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条件下短视频的内容创新方向初探

2019-01-29 02:23何慧媛
中国传媒科技 2019年7期
关键词:内容用户

文/何慧媛

短视频时长短、内容集中、表现力强,在4G时代快速渗透进入大众生活,成为主流的文化消费形式。今年6月,5G商用牌照正式发放,标志着我国进入5G商用元年。5G技术将如何赋能短视频发展,带给大家无尽的想象空间。

可以确定的是,5G技术将助力短视频更好运用人工智能、物联网、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提供更广泛、更精彩的应用新场景。5G条件下,短视频的内容创新将向着沉浸化、互动化、精致化、智联化等方向迈进,相关的实验和探索已经在路上。

1.沉浸化:运用VR/AR/MR等技术的短视频内容可能爆发

4G时代下,VR/AR等可穿戴设备会经常出现模糊、反应迟缓等问题。但随着以高速、低时延、万物互联为特点的5G技术的升级,VR/AR/MR的临场感、沉浸式的视听体验将得到加强,用户体验将不断优化。中国信通院发布的《2018年VR/AR白皮书》显示,2018年VR市场规模超过600亿元,预计2020年VR市场规模将超过1600亿元,而引发VR爆点的很可能就是5G。

5G时代,短视频的创新机遇自然首先蕴藏在VR/AR/MR之中,从流量平台和新闻媒体的布局中可以发现相关线索。爱奇艺2019年发布了奇遇2S VR一体机,今日头条则在2018年就收购了VR视频直播方案研发商“维境视讯”。

2019年初,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携手移动运营商打造了5G新媒体实验室,它以建立国际一流新型主流媒体为目标,将短视频的发展提到重要的战略高度,提出把5G技术和4K、8K、VR等结合起来。《纽约时报》与Verizon也合作推出了5G新闻实验室,他们认为5G的高速传播,可能会在传媒行业的两个关键领域,引发数字新闻革命:一个是收集新闻的方式,另一个是传播新闻的方式。在内容传播方面,该实验室将着力探索如何提供更好的虚拟现实内容、增强现实体验,开发更多的3D环境应用。

实际上,新华网在VR/AR/MR短视频的内容生产方面,先行一步,不仅拥有VR/AR新闻频道,还在2019年两会期间运用MR智能演播厅,推出全息化、富媒化的短视频《全息交互看报告》。产品紧扣政府工作报告中2019年主要目标数据,通过模拟时空转换,为网友带去沉浸式的体验。类似的沉浸化短视频内容,在5G条件下将有更广阔的技术应用、创意升级空间。

2.互动化:用户决定短视频内容走向并进行视频交互成为现实

互动是新媒体内容最重要的特性。5G时代,增强短视频的互动性,自然是内容创新的重要方向。这里的互动有两方面的内涵,一个是内容走向层面的,另一个是基于智能技术的视频反馈。

2019年底,Netflix推出了《黑镜:潘达斯奈基》互动视频内容,用户在观看视频时可选择主角行动,由此产生多个支线剧情并对主线产生影响。类似的情景和角色互动设定,在短视频内容创新方面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随着5G带动传输时延的降低,用户“收到选择框—做出选择—得到剧情反馈”的整体链路将更为高效,观看体验会大幅提升。多重选择的出现将让用户更容易被短视频内容吸引,拥有更多的观看自主权。

另一方面,包括抖音、微视在内的一些短视频平台,借助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了不少新的视频反馈交互方式。近两年,抖音先后上线了尬舞机、AR贴纸、控雨、合拍、抢镜等功能。其中,风靡一时的“控雨”功能,应用了手势识别与粒子系统两大AI技术——用户每一次张开双手,背后的AI手势算法就开始高速运转,实现雨滴粒子特效。通过“抢镜”功能,抖音用户可以录制小视频,与喜欢的内容及创作者互动,这改变了传统的评论、点赞等互动方式,内容反馈也实现了视频化。腾讯微视牵手综艺节目《创造营2019》也推出一系列互动视频新玩法,比如受众点击屏幕可以选择偶像学员不为人知的几个生活场景,比如做眼保健操、帅气舞蹈等进行展示,增强了用户对偶像“养成”的参与感。

此外,果壳推出的知识互动短视频App“吱扭”等也提供了不少短视频内容交互的新方式。无论是内容走向交互,还是视频形态反馈,5G时代的短视频互动化的新玩法仍有待大力探索。

3.精致化:短视频“变长变精品”满足用户对高品质内容的需求

信息爆炸使用户对品质内容的需求激增,短视频领域优质内容的需求同样旺盛。《2019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指出,优质内容将是主导短视频发展的重要因素,碎片时间内用户期望能够看到更好的内容,短视频的消费升级已经到来。有调研显示,用户厌倦了15秒短视频带来的短期刺激,渴望在短视频中看到好故事。这意味着短视频内容要更加充实,叙事要更加完整,时长有所延伸,视觉传达更为精致。

5G到来之后,流量及资费环境的改善,将助推短视频“变长变精品”的潮流。从视频时长来看,越来越多的短视频平台和专业机构开始关注、制作时长3-15分钟的视频内容。今年6月,腾讯视频对外发布了一个短视频新品类——“火锅剧”,定义在单集时长1-10分钟,具备完整叙事,题材广泛,形式多元,镜头语言丰富的微剧集或微综艺。以《女人30+》等为代表的火锅剧,呈现出多元化、高包容性的特点,剧情向、综艺向、纪录片向等类型都可以归纳到火锅剧的范畴,横屏竖屏亦不设限,这给予了创作者极大的发挥空间。据了解,近期抖音也在内测15分钟视频的发布权限,希望通过不断“加时”来走出15秒短视频的定位。

视频平台延展短视频时长的背后,是内容风向在起变化。碎片化传播时代用户仍然希望看到完整的故事、事件的全貌。2019年春节期间新华社发布了一条时长8分钟的长视频《年·关》,边防军人舍小家为大家等情节紧凑、编排得当,使得其新华社客户端浏览量突破220万,上万网友留言点赞。今年7月,快手用户“赵小明的彩虹贩卖机”发布了一则3分钟的短视频《快手群像》,该视频使用ONER组合的《存在即是完美》作为背景音乐,混剪了160个快手视频素材,巧妙的剪辑方式让一个个快手素人无缝衔接,以“群像”方式展现出普通中国人精彩的生活,在微博上迅速获得破10万的转发,近30万的点赞。

目前,抖音、微博等还在布局时长5-15分钟的vlog内容,创作者可以将生活剪影进行集合,产出精致的视频节目,除了生活记录,不少vlogger还在探索技能展示、知识讲解等内容。5G条件下,时长扩容、内容丰满的短视频,将带来内容逻辑和运营策略方面的更多变化。

4.智联化:基于机器生产内容(MGC)的短视频潜力巨大

5G技术很重要的应用场景是海量超大规模物联网。届时,万物互联将成为现实,更多设备接入场景,更多设备7x24小时在线,将有更多的传感器终端与人类交互,从不同视角生成视频,生成视频的门槛和成本也将变得更低。

这意味着,短视频生产的素材极大丰富,内容主体进一步扩大,除了专业内容生产(PGC)和用户内容生产(UGC)之外,机器生产内容(MGC)将来自世界的各个角落,更精细地记录我们的生活。如何采集、存储、编辑制作MGC内容,成为5G时代短视频内容创新的全新赛点。

物联网视频采集能力的增强,必须与后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对视频内容的挑选、剪辑和分发相匹配。新华社人工智能平台“媒体大脑”,于2017年12月26日生产出第一条MGC(机器生产内容)视频新闻——《新华社发布国内首条MGC视频新闻,媒体大脑来了!》,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其生产流程是,首先通过摄像头、传感器、无人机等方式获取新的视频、数据信息,然后经由图像识别、视频识别等技术让机器进行内容理解和新闻价值判断。依托于大数据的“媒体大脑”会将新理解的内容与已有数据进行关联,对语义进行检索和重排,以智能生产新闻稿件。同时,人工智能还将基于文字稿件和采集的多媒体素材,经过视频编辑、语音合成、数据可视化等一系列过程,最终生成一条富媒体新闻。

总体来看,随着5G技术的研发推进和逐步商用,短视频行业正迎来新的技术红利期。从内容创新的角度看,既要勇于开拓,尝试运用新技术,也要注意减少“形式大于内容”的盲目炫技,力求让内容创新与技术迭代步调一致,全方位提升短视频内容的传播价值。

猜你喜欢
内容用户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内容回顾 温故知新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关注用户
主要内容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Camera360:拍出5亿用户
100万用户
如何获取一亿海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