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中医药院校校务工作的挑战及路径选择

2019-01-29 12:34朱宇峰罗伟明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9年1期
关键词:校务治校双一流

朱宇峰,罗伟明

浙江中医药大学校长办公室, 杭州 310053

“双一流”大学建设是中国登上世界舞台并占据一席之地的有力举措,对提高中国教育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1]。2015年10月2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2],正式开启了“双一流”建设序幕。随后,各地相继出台了省一级的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规划。2017年9月20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共同公布了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3],42所高校进入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名单,95所高校进入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其中,全国有6所中医药院校、9个中医药学科进入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和建设学科名单。而在之前,全国42 所高等中医药院校(其中独立设置的本科中医药高等院校25所)中唯一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的只有北京中医药大学。“双一流”建设的目标是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而目前全球学术容量只能容纳不超过200所世界一流大学[4]。此次一流大学高校中医药院校有6所能够进入名单,可见,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国家对中医药高等教育越来越重视,中医药高等教育的学科优势也逐渐凸显出来,中医药院校即将迎来跨越发展的“春天”。中医药院校“双一流”建设给校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作为校务工作者,要积极应对机遇和挑战,深入研究对策,精心谋划路径,扎实推进落实。

1 “双一流”建设:中医药高等教育再出发

1.1 发展模式转变:从身份认同到实力认同

我国目前高等教育发展格局是长期以来政府“计划”管理的结果。高校的办学层次、办学规模、办学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行政计划与资源配置。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高等教育体制改革,高等学校自主发展的意识和愿望越来越强烈,特别是“双一流”实施以后,政府对大学发展的作用由原来的“计划发展”开始转向“规划发展”[5],政府主要采用选择性资助政策,注重点与面的结合,既可以是一个学校,可以是一个院系,也可以是某一个学科。其政策导向是“扶优扶强”,聚焦点是一所学校的学科建设效益,更加注重学校的办学质量、内涵与特色,只要具有某一方面的优势和特色,只要具有一流的影响力,都可以得到政府的支持和资助,并且引入动态调整的机制,保证所资助的对象保持在“一流”水平。这种从“身份认同”到“实力认同”的转变极大地刺激了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以及争当“一流”的积极性。若干所中医药院校入选国家和省级“双一流”建设工程,不仅让入选的中医药院校有了身份认同,更重要的是表明了国家对中医药高等教育的实力认同,中医药高等教育迎来重大的机遇期。

1.2 发展方向转变:从规模扩张到内涵发展

经过近20年的高等教育大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规模效益的最大化,办学规模世界第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在国际顶尖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数量位居世界前列,但离211工程和985工程当初所确定的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急需从规模扩张和空间拓展为特征的外延式发展向以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转变。为解决这一时代课题,国家“双一流”建设应运而生。国家“双一流”建设方案中明确提出要“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传承创新优秀文化”“着力推进成果转化”,这五个方面共同构成“双一流”建设的基本要素和主要标准。所以,高校必须以一流学科建设为依托,通过内部治理结构变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科研体制创新以及人事制度改革等激发大学教师的积极性,释放大学学术生产力,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最终实现建成一流大学的目标。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只是一个起点,要真正成为一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加强顶层设计,不断更新办学理念,依托一流人才队伍、培养一流创新人才、产出一流科研成果、开展一流社会服务,以“双一流”建设引领学校创新发展,探索一条中医药特色的一流大学发展之路[6]。

1.3 发展内驱力转变:从行政指导到依法治校

改革开放40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了《教师法》《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专门法律法规保障高等学校开展治校工作。但由于高等学校发展过分依赖上级政府的资源配置,特别是教育主管部门的行政指导,自主办学空间不大,依法治校动力不足。当前,国家实施全面依法治国战略,高校被纳入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双一流”建设之后,学校有了更大的办学自主权,更广阔的办学空间,所以更需要全面推进依法治校,把依法治校作为学校内涵建设、特色发展、“双一流”建设核心驱动力,以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依托,推动建设目标实现。中医药院校作为传承发扬民族医药文化、培养一流中医药人才的主阵地,通过不断强化法治化管理,有利于改变传统中医药高等教育管理理念,提高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形成民主法治校园环境和锐意创新的学术氛围,进而推进一流大学建设和一流学科建设。

2 机遇与挑战:中医药院校校务工作新要求

2.1 发展模式转变需要校务工作者适应新形势

中医药高等院校发展模式的转变势必会促使学校管理体系发生深刻的变革,作为学校管理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校务工作,其内涵和外延都将发生重要变化。中医药院校的校务工作者作为中医药院校办学过程的服务、保障、协调、决策工作人员,在巨变的形势中也要谋求变革和发展,这对校务工作者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7]。于2014年10月成立的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校务工作研究会自成立起就以“为建设一流中医药大学、一流中医药学科服务”为宗旨,中医药高等院校的校务工作者只有牢记这一宗旨,主动适应中医药高等教育发展模式转变的新形势,才能为各自学校“双一流”建设更好地服务。

2.2 发展方向转变需要校务工作者把握新机遇

中医药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转为以内涵建设、特色发展为主要特征的“双一流”建设上来,给校务工作者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一流学科建设、内部治理结构变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科研体制创新以及人事制度改革等方面都需要校务工作者以更宽广的视野去思考、更科学的方法去研究、更扎实的举措去落实,不断提高校务工作科学性和效能,在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提供专业的管理与服务,为推进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建设营造创业干事的良好氛围,打造创先争优的发展环境。

2.3 发展内驱力转变需要校务工作者迎接新挑战

中医药高等教育处于“粗放型”的发展阶段之时,势必会导致校务工作者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建设一流的“大楼”上,或规划、论证、建设学校“一流”硬件,或疲于应付日常管理事务,少有机会去寻求校务工作自身的内涵建设,特别是强化自身组织体系建设,推进校务工作者自身能力素质提升。当下,依法治校已成为高校发展的内驱力,在“双一流”建设中,亟待校务工作者去面对诸如学校与社会、政府、市场的矛盾,学校内部党与政的矛盾,学术与行政的矛盾,学生与教师的矛盾,以及不同利益群体间的矛盾等[8],这些新的挑战需要校务工作者不断提高法治思维能力,提高依法治校的本领。

3 对策思考:中医药院校校务工作路径选择

3.1 以服务“双一流”为聚焦点

中医药院校作为独具中国特色的大学,先天具有发挥学科优势、走特色发展之路的条件,由于在上一轮高校大发展中迫于自身生存压力,主动迎合综合性大学建设的主流,舍弃了赖以生存的中医药特色和优势,把学校发展的聚焦点放在了追求办学规模效应上,以致于中医药院校整体发展水平普遍不高,只有一所中医药院校进入211工程、985工程就是最好的明证。“双一流”建设转变为以学科为聚焦点,以优势资助为导向,鼓励特色办学,是对中医药院校的重大利好,也是对具有学校重要枢纽作用的校务工作的重大利好。校务工作者要把握这个机遇,首先要解放思想,从以前的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把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服务学校“双一流”的建设上来,以服务“双一流”为聚焦点开展校务工作,只有这样,才有机会在新时代展现新作为。

3.2 以推进依法治校为着力点

深入推进依法治校,以法治精神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是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实现高等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提高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必由之路[9]。对国家而言,宪法是国家的宪章;对大学来说,大学章程是学校依法治教、依法治校、依法治学的宪章[10]。国家在推进“双一流”建设的过程中,十分重视引导高校依法办学、依章治校。2012年以后,教育部先后制发了《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关于加快推进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核准与实施工作的通知》《普通高等学校理事会规程(试行)》《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推动高校依法治校。中医药院校校务工作聚焦了“双一流”建设,在具体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还要把握一个工作着力点的问题。当下依法治校已成为高校发展的内驱力,校务工作者也要相应地把依法办学、依章治校作为校务工作的着力点,不断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统筹制定学校章程并全面推进章程的实施,提高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能力,理顺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统筹做好信息公开、民主管理等工作,不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为推进“双一流”建设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3.3 以强化自身建设为落脚点

高校校务的组成因子总体来讲,包括高校党务、高校政务、高校教务三方面[11]。中医药院校校务工作即是关于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科研、人事、学工、财务、后勤、产业、国际交流合作等方方面面的事务性工作,涉及内容宽泛而具体[12]。校务工作既是保障高校正常运转的基础性工作,更是一门专业性、技术性、操作性极强的管理科学,需要高超的工作技巧,倾注大量的工作精力。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副校长李百炼认为大学的管理人员做的任何一项决策都有很大的影响面,很多工作具有战略性,教授是做不了的,还认为中国的大学真正缺的不是钱和教师,实际上是软件和管理[13]。中医药高等院校“双一流”建设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工程,它对校务工作者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打铁还需自身硬”[14],服务学校“双一流”建设,校务工作者归根到底还得从自身做起,以强化自身建设为落脚点,不断深化自身内涵建设,走职业化、专业化的发展道路,以大格局、大智慧、大手笔、大作为,推进学校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推进中医药高等教育走向世界一流。

习近平指出,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15]。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在历史实践中探索积累出来的科学理论,是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文化瑰宝,中医药高等教育是传承中医药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有效途径[16]。建设世界一流中医药大学和一流中医药学科的道路任重道远,它需要经过漫长的时间积淀才能实现蝶变,作为校务工作者,要聚焦“双一流”,把握机遇,迎接挑战,主动作为,不断突破各种障碍,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猜你喜欢
校务治校双一流
校务公开不是一道“自选题”
浅论“教授治校”及其相关问题
落实校务公开,推进学校民主管理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以依法治校提升大学管理水平
对依法治校的理解和认识
完善校务公开工作
刘伯承治校三法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