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议论文写作的三种意识

2019-01-30 06:13谢亮超
中学语文 2019年29期
关键词:扎根议论文逻辑

谢亮超

高考议论文写作训练,应强化三种意识,一是结构意识,二是逻辑意识,三是文采意识。前两者是议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第三者是适应新形势下作文评价的要求。

一、强化结构意识,纲目并举

一篇文章如果要给读者一目了然的感觉,清晰的结构安排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很多学生在行文中由于缺少结构意识,不能从宏观上把握文章写作思路,想到什么就写什么,造成谋篇布局混乱,出现交叉表达、重复表达,甚至颠三倒四、语无伦次的现象。要避免这种现象,就必须强化学生的结构意识,写作时做到纲目并举。议论文写作的“纲”就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蕴含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所谓的“目”就是局部论证时要讲究段与段之间的内在关联,甚至段落中句与句间的起承转合。针对不同的作文类型,给与学生的不同结构模式指引,这是老师必须做的,比如传统材料类作文、任务驱动类作文、宏大主题类作文等,老师和学生都可以很好去探究。作为老师,永远要相信一些优秀学生的写作能力,在作文教学中走“从学生作文中来,再回归到学生作文中去”的路线,在所教学生优秀作文的基础上,结合当下高考优秀作文的标准,揣摩出一些符合自己学生写作能力和特点的结构模式。一定要告诉学生,议论文的论证一定要尽量避免平行推进,不建议采用并列式结构,论证一定要有动态推进,在局部论证上可以进行一些灵活处理,比如概念界定分析、反向质疑分析,思辨分析等。

二、强化逻辑意识,理性说理

议论文中的“真”应是“理性精神”和“智性思维”。议论需要深邃的思想见解和对事物内涵的深刻把握及剖析能力,议论文写作是思考的一种结果,而这个结果的产生需要一个过程和前提,把握这个过程和前提就需要学生掌握一定逻辑思维方法及相关知识,方能使论证更有条理也更严谨。

逻辑知识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思维意识的呈现过程,是一种确定的、而不是模棱两可的;前后一贯的,而不是自相矛盾的;有条理的有根据的思维过程。从学生议论文写作层面来看,逻辑意识呈现主要表现两个方面,一是外在语言形式表现出来的逻辑意识,二是内在的思维过程。对于外在语言形式表现出来的逻辑意识,大的方面,比如段落间可以运用一些过渡性的语言来呈现文章的思维过程;小的方面,比如一段内的论证可以采用演绎论证、归纳论证、类比论证、因果论证;其中演绎论证、归纳论证是最基本的两种论证方法,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应重点给学生介绍演绎论证、归纳论证如何在议论文写作中运用。对于内在的逻辑思维过程,这是更高的写作要求,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哪个轻写哪个重写,要求学生要仔细斟酌;还需将逻辑思维贯穿到底,才能让文章读起来没有阻塞感。笔者以“扎根城市发展,吐放青春芳华”为观点写一篇文章,有学生写了下面一段话:

“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也是一个发展的新时代。我们00 后作为新时代的原住民,理应具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宏大的梦想。00 后终将成为时代发展的标杆,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而这恰恰要求我们走出乡村的原点,进入大城市完成自我价值的实现。”

这段话存在论证逻辑杂乱,分析过于绝对,尤其没有把扎根大城市的理由议论充分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可以指导学生采用演绎论证的方法进行阐释。经过分析可以得知这段话的大前提是“00 后要发展需要有更广阔的发展天地”;小前提是“大城市就是这样的天地”;所要得出的结论是“扎根城市相比扎根乡村能更好地适应大发展的新时代的嬗变。”用演绎法自我校准后形成了更有条理也更严谨的论证:

“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也是一个赋予个人更大发展的新时代。00 后作为这个时代的群体,要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成为时代发展的标杆,理应拥有有更广阔的天地。而大城市具备国际视野,与世界互联,更加多元化、全球化,更有吸纳的张力,它能为年青一代提供无限的发展潜力和可能性,这一切是乡村所无法比拟的。所以,扎根于城市奋斗能更好地适应这个大发展的新时代的嬗变。”

三、强化文采意识,增强质感

议论文语言力求严谨、准确,但严谨准确并不是要排除有文采得表达。高考考试说明对写作也有表达丰富和有文采的要求。福建省的议论文评分标准前几年比较重视表达深刻,但从2017年开始,对表达是否生动丰富开始重视起来了。

我们的国家,千百年历史的缩影是长城所代表的千千万文化遗产中的精神财富。我们有绵延万里的长城,那是民族抵御外侮的决心;我们有杜甫的草堂,其后深埋的是“大济天下寒士“的家国情怀;我们有沈园墙上题下的《钗头凤》,那是陆游这样的文人雅士在朝堂之外的缱绻情思……安兰德曾言:“文化其表”,历史的长河,那些遗留下的断壁残垣无不延伸着中国人的情怀:用刚硬的脊梁撑起四海之重,用刻骨的柔情去勾画人情之美。(福建省2017年高考优卷《从亘古走来,向未来走去》)这段文字不仅具有文化底蕴,更是文采斐然,写作者深情款款,娓娓道来,不仅具有理趣,更具有文趣。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过于枯燥平淡的语言表达,固然会让人索然无趣,甚至心生厌烦。文章要出众首先要出采,在议论文中交给学生一些为文章“增光添彩”的方法是必要的。比如在举例时,适当使用情境再现的表述,运用些记叙、描写、抒情等手段,可以助力说理:这是一朵开放的意气之花,它沾附了风波亭的点点残血,彰显了岳武穆的满腔热血;它聆听了零丁洋里的声声叹息,刻画了文天祥的一颗丹心;它目睹了北海老者十年的苦苦等待,抓住了苏武的一柄汉节;它重唱起西域路上的声声驼铃,铭记了张骞的数年牢狱。它是中华儿女内心的意志,它是炎黄子孙心里的气概。意气风发,勇往直前,到中流击水,看苍鹰搏天。意气之花永远在我们心里绽放! 加上写情景再现和诗意的语言,让人感觉耳目一新。还可以采用可以采用仿句法,积累一些优美的句子,然后根据作文话题的变化进行局部的改变,为我所用;比如也可以积累一些有诗意的词语,在表达时作为修饰语精确使用;这些都是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大家不妨试一试。

猜你喜欢
扎根议论文逻辑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议论文阅读专练
逻辑
10 Facts You Should Know About Nanjing
创新的逻辑
韩珠卿 扎根乡村,助农增收
Get两种论证法,一举拿下议论文
议论文的标题与首尾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
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