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应用型本科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灌溉排水工程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2019-02-11 11:15仲晓雷
教育现代化 2019年103期
关键词:工程学灌溉应用型

仲晓雷

(沈阳工学院 能源与水利学院,辽宁 抚顺)

一 《灌溉排水工程学》课程教学改革背景及现状

教育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有条件、有意愿的试点高校率先探索应用型发展模式,应用型院校的办学思路应放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和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全面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已成为我国经济结构不断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1,2]。

《灌溉排水工程学》是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必修课,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农田水分状态及其变化规律,掌握调节农田水分状态进行合理排灌的基本原理及相应的灌溉技术,灌溉系统和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方法,灌排管理的基本知识及其主要方法,了解灌溉排水对环境的影响并掌握灌排效益评价的基本方法等。其特点是应用性较强,涉及基础理论枯燥,计算内容较多。

目前该课程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

1.教学模式不能适应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人才模式的需要

本门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一直重在学生对专业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忽视了对学生工程意识和工程能力的培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不能很好地适应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

2.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灌溉排水工程学》传统的教学方法从土壤水分状况、基本原理、灌溉制度等基础理论讲起,枯燥乏味,当讲解灌排系统设计时,学生又很难理清先行章节与后续内容之间的关系,把握不住重点,整体教学效果不理想。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针对《灌溉排水工程学》课程的特点,进行了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实践探索。

二 《灌溉排水工程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一) 基于项目教学法的《灌溉排水工程学》教学模式改革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设计是以项目为载体,建立基于知识应用的课程体系结构,将原来基于学科体系的课程结构解构,重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结构[3]。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是建立在对职业资格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企业调研,根据完成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素质、能力,重构课程内容,形成课程内容设置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对应和衔接的课程体系的过程[4]。由于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相比较具有教学内容以工作任务为依托、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学习成果以多样化等显著特点,这种教学方法越来越多地被授课教师采用。

《灌溉排水工程学》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即是按照知识结构体系的按教材章节的教学模式,如图1。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模式的《灌溉排水工程学》课程会打乱教材的章节顺序(如图2),将课程体系分解成四大部分,首先从实际项目入手,将学生分组,布置灌排系统设计任务,然后以设计任务为导向逐层讲解规划设计原则,设计方法,然后介绍水源工程,包括取水工程、旱区雨水径流集蓄灌溉工程,再讲解渠线设计方法,当讲解到田间工程时,将灌水方法与技术、农田灌溉原理等基础理论融合在其中,引出田间需水量的计算方法,反推出设计流量的计算方法,然后依据设计流量讲解渠道断面的设计方法。按照同样的方法,进行排水系统规划设计的讲解。依据实际项目,完成节水灌溉系统,包括喷灌系统、滴管系统、低压管道系统的设计,学生边学边做,最终完成设计任务。最后通过课程总结,让学生以自学的方式完成灌排系统管理、灌溉排水对环境的影响章节的学习。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学习灌排基础理论的必要性,更容易理清课程的脉络,最终达到能够独立设计灌排系统的目的,从而使学生在完成设计任务的同时,即能够从宏观应用的角度来接受课程传达的知识内涵,又从项目细节上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二)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对灌排工程的认识

传统的《灌溉排水工程学》授课模式是课堂教学与课程设计分别进行,即先进行理论教学,然后集中进行课程设计。改革中,我们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以实际项目为导向,依据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理念,学生在边学边做中,完成课程设计内容。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改变了学生以往学了课程以后不会做设计的状况,而且在教学中使学生掌握设计的规范与流程,达到“以人为本,学以致用”的目的。同时我们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基地建设,联系灌区,在教学中穿插灌区参观实习,使学生通过实地参观更为直观的了解灌区的布置形式、灌区中的建筑物,也是对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

(三) 考核方式多样化促进课程改革良性循环

《灌溉排水工程学》课程的传统考核方式为期末考试。在改革实践中,由传统的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70%,改为平时成绩60%+期末考试成绩40%,加强平时考核力度与分值,使学生更加注重平时学习态度与知识的理解与积累,打破期末一纸定终身的考核方式。平时考核采用麦可斯智能助教系统,加强出勤考核,每堂课由学生扫描二维码进行出勤考核,控制学生出勤的同时,大大缩短了点名实践;课堂回答问题采用抢答和随机抽答相结合的方式,同时给予抢答问题的同学相应奖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既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起到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掌握知识点的目的;课后作业,由网上发布,共5-8次,学生通过互联网完成作业,高效方便,也便于教师对作业的批改;利用系统进行随堂测试3-4次,把期末一张卷变成平时多张卷,边学边考,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也便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调整授课进度与方法;加强小组考核,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由于平时考核的加强,期末考核则重点考察学生的计算能力。通过以上考核方式的改革,不断修正和提高课程实施过程的偏差和效果,最终实现课程改革的良性循环。

三 结语

应用技术型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人才是农业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力量,探索如何健全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的专业教学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课程体系改革,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重要任务。《灌溉排水工程学》是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重要必修课程,此次改革通过采用基于工作工程系统化教学模式,使学生更容易理清课程的知识体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工程设计能力显著增强,多样化的考核方式,有效地评价和促进了课程改革实施效果。今后,我们将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深化课程改革,满足日益提高的人才培养要求[5,6]。

猜你喜欢
工程学灌溉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应用型高校混合式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改革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Excel在学科服务中的应用
“人机(体)工程学”教改新方案探究
材料模拟软件在固体物理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