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拉赫玛尼诺夫《升c小调前奏曲》音乐分析及演奏技巧

2019-02-10 10:54张红红
北方音乐 2019年23期
关键词:前奏曲音乐分析演奏技巧

张红红

【摘要】拉赫玛尼诺夫是俄罗斯伟大的作曲家,《升c小调前奏曲》是他早期献给恩师阿伦斯基的作品,这也是他代表作品之一。这首乐曲虽被称作是“前奏曲”,但它是一首短小完整的乐曲。本文从作曲家的创作时期及风格、作品的创作背景、风格特征、曲式结构等方面对音乐及其演奏技巧进行简要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拉赫玛尼诺夫及其作品。

【关键词】拉赫玛尼诺夫;前奏曲;音乐分析;演奏技巧

【中图分类号】J623                             【文献标识码】A

一、作曲家简介

(一)生平介绍

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1873-1943),是二十世纪世界重要的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他的曾祖父在圣彼得堡和著名的演奏家菲德尔学习,母亲在圣彼得堡音乐学院毕业,使他从小就受到了很好的音乐熏陶。4岁时学习钢琴,9岁就进入了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1885年,他跟随钢琴演奏大师兹维列夫在莫斯科学习钢琴,四年后,考入了莫斯科音乐学院,进行更为严格、正规、系统的学习和训练。钢琴作品在他的音乐作品中占有很大的地位,并且具有强烈的俄罗斯风格。

(二)创作时期及风格

拉赫玛尼诺夫的创作里,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在莫斯科音乐学院毕业后成为自由艺术家时,他跟着塔涅耶夫和阿连斯基两位著名的作曲家学习作曲。他创作的《第一交响曲》(op.13),1897年在彼得堡首演失败,这使他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丧失了对创作的信心,后来经过治疗,逐渐恢复自信,继续他的创作生涯。

第二阶段是他以作曲家的身份创作了许多钢琴作品,有《第一奏鸣曲》《第二奏鸣曲》、两组《前奏曲》。

第三阶段是十月革命爆发以后,由于俄国发生剧烈的改变,拉赫玛尼诺夫选择离开俄国,定居在美国。在这一个阶段,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也充满了悲剧色彩,同时在这个阶段,他的创作力有所减弱。

《升c小调前奏曲》是他在第一阶段时期创作的,在莫斯科首演时,由拉赫玛尼诺夫亲自演奏。

二、《升c小调前奏曲》音乐分析

(一)创作背景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无产阶级革命,在沙皇亚历山大三世的黑暗统治下,受到痛苦的镇压,思维活跃的作家和艺术家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他们对社会的感受。当时许多的西欧文化开始流入俄罗斯,钢琴音乐作品也开始在俄罗斯流传,拉赫玛尼诺夫受其影响,创作了许多优秀的钢琴作品。《升c小调前奏曲》就是其中之一,这首钢琴前奏曲的灵感来源于听到了莫斯克里姆林宫的钟声,他以雄浑厚重的钟声作为曲子的基调,他将自己对俄罗斯社会状况的亲身感受,以及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与缅怀之情融入其中,使《升c小调前奏曲》有了深厚沉重的悲伤色彩。

(二)风格特征

浪漫主义风格。拉赫玛尼诺夫继承了肖邦、李斯特等人的音乐风格。他的作品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画面,似乎处于精神解放,深刻而庄严,具有时代变迁的忧伤感。他还结合了个人经验,吸收和继承的前人经验,体现了传统形式的个人表达。

民族风格。俄罗斯是一个富有艺术情怀的民族,音乐作品优美动听,富有抒情性,对于演奏也有很高的要求。拉赫玛尼诺夫凭其独特的风格,其作品既包含丰富的内心世界又有崇高的道德力量。

心理矛盾冲突。拉赫玛尼诺夫是一位宿命论者,形成了一种“自我否定”的音乐表现。例如:《升c小调前奏曲》中第6-7小节中,出现了“死亡”象征的曲调,运用了柱式和弦为旋律,埋藏在作品中的格里高利圣咏的曲调。拉赫玛尼诺夫的这一曲调,创造了“世界之最”,并且通贯了他所有的作品,有种想反抗但又无力反抗、无法摆脱“命运”或者“死亡”的感觉。

(三)曲式结构

《升c小调的前奏曲》运用了典型的复三部曲式,共62 个小节,全曲以属功能结束。结构图如下:

《升c小调的前奏曲》的呈式段A(1-14 小节)是一个结构重复的单乐段,乐段和声结束在属功能上,开放性终止。由a—#g—c这三个音开始全曲,为主导动机,是全曲的核心,在这一部分反复出现八次。在第1小节—第二小节,左右手同时演奏固定的低音,被称为“命运主题”,像教堂里的钟声,庄重而又坚定,呈现出整首曲子的主题核心。第3-14小节是乐句主体,以属功能结束,并且在高音调区域旋转,力度为PPP,与主题旋律形成完全不一样的风格。

展开段B (15-45小节) 激情的(Agitato),表达了动荡不安的情绪。左手低音持续为主旋律,调性由E大调和#c小调交替进行,半音阶与低声部的单音运动发展,由大和弦转为急促不安的三连音,使情绪由沉重变为激动,但还有一点惶恐不安,在速度上也由慢板變为快板。第15-35小节,左、右手的旋律彼此照应,连接紧密,具有歌唱性。从第36小节开始,三连音的单音转变为强有力的和弦,以fff的力度左右手交错弹奏,将全曲推至高潮,情感变得激进躁动,像是在绝望中大声哀求。在44-45小节是连接部分,由带有延音记号的全音符与二分音符组成,和声终止在属功能上,引出呈示部主题动机的再现。

再现段A1(46-62)变化再现了呈示段,力度增强到fff及sfff,高、低音区和弦同时弹奏,给人一种震撼的效果,仿佛将压抑在内心的悲怆情绪一并爆发出来。再现段的左右手同时弹奏大和弦,声音加厚一倍,用沉重的和弦表现了钟声的威严性,一切黑暗将被吞噬。乐曲从56小节开始,情绪随着长音和弦的持续进入尾声,逐渐安静,像是对自己悲剧性命运做的最后的叹息。

三、演奏技巧

(一)钟声

《升c小调前奏曲》是由“钟声”开始,同时也是全曲基调的确立。本首曲子以三个沉重的低音开始,创造了一种悲剧的感情色彩。左手低音八度双音与右手单音开始,在弹奏时手指要坚固而结实,但手腕以及胳膊都要放松,手腕要略高一些,三个音逐渐加强,保持高音旋律,演奏出洪亮而庄重的效果。

(二)和弦演奏

在晚期的浪漫主义创作中,作曲家常用连续的大和弦来表现音乐。在弹奏和弦性的旋律时,所有音要弹齐,并且突出右手高音旋律。弹奏八度时,手腕放松且稳定,用肘部的作为力量的支撑点,指尖勾住。如第7—9小节和第11—12 小节,左右手以下降和滚动的方式来弹奏八度和弦。第7小节,左右手都是和弦性的旋律,注意手指交叉的和弦演奏,手腕、胳膊、肩膀都要放松。

(三)三连音演奏

《升c小调前奏曲》展开段是激情的(Agitato),在这一乐段的最后,激烈的三连音,以ff的力度弹奏。在弹奏时要注意乐句的呼吸,右手的三连音和左手的主旋律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速度随之加快,使音乐听起来动荡不安,像是为自己的命运做斗争。在创作展开部时,拉赫玛尼诺夫运用了四部和声的写法,在弹奏时要保持旋律清晰连贯、声音均匀且富有激情。在第36~42小节中,运用的是托卡塔式的左右手相互进行的三连音,在弹奏时手腕放松且手臂的力量要通透,迅速触键,声音整齐、均匀。

四、结语

《升c小调前奏曲》是拉赫玛尼诺夫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具有他独特的音乐风格表达了他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和真挚思念的感情。本文通过对这首作品的作者及创作风格、曲式、和声等音乐分析,探讨了《升c小调前奏曲》的音乐与演奏。希望可以通过本文的分析,让演奏者可以更加深入彻底地了解拉赫玛尼诺夫及其作品。

参考文献

[1]拉塔利诺,陆辛耘.拉赫玛尼诺夫传记[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3.

[2]冯志平.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

[3]姜文子.拉赫玛尼诺夫与他的《升c小调钢琴前奏曲》[J].钢琴艺术,1999(2).

猜你喜欢
前奏曲音乐分析演奏技巧
德彪西钢琴前奏曲《雾》之音乐分析
歌剧《女人心》中咏叹调《年轻的姑娘应该懂得》的音乐分析
孤独与诗意的交织
Schubert Sonata in A Major D664 Op.120(1825)第一乐章音乐分析
简论区域民族音乐田野调查研究方法
浅谈低音提琴在演奏中的技巧问题
浅谈二胡传统作品与移植作品演奏技巧的特点及异同
前奏曲
音乐小百科(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