风格、技能水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合作交往能力等;其三,在比较同龄幼儿良好行为的同时,要认真仔细地寻找存在差距的真实原因,对幼儿当前的发展状态进行理性判断,必要时对幼儿进行询问;其四,对幼儿的表现所作出的评价应考虑当时的情境和所处的时间节点,而不是简单地下一个“好”或“不好”的结论,必要时与幼儿教师的沟通很重要。总之,尊重幼儿在成长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是幼儿园课程建设和实施的重要保证。

综上所述,幼儿园课程的实施是为幼儿提供经验的实践活动过程,幼儿家长只有参与到幼儿园课程建设和实践中来,才能了解幼儿园教育及幼儿的需要,没有进入幼儿园参与到幼儿园课程建设和实施的家长,无法真正感受到自身的特殊价值。家长参与幼儿园课程,可以形成教育合力,一方面,家长可以发挥资源优势,为幼儿园提供丰富的教育内容,提供多种支持和帮助;另一方面,幼儿园则可以为家长提供各种资讯与服务,为有效提升幼儿教育质量贡献力量[9]。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幼儿园愈来愈清楚地意识到家长参与幼儿园课程建设和实施的重要性。虞永平教授曾说过:“如果一个幼儿园在制造家长的‘课程冷漠’,那是幼儿教育的悲哀。如果家长能以高昂的热情参与到幼儿园的课程建设过程中来,这是课程建设的大幸,也是幼儿的福祉。”[2]然而,要让家长成为幼儿园课程真正意义上的参与者并非容易的事,所以,如何参与、如何合作以及有哪些载体等,都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猜你喜欢
深度幼儿园家长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我爱幼儿园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欢乐的幼儿园
我心中的好家长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爱“上”幼儿园
家长请吃药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