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沙门氏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爆发的检验分析

2019-02-07 05:30倪婕刘峰杨华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9年28期

倪婕 刘峰 杨华

【摘要】目的 为查明村民家中聚餐发生食源性疾病爆发的病原。方法 根据《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1]的国家标准方法进行食品及腹泻标本的沙门氏菌、致泄大肠埃希氏菌、副溶血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项目的检验。结果 从剩余饭菜(两份猪耳朵)中检测出希林登沙门氏菌。结论 该起食源性疾病爆发由希林登沙门氏菌引起。

【关键词】食源性疾病爆发;希林登沙门氏菌;生物检验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28..02

1 材料与方法

2018年2月17日晚,谢X红过70岁生日,邀请亲戚在自家聚餐。2月18日1时薛X兵出现腹泻、腹痛、发热、头痛等症状。到2月18日20时,聚餐的23人中有18人出现相同或類似症状。患者出现症状后到医疗机构就诊,或用药,经治疗后除谢X霞症状较重转县人民医院治疗外,其余人症状缓解。

1.1 样品

采集到肛拭子1份,呕吐物1份,剩余饭菜样品9份,共11份标本。未采集到其余发病人员呕吐物、粪便或肛拭子。

1.2 培养基试剂与仪器

所用培养基中,7.5%Nacl肉汤、缓冲蛋白胨水、伊红美蓝琼脂、B-P琼脂、SS琼脂来自杭州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乳糖胆盐发酵培养基来自广东环凯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半固体琼脂培养基、碱性蛋白胨水、TCBS培养基、营养肉汤、麦康凯琼脂培养基来自上海博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三糖铁琼脂来自青岛高科园海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为BD公司Phoenix100,培养箱为上海智诚分析仪器有限公司ZSD1300,均质为宁波江南仪器厂JN-400i。

1.3 方法

根据《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1]的国家标准方法进行食品及腹泻标本的沙门氏菌、致泄大肠埃希氏菌、副溶血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项目的检验。

2 结 果

在两份猪耳朵中检出沙门氏菌。共分离出两株菌种。其余标本中均未检测出致病菌。

2.1 分离培养

2.1.1 样品处理

剩余饭菜(包括2份猪耳朵)分别称取25 g至分别装有225mL 7.5%Nacl肉汤、225 mL BPW缓冲蛋白胨水、225 mL营养肉汤、225 mL 3%Nacl碱性蛋白胨水的均质袋中,用拍击式均质器均质2 min。制备成1:10的样品均液。

2.1.2 初步培养鉴定

将制备好的样品均液及腹泻标本按照《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1]分别进行沙门氏菌、致泄大肠埃希我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副溶血弧菌的鉴定。所有样品中除两份剩余猪耳朵外,均未检测出致病菌。两份猪耳朵从SS琼脂平板中初步分离出两株疑似沙门氏菌菌落,并接种营养琼脂平板纯培养保存菌种以备后续鉴定。

2.2 生化反应鉴定

挑取的两株疑似沙门氏菌落分别接种三糖铁琼脂,先在斜面划线,再于底层穿刺;接种针不灭菌,直接接种赖氨酸脱羧酶试验培养基和营养琼脂平板,于36℃±1℃培养24小时,同时分别接种蛋白胨水(供做靛基质试验)、尿素琼脂(PH:7.2)、氰化钾(KCN)培养基,于36℃±1℃培养24小时,结果如表1。

初步生化鉴定表面该菌种为典型沙门氏菌。挑取营养琼脂纯培养的菌落用生理盐水制备成浊度适当的菌悬液用全自动微生物生化鉴定系统进行鉴定。结果为沙门菌氏属,可信度99%。

2.3 血清学鉴定

用卫生部兰州生物制药所生产的沙门氏菌诊断血清进行血清学鉴定,A-F多价O血清(+)、生理盐水对照(-)、O2(-)、O4(-)、O9(+)、O3(-)、HMA(-)、HMC(-)、HMD(-)、HE(-)、HG(+)、Hf(-)、Hm(+)、Hs(-)、Ht(-)、Hx(-)、H7(-)。经查抗原表该菌株符合希林登沙门氏菌。

3 讨 论

2018年2月17日发生的一起在谢X红家生日聚餐食用猪耳朵引起的食源性疾病爆发事件。此次流行病学调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点:中毒患者均有共同的进餐史;潜伏期短,发病急,病程进展快;发病症状主要为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恢复较快,预后良好,无死亡病例,无续发病例。认为符合食源性疾病爆发的特点,并查出危险暴露食品。人员的发病与否和猪耳朵的食用与否吻合,确认危险暴露食品为猪耳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值为14.667,95%Cl(1.161,185.235)P=0.038<0.05)。实验室病原学检验,在剩余猪耳朵中检验出沙门氏菌,与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相吻合。

参考文献

[1] 《GB 4789.10-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GB 4789.7-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副溶血性弧菌检验);《GB 4789.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沙门氏菌检验);《GB 4789.6-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检验).

本文编辑:赵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