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70年发展的实践与逻辑

2019-02-11 22:49
关键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70年的历程,既是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相结合的双向互动过程,又是中国共产党直面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重大问题的哲学反思过程,“实际上就是中国马克思主义者不断回答和解决实践提出的问题的过程”。[注]李君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若干问题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年第1期,第13页。中国共产党始终把握时代主题,及时将经验性的认识上升到哲学高度进行审视和提炼,进而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并以此应对新的历史背景下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挑战。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70年的实践主题变迁

实践发展进程的背后内隐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主题的变迁。“中国国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展开的历史前提和现实基础,脱离中国国情就无法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的结合。在构成国情的诸多要素中,社会性质、社会发展阶段是基本国情,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决定意义。”[注]陈金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探析》,《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年第5期,第118页。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根据社会性质、社会发展阶段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变化,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任务,根据不同时期的历史使命和实践要求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主题。

(一)社会主义改造与探索时期(1949—1978年):建立和巩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在社会主义改造与探索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蕴含着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实践考量。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和巩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现实语境,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前提和实践基础。新中国成立伊始,中国社会属于新民主主义社会,必然面临着适时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现实问题。随着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毛泽东提出把新民主主义革命推进到社会主义革命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分析了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实际,创立了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在哲学认知上达到了新的高度,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的结合,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推动了新民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从1956年到1966年,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征程。这个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成就和失误并存,但对巩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起到了积极作用。从1966年至1978年,社会主义建设历经了十年“文化大革命”及其之后短暂的基本制度的恢复和完善,这个过程本身也是社会主义建设曲折探索中的实践过程,并以其强烈的历史之光促使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反思新时期必须直面的重大问题。

(二)新时期(1978—2012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选择

新时期贯穿始终的实践主题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全面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导中国实践。这个时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必然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具体实践,它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生成逻辑。“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特定历史场域中的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其理论生成不可能是凭空捏造和纯粹理论演绎。”[注]王玉鹏:《中国道路与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双向互动和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年第9期,第33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直面实践过程中的现实问题,坚定地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出了不同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鲜明主题,并在具体实践中进行检验。中国共产党从困难中重新奋起,创立邓小平理论,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主题,实现了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和工作重点的转移,开启改革开放新征程,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针对新时期日益凸显的党的建设问题,“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成为了新的实践主题,中国共产党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推向新的高度。进入21世纪后,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解决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等实践主题,是探索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突破,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坚持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三)新时代(2012—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1世纪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形成植根于新时代中国社会实践的客观现实,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路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提供了根基和土壤。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如何在当今复杂的形势下永葆社会主义的活力,是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必须回答的理论课题。”[注]蔡中宏、刘雄旺:《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演进和创新》,《甘肃社会科学》2015年第6期,第25页。因此,“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实践主题。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起点和发展基础上不断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探索,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科学指导和行动指南”。[注]包心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新飞跃——论习近平治国理政的逻辑起点、主题主线、价值视野和历史定位》,《济南大学学报》2017年第1期,第22页。中国共产党全面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科学定位中国当前面临的基本国情,提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改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没有改变的“变与不变”的客观现实;并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深刻研判了新时代中国实践过程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对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作出了新的战略安排,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启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70年经历的实践主题变迁,揭示了从实践中提炼理论命题,而不是以理论命题裁剪实践的深刻道理。实践表明,根植于西方实践的理论不能充分解释中国的实践成就,总结提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70年的经验,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现实要求。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70年的辩证逻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70年的发展历程表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过程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间是相互建构和相互推进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突破和理论创新都是建立在中国共产党对不同历史时期实践主题的深层认知之后的理论自觉。这个过程坚持了马克思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基本原则,也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等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的坚持。

(一)三大哲学规律与中国实践

对立统一规律贯穿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社会主要矛盾的认知和解决过程。列宁指出,“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注]《列宁全集》第5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305页。运用这种矛盾分析法,有助于理解我国不同时期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理论内涵,认识不同时期社会主要矛盾中对立统一的两个部分。深刻认识不同历史时期社会主要矛盾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既可以看到历史的方向和时代的要求,也能够抓住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最主要问题。必须明确,“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注]王国敏、陈梅芳:《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应把握好五组主要矛盾关系》,《四川大学学报》2018年第3期,第69页。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面对国际国内错综复杂的形势,客观上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对立统一学说观察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人民内部矛盾和国际斗争中出现的新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的呼唤和人民的呼声,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的科学论断,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从当时社会主要矛盾内部两个方面的性质和关系来看,落后的社会生产是客观现实,代表着一种实然状态;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代表着目标判断,客观上是一种应然状态,两者之间的现实差距和实现过程就是矛盾产生和逐渐转化的对立统一过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依照社会主要矛盾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着力解决了不同时期各类经济社会问题,在各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各类新的社会矛盾也逐渐呈现,“从求温饱到求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从先富带后富到共建共享;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注]颜晓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重大意义》,《人民日报》2018年1月4日,第7版。这些时代特征对立统一地体现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要求,同时在新的社会主要矛盾之中孕育出了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下广大人民群众的新需求。基于此,党的十九大顺应时代潮流作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新判断。

量变质变规律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矛盾运动状态。唯物主义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矛盾统一体,一切事物的发展变化都呈现出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事物都是在内部矛盾的支配下经历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注]张秀峰、刘卓红:《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科学命题的三大哲学逻辑》,《广东社会科学》2019年第1期,第99页。第一,量变的积累程度决定了质变的彻底程度。“从量变到质变,需要以量变到达一定的‘度’为前提。但绝不能因为量变未突破‘度’,就否认‘量’的变化。”[注]刘同舫:《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背后的必然逻辑》,《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7年第6期,第50页。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本建立了起来。这个过程正是前期社会主义改造达成的“量”的积累,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才实现了“质”的飞跃。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中,由于经济上片面学习“苏联模式”、政治上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人民群众的基本物质生活需要未能得到充分满足,生产生活发展趋于停滞,全国上下“人心思治”。这些“量”的积累呼唤新的质变,使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社会发展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点。第二,量变的积累过程伴随着部分性、阶段性质变。“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性质不变,主要矛盾就不会发生变化,其实是只看到‘质的不变’,而忽略内部‘量’的变化,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等同于凝固不变的‘结晶体’。”[注]刘同舫:《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背后的必然逻辑》,《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7年第6期,第50页。从量变到总的质变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包含了阶段性部分质变或局部性部分质变的过程,这个过程往往伴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改变。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呈现出一些新的阶段性特征。党的十六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判断没有改变,但是关于“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安排和发展趋势已经确定,因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阶段性特征越来越明显,社会主要矛盾隐含着将来会出现转化的可能。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化,正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进入新阶段后社会各方面发生质变之后的准确研判。

否定之否定规律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社会主义改革的辩证逻辑。“否定之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它不是简单否定一切,而是“代谢”掉“母体”中不适应新环境的消极因素,保留下“母体”中的积极因素,发展出具有远大前景的新因素。其一,否定之否定规律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全过程。纵观新中国成立70年的历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否定之否定”的历史。在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通过农业、手工业和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建设从量的积累达到质的飞跃,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形成“肯定”的阶段;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之后,由于“唯书”和“唯苏”,本本主义和主观主义现象愈演愈烈,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曲折探索,进入“肯定到否定”的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要矛盾的新认识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家发展方向,开启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征程,但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党的建设问题、国家的科学发展问题日益突出,又进入“否定之否定”的循环;党的十八大召开以后,党的建设持续加强,国家科学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不断提高,但是新时代同样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其二,否定之否定规律体现在社会主义改革的现实路径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不是简单的实践否定和理论生成的过程。这个过程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的相互结合,抛弃了社会主义改革中的一些错误做法,及时“过滤”出有利于将来发展的积极因素,并把这些积极因素继承下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问题和矛盾又会随之产生,需要重新审视并提出改革发展的新办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是理论与实践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也是在事物自我否定的循环往复中推进实践认知达到更高层次的融合。

(二)认识逻辑与实践逻辑的辩证互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包含了理论自觉与实践认同的辩证逻辑。“实践—认识—实践”过程贯穿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全过程。毛泽东指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致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入到了高一级的程度。”[注]《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96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之间的辩证互动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通过回答和解决中国面临的时代问题,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指导实践突破的历程”。[注]贾立政:《在坚持问题导向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人民日报》2017年9月14日,第7版。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进程中,面对国际国内错综复杂的形势,各种矛盾日益突出,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运用唯物辩证法科学分析了各种类型的人民内部矛盾,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政策。事实证明,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中国实践,客观上有力推进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进程。同时,在具体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通过系统的哲学反思,把有效的经验总结上升到理论,再不断地用实践检验理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历史经验总结与现实矛盾解决之间的辩证互动过程。[注]李君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若干问题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年第1期,第9页。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进程中,矛盾无处不在。新的矛盾产生之后如何结合时代要求、分析矛盾并提出解决矛盾的办法,需要对现实的矛盾运动状态深刻总结,在“否定”之中找到积极因素,进而产生新的“肯定”。这一矛盾解决的过程和解决的办法本身就是坚持了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的原则。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正是善于研究现实矛盾运动的内在本质,善于深刻总结经验教训,善于拨开现实矛盾运动中的层层迷雾,在历史经验总结和现实矛盾解决的辩证运动中,逐步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系列成果,并在此指导下独辟蹊径地探寻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方案。

(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矛盾运动

人类社会的历史从来都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矛盾运动的历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也不例外。其历史过程体现了对社会主义基本价值的探寻,完成了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构建,发展了社会主义生产力。

新中国成立后,消除种种社会不公平现象,建立平等的生产关系,构筑社会主义基本价值理念,形成社会发展进步、国家繁荣富强的强大凝聚力的发展态势是新中国前进的方向。为此,只有迅速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才能诞生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新型生产关系。事实证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这场社会变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激发出巨大的社会活力,形成了强大的发展力量。但在社会主义曲折探索过程中也产生了许多问题,这是由于当时对社会主义及其生产关系的认识及实践存在片面性,采取单一化的经济模式,过度强化社会生产关系的构建,忽略了生产力发展本身的内在要求,其结果必然是当时的社会生产关系主导的发展样态及方向不适应社会进步与全面发展的物质力量。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进行了概括。面对十年“文化大革命”之后生产关系的扭曲和生产力停滞的现状,邓小平强调深化改革、加速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了“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等重要论断,这些论断契合生产力发展的目标和生产关系主导的社会发展样态,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随着社会的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都是建立在准确把握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基础之上,以社会的全面进步和社会和谐为最终追求。党的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推进了各个领域的深化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采取综合手段较好地协调了生产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四)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全过程。解放思想是前提,实事求是是目标。只有大胆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从传统的认知中走出来,才能从不断变化的实践中揭示出事物的内在属性和本质规律,进而提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新理论。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本身包含了解放思想的内在逻辑。纵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70年发展的实践过程,根本上在于中国共产党实现了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耦合发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辩证统一的实践逻辑。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面临着如何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和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两大难题。中国共产党科学分析了建国初期的基本国情,认真总结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提出了要“以苏为鉴”,强调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基本国情结合起来的思想。毛泽东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名篇。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才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完成了三大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并初步探索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有力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注]张远新:《90年来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第3期,第27页。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共产党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思想法宝,依据国情和时代变化,继续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一系列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在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率先从理论上提出反对“两个凡是”,强调要全面正确地看待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完成了全党工作重心的战略转移,全面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国共产党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有机统一,与时俱进地推进了党的建设,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进入新时代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实事求是贯穿于治国理政的各个方面和环节,并在实践中积累了新的宝贵经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70年的辩证逻辑,生动呈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中国实践成就的深刻诠释,有力回击了把马克思主义单纯作为意识形态口号、意识形态旗帜的错误认识。70年的历程启示我们,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切实增强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实践的理论自觉和行动自觉。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70年的规律探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70年的发展历程是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紧密结合,不断形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成果的过程;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过程。这一历程揭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一般原则,贡献了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中国智慧。

(一)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根本旨归: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70年的历史昭示了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根本旨归: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第一,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属性决定了其执政的人民立场。毛泽东曾经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注]《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57页。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性质与执政性质两者高度统一。中国共产党的内在品质和根本属性与人民的根本利益高度契合。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方向的内生要求。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代表着广大人民的利益,其内在品质和根本属性客观上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永恒追求。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客观上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离不开中国人民的广泛支持;正是由于广大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中国共产党有效整合了全社会的力量,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历史和人民为什么会选择我们党,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既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又注重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注]季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必须处理好五个关系》,《重庆日报》2014年10月24日,第15版。第三,国际上,苏联共产党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其执政失败的教训促使中国共产党以史为鉴并进一步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前苏联共产党的特权意识严重、官僚主义盛行,党的基层组织、领导机关和党员干部逐渐形成了特权阶层,严重脱离群众,背离人民的立场。由此可见,执政党如果不能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势必造成人心背离,从而危及到其执政地位。

(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内在要求:深刻认识国情,科学把握社会发展阶段

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是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中国共产党持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大课题。中国共产党以科学调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为基本准则,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根本旨归,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追求和智识精神。只有准确定位社会发展阶段、深刻认识不同阶段的基本国情,才能有针对性地探寻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规律。新中国成立后,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初步探索,毛泽东逐步意识到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20世纪60年代初,毛泽东提出了不发达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的“社会发展阶段论”,囿于当时的时代背景,毛泽东没有针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但客观上为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提供了重要遵循。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定位,紧密结合当时基本国情,及时扭转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束缚,科学概括了新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领导和推进了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开启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中国共产党人紧密结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代特点,认真研究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国情和现实挑战,探索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性认识。党的十九大后,中国共产党全面把握基本国情,作出了我国当前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判断,提出了紧密契合时代要求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的科学论断,全面开启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由此表明,深刻认识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国情,科学定位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发展阶段,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所在。

(三)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现实关切: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类从事物质生产活动满足自身需要的历史,人类通过自身的实践运动逐渐形成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考察人类社会发展史可以发现,“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注]《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27页。正是由于马克思对“吃喝住穿”等基本生活问题的肯定,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对现实生活的观照和社会存在的重视。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人民的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当前的时代境遇,不断创造条件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此,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论命题和宏大构想,“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历史性出场,表面上是中国提出的国际外交理念,实质上则是为破解全球性治理难题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注]刘同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创性贡献》,《中国社会科学》2018年第7期,第5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确可作为一种有效破解全球性治理难题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也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理论构想和可行路径。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70年发展的实践与逻辑,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生动展示了中国实践的理论孕育和涵养功能。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和理论自觉,从中国实践提炼理论范畴和理论命题,主动批驳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言论;化解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自信,努力清除西方中心主义的影响,自觉涵养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发展问题的智识精神。

猜你喜欢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