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思想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功能

2019-02-10 17:24
关键词:墨子价值观核心

赵 建 新

(枣庄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枣庄 277160)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三方面进行了概括。从国家层面标注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追求的价值目标,从社会层面揭示了人民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及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从公民个人层面回答了我们育人方面的价值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我们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了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观,不仅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1]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指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从新时代中国的现实出发,更要结合历史,立足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历史文化悠久,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博大精深。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墨子思想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方面不容忽视。

墨子生活在春秋末期战国初期。战国前期,社会政治经济结构发生了极大变化,社会等级秩序和宗法关系遭到破坏,诸侯各国之间频繁爆发战争。与此相随,代表新的社会阶级利益的思想文化也在不断兴起,这些思想和言论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代表了不同阶级对未来理想社会的种种预想,并且他们通过不断努力,力图使当时各国统治者接纳自己的思想,践行自己的主张。墨子就是在这一背景下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主张、思想,并且周游列国,推行自己的主张。

一、墨子思想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提供了重要资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所追求的价值观念和理想追求为基础,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是与“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相对应的。墨子思想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为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建设方面提供了重要资源。

(一)墨子节俭思想包含着丰富的富强观

墨子常把强国和富民联系在一起。面对当时国家不富、人民不众和刑政不治的社会现象,墨子提出节俭的想法。他认为可以通过“节用”“节葬”“非乐”这些主张,使穷国变富,弱国变强。墨子“节用”思想是从国家实际出发提出的。他认为,为了减少不必要浪费,要停办一些不必要的礼仪、祭祀活动,以此节省费用。而且墨子认为节俭的原则应建立在“民用”“民利”的基础上,凡是能够增加国民所得,改善人民生活的就实行,反之则废止。圣明的君主“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将以为法乎天下,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2]69。 “节葬”是“节用”的延伸。墨子反对“厚葬久丧”,认为此举伤财伤民,影响百姓劳作,尤其是王公贵族的殉葬习俗,认为人为地剥夺百姓生命,更是残忍。所以提出应实行节葬即简易的埋葬法:“棺三寸,足以朽骨;衣三领,足以朽肉。”[2]69“非乐”是墨子节俭思想的重要内容。墨子反对统治者和王公大臣们纵情声乐,他认为这不符合民众利益。墨子认为当时的劳动人民面临三个重要问题,即吃不上饭、穿不上衣、得不到休息。如果上层阶级沉迷于音乐享受,必然会增加劳动人民的负担和痛苦,也会造成大量财物浪费,因此墨子反对“为乐”。

墨子的节俭思想和强国富民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建设繁荣富强的国家是一致的。强国富民是国家经济建设的目标,也是一个国家实现其他方面目标的基础。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必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同时也要将开源和节流相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八项规定”中就有严格遵守廉洁从政、厉行勤俭节约等有关规定,这正是开源节流的重要体现。现阶段,我国正大力倡导勤俭节约,明确提出限制“三公经费”,“三公改革”也在如火如荼进行中,这都是有利于国家建设的措施。

(二)墨子尚贤思想中蕴含着当代的民主概念

墨子认为,“尚贤”是国家为政的基础,它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生存与发展。墨子认为为了更好地治理国家,很有必要任用有才能的人。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墨子列举了晋文公、齐桓公、勾践等人任用贤能的事例。墨子的主张实际上是要打破任人唯亲的世袭制。他提出用人应唯才是举,不分亲疏贵贱,要根据他们的才能来发挥其优点和长处。墨子的主张否定了宗法制和特权阶层的优势,提出即使是“农与工肆”,只要有才能就应被选任。墨子“尚贤”的倡导也扩展到整个社会,他认为对所有人都应一视同仁,积极为下层劳动者争取政治权利。墨子的“尚贤”主张“使得他成为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位明确让平民参与政治管理的思想家,具有明显民主政治思想的雏形”[3] 4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政治上要达到的目标就是民主,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这是社会主义优越于其他社会之处。墨子“尚贤”思想是站在广大劳动人民的立场上提出来的,他主张应由全体人民参加选举,而不是实行世袭制。墨子的这一主张与当前我们倡导的民主政治观相契合。

(三)墨子非攻思想也内含着文明观

“非攻”思想包含的内容比较丰富,它不仅包含着和谐理念,也内含着建设文明世界的思想。“非攻”理念是墨子的核心思想之一,是建立在“兼爱”思想基础之上的。墨子认为要兼爱就必须“非攻”,因此他谴责大国对小国发动战争,认为战争是“天下之巨害”。战争不仅对小国无益,对大国也是沉重负担,战争造成的伤亡不可胜计;同时也使劳动力大量减少,无论对小国还是大国,最终受害的都是劳动人民,所以墨子反对战争。当然,墨子强调其“非攻”反对的都是不义战争。对于一般国家来说,积极的军事防御是必要的,并且把国家防御看成是关系国家安危祸福的重要问题。所以,墨子是支持正义战争的。他主张受侵略的国家应该奋起反抗,只有正义战争才能制止、消灭不义战争。由此可见,墨子“非攻”思想具有辩证色彩。

从人类社会发展史看,社会之所以进步,其标志之一就是由野蛮战争到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中国自古就是文明之国,有着爱好和平的优良传统。新时代以文明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目标之一,是与墨子思想相一致的。我们主张建设一个文明的国家,不仅在国内,在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上,亦是如此,也要“非攻”。

(四)墨子思想中的和谐概念最为突出

首要表现在于他的核心主张“兼爱”。“兼爱”作为墨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同时还是其学说的伦理规范,自始至终贯穿于墨子的理论和实践中。墨子的“兼爱”主张是针对当时的社会现状提出的,当时的各诸侯国“别相恶,交相贼”,形成一种割据混战状态。墨子认为,其社会现状源自人们的“不相爱”,所以他提出“兼相爱,交相利”。他认为,只有实践“兼爱”,才能阻止所有的混战和祸乱,才能使天下大治,社会才会和谐。“兼爱”是墨子提出的治理乱世的重要方式和途径,目的就是建设一个人人平等、和谐的国家和世界。再者,墨子的“非攻”主张同样表达了一种和谐观念。墨子认为,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应该和平共处,不应该用战争来解决问题,战争对交战双方来说不仅劳民伤财,更是有害无益,破坏了社会和谐,为此,他提出“非攻”,并且墨子竭力为其主张奔走于各诸侯国之间,劝说各国君主停止战争,和谐相处。

和谐的发展理念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致力追求的目标和理想。我们今天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构建和谐世界的理念,既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也是结合我国发展的现实和时代发展要求提出的目标和追求。当今世界是开放的,经济全球化程度之深前所未有,世界各国之间形成了一个紧密联系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不仅表现在经济发展上,在政治、安全、生态等各个方面亦是如此。各国只有认识到这一点,在解决共同面临的问题上,从大局出发,从长远出发,以“兼爱”“非攻”思想去解决问题,才会达到互利共赢,才会形成和谐共处局面。

二、墨子思想为社会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追求提供了丰厚滋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张建立一个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虽然新时代与墨子生活的时代已天壤之别,但墨子思想中蕴含的治世理念对现代社会建设仍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一)墨子的主张中体现了自由观念

墨子提议普通人应有言论自由,允许他们公开议政,这对国家是有利的。他认为,如国家统治者制定的法律,使下臣因畏惧而不敢拂逆,那才会是国家的祸患,所谓“君修法讨臣,臣摄而不敢拂,四患也”[4]26。法律赋予个人自由权利,这是难能可贵的。墨子通过辩证思维“利取大”“害取小”,解释自由选择的重要性。当然,墨子在谈自由时,也提到了自由的限度,他认为自由不是无限的,任何自由在“关乎天下大利的大节上,都要以天下大利为准则”[5]88。

墨子自由观念与我们今天理解的自由权利是一致的。自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表达的公民精神层面的追求,它既包括人的自由意识,也包含着对生存和进取的自由,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也是古往今来劳动人民所追求的价值目标。墨子对自由的理解为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重要理论资源。

(二)墨子思想体系中处处体现了平等观念

墨子的核心思想“兼爱”“非攻”“尚贤”等无不体现了平等观念,以致于方授楚认为墨子之根本精神“一言以蔽之,则平等是也”[6]107。在墨子看来,兼爱是无条件地爱一切人,不分亲疏和贵贱,总之,兼爱精神就是平等精神。此平等精神体现在政治上就是在德才面前人人平等。从“非攻”这一点来讲,墨子认为无论大国、小国都一律平等,不应以大欺小、以强凌弱,而应和平共处。“尚贤”中提出任用贤能之人、唯才是举就是主张对所有人一视同仁。墨子是站在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为下层劳动人民争取平等权利。“节用”“节葬”等主张中有反对浪费社会财富之义,但主要也是基于王公大人们穷奢极欲,而广大劳动人民却饥不得食、寒不得衣、劳不得息而提出的。由此可见,墨子思想中平等观念是极其明显的。

平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的价值追求,在法治国家,人人平等是法律的基本规定,没有人可以享有法律之外的特权,每个人都平等地享有法律赋予的权利,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这种人人平等的法律规定也正是在墨子思想中体现出的最为理想的社会关系,反映了当时下层民众渴望平等,追求平等的愿望。

(三)墨子同样十分重视社会公平正义

墨子“尚贤”主张提出要重用贤者,至于如何判断贤者,他提出了标准:贤者必须具备的条件既包括高尚的道德,又包括丰富的知识和能力,所以墨子提出的贤者标准:一是“义”,二是“能”[4]50。从墨子的主张来看,他将“义”放在首位,即在德与才的关系上,主张德是第一位的。墨子主张“尚贤”,给所有人公平参政的机会,打破了任人唯亲。并且墨子将任用贤能作为为政之本,将其上升到“决定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2]70高度,可见,贤者对一个国家生存发展的重要性。墨子提出“尚贤”,重视贤者,给所有有才能的人以机会,是其重视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公正,其实就是公平正义,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要求,公正就是国家和社会要保障公民最基本的权利,如自由权利、平等权利,要建立一个公平正义的机制,保障每个人的基本权利落到实处。墨子对社会公平正义的主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无疑是契合的。

(四)墨子思想中特别彰显了法治的规范作用,是具有民主法治雏形的

墨子认为每个社会都应有其法仪,这是评判一切的最高尺度,在法仪面前没有私情。他认为“天志”即是最高的法仪,它具有客观性和公平性,应成为人类行为的标准。墨家学派本身就是一个组织严密的社会团体,正是基于他们重视法仪的缘故。他们有自己的纪律,这就是墨者之法,这个法墨家子弟必须人人无条件执行。当然,墨子思想中的法治观念是比较原始的,但在春秋战国时代,在人治盛行的年代,这无疑是一种超越,是一种先进的思想观念。

我们提出法治概念,并将依法治国提升到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的高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必须树立法律权威,使人们形成法治观念和思维,真正让法律和法治走进人们心里,从而敬畏法律。尤其是对那些手中掌握权力的人来说,只有形成法治理念,严格依法办事,才能防止权力滥用,减少甚至杜绝腐败现象产生。

三、墨子思想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提升公民个人修养方面提供了依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培育社会主义公民的目标要求,即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公民道德建设的最基本要求,也是衡量一个公民道德水平的最重要尺度。墨子思想在育人方面的内容极其丰富,他特别重视个人道德修养要求,其思想主张为现阶段我国公民的培育提供了借鉴和依据。

(一)墨子思想主张的出发点是爱国

墨子思想的提出是基于当时社会现状混乱、人民渴求安居乐业的生活,为此墨子提出以“兼爱”来解决问题。他认为,引起一切祸乱的直接原因就是人们彼此“不相爱”,这既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也表现在国家与国家之间,所以他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兼爱”。他认为“兼相爱,交相利”,要求“视人之国,如视其国”,如此便能避免天下乱源,各个阶级、阶层之间就能和睦相处。墨子“兼爱”是一种超越只爱己国的大爱国论,他将“兼爱”看作国家达到大治的根本,认为只要人们都自觉兼爱,那么自己的国家就可以避免祸乱,爱他国即是爱己国,这便是墨子思想中所表现出的爱国逻辑。其“尚贤”思想同样出于爱国的思考。他认为只有贤才才能拯救国家,主张统治者应任用贤能之人。墨子节俭思想是其治国方略之一,他从当时国家不富、人民不众、刑政不治的社会现象出发,提出“节用”“节葬”“非乐”,目的就是想通过这些主张使穷国变富,弱国变强。墨子是基于国家利益的考量而提出这些思想主张的。

墨子思想中的爱国理论对我国培育什么样的公民提供了借鉴和思考。爱国主义是对公民最基本的要求。当前我国现实社会中,大部分人能以国家、集体利益为重,但也存在着少数人只从自身利益出发,形成自私自利的思想和行为。社会上的奢侈浪费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这与我们现在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相符,我们应从墨子思想中得到启发,严格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去做。

(二)墨子敬业观念从其对经济工作的重视中可见一斑

墨子在谈到“兼相爱”“交相利”时提出,为求天下之利,社会各阶层都要各从其事,各司其职,以达到国家之治。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使“饥饿的人得到食物,寒冷的人得到衣服,劳作的人能够得到休息”。墨子还特别强调物质生产的重要,提出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从事劳动,才能生存和发展,所以他劝导人要积极参加劳动生产。墨子及其后学,不仅说服别人去工作,而且他们自己也是从业者。他们的一系列科技发明就是从劳动中取得的。并且墨子及其弟子周游列国,劝说诸国统治者采纳其主张,也是一种敬业表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样要求公民要有敬业观念。敬业、奉献是对每个公民在职业方面的基本要求,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的内在要求,它要求人们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其实质就是要求从业者对他们的工作极端负责并尊重每项工作。墨子劝导人们积极从事生产劳动的寓意亦在于此。

(三)墨子对诚信推崇备至

墨家讲求“言必行,行必果”,倡导言行一致。他对诚信的重视在其义利之辩中表现明显。与仅仅强调正义重要性的儒家思想不同,墨子非常重视正义,同时也主张不能忽视利益,倡导正义与利益相统一。他强调“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把义作为明辨是非的重要标准,认为世上最珍贵的就是讲求道义。另外,墨子讲求诚信还表现在他对理想的不懈追求,甚至为了理想而牺牲生命。墨子及其弟子为了实现自己的思想主张,周游列国,劝说诸侯国统治者接纳他们的主张,不辞辛苦,身先士卒,不怕牺牲,所以庄子称之为“墨家都愿意为自己的政治信仰和领袖献出生命”。墨子及其弟子的轻生重义、敢于牺牲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理想人格的重要体现。

诚信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公民的重要目标。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它是一种高尚的人格力量,同时也是我们每个人在社会上扎根立足的基础,它不仅对公民,而且对国家和社会而言也都具有重要意义。当前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要从墨子讲诚信的观念中汲取营养,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进一步发扬光大。

(四)作为墨子思想的核心,“兼爱”是他强调修身养性的重要内容

“兼爱”的内涵极其丰富,它既包含人与人之间应当和谐相处的理念,也体现出人与人之间应平等相处的主张,此外,还包含着友善思想。墨子认为,人与人之间应该和平相处、互爱互利,应秉持友善的思维对待彼此,形成一种融洽的人际关系。与“兼爱”相呼应的“非攻”,也表达了友善理念。墨子的“非攻”主张人与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不应该以战争为基础,而应是一种和平、友好、和谐、共生的关系。所以友善是墨子思想体系的题中应有之义。“兼爱”与“非攻”是相通的、一致的,兼爱就必须“非攻”。

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公民的目标,与人为善是公民的可贵品质。但在当今社会,市场经济迅猛发展,人们的物质条件有了极大提升,功利主义却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的淡薄与冷漠。现阶段提出培育公民的友善品格,重塑公民的友善品格意义重大。从墨子思想资源中提取滋养,培育公民友善的价值目标,使中国传统文化焕发出时代活力。

四、墨子思想注重实践的品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具有契合性

墨子及其弟子不仅阐发自己的思想主张,而且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中,践行他们的主张。墨子思想体系中所体现的是一种救世献身的情怀。墨子及其后学是“以天下为己任的楷模”,其可贵之处表现在他们具有持之以恒,不怕牺牲的实践精神。

墨子思想注重实践的首要表现就是广收弟子,传播墨学。墨子提出,要实现“兼相爱、交相利”的理想社会,需要无数贤能之士,所以他广收弟子,讲学布识,发展教育,逐步形成自己的派别。并且在教育实践中,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教育方法和原则。墨子发展教育的目的是希望通过教育,让更多的人认识、接受他的主张,传播其主张,以此来改造整个社会。

墨子非常重视社会物质生产,并积极参与生产劳动。墨子是中下层小生产者的代表,因此他的理论也是从中下层民众利益出发逐步形成的。墨子主张国富民安,要兴天下之利,要社会各阶层都“各从其事,各司其职”[2]79,强调“下强从事,则财用足矣”[2]80。墨子不仅劝导别人积极参与生产,而且身体力行,埋头苦干。正因为如此,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发明了一系列民用和军用器械,逐步形成了独特的科技思想。

墨子周游列国,广布政见。墨子基于当时“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不仅提出一系列救世主张,而且还积极奔走各诸侯国,游说当政者,以期贤君接受其主张,实现其救世理想。墨子主要在同一时期的鲁、楚、卫和宋等国进行游说,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实现了他的政治主张。比如在鲁国,鲁穆公接纳了墨子的主张;历史上有名的“止楚攻宋”就是墨子成功实施“非攻”思想的范例,是墨子“非攻”理论的最佳实践。

总之,墨子及其弟子不是坐而论道,而具有强烈地社会参与意识。他不仅阐发了自己的主张,更可贵的是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践行自己的主张。也正是基于此,才形成了墨子的科技思想,为人类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正因其学说既有理论魅力,又重视社会实践,符合广大劳动人民要求,所以墨学在战国初期和儒学一起成为显学,其弟子众多。墨子强调实践的这种积极进取精神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理念。

党的十八大不仅从理论上提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注重在现实生活中的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指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将其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与北京大学师生交谈时,也强调了实践在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重要性,并提出青年人要“笃实”,即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1]从墨子及其弟子实践精神中汲取营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上下功夫,从我们身边做起,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转化为我们的日常行为,并形成一种理念和信仰,将它推广到全社会,努力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猜你喜欢
墨子价值观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武圣人,惟墨子足以当之”——冯友兰武圣观论析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墨子破云梯
《墨子》“戮于社”考——兼谈社的文化功能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