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70年经济发展道路研究

2019-02-09 10:13王天义
山东社会科学 2019年9期
关键词:经济发展

王天义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 北京 100091)

道路决定命运。中国经济发展道路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艰辛探索中,找到的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以贯之、不懈奋斗,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不断推向前进。

一、新中国前二十九年的曲折发展

新中国成立时的环境和条件。中国有着辉煌和苦难的经济发展史。据肯尼迪估算,1800年左右,中国GDP占世界GDP总量33.3%,超过整个欧洲。肯尼迪:《大国的兴衰》,中国经济出版社1989年版,第186页。麦迪逊按照1990年的美元价值计算,1820年中国GDP占世界总量的27.8%,高居世界之首。而同年,英国、美国和日本的GDP分别占世界GDP总量的5.2%、1.8%和3.1%,中国是当时名符其实的世界第一经济大国。麦迪逊:《世界经济二百年回顾》,改革出版社1997年版,第11页。据麦迪逊的估计,在1840年鸦片战争前夕,中国、西欧GDP总量占世界GDP总量的比重分别为32.9%和23.6%。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使中国进入了百年屈辱,中国经济也随之进入了快速下降的通道。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中国的占比已经下降到4.5%,西欧和美国的占比迅速上升到23.6%和27.3%。(Angus Maddison,“World Population,GDP and Per Capita GDP,1——2003AD”,Auguslt 2007,http://www.net/maddison)

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曾用“一穷二白”来形容当时的经济基础。“穷”指的是没有多少工业,农业也很落后;“白”指的是一张白纸,人口的文化水平低,科学技术落后。具体到当时的农业、工业、商业、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状况,由于长期受战争的破坏,可以说是“满目疮痍、百业待兴,整个国民经济处于瘫痪状态。”面对恶劣的经济条件和严峻的国内外环境,1949年6月,毛泽东在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上庄严宣布:“中国人民将会看见,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自己手里,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的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迅速地荡涤反动政府留下来的污泥浊水,治好战争的创伤,建设起一个崭新的强盛的名副其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67页。

过渡时期总路线和第一个五年计划。毛泽东指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注]《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04页。简称“一化三改”。根据这条总路线的要求,我国制定了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拉开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序幕。

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必须的,重点在于优先发展重工业。这种选择,既考虑了苏联工业化经验,更主要的是反映了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国内外环境的要求。新中国成立之初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大国,工业非常落后。工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占比不到20%,而且是以轻工业为主。工业不仅自我积累的能力非常有限,而且不能够适应国家安全的需要。根据当时的情况和需要,我们党确定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毛泽东在谈到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时很有感慨地说过,“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注]《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29页。因此,我们必须从优先发展重工业开始。周恩来也解释说:“第一个五年计划所以要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即冶金工业、燃料工业、动力工业、机械制造业和化学工业,是因为只有依靠重工业,才能保证整个工业的发展,才能保证现代化农业和现代化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才能保证现代化国际力量的发展,并且归根结底,也只有依靠重工业,才能保证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注]《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33页。

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通过走合作化的道路实现的。个体农业和个体手工业都是劳动者的私有制,他们的财产主要是他们的劳动积累,不能剥夺,只能在自愿互利原则的基础上,有步骤地把他们组织起来,通过互助合作的道路,逐渐从个体的小私有制过渡到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毛泽东指出,必须把农民及时组织起来,引导他们走农业合作化的道路。只有这样,才能防止农村两极分化,使广大农民实现共同富裕。

农业合作化为每个农民提供了公平的发展起点和机会,是中国自古以来积贫积弱的农业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农业合作化探索了农村集体经济的经营管理方式和分配方式,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较快增长;农业合作化对工业建设和出口做出了重大贡献,为推进国家工业化提供了有利条件。农业合作化的方向是正确的。按照原来的设想,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要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从农业生产互助组发展到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农业生产初级社,再发展到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经过三个五年计划或者更长一点时间,开辟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新道路。美中不足的是,后期操之过急。邓小平在总结这段的历史教训时说,“如果稳步前进,巩固一段时间再发展,就可能搞得更好一些。”[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16页。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类似于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主要通过赎买和国家资本主义的多种形式实现的。赎买是指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以一定代价把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逐步实行国有化的政策。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提出可以用赎买的办法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但他们只是设想而没有实践。列宁也曾两次提出对资本家进行赎买,但都被内战和外国武装干涉打断了。中国共产党根据民族资本主义的双重作用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确定了对民族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采取利用、限制、改造,即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各种形式把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改变为社会主义国有财产。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相关理论,对世界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做出了重要贡献。邓小平的评价是:“我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是我国和世界社会主义历史上最光辉的胜利之一。”[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86页。我国在“一化三改”中虽然也存在着一些缺点和失误,但正是经过“一化三改”和“一五”时期的初步建设,使得新中国的历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邓小平对此加以充分的肯定。他指出:“我们最成功的是社会主义改造。那时在改造农业方面我们提倡建立互助组和小型合作社,规模比较小,分配也合理,所以粮食生产得到增长,农民生产积极性高。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我们采取赎买政策,一方面把他们改造成公有制,另一方面也没有损害国民经济的发展。我们长期允许手工业的个体经济存在,根据自愿的原则,其中大部分组成合作社,实行集体所有制。由于我们是根据中国自己的特点采取这些方式的,所以几乎没有发生曲折,生产没有下降还不断上升,没有失业,社会产品是丰实的。”[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13-314页。

曲折发展的20年。1957年是“一五”时期的最后一年,虽然经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对阶级斗争形势的错误估计,导致了反右斗争的扩大化。更为严重的是改变了中共八大关于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基本矛盾的正确判断,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经济建设上,而是错误地提出了两个阶级和两条道路的斗争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从而忽视和模糊了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根本任务与目的,扭转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正确方向。1958年是“大跃进”的一年。应该说,“大跃进”是出于人们急切改变我国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的良好愿望,但结果适得其反。“大跃进”是以大搞群众运动,以全民大炼钢铁为中心,高指标、瞎指挥,再加上“共产风”,严重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毛泽东虽然有所察觉并采取了相应措施试图加以纠正,但对错误的严重性估计不足,加之庐山会议主题的错误转向,反“左”变成了反右,不仅没有纠正所犯错误,反而错上加错。也由于苏联背信弃义,撕毁合同,撤走专家,催促还贷,使我国进入了严重的三年困难时期。

1961年起,经过艰苦的5年调整,工农业生产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恢复和发展。邓小平对这一时期作了客观的评价,他说:“从一九六一年到一九六六年形势的发展可以看出来,调整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这一时期“有曲折,有错误,基本方面还是对的。”[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96页。然而,由于把阶级斗争提升到必须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并得出了党内存在一个“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的极端错误的结论,最终导致了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爆发。

1966年至1976年的10年内乱,经济建设遭到了严重破坏,这是我们必须汲取的一场沉痛教训。但也必须看到,在这一非常时期,经过广大人民群众的艰苦努力,粮食保持了比较稳定的增长,工业、交通、基本建设和科学技术方面也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包括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氢弹试验和人造卫星发射回收成功,一些技术先进的大型企业的投产,杂交水稻的育种和推广等。同时毛泽东站在引领世界格局变动的战略高度,提出了“三个世界”的论断,并于1972年开始打开了与美、日以及其他西方主要国家交往的大门,中国正式恢复了联合国成员的地位等。所有这些为以后的中国全面走向世界实现全方位多层次开放奠定了初步基础,提供了前提条件。这是毛泽东同志的一个大的贡献。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29年,我国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消灭了一切剥削阶级,推进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为此后中国经济长期高速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和政治前提。历史不能随意选择。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70年的历史都是人民书写的历史。总结和吸取历史教训,目的是以史为鉴,更好前行。马克思早已论及:“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03页。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也郑重指出:“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浴血奋斗,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注]《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12月19日。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辟和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

1978年底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现代化发展战略

中国社会主义制度是在没有经过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半封建半殖民地落后的生产力基础上建立的。从这样的国情和实际出发,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的阶段”。党的十三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含义不是泛指社会经济发展一般进程中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它包含两层含义:第一,就我国的社会性质来看,它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因此,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就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成熟程度来看,它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我们必须认清这一点,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这两层含义是相辅相成的。社会主义是基本前提,初级阶段是发展程度。要在明确我国是社会主义这一性质基础上认识“初级阶段”的历史方位。这个特定阶段会是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我国从五十年代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的时间,都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设想。1982年9月1日,邓小平在中共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开幕词中正式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概念。他说:“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3页。这是邓小平第一次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念,成为整个社会主义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遵循。

根据邓小平的设想,党的十二大提出了到20世纪末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分两步走:前10年主要是打基础,积蓄力量,创造条件,后10年要进入一个新的经济发展时期。1987年4月,邓小平会见西班牙客人时全面阐述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他说:“我们原定的目标是,第一步在八十年代翻一番。以1980年为基数,当时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只有二百五十美元,翻一番,达到五百美元。第二步是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一千美元。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我们进入小康社会,把贫困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那时国民生产总值超过一万亿美元,虽然人均数还很低,但是国家的力量有很大增加。我们制定的目标更重要的还是第三步,在下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四千美元。做到这一步,中国就达到中等发达的水平。这是我们的雄心壮志。”[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26页。根据邓小平的具体构想,1987年10月中共十三大,通过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一九八○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个基础上继续前进。”[注]《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6页。

社会主义现代化“三步走”发展战略,统一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意志,是激励全国各族人民为一个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的行动纲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把小康水平、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和发达国家水平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阶段性目标,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有了明确的具体目标,从而化为亿万人民实现现代化的实实在在的行动。第二,把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社会全面发展统一起来,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统一起来。第三,把实现经济发展的“三步走”战略目标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联系起来。邓小平指出,“我们实行的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制度,我们的人均四千美元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人均四千美元。特别是中国人口多,如果那时十五亿人口,人均达到四千美元,年国民生产总值就是六万亿美元,属于世界前列。这不但是给占世界总人口四分之三的第三世界走出了一条路,更重要的是向人类表明,社会主义是必由之路,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24-225页。

鉴于我国实施现代化发展战略的新进展,1997年党的十五大又将第三步目标具体化为三个步骤:“展望21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快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纪中叶建国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实际上是一个新“三步走”发展战略。

(二)从农村土地家庭承包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从农村土地家庭承包到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从安徽农村实行“大包干”开始突破的,即生产队把一定数量的土地、耕畜、农具等固定给农户使用,劳动成果在完成国家征购任务、上交集体提留的公共积累和其他费用之后,全部归承包农户所得。按照农民自己的话说:“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由于这种形式利益更直接、责任更明确、方法更简便,立即受到广大农户的热烈欢迎。1980年9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文件,包产到户、大包干发展迅速,到1981年底包产到户和大包干遍及全国而且大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到1982年6月,全国实行农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生产队占到86.7%,1983年初,达到93%。1978年到1984年,农业总产值以不变价格计算,增加了42.23%,其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贡献率达到46.89%。农民收入实际年增长率达到15.1%,是历史上农民收入增长最快的时期;1978年全国农村储蓄55.7亿元,到1984年达到438.1亿元,增长了近7倍;1984年农村贫困线以下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1978年的33.3%下降到11%,是农村贫困人口下降最快的时期。

在农村粮食连年大幅度增产,中国基本上解决了吃饭问题以后,农村的劳动力不断地从土地上释放出来,为中国农村乡镇企业的大发展创造了条件。乡镇企业的不断发展和转型形成了现在多种形式的个体经济和民营经济,为我国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创造了基础条件。同时,乡镇企业的发展,冲破了城乡二元格局,逐步打破了城乡分割,形成了星罗棋布的小城镇,使我国小城镇从改革开放之初的2173个发展到目前建制镇1.9万个。我国大量的小城镇与大中城市一起构成了现代化城市群的新布局。

从经济特区到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格局。改革和开放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1979年4月8日,时任广东省委书记的习仲勋,在中央工作会议中南组发言中提出,广东邻近香港,华侨众多,应充分利用这个有利条件,积极开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希望中央给点权,让广东先走一步,放手干,允许在毗邻港澳的深圳、珠海、汕头举办出口加工区。邓小平对这一构思表示赞同,并说,还是叫特区好,陕甘宁开始就叫特区嘛!1980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广东、福建两省会议纪要的批示》,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四个城市试办经济特区,8月26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批准公布,经济特区正式成立。

特区设立后,上述城市的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以深圳为例,1983年外商直接投资超越香港,工业产值达到13亿元,比1979年增长了20倍,财政收入达到4.5亿元,比1979年增长了10多倍。[注]孙玉琴:《中国对外开放史》第3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61页。深圳从一个小渔村一跃成为一个现代化的新型城市,1984年春节期间,邓小平去视察的时候,已经“高层建筑林立,道路四通八达,万吨级码头、直升飞机机场开通使用,电讯、供水、供电、防洪、供气和处理污水等初具规模,一个现代化的工业新城在我国南海前沿崛起。”[注]《刘田夫回忆录》,中共党史出版社1995年版,第449-450页。邓小平视察深圳、珠海、厦门3个经济特区,肯定了经济特区的成功经验,发表了关于特区和增加开放城市的讲话。他说:“除现在的特区之外,可以考虑再开放几个港口城市,如大连、青岛。这些地方不叫特区,但可以实行特区的某些政策。我们还要开发海南岛,如果能把海南岛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那就是很大的胜利。”[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1-52页。他还说,“我们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开放政策,有个指导思想要明确,就是不是收,而是放。”“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从双轨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走向市场经济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经过了一个双轨制。1984年10月,中共中央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决定》一方面强调,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也强调,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广泛发展也会产生某种盲目性,必须有计划的指导、调节和行政的管理,这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是能够做到的。《决定》在计划与市场问题上的最大贡献就是突破了把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承认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实行计划经济和发展商品经济是内在统一的。经济双轨制在其促进较快经济发展的同时由于其运行过程中的价格双轨制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寻租、投机等不良现象,因此也只能是一种过渡性的体制。1992年初的邓小平南方谈话为这种双轨制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奠定了理论基础,同年10月中共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决定》,将这一目标具体化和系统化,清晰地描绘出了这一体制的基本框架。至此以后,中国的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和发展动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是我国取得举世瞩目发展成就的经济体制基础。

从单一公有制到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所有制关系最终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的。由于极端低下的生产力,原始社会不可能出现公有制,同样道理,私有制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但又没有充分发展的产物,社会主义社会要以公有制完全取代私有制,也必须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前提。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一书中回答能否一下子消灭私有制,他说“不能,正像不能一下子就把现有的生产力扩大到为实行财产公有所必要的程度一样。”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落后的生产力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改变“一大二公”的所有制结构,鼓励、引导、支持、带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逐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习近平多次强调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共产党确立的一项大政方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必然要求。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而不是相互排斥、相互抵消的。要毫不动摇地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促进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良性竞争、相互协作、共同发展。

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和不断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才能把各种所有制经济的活力都激发出来,实现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从1978年到2011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率超过10%,经济总量在世界各国中的排名跃升至第2位。这不仅开创了中国经济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高速度”时代,也是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这一世界奇迹产生的制度基础就在于实行了一条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适应的基本经济制度。这种经济制度可以充分发挥国有经济、民营经济、外资经济等各种经济形式的积极作用,可以有机地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并获得共赢,而且还体现在其所具有的强大经济发展动力和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的能力上。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和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2011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在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发展面临诸多不稳定和不确定性因素,各个经济体发展差异性和分化性加剧,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更加复杂。国内经济经过改革开放、要素驱动、规模扩张,实现了30多年的快速发展,但随着经济总量的增长、资源条件约束的增强、生态环境压力的增大,以往的粗放发展方式支撑的高速增长难以持续。习近平总书记以崇高的使命担当,准确把握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大势,在2013年提出了“三期叠加”的重要概念,即“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在这之后,他对“三期叠加”的内涵又作了多次深入阐述,认为,在“三期叠加”这个阶段,经济发展速度必然会下降,但也不会无限下滑;经济结构调整是痛苦的,却是不得不过的关口;前期政策消化是必需的,但可以通过有效引导减缓消化过程中各类风险的影响。

习近平同志对我国经济形势的认识并没有止步于“三期叠加”,而是持续推进、越发深刻。2014年5月,他在河南考察时第一次提出了我们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并要求全国领导干部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习近平指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这是我们综合分析世界经济长周期和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及其相互作用作出的重大判断。谋划发展,就要讲新常态。在紧接着的2014年11月的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对新常态的内涵作了深入阐述。他指出,“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有几个主要特点。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注]习近平:《谋求持久发展,共筑亚太梦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上的演讲》,《人民日报》2014年11月10日 。新常态是基于对国际金融危机后的世界经济进入长期缓慢低速增长的战略研判,是基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战略定位,是基于对国际发展经验的科学总结。

中国经济发展新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引领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新理念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急切需要创新,我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战略核心位置,强力推进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和理论创新,让创新落实到我们的一切工作之中,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必须加强基础研究,促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再创新,特别重视颠覆性的技术创新,尽快突破新一代信息通信、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领域核心技术。强调要加强国家创新引领作用,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形成一批具有很强国际竞争力世界一流创新引领型企业。同时也要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优化配置资本、技术、劳动力、资源、管理等各种生产要素,激发创业创新活力,创造新供给,释放新需求,增强新动力。协调是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不平衡不充分发展就是不协调。我国发展不协调的突出表现是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产业发展不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必须时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观,正确处理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大比例关系,着力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持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绿色发展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和重要内容。建设美丽中国,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基本要求。中国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也积累了很多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生态系统退化,环境污染严重,资源约束凸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中国的经济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必须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必须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格局。开放发展是国家经济繁荣的必由之路。新时代为了深化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战略,提出了积极促进进出口基本平衡,对外贸易向优质优价、优进优出转变;强调了发展服务贸易,坚持引进外资、引进技术和引进人才并举,加强国际产能合作,支持企业走出去,放宽外商投资准入限制,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和物流链;形成了对外开放新体制,保持外商外资政策透明、稳定、可预期,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实现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公平竞争,建立健全有利于合作共赢的体制机制;建立了共商共建共享机制,不断推进了“一带一路”建设,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以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实行同有关国家和地区的多领域务实合作,开辟东西双向开放、陆海内外联动的全面开放新格局;提出了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国际经济秩序朝着平等公正、合作共赢的方向前行。共享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一理念将关注和改善民生作为推动发展的基石,充分体现了我党增进人民福祉的担当和责任,彰显着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反映了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成果也必须由人民共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收入水平、居民生活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但是,仍然存在着收入差距过大、部分群众生活困难、社会矛盾增多等问题。因此,必须坚持共享发展,机会公平,保障民生的基本原则,使全体人民共同迈进全面小康社会。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国走向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和必由之路。随着中国从低收入阶段进入中高收入阶段,消费需求结构升级以及由此引起的制造业质量升级,迫切需要生产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供给侧发力,以改革创新促进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真正实现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的根本宗旨。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必然要求其前端的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质量的提高,关键是制造业质量的提升。把制造业质量提升作为强国战略,提倡“重视品质、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重视市场在质量提升上发挥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在质量领域的监管作用,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鼓励企业加强品牌体系建设,树立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产品和服务的良好国际形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以结构优化为侧重点,着力从供给端入手推动中国新一轮改革,减少无效和低效供给,增加有效和高效供给,通过一系列举措特别是科技创新,解决当前面临的重大问题,促进新一轮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与质量提升。主动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经济长久的发展动力,促使中国进入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经济运行阶段,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目标。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物质技术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在2018年1月30日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他又进一步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国家强,经济体系必须强。只有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更好顺应现代化发展潮流,赢得国际竞争主动,为其他领域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打下更为坚实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第一次提出了按照新发展理念推进我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6+1”的构想。习近平指出:“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要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实现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使科技创新在实体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份额不断提高,现代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断增强,人力资源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断优化。要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实现市场准入畅通、市场开放有序、市场竞争充分、市场秩序规范,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要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实现收入分配合理、社会公平正义、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要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实现区域良性互动、城乡融合发展、陆海统筹整体优化,培育和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加强区域优势互补,塑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要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要建设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要建设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实现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注]见《人民日报》2018年2月1日第1 版。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五个工作重点:一是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二是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三是要积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优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空间布局。四是要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提高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国际竞争力。五是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制度保障。[注]见《人民日报》2018年2月1日第1 版。

四、中国经济发展的世界意义和基本经验

(一)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

国家统计局2019年7月1日发布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指出,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奋力前行,从封闭落后迈向开放进步,从温饱不足迈向全面小康,从积贫积弱迈向繁荣富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报告显示,我国综合国力实现历史性跨越。第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按不变价计算,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比1952年增长175倍,年均增长8.1%。2018年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达到9732美元,高于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第二,财政实力由弱变强,外汇储备大幅增加。1951年至2018年,全国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2.5%,其中1979年至2018年年均增长13.6%,为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2018年末,外汇储备余额为30727亿美元,连续13年稳居世界第一。第三,我国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报告显示,2018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9.6%,比1978年末上升41.7个百分点。2018年末,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3.4%,比2012年末提高8个百分点。1949年至2018年,城市数量由132个发展到672个。

我国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三次产业发展趋于均衡,经济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不断增强。第一,农业生产条件持续改善,综合生产能力快速提升。我国粮食总产量由1949年的11318万吨提高到2018年的65789万吨。第二,目前,我国已成为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20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制造业增加值自2010年起稳居世界首位。2018年,我国原煤产量为36.8亿吨,比1949年增长114倍;钢材产量11.1亿吨,增长8503倍;水泥产量22.1亿吨,增长3344倍。第三,我国服务业蓬勃发展。2018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469575亿元,比1978年实际增长51倍,年均增长10.4%。

我国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实现重大飞跃。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第一,我国交通运输发展成就斐然。2018年末,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3.1万公里,比1949年末增长5倍,其中高速铁路达到2.9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量60%以上;公路里程485万公里,增长59倍;定期航班航线里程838万公里,比1950年末增长734倍。第二,我国能源供给能力大幅提升。2018年末,全国发电装机容量19亿千瓦,比1978年末增长32.3倍。

我国科学、教育、社会事业欣欣向荣。第一,我国科技实力显著增强,重大成果不断涌现。2018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19657亿元,比1995年增长55.4倍;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18%,比1995年提高1.61个百分点,超过欧盟15国平均水平。我国自2013年起成为世界第二大研发经费投入国,研发人员总量、发明专利申请量分别连续6年和8年居世界首位。第二,教育普及程度大幅提高,总体水平跃居世界中上行列。2018年,普通本专科在校学生2831万人,比1978年增长32倍;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由1982年的5.3年提高到9.6年。第三,我国医疗卫生长足进步,国民健康水平持续提高。居民预期寿命由建国初的35岁提高到2018年的77岁,婴儿死亡率由建国初的200‰下降到2018年的6.1‰,居民健康水平总体上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我国人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实现总体小康,正在迈向全面小康。第一,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结构逐步改善。报告显示,2018年末,我国就业人员增加到77586万人,其中第二、三产业就业人员占比分别为27.6%和46.3%,比1952年末分别提高20.2和37.2个百分点。第二,居民收入持续增加,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根据报告,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228元,比1978年实际增长24.3倍。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9853元,比1978年实际增长19.2倍。[注]见《人民日报》2019年7月2日第1版。我们伟大的祖国正在以全新的姿态,走向新的辉煌,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

(二)中国经济发展的世界意义

中国从“一穷二白”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仅造福了自己的人民,也对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在过去70年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特别是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仅改变了自身面貌也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最大的发动机和稳定器,促成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根据世界银行数据,以2010年不变价美元计算,中国GDP总规模1978年排在全球第14位,仅相当于世界经济的1.1%和美国经济的4.6%。到1990年,在世界经济的占比提高到2.2%和美国的9.2%,排在世界第十位。到2000年,在世界经济的占比提高到4.5%和美国的17.6%,排到世界第五位。中国于2010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GDP占世界经济的9.2%和美国的40.8%。2018年,中国GDP达到13.6万亿美元,在世界经济中的占比约16.7%和美国的66.3%。随着体量的增大和保持全世界持续时间最长的高速增长,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也不断提升。1990年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增量贡献超过10%。在本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异常变化的年份中,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长期保持在30%左右。正是由于中国经济的稳定作用,全球波动性得以显著降低。

中国经济增长为发展中国家地位的提升和世界减贫作出了重大贡献。1978年至2017年期间,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GDP全球占比从21.3%提高到35.3%,中国GDP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则从5.3%提高到36.0%。在这个时期,按不变价计算,全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GDP总额扩大了4倍,其中中国的贡献高达43.6%左右。由于发展中国家人均收入大幅度提高,全球绝对贫困人口规模和贫困发生率前所未有地下降了。其中,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发展和共享,大幅度减少贫困,对全球减贫作出巨大贡献。1981年至2015年期间,全世界按照世界银行标准统计的绝对贫困人口减少了11.4亿人,减幅高达60%以上,中国对世界减贫的贡献为76.2%左右。

(三)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经验

70年中国经济发展快速成长和发展及其所取得的“中国奇迹”,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的。党对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以及发展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连续性和绝对执行力是任何西方国家都不可比拟的优势;比如关于“一五”时期总路线的确定和顺利完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定位,现代化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的选择,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决策,国际金融危机的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新时代历史方位和指导思想的确立,新发展理念的指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以及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等等,正是在党的坚强正确领导下,才使得中国经济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中国共产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

新中国70年伟大成就的取得,从根本上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只有这条道路而没有别的道路能够引领中国进步,实现人民福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成功探索,也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纲领、旗帜和灵魂,是我们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改革开放为70年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根本动力。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在不断全面深化改革的同时,坚持扩大开放,不断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题中之意。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实行积极主动的开放政策,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面开放新格局,为我国创造了良好国际环境、开拓了广阔发展空间。中国继续秉持支持开放、透明、包容、非歧视性的多边贸易体制,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新中国70年经济发展的制度基础和活力之源。制度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问题。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为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保持社会大局稳定、保证人民安居乐业、保障国家安全提供了有力保证,为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等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提供了制度基础。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不断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是中国经济继续保持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最根本的制度保障。

新中国70年的艰辛探索和成功实践,不仅使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而且向世界展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生命力,使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时代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是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引领时代发展的康庄大道,必须毫不动摇走下去。

猜你喜欢
经济发展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分享经济是个啥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拥抱新经济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