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灜の美学

2019-02-01 02:08
看世界 2019年3期
关键词:宁静致远生死观美学

谁是东方美学的代表?有人说是中国,有人说是日本。

其实两种说法都对,不过一个是以前,一个是现在。

不管在欧美国家,还是当代中国,在大街小巷,抑或是虚拟世界,你总能看到深受日本风格影响的种种事物。建筑、服饰、家居、绘画、音律、手工、食物……在对外文化输出上,“Cool Japan”吹来的大和旋风,与美国的狂野飓风并驾齐驱。

谈到日本传统美学,离不开三个关键词:“幽玄”“物哀”“寂”。这一美学思想,明显受到中国佛学东渐的影响。

大西克礼曾于《幽玄·物哀·寂》一书中分析道:“幽玄”意为遮掩不显露,仿若物体披着一层面纱;“物哀”可以理解为超脱主观自我,感悟人生无常;至于“寂”,则暗含一种远离尘世、追求自然清寂的美学思想。

依托傳统美学所诞生的俳句、歌舞伎、浮世绘、花道等艺术表现形式,往往带给人“宁静致远”的感官体验与美学享受。而随着日本社会沐浴欧美先进文明,传统文化又不断接受改造,从而衍变出一系列新生的美学思想。

世间万物皆可萌、审美偏低龄向的“卡哇伊风”,与黑白灰三色打天下、强调实用做减法的“简约风”,是现代日本设计风格的两大门类。

想要了解一个民族,看看他们崇尚什么便知。

“生如夏花般绚烂,死若秋叶般静美”的生死观,伴随大和民族终身,所以他们喜欢赏瞬绽即逝的樱花与花火。日本人重视“名誉、忠义、克己”,所以推崇为了君主、为了保持荣誉而切腹的武士。

日本社会等级森严,人们不得不遵从但又内心感到厌烦,所以喜爱“下克上”与“以小博大”的故事。

东瀛列岛资源贫瘠,人口众多,纵然已是发达国家,但“物尽其用”是刻在每个日本人骨子里的基因。饭碗中的米饭要一粒不剩,不用的电器、衣服、书本交给政府再回收。所以,“断舍离”这样的整理术才会大行其道。

与日本美学紧密相连且根深蒂固的,正是这个民族认识世界的行为方式与内心感受。

猜你喜欢
宁静致远生死观美学
印花派对
Dancing for theDead
Differences of mortality edu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弑他”与“自戕”
宁静致远(外一首)
放下浮躁,宁静致远
纯白美学
中国工匠精神研究
宁静致远:语文课堂应有的“静界”
春食色彩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