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的人格权法

2019-01-28 19:21
中国出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请求权人格权民法

当今社会,人格权作为一项重要的民事权利,其作用日趋凸显,对人格权法的研究热度也日益提升。由中国人民大学王利明教授所著的《人格权法研究(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2月出版),是近年来国内人格权法研究领域的重要力作之一。书中对保护各类人格权益的倡导,丰富了民法研究的内容和视点,使人格权法研究乃至民法研究更加关注人的主体性、更加趋向于以人为本,也使得对人格权法的研究更加彰显时代特色,更加与时俱进。

在书中,王利明教授就人格权展开了系统的研究。其研究内容涵盖了人格权的性质特点、法律关系、分类,相关民事权利的产生与发展,以及人格权法的概念特征、渊源、功能、体系及其在民法典中的地位,追溯了古代法、中世纪、近代民法、现代民法中的人格权制度,详细探讨了一般人格权的概念、内容,梳理了其产生、发展脉络,介绍了具体人格权所涉及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信用权、隐私权、个人信息权等方面,并对精神损害赔偿进行了特定研究。如此,展开了对人格权法研究的全面陈述和层层递进。

人格权法在此呈现出严谨的学术体系,涵盖了维护人这个主体的独立个体、完整人格利益所必需的人身权利在法律层面的各个方面,呈现出了理论的体系性特征。书中观点是建立在综合国外人格权法历史脉络和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并反思了我国人格权法的司法实践,从制度角度归纳了古今中外在人格权法研究中的立法经验和现实考量,参考了诸多的人格权制度设计和前沿论点。

作者提出应设立人格权请求权,比较了人格权请求权与相关请求权,对人格权请求权的内容与行使予以界定,阐释了侵害人格权的具体责任方式,在此基础上力求推进我国请求权体系的逐步完善。特别论述了对人格权损害的救济方式,特别是精神损害赔偿的功能和分类、构成要件、赔偿数额的计算,等等。这都凸显了人格权法研究对人格尊严的完整性、对人格的全面发展、自由发展的追求。

王利明教授一直呼吁进一步加强人格权的立法和推进人格权法在制订层面的独立成编,认为这是对人格乃至对人本身的完整的法律保护。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人格尊严的重视和尊重是密切结合的。当前,我们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在人民群众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的前提下,如何让群众生活得更有尊严,如何让人们生活得更加幸福,如何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已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议题。投射到法学领域,其中一个关键内容就是对人格尊严的保护,而人格尊严构成了全部人格权的价值前提,因此,对人格权的研究显得至关重要。从这个角度而言,书中对建立一个一般人格权和具体人格权相结合的人格权体系的思考,是顺应时代潮流的。

而且,书中特别列出一章讨论了网络环境下的人格权,分析了其概念、特点,网络环境下的侵权形态,侵害网络环境下人格权的责任等问题。对网络环境下人格权的讨论契合了当今时代新媒体急速发展,自媒体时代网络生态的错综复杂,对人格权提出的挑战,以及据此应运而生的法律规制和保护。网络环境下的人格权研究是学术界亟须应对的新课题。说明人格权内涵的不断丰富,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对人格权法的研究,要充分考虑时代性以及社会的阶段性特征。

猜你喜欢
请求权人格权民法
论一般人格权条款与具体人格权条款的规范适用关系
试论公民个人信息的民法保护
民法典人格权编的重要社会价值
论人格权的财产化对于传统人格权的消极防御
关于知识产权请求权内容构建的思考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关于民法原则与民法规则之间的关系分析
关于民法原则与民法规则之间的关系分析
我国民法典人格权编的立法研究
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和其他请求权的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