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HK资格认证制度对校企合作促进作用研究

2019-02-11 17:04花春梅
时代农机 2019年6期
关键词:顶岗校企基地

花春梅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淮安生物工程分院,江苏 淮安 223200)

德国的职业教育是各国学习的典范,双元制职业教育是德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助推器。在AHK资格认证制度监管下,学生在企业接受相关专业的职业技能和工艺知识教育为“一元”,在学校接受理论和文化知识教育为另“一元”。二者良性结合,学生经过双元制职业教育,扎实掌握职业素养、专业理论、工艺知识和操作技能,不断增强自己的职业发展能力。实施双元培养的职业教育,对于优秀蓝领紧缺的中国,不仅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对未来都具有深远影响。

1 AHK资格认证制度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基于AHK考试条例规定的办学目的,职业学校在校企合作实践能力培养方面需要做到以下几点:根据AHK资格认证制度制定教学大纲,用以行为为取向的教育理念来设计课程;充分考虑未来技能工作的需要,实训教学内容应包括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的能力和素养;灵活安排教学内容和课程,以满足不同的能力、天赋以及各种职场和社会的不同需求;尽可能说明从事本专业工作和职业在未来生活中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及避免、解决方案。

2 AHK资格认证制度对校企合作的促进作用

近年来,我国部分职业学校引进德国职业教育先进体系,实施“学校学习+培训中心实操+企业实践”三站交替的双元制本土化职教模式,有效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本土化的双元制职业教育采用“政府投入、学校运营、园区承载”的方式,探索一条以产教结合的新发展模式,对校企合作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2.1 促进校企共建实训基地规范化

我国职业学校已有多年校企合作经验,在政府和教育部门的支持下,实训基地硬件建设很容易解决,重点在于运行过程中软件配置的稳定维持和良性管理。

(1)AHK制度促进校企合作实训基地规范化建设。AHK中德职业实训基地以双元职业教育体系为标准是一个很高的起点,将有一个“本土化”的过程。实训基地是实践教学这个职教育人关键环节的场所,其管理和运行对教学质量的影响很大,只有将其作为专项模块来运作并保持在良性循环状态下,才能实现校企合作的高质量、可持续性发展。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突出建设规范化,运行企业化。校企双方要规范化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相关素养,就要做到实训场地的环境与未来从业环境的高度一致,让学生在真实的企业氛围中完成实训任务。要想教学成长,就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技能与关键能力融合。参照德国技术标准的课程体系,实训基地在专业内涵建设方面下功夫,为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打下了较好的基础。实训基地建设还要考虑对学生进行质量意识培养、量具管理、工作质量考核和分析等。

(2)AHK制度促进校企合作实训基地规范化管理。实训基地运行过程中,校企双方首先要推行双向互动运行模式。要培养符合现代企业用人标准的人才,在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习计划的指导下,学校要有专职专人配合企业做好学生基地实习管理工作;企业按照实习计划定期安排优秀技术、管理人员到实训基地进行实践教学,并将企业先进管理理念融入实训基地建设和管理中,协助学校培养“双师型”教师。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还可以利用实训基地推进课题研究。校企双方通过生产管理和文化上的融合互动,探索并实践适应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的运行模式,为基地稳定的运行奠定基础,促进其良性运作。

其次,校企双方要构建协同运行约束机制,并完善运行激励机制。不管校企合作践行哪种实训基地模式,一定要在协商的基础上,确定学校和企业各自的责、权、利,这是双方共建长期、稳定、高效实训基地运行的基础。实训工作领导部门要充分发挥其作用,不仅要能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还要有评估机制,能够定期对基地的教学和运行进行考核,适时对实训生产进行一定的调整,不断优化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的正常运行,还需要外部激励机制的推动来调动师生及企业员工的积极性。校企合作实训基地执行机构要制定并执行对师生员工的评价制度和奖励机制,通过定期物质奖励推动实训基地的高效运行,促进学生对职业的责任感,逐渐形成企业工作常态,营造良性企业氛围。最后,校企双方要形成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模块。校企双方参考AHK资格认证制度,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标准制定工学结合的核心课程体系。所形成课程体系的的实训教学内容要紧密联系企业生产,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同时,能够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知。按照实训教学大纲,将实训内容根据企业标准做成项目化模块。

(3)AHK实训基地建设促进产学研结合。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产学研相结合,推动企业生产和创新发展。产学研结合需要将专业理论知识应用到生产实际,把专业教学、企业生产、科学技术应用结合起来。校企合作在产学研结合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它不仅能够承担职业技能鉴定的任务,还是人才培养基地、先进生产技术技术研究所。AHK实训基地能够为教师和企业人员提供深入生产实际、调研、科研的场所。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通过不定期到基地兼职,提高实践能力的同时了解行业发展前沿技术,将专业教学、技能比赛、教学比赛、研究项目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更好落地。另外,校企双方还可以拓展合作新领域,促进技术创新,加快企业转型升级。

2.2 促进顶岗实训规范化

顶岗实习是AHK职业教育本土化实施方案中的重要模块,是连接基地实训和入职生产的中间环节。合作的顶岗企业应有为更多学生提供实习岗位的规模,要有与职业学校协同培养更多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高质量技能人才的责任感。

(1)建立稳定的顶岗实习基地。职业学校实训主管部门应深入考察企业,在保证专业高度契合的同时,争取建立长期稳固的顶岗实习合作关系。通过长期合作,不断提高顶岗实习的质量,建立校企双方较高的认可度,进而校企双方合力形成相对成熟的实习管理体系,并可将企业文化理念和优质的生产流程引入校企合作实训模块。这非常有助于工学结合的深入开展。专业相关大中型企业与学校开展本土化职业培训工学交替的合作。经过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的培训,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跨专业综合能力和较强的专业技能;能够严格遵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在生产过程遇到问题会主动寻求帮助;能够与不同岗位的员工融洽相处。基于AHK职业教育的技能培训模式,企业和学生能够相互信任,良好沟通。在实习中合作态度好、工作勤奋、发展意愿强、归属感高、流失率极低。本土化吸收德国的“双元制”,实习中根据企业需求进行实践性教学,将企业需求和学校教学紧密联系。同时,校企双方管理人员定期进行沟通,共同探讨职业教育和企业发展的合作方向及新模式。

(2)形成渐进式的实习体系。通过实训部门关于顶岗实习的相关调研和近几年与企业合作的顶岗实践,我校已形成相对成熟的顶岗实习体系,并在不断实践完善。首先,与本专业相关大型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专业对口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准。学生通过校企合作基地的实习,已经积累了专业操作技能、质量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和经验,完全能胜任顶岗实习工作。企业和学校共同制定计划,参照学生基地实训记录合理安排实习岗位,并定期轮岗,让学生通过顶岗实习不仅能够提高专业技能,而且能够进一步明确适合自己的工种和岗位。这种渐进式的实习体系逐渐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同时不断带给学生新鲜感和归属感,让学生逐渐明晰职业规划。顶岗实习在学校的教学计划内,学校必须加强顶岗实习管理工作。学校要对顶岗实习进行精细化管理,建立有效反馈机制,通过建立相关学会等产教联盟的方式拓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工作的广度和深度,形成顶岗实习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良性互动。顶岗实习期间,学校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和职业提升,安排相应选修课程。

3 结语

如何引进并吸收国外先进职业教育经验和模式,推动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职教模式,是每个职业学校面临的重要问题。学校努力推行符合AHK标准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实现三方共赢,企业、学生、学校都获益匪浅。充分借鉴德国职教双元制的经验,从实训基地建设和管理开始,小步不停,积小胜为大胜,职业教育必将扎扎实实见成效。

猜你喜欢
顶岗校企基地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我的基地我的连
教育部要求保障顶岗学生实习安全
高职煤炭类顶岗实习“421”运行机制
校企合作对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探索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
校企合作五反思
基于微信的移动客户端在顶岗实习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江苏:调整五年制高职顶岗实习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