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招一百万”背景下地方高职特殊教育的措施研究

2019-02-11 17:04
时代农机 2019年6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技能职业

姜 冰

(吉林工程职业学院,吉林 四平 136001)

职业教育是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从事生产、技术服务及管理工作人才的教育,它在社会各类教育中处于不可取代的位置。其中为特殊人群(退伍军人、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服务,作为职业教育的组成部分,就要紧紧围绕提高特殊人群的生活能力和职业能力,保证生活和就业的质量。

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中做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要多管齐下稳定和扩大就业,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加强对城镇各类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帮扶。今年大规模扩招100万人,扩大高职院校奖助学金覆盖面、提高补助标准,加快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衔接。改革高职院校办学体制,提高办学质量。

据统计,在现代制造业、新兴产业中,新增从业人员70%以上来自职业院校,近70%的毕业生在县市就近就业,成为支撑区域产业迈向中高端的产业生力军。当前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高职院校主动融入区域发展,培养一大批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变革、增长动力转换的攻关期,但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这就需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优化人才结构、扩大有效供给,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支撑。高职扩招,可以有效缓解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不足问题,更好地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当前受多种因素影响,高职扩招,让更多高中毕业生、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等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有利于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促进高质量就业。他们的转岗、再就业、提高技能、拓展技能、丰富生活、终身学习提供教育培训,就是围绕当地产业和社会发展需求提供技术支撑。

1 东北三线城市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目前,东北三线城市职业教育整体发展水平不高,不论是职业院校的数量还是招生的生源数量都在面临下滑的趋势,职业教育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困难时期。而这种窘境在“扩招一百万”的提出后将会被打破,因此办好特殊教育的方式与模式的研究迫在眉睫。“扩招100万”字面上是个数量概念,但却蕴含着优化专业结构的迫切要求,应在防止“低成本专业大量盲目扩招”的基础上,努力寻找教育需求市场中,符合扩招报名条件生源需求,又是产业急需岗位技能的那个“空白”。否则,专业结构失衡,同样达不到效果。

2 质量型扩招,做好三个保证

(1)用优质资源保证,用优质校拉动一般校,提高优质职业教育资源使用效率,加强办学条件薄弱公办高职院校改造,整体提升办学水平。

(2)用师资队伍保证,通过资源整合挖潜一批、专项培训培育一批、校企合作解决一批、“银龄讲学”补充一批、社会力量兼职一批,加快补充急需的专业教师。

(3)用教学改革保证,针对不同生源特点,分类编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采取弹性学制和灵活多元教学模式,创新教学组织和考核评价,加快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衔接,有序开展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和转换。

3 特殊人群教育培养目标

特殊人群教育培养目标一方面学习文化基础知识,另一方面,根据他们学习和就业的可能与社会需求,开展专业技能教育培训,掌握必需的职业技能,利用他们的一技之长服务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使职业教育真正成为服务人人的教育,更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必须以问题为导向,直面问题。各职业院校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在学时数设置上不低于2600学时,集中学习每学年不低于360学时,实践实习每学年不低于400学时,理论和实践教学比例不低于 1:1。

4 针对特殊教育人群职业教育举措

(1)坚持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育人理念。由于生源多样性,特别是增加大批已参加工作进入社会生活的学生,他们的学习动机是迫切希望尽快提升自我价值,因此,以学习者的需求和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才能为他们提供最具实效性的知识与技能。

(2)坚持学以致用、学用相长的教学法。为确保“百万扩招”的质量,职业教育需要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根据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引入行业企业标准,采用以项目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以真实工作任务或企业生产为载体,以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开展课堂教学。

(3)坚持“业有所精”,打造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由于我国职业教育起步较晚,职业院校教师专业能力与水平提升缺乏专业化的成长通道,导致教师整体职业能力水平偏低。因此,应该为职业院校教师制订科学、完善、务实的师资培养计划,强化教师与企业的联系,提高教师专业技术水平与新技术同步的程度,使他们成为具有国际化教育理念的双师素质教师。

(4)坚持“以生为本”,建设高水平的校内外实训基地。职业院校应结合自身专业特点,探索与企业深度合作有效的培养模式,建立一批集教学、生产、培训、技术服务和技能鉴定等功能为一体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立一批数量充足、布局合理,集教学实训、顶岗实习和就业于一体的可持续发展的校外实训基地。以此,保障百万扩招后的高职院校师生,能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提高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尽快掌握一技之长,实现高质量的就业。唯有如此,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才能稳步前行,自主创新强国之梦方可实现。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技能职业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职业写作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拼技能,享丰收
我爱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