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协同管理模式在麻醉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9-02-07 05:30赵永梅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9年28期
关键词:麻醉科护理管理

赵永梅

【摘要】目的 分析医护协同管理模式在麻醉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接受麻醉手术的260名成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日期将患者编入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10人。实验组采用医护协同管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与医疗服務质量评分。结果 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医疗服务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护协同管理模式有助于提升麻醉科护理管理的管理效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医护协同管理模式;麻醉科;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28..01

麻醉科室是医院的重要科室。麻醉科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责任不明确、护理流程不规范等问题易导致医疗事故的出现。近年来护理质量管理工作已经得到临床研究领域的关注。以医护协同管理模式为核心的新型护理模式开始应用于临床护理本研究以麻醉科室护理为例,分析医护协同模式在麻醉科护理管理领域的应用效果。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260名成年麻醉手术患者为研究样本,根据患者就诊日期,将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30名患者编入实验组,其余130名患者编入对照组。实验组男71例,女59例,年龄19~71岁,平均(44.7±5.7)岁。对照组男72例,女58例,年龄20~72岁,平均(44.8±5.8)岁。经检验,两组患者在性别及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实验组采用以医护系统管理模式为核心的护理管理模式。医院组建由麻醉科主任担任组长的协同管理小组。管理小组成员有麻醉科医护人员共同组成。其中,主治麻醉医师负责患者的麻醉治疗,护士长分管护理管理工作,麻醉科室一线护理人员在医师及护士长的指导下开展专科培训,并在培训期间帮助护理人员了解不同患者的处理方法。在护理工作实施期间,护士长每日总结工作情况,向主任医师汇报,汇报内容涉及到了护理质量要求及麻醉科护士培训结果或等。在麻醉治疗实施期间,护理人员认真记录患者信息,保证病历的完整性,医师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医护人员在麻醉治疗实施期间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并会密切关注患者的身体状况。

对照组采用以常规护理为核心的护理管理模式。在护理工作实施期间,护理人员严格执行医院的治疗流程,从心理健康与自我康复期训练等方面入手,开展护理干预与护理指导。

1.3 观察指标

实验组、对照组的医疗服务质量评分与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学处理,计量资料表述方式为均数±标准差(x±s)描述统计,计数资料以数(n)或率(%)描述统计,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行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护理服务质量评分,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护理服务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医院麻醉科室的医患关系与护患关系均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一般情况下,医院麻醉科室的护理工作涉及到了麻醉复苏、疼痛治疗及康复锻炼看等多个方面。根据医院麻醉科室护理工作的实际情况,患者的病情往往具有多变性与复杂性,医患、护患之间沟通不畅等问题的出现,是引发医疗事故及医患冲突的主要原因。医护协同管理体系在麻醉科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是降低麻醉科室医患冲突、护患冲突发生率的主要措施。根据一些研究者的研究结果,医护协同管理在麻醉专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具有提升护理科室服务质量,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的作用[1]。本研究的研究结果与之相似。

医护协同管理模式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根据本研究的研究结果,实验组在护理人员护理服务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等方面的优势已经证明了医护协同管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

综上所述,医护协同管理模式有助于麻醉专科护理工作的优化,具有一定额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陆美园,朱 翀,贾秀妍.医护协同管理在麻醉专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11):68-69.

本文编辑:赵小龙

猜你喜欢
麻醉科护理管理
勘误
麻醉科特色教学查房模式探讨
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麻醉科住院医师术前访视
麻醉科住院医师在疼痛科轮转期间临床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学科配合围术期麻醉科教学查房的实践与经验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管理的方法及效果
浅谈二级医院麻醉科的建设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