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演奏中的紧张因素及其调控研究

2019-01-29 12:51李丹妮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钢琴家钢琴演奏演奏者

李丹妮

(沈阳音乐学院,辽宁沈阳110168)

钢琴被称为“乐器之王”,具有良好的演奏效果。演奏者要想成功完美地演绎钢琴作品不仅需要高超的技能技巧,良好的心理素质也不可或缺。一些演奏者由于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在演奏时常常表现得很紧张,导致其在表演中无法将自己的演奏水平完全发挥。因此,钢琴演奏者在表演时的心理调控显得非常重要,直接影响着演奏效果。

一、造成钢琴演奏时紧张的因素

(一)心理因素

在音乐演奏中,每个人的心理素质与心理调控能力都有所不同。对于钢琴演奏者而言,在钢琴演奏表演中,在环境因素作用下形成的情绪、意志、思维等程度与态度能够直接影响演奏水平与演奏效果。例如,许多学生在钢琴训练时,动作灵巧、毫无拘束,但是上了舞台,就产生非常紧张的心理,在这种心理状态下演奏者无法自由地控制键盘,弹奏的失误率较大,甚至出现了“脱轨”的情况。这也是大部分演奏者在登台演出时存在的现象,因为心理紧张导致了生理的紧张,从而产生不良的循环状态。由此可见,在舞台表演中,影响演奏者演奏水平的主要因素是其心理素质与心理调控能力。

(二)技术因素

演奏者的技术水平关系着其表演的成败。如果没有扎实的演奏功底,演奏者就会缺乏自信,在表演中出现怯场的心理。另外,由于演奏现场的环境和平时学习的环境有所不同,所以,演奏者会产生一些不良的心理反应。为了减少演奏时的心理压力以及消除紧张感,应加强自己技术的提升,强化训练,深入体会弹奏作品的内涵。而临场的经验也是影响其心理的一个直接原因。有关研究调查表明,演奏者的登台频率越低,其紧张程度就越高,相反,上台演出的频率越高,其舞台表现就越轻松自然。例如钢琴家,由于其高频率的登台演奏,拥有丰富的舞台经验,因此其在表演中能够挥发自如,淋漓尽致地演绎作品。这就需要演奏者不断加强自己的演奏技术水平,并在反复的实践中,进行多次的演练,体会表演的过程并获取心得,从而在登台时能够处于更加放松的状态。

二、调控对策

(一)合理选曲

演奏者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实际弹奏能力,合理地选择适合自己弹奏的作品,使自己能够在表演时游刃有余,才能在表演时轻松自如,而如果没有根据自己的弹奏水平来选曲,选择了难度较大的作品,就会形成技术负担,引起内心的紧张感。选曲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对于选择的作品,必须经过自己反复的练习,并能够突破作品中的难点,从而使自己在弹奏时能够轻松自如。

第二,一般来说,对于自己喜欢的作品,都能够激发弹奏的热情,从而提供无限的动力,较大程度消除心理上的紧张,因此,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品。

第三,为使演奏者在表演中得心应手,演奏者应选择能发挥自己专长的作品,从而较好地掌握作品的风格与技巧。

(二)苦练过硬的弹奏技术

较好的心理素质与坚强的意志是演奏者的软件基础,而较高的演奏技术就是演奏者的硬件基础。如果缺乏较高的音乐修养以及扎实的弹奏功底,就算具有再好的心理素质,也无法演奏出完美的钢琴曲,因此,对于演奏者来说,硬件基础为主,软件基础为辅,二者相辅相成。演奏者首先要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反复练习演奏曲子,并寻找练习的技巧,将自己的技术练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从而为自己的演出提供有力的保障。我国著名的钢琴家李云迪,在演奏肖邦的作品时无需看谱,整个过程盲弹也能够将作品完美奉献给观众。而在成功的背后,其付出了难以想象的努力和汗水。可见只有具备扎实的演奏功底,才能在舞台上保持自信。另外,在整个演奏过程中,演奏者看谱、双手触键、耳朵聆听的每个细节都要特别注意,在掌握作品整体风格的基础上,既要突出旋律,也要兼顾伴奏部分,不仅要注意横向线条与纵向和声烘托,同时也要抓住低音进行,以及色彩性的变化音等等,这些都需要演奏者在流动的瞬间完成,而在这过程中,各种细腻以及复杂多变的瞬间都需要演奏者灵活地掌握,协调各种知觉,随时调整每个部位的动作。这个过程中心理调控非常重要,演奏者根据音乐的需要,快速地转移和分配自己的注意点于各个不同的侧面,控制好触觉和运动觉。只有打下扎实的演奏功底,才能在演奏中做到胸有成竹,从而有效调控自己在表演时的心理。

(三)积累丰富的舞台经验

对于首次上台的表演者来说,就算具有较高的心理素质,也会多少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产生一些不良的状况。所以,对于钢琴演奏者来说,应积极参与各种场合的公开演出,提高自己的登台率,积累丰富的舞台经验,从而适应现场环境与观众变化,使自己的注意力分配能力与弹奏意志得到有效锻炼。在舞台演奏中,应注意积累表演中突发情况的应对方法,从而提升自己的应变能力。例如,在弹奏出现失误时,或者是舞台上、观众席上出现情况时,要保持头脑清醒,并及时做出正确的处理,从而挽救现场,避免造成不可收拾的残局。遇到这些突发情况时,演奏者首先要冷静、放松,保持稳定的情绪。著名的钢琴家阿劳曾说:“传递总是困难的,它不应该是一个有意识的目的,而是感情的自然激发。目标不应该是传递,而应该是感情的自然流露。”对作品的内涵能够深入理解,并将自己对作品的认识产生的情感融入自己弹奏的作品中,这将是演奏者演奏的最终目的。因此,演奏者要在舞台中不断积累丰富的经验,能够在表演时适应舞台中的环境与观众的变化,才能更好地对自己的心理进行控制。

(四)培养十足的自信心

自信是对自己的认同与肯定,换句话说就是认为自己可以把这件事完成,并能够保证高质量。自信心是演奏者非常重要的一个心理素质,其能够增强人的勇气,为演奏者带来无限的能量。培养十足的自信心,首先要求演奏者严格要求自己,在台下不断地刻苦训练,不允许存在一丝的侥幸心理。著名的钢琴家斯蒂芬·毕晓普-科瓦切维奇就曾说过“上台前心跳厉害,但只要准备充分,不论当时的心情怎样都会顺利完成。”因此,培养自信心对于演奏者来说尤其重要,它是每一个演奏者必备的心理素质。在平常的学习与训练中,教师的鼓励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而自己对自己进行激励,并相信自已,也能够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另外,对自己的演奏能力也要充分了解,避免自己的自信超出自身演奏能力范围。演奏者在表演时,应具备良好的心态,即:有充足的自信并保持冷静,以及适度的兴奋感,调整大脑使其保持在最佳的状态下,将心理有效调节和控制,消除心理上的负担并克服紧张感,将自己的身心完全投入到演奏中。一名优秀的钢琴家,在演奏中应作到心静如水,没有一丝杂念,将所有的精神集中在音乐作品的表演中,才能将自己的演奏水平发挥得淋漓尽致。因此,钢琴演奏者在演奏中应抛弃“自我”,带着高度的热情,全心全意地投入表演中,从而达到放飞自我的境界。

(五)身心投入

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全身心投入钢琴表演中,能够为演奏者带来成功。大部分钢琴演奏家,其能够在舞台中为观众带来完美的音乐,离不开全神贯注的演奏,他们不会被外界环境因素所干扰。著名的歌唱家多明戈曾经说过:“在我头脑中一瞬间出现了真空的感觉,这时只想到所唱的歌词和表演中所要求的东西。”由此可见,在演奏中,演奏者应将全部的精神都集中于表演,同时在有限的时间内全心全意地将所练习的成果完全释放出来。但在现实中许多演奏者都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例如,在平常的训练时,由于没有观众,也没有现场的气氛,演奏者能够毫无压力地弹奏,因为内心平静,所以能够全神贯注地投入到音乐中。而到了演出现场,客观环境的变化,让他们产生紧张感,继而出现怯场,尤其是在演出中曾出现过失误的演奏者,常常会形成更多的杂念,会考虑这次弹奏要注意的问题,导致自己无法集中注意力将自己完全地融入表演中,从而影响自己演奏水平的发挥。所以,当演奏者登上舞台以后,就不能存在一丝的杂念,不再顾虑可能会出现的失误,也不需要思考如何克服技术上的难关。对于乐谱上的一切问题都应在台下解决,而在舞台上,只需要全神贯注地投入钢琴演奏中,静心聆听自己所弹奏出来的每一个音符,检验自己的弹奏效果,以便做出最佳的调整,以此来保证自己的演奏水平。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钢琴演奏中,演奏者的心理素质对演奏效果有着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在各种公开的演出场合,多少都会让演奏者产生不良的心理,使之无法完全发挥自己的演奏水平。因此,这就要求演奏者具备较高的心理调控能力。首先要具备扎实的演奏技术,从而能够为自己带来较大的自信心,其次,不断在演出中积累丰富的经验,使自己能够从容地适应现场环境,以及在突发情况发生时能及时冷静处理;另外,在演奏过程中,应将自己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在弹奏的作品中,并将自己对作品内涵的理解形成一种情感融入弹奏中,以此来提升演奏情绪,增强音乐感染力,从而达到理想的演奏效果。

猜你喜欢
钢琴家钢琴演奏演奏者
钢琴演奏中的表现力分析
演奏心理对长号演奏的影响与建议
唢呐演奏中的呼吸技巧及其训练方式探讨
钢琴演奏技巧对于音乐表现的重要作用及训练方法研究
老钢琴家的记忆消退之际(改编)
钢琴演奏者的心理因素与心理调控
最具有诗人气质的大钢琴家
我是小小钢琴家
关于双排键电子琴即兴演奏学习方法之分析
论演奏心理对长号演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