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改革与实践
——以机械类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为例

2019-02-11 17:04张良英谢金生李家丁
时代农机 2019年6期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制案例

张良英,谢金生,李家丁

(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自动化工程系,福建 南平 353000)

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互联网+”课堂应运而生。所谓“互联网+”课堂就是将互联网充分运用于课堂的教学形态,而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互联网+”课堂也由最初的资源管理服务和网络在线开放课程向智能手机与互联网有机结合的方向发展[1]。课程思政,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正确的价值立场,注重能力和素养培育,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所有课程的教学过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2]。在此背景下,如何将思政教育和谐融入“互联网+”课堂是当前课程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因为融合二者对课堂的教学内容、课堂教学环节、教师的思政素质等均提出的更好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对课程重新进行教学设计。

1 教学分析

1.1 教学内容

《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基本二维图形绘制、二维工程图绘制、三维零件图和装配图绘制三大教学项目,根据每个教学项目的知识点和技能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案例,再开展对应的思政主题。

基本二维图绘制教学项目中,主要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包括基本绘图命令、图形编辑命令、图形修改命令等,采用的主要教学案例有五星红旗、党徽、太极图、花瓣、盆景、文明标记图等,对应的思政主题教育包括“爱国主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谐共处是最美”、“告别不文明行为”等。

二维工程图绘制教学项目中,主要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包括图层操作方法、标注样式和标注、块等,采用的主要教学案例有工业机器人的连杆、法兰盘、底座等零件图,动车组减震器轴承、底座、活塞零件图和减震器装配图等,对应的思政主题有“智能制造”、“工匠精神”、“诚信就业,恪守职业道德”、“团结合作欢乐多”等。

三维零件图和装配图绘制教学项目中,主要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包括三维建模常用命令、三维实体编辑命令、观察和渲染等,采用的主要教学案例有工业机器人连杆、法兰盘、底座等的三维零件图,动车组减震器的三维效果图和无人机三维效果图,对应的思政主题有“最美奋斗者”、“助力梦想,成就青春”等。

1.2 学情分析

高职机械类学生普遍存在知识储备不足,知识系统性不强;在学习习惯上,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容易受外界影响,上课难以集中注意力,存在明显的厌学情绪;在与老师同学的相处上,缺乏自信,存在不敢沟通或不愿沟通等不良现象;在个人行为上,迟到早退等不文明行为时有发生。但是他们自我个性较强,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对“互联网+”的课堂教学接受能力好,实践动手能力亦较强,对国家提出的诸如“智能制造”、“大国工匠”、“大国重器”等均有着实现自我价值的责任感,在老师的鼓励下,愿意表现自己。

高职机械类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前导课程基本为《机械制图》,后续的课程有《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数控加工技术》等。在学习《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之前,学生已经对自己专业有了基本的认识,会使用手工绘图的方法绘制简单零件图,但是绘图规范性稍差,表现为不够严谨,工匠精神较为欠缺。

1.3 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内容分析和学情分析,制定教学设计的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为掌握计算机制图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制图规范、常用绘图命令、常用编辑命令、图块操作、标注等。

能力目标为能熟练运用计算机绘图软件绘制二维图和零件三维模型,能将三维模型转换为符合行业规范的二维图纸并能打印输出。

思政目标为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文明相处的和谐精神、良好的个人行为习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言行合一的诚信精神、团结合作的集体意识、艰苦奋斗的敬业精神、不畏艰辛的劳动精神并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

2 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以项目任务式教学为主,每一任务对应一典型教学案例,根据任务知识点和技能点融入适当的思政主题,知识与技能传授的同时开展思政主题教育,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课堂教学时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立足于蓝墨云班课课程平台,在课程平台上完成课前任务下发、微课学习,课中各类测试、头脑风暴、教学评价,课后作业提交、问卷调查等活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3 “互联网+”课程思政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3.1 课前

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和吸收程度对学生进行分组,并于课前三天在蓝墨云班课课程平台上上传微课、课件等学习资料,发布思政主题和学习任务;学生根据收到的学习任务,可以通过学习强国APP,上网或求助老师等方式搜集思政主题案例,完成指定任务,要求学生在课程平台上反馈所发现的问题并准备课上发言;教师再根据反馈情况制定教学实施计划。

3.2 课中

思政主题引入。教师分析课前发布的思政主题,引导学生将课前搜集的案例进行分享,并组织各小组进行简单讨论,然后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价。

教学案例引入。教师分析教学案例,结合案例中的技术要求(如尺寸标注、形位公差等),标准应用(如精度标准、轴承标准等)强调工匠精神等职业素养,并引导学生对教学案例的绘制步骤展开讨论,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并提出疑难点。

疑难点突破。教师随机指定小组学生演示绘制步骤,补充不足之处,组织各小组对其进行点评,引导各小组学生独立完成案例绘制,对学生存在的疑问进行巡回指导并对学生的绘制过程进行评价。

知识检验。教师引导学生将绘制好的案例上传至课程平台,组织各小组结合评分点对绘制成果进行小组互评,然后进行组内自评,最后开展思政知识与课程知识的随堂测试。

总结提高。教师查看课程平台上得分最高的小组,由优胜小组分享绘制经验,然后由各小组总结本课学习体验,最后联系本课思政主题,强调职业素养,工匠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设备整理。课堂的最后由班委安排值日生进行教师和设备的卫生清理,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和下一课堂的思政主题,强调企业5S管理,加强劳动纪律,培养劳动精神。

3.3 课后

学生在课后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搜集下一课堂的思政主题材料,对接下一任务。

3.4 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体系上,采用囊括课前任务完成情况、课中课业完成情况和课后巩固情况在内的多元评价体系。课前主要以成果性评价为主,考核内容有微课学习、思政主题讨论、课前测试、图形预绘等,占分值权重的20%,其中思政权重占这部分的25%。课中评价包括课业成果小组互评、组内自评和教师评价三部分,每一部分均有成果评价、过程评价和思政考核,考核内容有原创性诚信思政测试、知识掌握情况、技能掌握程度、作品完成质量、劳动考核、工匠精神等,占分值权重的60%,其中思政权重占这部分的25%。课后评价主要考核学生的课后任务完成情况,主要有思政测试和作品完成质量两项,占分值权重的20%,思政权重占这部分考核的25%。

以上所述的教学评价在考核面、考核时间域以及考核多样性上都比以往的考核方式更全面,可以有效考核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另外增强了学生的评价权重,让学生在整个评价体系中有更强的参与度,更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 教学成效

问卷调查统计数据表明,学生的学习体验满意度和考核体系满意度均比以往要高,多数学生认为新的教学模式使课堂变得非常生动有趣,不知不觉一节课就结束了,仍感觉意犹未尽,非常期待下一节课。

蓝墨云班课后台学生在各个教学环节的成绩数据表明,学生的识图读图技能、绘图技巧、绘图规范、思政素养等均有显著提高,有效达成了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通过与辅导员的交流中得出,学生的课余时间用在打游戏看电视剧的少了,用在查找资料、观看学习视频和与老师同学交流互动的多了,感觉一下子长大了很多,有效达成思政目标;教学成效好。

5 结 语

在“互联网+”课堂中和谐融入思政教育是现阶段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以高职机械类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为例,从教学分析、教学策略、课堂教学模式等方面对课程进行教学设计改革和实践,有效达成了教学知识、能力和思政目标,教学效果好,对高职机械类专业其它课程的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推广和借鉴价值。

猜你喜欢
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制案例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基于Excel VBA和AutoCAD的滚动轴承参数化比例图绘制方法
超萌小鹿课程表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放学后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产品设计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刍议
普通本科院校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析
工业产品设计CAD技能竞赛训练方法探究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