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李贺诗歌中的生命意识

2019-01-29 08:18黄华
牡丹 2019年2期
关键词:李贺风流矛盾

黄华

李贺短促的一生处于种种矛盾之中,其中有浪漫理想与困顿现实的矛盾,热爱生命与死亡焦虑的矛盾,风流自诩与青春早衰的矛盾……极度的矛盾与焦虑心理使他的诗歌中有一种强烈的生命意识。

唐代诗歌群星灿烂,李贺是其中一颗过早陨落的天才之星。他承受着理想与疾病的双重负荷,他的诗里找不到一般文人共有的闲愁情致,而是充满了生命的焦灼。李贺虽然不满困厄的现实,努力抗争,却又最终绝望,其中充满矛盾、挣扎,这些矛盾冲突激活了诗人的创作生命力,使他创造出一篇篇震撼人心的诗歌。

一、浪漫理想与困顿现实

李贺,字长吉,唐德宗贞元六年生于福昌县(今河南宜阳县)的一个山村——昌谷,仅仅活了短暂的26年。李贺自诩自己是郑王之后,但他的父亲李晋肃据说只是曾在“边上从事”,并未在军旅生活中立下战功,最终回到偏僻乡村。这样孤寒的家庭自然难以培育出精于世故、长袖善舞的传人。

从《新唐书》卷203《李贺传》及李商隐所作《李长吉小传》中可以得知,李贺是个体弱纤瘦、耽于幻想、多愁善感、无要紧事便骑一匹又老又瘦的毛驴,整天沉思苦吟的白发少年。

尽管出身寒微,李贺却一直心怀凌云壮志。他搜寻家史,来印证自己是郑王后代,且立下要成为“大门族”、让家族重新恢复往日光辉的志向。他的内心极其自负,因为他坚信的门第,更因为他的少年早慧与惊人才华。他“七岁能辞章”,“手笔敏捷”(宋祁《李贺诗传》)。十八岁时,他以一首《雁门太守行》让大诗人韩愈刮目相看。而和所有封建时代的文人相同的是,李贺根本不满足于因诗扬名天下,他一心渴望驰骋沙场,立下赫赫战功,位列高位,声名显赫,名扬天下,光耀门楣。“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南园十三首》其五)“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不从桓公猎,何能伏虎威?一朝沟陇出,看取拂云飞。”(《马诗二十三首》)这些诗句都充分表露了这种思想。

李贺家庭贫苦无依,只有参加科举考试,高举及第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不幸的是,在极其重视家讳的唐代,李贺因父亲李晋肃名字里有一个“晋”字,与进士的“进”是同音词,不能参加科举考试,他通过读书进入仕途的路被无情地堵塞了。无望进入仕途,诗人痛感实现自我价值的虚妄。他在《赠陈商》里写道:“长安有男儿,二十心已朽。”

极度渴望自我实现的李贺没有了实现自我价值的路径,痛苦失望至极,他的诗歌中挥之不去的是幻灭与感伤情绪。在《浩歌》中,诗人写道:“世上英雄本无主。”诗人对生存的体验是伤感的,也是悲愤的。诗人的幻灭与感伤更多地带有自我价值失落的成分,对无情的现实他愤怒、挣扎而又无法改变,最终落入深深的绝望中。他在《绿章封事》诗中说:“虚空风气不清冷,短衣小冠作尘土。金家香巷千轮鸣,扬雄秋室无俗声。”社会风气混乱,平民晋升无望,达官贵人纸醉金迷,过着奢侈糜烂的生活,读书人那儿却冷冷清清,无人理睬。“长卿怀茂陵,绿草垂石井。弹琴看文君,春风吹鬓影。梁王与武帝,弃之如断梗。惟留一简书,金泥泰山顶。”(《咏怀二首》其一)司马相如被君王所抛弃,只有闲居在茂陵,生前君主弃置不理,死后他的文章却为汉武帝所用。诗人以司马相如自喻,生前被用无望,唯有寄希望于死后。

二、热爱生命与死亡焦虑

年轻的李贺热爱生命。在仕途建功立业无望,诗人把全部的心血和满腔的热情投入到诗歌创作中,渴望在诗歌中实现作为生命主体的自我价值。他早上骑驴外出,每有灵感,马上记下,投入书童背的锦囊里,晚上回来再整理、加工、提炼,“呕心”作诗。他希望在诗歌上留下自己生命的痕迹,留下个体价值的见证。因为长期焦思苦吟,呕心沥血,而又抑郁感伤、多愁多思,诗人身体孱弱不堪,多病缠身。他写自己的病——“病骨犹能在,人间底事无?”(《示弟》)“咽咽学楚吟,病骨伤幽素。”(《伤心行》)“病客眼清晓,疏桐坠绿新。”(《潞州张大宅病酒遇江使寄上十四兄》)

生死主题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天性敏感、孱弱多病的诗人总觉得自己距离死亡很近。强烈的求生欲望加强了他对死亡的恐惧和对生命的追问与沉思。诗人的诗作中尤其青睐与生死有关的题材,他写死亡的场景,写死亡之后的鬼蜮世界,写鬼蜮的幽灵,写天界逍遥的神仙。诗人通过生死场景来探索生命,追问生命,消解自己对死亡的焦虑与恐惧。

诗人这样描绘着死亡的场景:“南山何其悲,鬼雨泣空草。长安夜半秋,风前人人老。低迷黄昏径,袅袅青栎道。月午树立影,一山惟白晓。漆炬迎新人,幽圹萤扰扰。”(《感讽五首》其三)诗人笔下的死亡场景,一点不阴森可怕,反而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老鬼们提着灯笼来迎接新鬼,萤火虫也聚在一起庆贺,一切显得那么平静而富有詩意。对于死亡之后的鬼域世界,诗人也进行了生动的描写:“秋野明,秋风白,塘水虫啧啧。云根苔鲜山上石,冷红泣露娇啼色。荒畦九月稻又牙,蛰萤低飞陇径斜。石脉水流泉滴沙,鬼灯如漆点松花。”(《南山田中行》)这里有清幽美景,有阴森鬼魅,又有生机和光彩,让人觉得鬼蜮并不可怕,反有一种奇特的幻丽色彩。

李贺的存诗一共有241首,“老”和“死”这两个字出现的频率非常高,这种耐人寻味的用字习惯和独特的审美趣味,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曲折显现,反映出他的思想之中对“死亡”与衰老的忧思和恐惧,其根源还是对生命的极度热爱。太爱之,则太害怕失去之。求死并不是他的目的,求生才是他真正的目的。“鬼”诗抒写的正是诗人内心关于生与死的苦闷。对死亡世界的探求与描绘,从反面映证诗人的灵魂深处蕴含的强烈求生意识。诗人在鬼域世界寻到人世未有的欢悦与幸福,这是他在高度压抑与恐惧之中寻求的另一种解脱,但又不能解脱。

三、风流自诩与青春早衰

李贺一生天不假年,爱情、婚姻殊不尽意,又孱弱多病,但诗人的内心世界极其丰富,感情浓烈,对情爱、美人充满了向往与艳羡。他内心欲念极其强烈,渴望荣华、富贵、显达、风流,渴望拥有两情相悦、两性欢娱,所以他在很多诗里写男女艳情、风流韵事,六朝时的种种男女情事在他的仿宫体诗中常有出现,来满足他对缠绵缱绻、风流快活、卿卿我我的渴望。

李贺诗歌中塑造了大批我见犹怜的女性形象,有“舞裙香不暖,酒色上来迟”(《花游曲》)娇憨的宫妓,有“弄蝶和轻妍,风光怯腰身”(《兰香神女庙》)翩跹的神女,有“寒鬓斜钗玉燕光,高楼唱月敲悬珰”(《洛姝真珠》)曼妙的歌女,有“美人懒态燕脂愁,春梭抛掷鸣高楼”(《染丝上春机》)中柔婉的织女,有“密发虚鬟飞,腻颊凝花匀”(《兰香神女庙》)飘逸的神女……千娇百媚,姿态各异。

具有嘲弄性和悲剧性的是,风流多情的诗人却长了一副奇丑的外形。“细瘦”“通眉”“巨鼻”“长指爪”,这样一副嬴弱而近乎丑怪的外在形象,长在颇以风流逸荡自命的李贺身上,成为他的一块心病。

一个人越缺乏的东西,往往是他的作品里越渲染强调的东西。因为不容易得到年轻美貌的女子的青睐,诗人的不少诗歌写闺妇怀人不见的愁绪,借笔下的闺妇怀人来抒写自己思人、怀人的那种青涩的忧伤,在她们的爱情身上寄托着自己的情爱渴念与追求。诗人妻子华年早逝,婚姻不如意,他却在《后园凿井歌》里说“一日作千年,不须流下去”,书写着白头偕老、琴瑟和谐的美满婚姻。诗人体弱多病,华发早生且脱落稀疏,他却在很多诗篇中写女子的如云鬓发、香波美发和对镜梳发的种种娇美,获得心理的代偿性满足。然后,一旦诗人回到现实中,梦想和现实的落差往往带给他更大的打击和创伤。

李贺短促的一生处于种种矛盾之中:浪漫理想与困顿现实的矛盾,热爱生命与死亡焦虑的矛盾,风流自诩与青春早衰的矛盾……这些矛盾冲突让诗人迸发出旺盛的创作生命力,使他创造出千古不朽的具有强烈生命意识的艺术精品。

猜你喜欢
李贺风流矛盾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数你最风流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李贺呕心沥血谱华章
鬼才李贺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留白——不着点墨,尽显风流
兼职者的风流史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