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处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若干关系的思考

2019-01-31 01:03李志龙
中国校外教育 2019年3期
关键词:正确处理基础教学内容

◆李志龙

(山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总书记的讲话为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指明了方向,也标志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启动和开展。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和要求,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围绕最新修订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版)”(以下简称“基础”)课教学中亟待改进和提高的核心问题,有效提升“基础”课教学质量,除了苦练教学基本功、甘守三尺讲台之外,还要正确处理好以下十对关系:即教学与科研,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教与学,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理论体系与专题要点,书面考核与行为检验,课堂管理与教学实效,主辅阵地的关系等。正确处理“基础”课教学中的十对关系,对于推动“基础”课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提升“基础”课教学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一、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教师从事的是教书育人的工作,教学是教师的首要任务,教师最基本的职业幸福感也是来自对课堂教学的成功把握。《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5章第52条规定:“大学教师应当以教学和培养人才为中心做好本职工作。”教学相对于科研,既难于评价,又无法快速提升学校地位,因此,教学经常被放在科研之后。然而,“教学是一项看似容易但极度困难的专业实践。”因此,必须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教学与科研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科研支撑教学、直面教学,同时教学服务科研、推动科研,教学与科研实现良性互动、相互统一。做好了教学工作,可以从中发现科研课题;做好了科研工作,可以提升教学质量。然而,目前在实践中存在着割裂教学与科研的现象,一方面,只注重教学,疏于开展科研,缺乏独到见解和创新思考;另一方面,脱离教学实际,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缺乏理论回应和深入思考。

在“基础”课教学中,教学是教师的立身之本,而科研是教师的强身之本。一方面,要以科研带动教学,推行教学研究项目化,不断提升“基础”课教学的理论层次,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来吸引学生,以马克思主义的彻底性来说服学生。另一方面,要以教学促进科研,研究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研究教学的客观规律。通过凝练教学特色,围绕课程建设开展学术研究,不断增强教师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发表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创新性、应用性特色的科研成果。

二、正确处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认识来源于实践,且需要实践来检验,在实践中提高。毛主席指出:“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知行合一,注重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加强磨练、增长本领。”教师对教学内容的体悟,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内化,也需要实践来巩固、强化。

正确处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这就要求“基础”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理论教学的魅力和作用,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如情境教学,互动教学等,深入开展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尝试,有效推进“基础”课教学从理论到实践不断拓展。

三、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

可能是由于受到列宁“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观点的影响,“基础”课教学长期普遍采用以理论灌输为代表的教学方法。再加上大班教学、教学时数有限、评价方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单向的理论灌输式的注入方法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当今的社会发展需要和时代要求。机械地把灌输理论的方法论原则当作具体的教学方法来看待和使用,造成了学生内在主体性和独立性的缺失,使教学脱离现实,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实际上,灌输理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意义在今天并没有过时,只不过我们要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和对象,改变单纯知识灌输的教学方式。

目前,在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已经基本成为共识,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结合起来。对于“基础”课教师而言应朝着成为百科全书式专家型教师的方向努力,教学设计新颖创新,在教学中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师生之间进行充分坦诚的交流互动,采取问题式教学等多样的教学方式,注重调动和发挥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使“基础”课教学更加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现实,以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正确处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关系

任何课程体系中的所有知识都是包含价值的,任何知识的传授都应以价值引领为根本。“基础”课的教育目标是把青年大学生培育成具有正确理想信念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基础”课是高校牢牢把握意识形态主动权的重要依托,也是社会主义大学的特色。如果撇开价值引领作用去片面追求所谓的泛知识化倾向,那么“基础”课则会导致“为了追求形式的多样、话语的魅力而丢失了内容,失去了思想。”

要达成“基础”课的教学目标,需要正确处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关系,使二者有机统一,相得益彰。然而,“这种接受与科学认识成果的接受相比,有更大的难度。”这对“基础”课教师的专业功底和理论水平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价值引领必须通过科学的知识作为价值引领的有效载体,否则,“基础”课所要传递的价值观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基础”课教师作为大学生理想信念与道德法律规范的传播者与示范者,必须具备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坚定的信仰,高度的政治敏锐性,为人师表的道德风范,掌握和善于应用教学方法,避免空洞的理论说教,提高教学的感染力,研究如何把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完美结合的艺术。

五、正确处理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的关系

教材体系是教学体系的基础,教学体系是教材体系的拓展。在教学中要坚持二者的辩证统一。无视二者的区别,或把二者绝对对立起来、割裂开来,都是错误的。教学体系不是对教材体系的简单重复,因此,“基础”课教学必须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以教材为基础,不能另起炉灶;同时又要联系实际,提炼教材内容。

“基础”课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具有理论性、系统性和规范性的特点,而教学体系则具有实践性、针对性和灵活性的特点。教学内容的专题化是解决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关键,通过探索完善专题化的教学方式,寻找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之间的有机结合。教学应以问题为导向,以专题教学为抓手,围绕“基础”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打破现有教材体系,将教材体系整合、重构、转化为特色鲜明、风格各异的教学体系,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提高教学实效性,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与法律素养。

在“基础”课教学中,应当融入教师自己的独到理解和解读,“讲的是教材,又不是教材”。一方面,教学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和体系来安排,讲清楚教材的主要内容,把握好教材的重难点问题。另一方面,教学体系不能也不应是教材体系的机械照搬,教师要形成自己的教学体系,真正将教材体系转化成教学体系。“基础”课教师应当具备挖掘教材的能力,具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鲜活的生活素材,密切关注时事,切实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才能触动学生的内心,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六、正确处理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的关系

近年来,“基础”课教学无论是内容还是,都有许多新的探索。对于内容而言,除了根据教材内容之外,还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拓展教学的内容;对于形式而言,除了传统的教学形式外,又出现了慕课、翻转课堂、对分课堂、微课、混合式教学等多种形式。这些有益的探索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吸引力。

“基础”课教学内容理论性、抽象性强。这是一个慢工出细活的行当,正所谓“润物细无声”,这就需要借助于现代技术手段激活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们不能因过度重视教学形式而忽视对教学内容和传统教学手段的坚守。内容为王,内容是核心,讲清楚道理,讲清楚概念,讲清楚理论,重点仍然是把握好教学内容的核心。教学形式是服务和辅助于教学内容的,教学形式应体现新颖、多样、个性化的特点,善于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教学鲜活起来,提高教学内容的可接受性。适应互联网+时代特点,用手机APP、微信、微课等形式做好辅助教学,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积极参与。

七、正确处理理论体系与教学时数的关系

“基础”课教材内容包含思想、道德、法律三大部分共六章内容,所涉学科众多。虽然在性质上属于高校的公共基础课程,但实际上,“基础”课的学科专业性和教学难度并不亚于任何其他课程。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将丰富的教学内容和理论体系阐释透彻,理论体系与教学时数之间的矛盾便凸现出来。

我们要准确定位“基础”课教材与教学的特点,避免片面追求理论的系统性,从概念到概念、从理论到理论,使学生能在有限的教学课时内把握最基本的理论观点和方法。因此,在教学中,如果能够针对某一个理论要点采取专题化的方式,有选择地讲授重难点问题,进而实现理论体系由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便成为一个操作性比较强的选择。通过仔细斟酌精心选择授课内容进行专题化教学,一方面,能够反映课程的理论体系的魅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解决教学时数紧张的矛盾。

八、正确处理课程考核与行为养成的关系

课程考核是对课程教学目标是否完成的判断基础。目前,由于课程考核方式的单一,考核体系的不完善,实际上很难客观、公正、全面地考核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以及学生行为养成和教师的教学效果。因而导致在课程考核中存在一个悖论,即一个在“基础”课期末书面考核中取得较好成绩的学生,不一定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较好的行为习惯和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素质。也就是说,仅凭“基础”课期末考核成绩并无法准确的评价某一位学生真实的行为表现和具体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素质,也无法精准地反映任课教师的教育教学效果。但是,如果不采用期末书面考核的方式,又容易使学生的成绩和操行评定流于随意和形式。课程考核与行为养成的关系是“基础”课教学中必须直面和深入探讨的问题。

课程考核与行为养成是相互促进,相互统一的。课程考核对于准确把握教师教育教学和学生行为养成的效果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但是过去的期末书面考核中强调的往往是客观的、比较容易界定的知识性内容,而忽视学生内隐的、不易评价的主观部分。在“基础”课教学中,一方面,要把学生的行为养成和日常表现纳入整个考核体系全面综合评定;另一方面,要科学设计期末书面考核内容从而可以更科学、更合理、更客观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

九、正确处理课堂管理与亲和力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教育部陈宝生部长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亲和力不够、针对性不强。“基础”课教学要使学生真正接受并内化为信念、外化为行为,前提是“基础”课教师必须具有亲和力,否则,课堂就会成为自说自话的“独角戏。”与此相对的是,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受学生评教的影响,很多“基础”课教师不愿、不敢或者不会进行课堂管理,尤其对青年教师而言更是如此。教师课堂管理的意识和技能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教学实效,教师竭尽全力,学生无动于衷,教学效果无从谈起。

其实,课堂管理与亲和力之间并不矛盾。课堂教学本来就离不开适当的课堂管理,亲和力也不等于放任不管。改进“基础”课教学,必须正确处理课堂管理与亲和力之间的关系。教师是凭借自身“权威”实施职业活动的,但是,这种“权威”不是基于权力,而是基于认同所形成的尊重。亲和力也源于学生对教师的认同和尊重。这种尊重,既来自教师自身的学识和人格魅力,也来自教师课堂管理技能中确立的职业自信。这不仅需要教师很好的课堂驾驭能力和广博的知识,还得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认知态度、知识结构等有清晰的认识和把握。

“基础”课教师,一方面,要充分把握大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改变传统话语表达的严肃的特点,将教材语言转变为生动活泼的教学语言,将深刻的理论通过幽默、得体、饱满的方式表达出来,以包容的心态和对等的话语为学生释疑解惑,增强亲和力,营造轻松自由的氛围,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另一方面,教师要善于进行课堂管理。灵活运用大班小组化,制定简明易操作的课堂纪律。加大平时成绩比例,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充分发挥学生骨干作用,做好自我管理。积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灵活运用眼神与表情,在教室内走动讲课等方法。总之,通过有效的课堂管理,逐步实现学生由他律向自律的转换,增强亲和力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十、正确处理主辅阵地的关系

对于“基础”课来讲,课堂永远是主渠道和主阵地。校园文化是“第二课堂”。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员工在长期的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学习交流中逐步形成并获得广泛认可、带有学校特色价值取向的校园精神和校风、师风、学风等内容的总概括。高校的治学传统、人才培养、使命担当都会沉淀为文化层面的内涵,从而在学校育人过程中发挥着教育、激励、凝聚、创造、控制等功能。从一定意义上讲,一所学校的文化气质在学生身上刻下的烙印比专业知识学习的影响要深刻。网络新媒体是“第三课堂”。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关注公共事务、参与社会进程、表达见解。同时,新媒体也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新挑战。正确处理主辅阵地关系,加强和创新课堂教学供给侧改革是关键,校园文化和网络新媒体是重要的补充。

十一、结语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从立德树人层面指明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取向和主要内容。正确处理上述十对关系必将对提高“基础”课教学的亲和力和实效性产生重要的影响,从而使“基础”课让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

猜你喜欢
正确处理基础教学内容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不等式”基础巩固
正确处理余数
“整式”基础巩固
正确处理余数
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节选)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五抓五促”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